:::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透過科際整合,提供身心障礙者財產保障--以臺中市身心障礙信託方案為例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林瓊嘉彭懷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yong JiaPeng, Huai-che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60
頁次:頁147-161
主題關鍵詞:身障信託身障公約金融社會工作科技整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鄧麗萍、周思含(2015)。愛的契約書--信託全解析。今周刊,976,6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羽(2017)。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十二條對臺灣未來身心障礙者服務體制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57,168-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慧娟、宋冀寧、李婉萍(2017)。從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發展脈絡看臺灣身心障礙權利的演變--兼論臺灣推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歷程。社區發展季刊,157,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素菁、邱淑芸、賴錦昌(2016)。跨專業脫貧策略的可能。「金融社會工作發展的探索與應用」研討會,輔仁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懷真(2015)。平臺、平衡、平實--家庭福利服務組織合作新思維。「社會企業與資產脫貧--平民銀行實驗方案」產官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懷真(2016)。透過多方合作,搭造對貧困與身障家庭的經濟社會協助平臺。「社會正義與社會創新,多元發展的社會工作實務」學術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登聰、張素菁(2016)。金融社會工作之能的養成規劃。《金融社會工作發展的探索與應用》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許志成(2012)。身心障礙者提前老化及年平均餘命基礎研究期末成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瓊嘉(2005)。論老年財產權之保障(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琢嵩、鄭麗珍(2016)。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與實務的激盪。臺北:松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志誠(2017)。信託法。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2014)。信託與我。臺北:宏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瓊嘉(2001)。老人保護工作手冊。老人福利聯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懷真(2012)。社工管理學。臺北:洪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懷真(2015)。非營利組織:12理。臺北:洪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懷真(2017)。社會工作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秀菊(2010)。身心障礙者信託之理論與實務。臺北:新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善言、封昌宏(2016)。信託法及信託稅法最新法令彙編。臺北: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哲勝(2016)。信託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2015)。臺灣儲蓄互助社發展現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ustin, James E.(2000)。Nonprofit Management。The collaboration challenge: how nonprofits and businesses succeed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Jossey-Bass。  new window
2.Carroll, P.、Steane, P.(2000)。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Sectoral Perspectives。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Routledge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