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南傳佛教的生態倫理體系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鄭筱筠
作者(外文):Zhen, Xiaoyu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83
頁次:頁61-72
主題關鍵詞:南傳佛教戒律智慧禪修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佛教中包含著豐富的佛教生態倫理學理論,本文試圖以南傳上座部佛教為例,從自然生態倫理、社會生態倫理和心靈生態倫理三個層面來對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生態倫理體系進行簡單的探討。業報論是佛教的重要理論,是佛教生態倫理實踐的思想基礎,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倫理體系的理論基石。它強調生命主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鮮明地體現出它對生態環境的關懷。南傳佛教社會倫理的主要思想和內容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層面反映出來。強調智慧,強調心靈的倫理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一個特點,這也是南傳佛教在心靈倫理層面的表現。可以說南傳佛教蘊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建構著佛教生態倫理學體系,從而在全球治理的話語體系中建構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生態倫理。
期刊論文
1.呂凱文(1998)。佛使比丘對於緣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義。法光雜誌,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錫陽(1995)。為大自然祈福。世界宗教文化,1995(4),5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筱筠(2007)。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與社會組織制度之互動。世界宗教研究,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阿姜念。阿姜念的內觀問答。內觀雜誌,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ornfield, Jack、新雨編譯群(1997)。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圓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覺音尊者、葉均(1991)。清淨道論。中國佛教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慈愛經注釋.英譯本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姜查。森林裡的一棵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