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幾種語法現象透視晉語對元白話的繼承和發展
書刊名:語言暨語言學
作者:邢向東
作者(外文):Xing, Xiangdo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9:3
頁次:頁473-499
主題關鍵詞:語法晉語元白話繼承發展GrammarJin dialectsYuan vernacularInheritance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方梅(1994)。北京話句中語氣詞的功能研究。中國語文,1994(2),129-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邢向東(2011)。陝北神木話的話題標記「來」和「去」及其由來。中國語文,2011(6),519-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維茹(20070600)。「歸去來」新解--談「歸去來」一類的語法問題。臺大中文學報,26,285-3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培泉(20130700)。近代漢語動趨式中的「將」。語言暨語言學,14(5),875-9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剛(1987)。試論「動-了-趨」式和「動-將-趨」式。中國語文,1987(4),282-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理思(2002)。漢語方言裡連接趨向成分的形式。中國語文研究,13(1),26-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玲玲(2009)。山西離石話助詞「來」、「得來」的特殊用法。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5(2),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邢向東(20110700)。陝北神木話的趨向動詞及其語法化。語言暨語言學,12(3),565-5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邢向東(2012)。陝北神木話的助動詞「敢」及其語法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3),12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邢向東(2015)。陝北、內蒙古晉語中「來」表商請語氣的用法及其源流。中國語文,2015(5),387-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邢向東(2015)。論晉語時制標記的語氣功能--晉語時制範疇研究之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92-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邢向東、周利芳(2013)。陝北神木話的語氣副詞「敢」及其來源。方言,2013(3),224-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慶之(1990)。佛經翻譯與中古漢語詞匯二題。中國語文,1990(2),151-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宗守雲(2015)。晉方言情態動詞「待」及其否定關聯和意外性質。中國語文,2015(4),341-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江敏華(20130700)。臺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語言暨語言學,14(5),837-8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月明(1998)。「去來」的性質及其「來」的演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5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邢向東(1994)。神木話的結構助詞“得來/來"。中國語文,1994(3),208-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範慧琴(2003)。山西定襄方言的「V+X十趨向補語」結構。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12-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侯精一(1999)。現代晉語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喬全生(2000)。晉方言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育花(2007)。元刊《全相平話五種》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平楚(1987)。全諸宮調。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沁君(1980)。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泰洙(2003)。《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邢向東(2006)。陝北晉語語法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崇興、祖生利、丁勇(2009)。元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紹愚、曹廣順(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蔣紹愚(1994)。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邢向東(2002)。神木方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堅、蔣紹愚(1992)。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宋代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堅、蔣紹愚(1995)。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元代明代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邢向東、張永勝(1997)。內蒙古西部方言語法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烈炯、劉丹青(1998)。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呂叔湘、江藍生(1985)。近代漢語指代詞。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光(2002)。原本老乞大。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校珍(2008)。山西晉語語法專題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侯精一、溫端政(1993)。山西方言調查研究報告。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沈明(2014)。山西嵐縣方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史秀菊、雙建萍、張麗(2014)。興縣方言研究。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利(2007)。長治縣方言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武玉芳(2010)。山西大冋縣東南部方目及其變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徐症、張月中、張聖潔、奚海(1998)。全元由。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範慧琴(2007)。定襄方言語法研究。北京:語言與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江藍生(2000)。吳語助詞『來』、『得來』溯源。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廣順(2013)。元白話語言性質再研究。綜古述今,鉤深取極。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