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尚書.洪範》中的卜筮從逆吉凶問題
書刊名:弘光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劉幸瑜
作者(外文):Liu, Xing-yu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1
頁次:頁85-104
主題關鍵詞:洪範稽疑卜筮Hong FanResolving the doubtsDivinationAgreeOppo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李振興(19810900)。尚書洪範篇大義探討。孔孟學報,42,3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元珪(19871100)。洪範九疇的政治哲學。中國文化月刊,97,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四新(2013)。近九十年《尚書.洪範》作者及著作時代考證與新證。中原文化研究,2013(5),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永平(2000)。《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言」辨正。社會科學戰線,106,6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蒲清(2003)。《尚書‧洪範》作於周朝初年考。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2(1),9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曦(2013)。司馬遷開明思想略議--以《洪範》、「天人三策」為背景。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8(10),2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淑瓊(20120600)。馬一浮對卜筮吉凶之理解與詮釋。當代儒學研究,12,121+12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起釪(1980)。《洪範》成書時代考。中國社會科學,1980(3),155-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根澤(19331200)。中國發現人的歷史。清華學報,9(1),143-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華(2011)。〈洪範〉與先秦思想(博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軍靖(2005)。〈洪範〉與古代政治文明(博士論文)。鄭州大學,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渭(1983)。洪範正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澄、徐乾學、納蘭成德(1969)。書纂言。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先謙(2010)。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履祥(1984)。資治通鑑前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預、孔穎達(1985)。春秋左傳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零(2007)。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沈(1983)。書經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屈萬里(2006)。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偉(1996)。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弼、韓康伯、孔穎達(2015)。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玄、賈公彥(1955)。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孔安國、孔穎達(2015)。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史浩(1983)。尚書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履祥(1969)。尚書表注。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董鼎(1969)。書傳輯錄纂註。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充耘(1969)。讀書管見。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沐(1997)。書經疏略。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馬一浮(2013)。復性書院講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忠慎(2011)。《尚書‧洪範》考辨與解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零(2006)。中國方術正考。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玄、孔穎達(1955)。禮記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