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情報、人員和物資的樞紐︰1930至1940年代香港與中國共產革命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賀碧霄
作者(外文):He, Bi-xiao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69
頁次:頁61-76
主題關鍵詞:香港中共宣傳革命網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袁小倫(2002)。戰後初期中共利用香港的策略運作。近代史研究,2002(6),12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漢明(2002)。從「中間派」到「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同盟在香港(1946~1949)。近代史研究,2002(6),4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沛群(1980)。周恩來同志進入閩西蘇區的經過情況。廣東文史資料,28,2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林平(1983)。艱難曲折的戰鬥歷程--回憶中共廣東黨組織的鬥爭歷史。廣東文史資料,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沛群(1982)。回憶解放前黨的地下交通工作。黨史資料叢刊,1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偉良(1980)。回憶在大埔交通站的戰鬥生活。廣東文史資料,28,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報(1982)。二三十年代在美國的中國革命黨人。國際共運史研究資料,7,15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漢明、蔡寶瓊(20010000)。殖民地與革命文化霸權--香港與四十年代後期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0=41,191-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漢明(1998)。香港與四十年代中國民主運動的邊緣化。史藪,3,323-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炳亮(1990)。論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6年3月~1949年10月)。廣東出版史料,1,151-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ouis, William Roger(1997)。Hong Kong: The Critical Phase, 1945-1949。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02(4),1070+1074+1084。  new window
12.吳仲(1987)。回憶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和到廣州建立新華書店。廣東文史資料,52,176-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馥生(1987)。到南洋工作的回憶。廣東黨史資料,1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雲廣英(1980)。抗日戰爭爆發前後我黨在廣東開展工作的回憶。廣東文史資料,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溫碧珍(1987)。回憶李碧山在中國的革命活動。廣東黨史資料,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1980)。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彙編。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2000)。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han, Sui-jeung(2009)。East River Column: Hong Kong Guerrilla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After。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Loh, Christine(2010)。Underground Fron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Hong Kong。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陳敦德(2012)。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紀實。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關生(2011)。中共在香港(1949~2012)。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han Lau, Kit-ching(1999)。From Nothing to Noth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Hong Kong, 1921-1936。Hong Kong: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8.王曉嵐(2009)。中國共產黨報刊發行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own, Jeremy、Pickowicz, Paul G.(2010)。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中央檔案館、江西省檔案館(1992)。江西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33年~1934年及補遺部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粵閩贛邊區黨史編審領導小組(1999)。中共閩粵贛邊區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2006)。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4)。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孝乾(2002)。台灣人的長征記錄: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華(2011)。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3)。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27~1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8)。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38~1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7)。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41~19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連貫同志紀念文集》編寫組(1995)。賢者不朽:連貫同志紀念文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南方日報、廣東《華商報》史學會(1991)。華商報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Turnbull, Constance Mary、歐陽敏(2013)。新加坡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9)。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彙集(1947.5~19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智鵬(2011)。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份子的追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9)。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45~19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奕(2002)。香港左派鬥爭史。香港:利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永發(19900000)。延安的陰影。臺北:中研院近史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70204)。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st Activities: Hong Kong,http://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document/cia-rdp82-00457r000300360008-5,(CIA-RDP82-00457R000300360008-5)。  new window
2.(19470109)。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st Activities: Hong Kong,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document/cia-rdp82-00457r000200520002-4.,(CIA-RDP82-00457R000200520002-4)。  new window
3.(19860123)。胡愈之同志生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480915)。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st Activities: Hong Kong,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document/cia-rdp82-00457r001801020008-5.。  new window
5.(19470220)。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st Activities: Hong Kong, Canton Area,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document/cia-rdp82-00457r0040028006-5.。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82)。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1930年6月)。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29~193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6)。共產國際執委會就李立三的政策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信(節錄)(1930年11月16日)。共產國際文件(1929~1943)。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6)。中國江西省委組織部工作計劃(1927年12月)。江西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27年~1928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衛華(1986)。回憶華南交通總站的建立和工作情況。紅色交通線。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6)。交通路線圖及序言。紅色交通線。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0)。中共上海中央局及群眾團體組織。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3)。嘯仙覆實庵信--準備成立粵區委及各地工作開展情況(1923年9月30日)。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22~19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3)。廣州共產黨的報告(1921年)。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21~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7)。廣東工作報告--PELP工作報告及粵東南特委工作報告(1939年1月29日)。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937~19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薩沄(1991)。熱心公益無事忙,有求必應香港腳--記父親薩空了在《華商報》的日子。華商報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之光(1996)。接送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參加新政協。中華文史資料文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2)。中共中央關於設立香港分局的指示(1947年5月6日)。華南黨組織檔案選編(1945年~1949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湄(1991)。鄧文釗與《華商報》。華商報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連貫(1990)。粵港工委和撤退工作。中共中央南京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9)。香港分局致中央及統戰部電--達德學院被封經過(1949年3月2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彙集(1947.5~19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91)。當年風采。華商報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楚琨(1985)。後記--記胡愈之、沈茲九在南洋的戰鬥和流亡。流亡在赤道線上。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愈之(1985)。南洋雜憶。流亡在赤道線上。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喬(1991)。密室裏的日日夜夜。華商報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