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安石和司馬光關於選才之法的論爭
書刊名:市北教育學刊
作者:袁承維
作者(外文):Tseng, Chiu-hua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1
頁次:頁1-27
主題關鍵詞:王安石司馬光熙寧變法選才制度科舉制度學校制度Wang AnshiSima GuangXi-Ning ReformTalent idenification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chool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肖永明、彭愛華(2006)。南宋前中期理學家的官學教育實踐及其反思--對南宋理學與書院結合原因的一種解釋。湖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6),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希清(2010)。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8(2),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郁沖聰(2014)。論北宋《春秋》博士的廢立與熙寧變法--以「不與民爭利」思想為視角。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5),135-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袁承維(2017)。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思維模式比較:以「理事不二」與「理一分殊」為觀照通孔(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琦原、陳邦瞻(1965)。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希清(2001)。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安石(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仲良(2003)。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粟(1983)。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衡(1974)。周易義海撮要。台北:廣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程顥、程頤(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晁公武(1978)。郡齋讀書志。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司馬光(1965)。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司馬光(1976)。溫公易說。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脫脫(200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葛兆光(2002)。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薩孟武(2003)。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松、陳垣(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