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思維模式比較:以「理事不二」與「理一分殊」為觀照通孔
作者:袁承維
作者(外文):Cheng-wei Y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俊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理事不二理一分殊王安石司馬光熙寧變法理事關係理氣關係心性義與利Identity of Phenomena and RealityThe Principle Is One But Its Manifestations Are ManyWang AnshiSima GuangXi-Ning ReformThe relation of Phenomena and Realitythe relation between Li and QImind and naturejustice versus benefi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從先秦至隋唐,士人常以「崇有」和「尚無」當作兩種價值。士人們大致上認為儒家談有,佛老論空無,並認定佛老為理身修心之學、儒家為治世之學。此一思想格局自安史之亂後開始改變,政經、社會、思想各個層面都出現變化,士人重新反思既有思想資源,尋求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這波士人反思所帶來的爭論,從對儒家之學的定位為起點,討論延伸至理身修心和治國各個層面,以韓柳為代表。韓愈以振興儒學為己任而嚴斥佛老,重新建立由內而外的人世規範;至於柳宗元,闡述「外儒內佛老」的思想格局,主張儒釋道的思想在不同面向各有其用。另外,柳宗元接受世界不斷流轉的觀念,帶有變遷的歷史觀。韓柳代表士人的兩種努力,嘗試串連「內與外」、「個人與群體」等二元面向,之所以出現韓柳所代表兩種思維模式,源於士人面對三教的不同態度,「理事關係」是相關思考的結果,分為「理事不二」和「理一分殊」兩種模式。
唐宋變革後,士人成為政治參與的主力,「理事不二」和「理一分殊」兩種思維模式隨之而生。士人因思維模式的不同,影響他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處理問題。本文認為透過研究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思維模式,以及展現在「為學」和「論政」兩個層面的爭論,是最為適合的例證。兩人均曾主導國是,並引領不同學風,具有足夠資料供吾人探索和應證。宋朝建立後,宋太祖重文輕武,經歷上百年之後,士人於朝廷掌握權力,又在地方形成仕紳階層。他們介於國家與社會間,掌握權力和資源。至北宋中期時,朝廷苦於國用不足和兵農不修等問題。神宗即位後,重用王安石發動變法,由朝廷主導,將改革焦點放在打擊既有豪強對資源的壟斷。以王安石和司馬光為首,在汴京和洛陽聚集了兩批士人,對如何改革時局建立兩種不同論述。在不同的學術傾向或政治態度的背後,反映新入體制之士人協助君主和仕紳階層爭奪資源。這兩群士人看似各自掌握政統和道統,均企圖同時掌握學術和政治上的優勢,熙寧變法時的政策論爭,大致便是源於此一背景的產物。
本文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代表,發現「理事不二」和「理一分殊」兩種理解,源於兩人對「理氣關係」的不同詮釋。在「理在氣中」論述的影響下,王安石採取「和同」理解看待萬物。他肯定萬物差異存在的合理性,強調「超越差異而復歸」,在論述時,由下而上和同萬物;在「理在氣先」論述的影響下,司馬光採取「別異」理解看待萬物,認為「道」體現著「中」之性,「萬物」中唯有具「中和」之性者符應於「道」。他習於在相異事物中找尋符合理想者,在論述時,由上而下區辨事物的差異。王安石和司馬光秉持不同的論述方式,展現在「常與變」、「性與情」和「義與利」等議題之上,進而影響了他們如何看待熙寧變法中「選才」、「富國」和「強兵」等面向。經本文研究可發現,王安石和司馬光論政的差異並不在於變革與反變革,而是變革幅度,以及朝廷角色的設定不同。在「為與不為」的議題方面,王安石和司馬光分別主張「主動」作為與「被動」作為;在「如何而為」的議題方面,王安石和司馬光分別強調「擴張」和「節制」的行動策略。在熙寧變法的不同面向中,兩人大致都維持一貫的特色,反映兩人爭執朝廷是否需要主導,影響仕紳階層原本具有的政經優勢。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wo modes of thought since the middle age in Tang Dynasty. Two modes of thought are “Identity of Phenomena and Reality”(理事不二) and “The Principle Is One But Its Manifestations Are Many”(理一分殊). From pre-Qi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intellectuals always discussed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by “being” or “non-being”. The Confucianists had emphasized “being” and been good at ruling the state. Buddhist and Taoists had emphasized “non-being” and been skilled at body forma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mind. After a catastrophic setback for Tang dynasty(安史之亂), the situation change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disorder, intellectuals reviewe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argued the positio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For example, Han Yu(韓愈) advocated the Confucianism and constructed the theory in mind and nature for the Confucianism, while Liu Zongyuan(柳宗元) advocated that the Three Doctrines (D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is useful for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differences of Han''s theory and Liu''s theory lie in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attitude of relation between phenomena and reality on the object of Three Doctrines.
After the Tang-Song transformation(唐宋變革), the intellectuals became the leading roles in politics, and they thought and dealed with the problems by the two modes of thought. If we want to research the two mods of thought, Wang Anshi(王安石) and Sima Guang(司馬光) are proper exampl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Song dynasty, Zhao Kuangyin(趙匡胤)had valued letters and belittled arms, so the intellectuals controlled the power and wealth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In the middle age in the Northern Song, the state was weaker and weaker, Emperor Shenzong of Song(宋神宗) reformed the state with Wang Anshi. They thought that the state has to gain more wealth by competing annexing. The intellectuals were divided in two groups, and Wang Anshi and Sima Guang were representatives of two groups. Wang Anshi and Sima Guang had different opinions in reform and struggled for the policies about the reform.
Wang Anshi was an example of the mode of thought in “Identity of Phenomena and Reality” and Sima Guang was an example of the mode of thought in “The Principle Is One But Its Manifestations Are Many”. The difference of two modes of thought originates from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he Great Rule) and QI(vital energy). Wang Anshi was used to thinking by the formula of “bottom-up” and dispelling the difference, while Sima Guang tended to thinking by the formula of “top-down” and distinguishing. When talking about issues like “permanence versus changes”,“nature and temperament” and “justice versus benefit”, they discoursed by their modes of thought. The policies of education, finance and national defense were effected by these opinions of Wang Anshi or Sima Guang.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Bruce, J. Percy著,謝曉東譯,2010,《朱熹和他的前輩們—朱熹與宋代新儒學導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譯自 An Introduction to Chu Hsi and The Sung School of Chinese Philosophy. London: Probsthain & Co. 1923.
Ching, Julia著,曹劍波譯,2010,《朱熹的宗教思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譯自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Chu Hsi.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丁易東,1971,《周易象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井湧著,任均華譯,2006,〈宋學之本質及其思想史上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1):81-95。new window
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1993,〈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卷一:10-18,北京:中華書局。譯自〈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與地理》,9(5),1910。
孔立宏,2000,〈試論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道家道教淵源〉,《朱子學刊》,200年(6):145-154。
尤吾兵,2007,〈朱熹「理一分殊」中「分」之正名〉,《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6):12-14。
尹志華,2004,《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方立天,1998,〈華嚴宗的現象圓融論〉,《文史哲》1998年(5):68-75。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理」思想的拓展和演進〉,《哲學與文化》,29(11):973-989。new window
方誠峰,2015,《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彥博,1976,《潞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 廣,2006,〈論《西銘說》對「理一分殊」思想的創新〉,《孔子研究》,2006年(6):117-124。
王夫之,2008,《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
王夫之,2011,《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王文旭,2014,〈華嚴宗法界緣起觀探微—兼論其對宋明理學之影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3):36-39。
王安石,1974,《王安石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
王安石,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王忠林,2003,《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王晉光,2006,《王安石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王雲五,1969,《宋元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陽明,1953,《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
司馬光,1965,《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司馬光,1976,《溫公易說》,台北:成文出版社。
司馬光,1983,《傳家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司馬光,1997,《資治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馬光,1998,《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永 瑢、紀 昀等編,2000,《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台北:迪志文化。
田 浩著,江宜芳譯,1993,〈80年代中葉以來美國的宋代思想史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63-70。new window
白 鋼,2005,《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向世陵,2006,《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成中英,2015,〈「理一分殊」的本體詮釋:兼論經學的本體學性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4):5-12。
江玉林,2009,〈朱熹德禮政刑論述探微-從〈知南康榜文〉談起〉,《思與言》,47(4):5-37。new window
江淑君,2007,〈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7:53-82。
江淑君,2010,《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朱 熹,1966,《朱子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 熹,1969,《朱子語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 熹,1970,《伊洛淵源錄》,台北:藝文出版社。
朱 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朱 熹,2006,《四書或問》,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 熹,2008,《易學啟蒙》,北京:中國書店。
朱 熹,2016,《周易本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卷二,北京:華夏出版社。
朱瑞熙,2003,〈20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2):151-165。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何 靜,2009,〈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論〉,《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12):61-66。
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出版社。
宋衍申,1997,《司馬光傳》,台南:大行出版社。
李 申,2007,《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
李 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李 衡,1974,《周易義海撮要》,台北:廣文書局。
李心傳,1975,《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新興出版社。
李秋麗,2006,〈論《周易》的「理」世界和「象」世界—象數和義理關係芻議〉,《周易研究》,2006年(1):68-73。
李祥俊,2004,《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華瑞,2004,《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書增,1989,〈略論宋代易學流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2):11-15。
李國紅,2011,〈儒佛道三教對話的基礎和形式〉,《船山學刊》,2011年(1): 121-123。
杜保瑞,2005,《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束景南,2006,〈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認識論指向〉,《四川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33(2):8-13。
肖永明,1999,〈北宋新學與理學為學次第的差異〉,《漳州師院學報》:33-37。
吳 曾,1979,《能改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方高、武叔倫,2011,〈關於王安石、司馬光「民本思想」的若干思考〉,《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3(1):162-164。
季 平,1985,〈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政治思想探源〉,《四川師院學報》,1985年(3):9-15。
林 栗,1983,《周易經傳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俊宏,1996,《魏晉道家政治思想的演變》,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俊宏,2007,〈成玄英的重學思想與政治論述—以《南華真經注疏》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32:145-202。new window
林素芬,2008a,《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林素芬,2008b,〈司馬光易學思想蠡測〉,《東華人文學報》,13:67-110。new window
侯外廬,1995,《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柳宗元,1974,《柳河東集》,台北:河洛出版社。
段海寶、方國根,2010,〈司馬光中和思想試論〉,《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02:70-76。
高楠順次郎等,1988,《大正新修大藏經》(簡稱《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夏長樸,1980,《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夏長樸,1997,〈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9:115-144。new window
姜廣輝,2007,〈宋學、理學和理學化經學〉,《哲學研究》,9:43-50。
孫占卿,2014,〈王道正名:從《西銘》到「理一分殊」〉,《政治思想史》,2014年(4):28-41。
徐 松、陳 垣,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徐復觀,2005,《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晁公武,1978,《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洪修平,2003,〈隋唐儒釋道三教關係及其影響〉,《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6):137-146。
袁翊軒,2006,《《黃帝四經》中的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端臨,1986,《文獻通考》,台北:世界書局。
崔貞皙,2000,〈重玄學與宋明理學—以重玄學、華嚴宗以及程朱理學之間的比較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4):65-70。
張 載,1968,《張子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立文,1985,《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希清,2001,《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張岱年,1982,《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三,濟南:齊魯書社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祥浩,2003,〈中國哲學的一多論〉,《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2):87-91。
張繼禹主編,2004,《中華道藏》第十冊,台北:華夏出版社。
曹瑞娟,2011,〈三教融合與宋代文學主題的演變〉,《浙江學刊》,1:105-111。
梁啟超,2009,《王安石傳》,北京:東方出版社。
范文瀾,1979,《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范立舟,2009,〈從學派林立到理學獨尊:空前活躍的宋代思想學術及其影響〉,《求是學刊》,2009年(5):135-138。
許 傳,2016,〈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5(2):10-16。
馮 椅,1983,《厚齋易學》,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馮 琦原編,陳邦瞻纂輯,1965,《宋史紀事本末》,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馮友蘭,2004,《中國哲學史新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彭永捷,1998,〈「理一分殊」新釋—兼論朱子對「理」的本體地位的論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1):36-41。
程 顥、程 頤著,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二)詩經》,台北:國立編譯館。
邵 雍,2007,《皇極經世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黃復山,1981,《王安石字說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端,1971,《王安石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 婷、王秋菊,2002,〈從華嚴宗「一多關係」到朱熹的「理一分殊」〉,《青海社會科學》,2002年(5):62-64。
楊士奇,1983,《歷代名臣奏議》,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楊天保,2008a,〈「宋學」視野下的歷史考察—簡評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5):131-132。
楊天保,2008b,《金陵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世文,2008,《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楊仲良,2003,《續資治通鑑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
楊倩描,2006,《王安石「易」學研究》,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
楊渭生,1986,〈從《疑孟》看司馬光的學術思想〉,《晉陽學刊》,1986年(5):48-51。
楊渭生,1998,《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楊儒賓,2001,〈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19(1):103-136。new window
湛甘泉,1997,《湛甘泉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
脫 脫,200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郁沖聰,2014〈論北宋《春秋》博士的廢立與熙寧變法--以「不與民爭利」思想為視角〉,《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5):135-140。
雷家聖,2003,〈從經學到理學—略論北宋儒學學術取向之轉變〉,《史耘》,9:29-47。
廖育菁,2008,〈兩岸王安石研究回顧與未來發展(1949-2007)〉,《漢學研究通訊》,27(4):21-32。new window
廖育菁,2013,〈論王安石崇尚周公人臣之勇─以《詩經新義》為本〉,《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4:119-139。new window
溝口雄三著,龔穎、趙士林等譯,2014,《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北京:三聯書店。
熊鐵基,2005,《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趙汝愚,1970,《諸臣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
趙炎峰,2007,〈宋明理學的興起及其內部兩種思路的異同—以朱陸之辯為例〉,《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26
趙瑞民,1991,〈《溫公易說》探佚〉,《晉陽學刊》,1991年(3):94-99。
劉成國,2004,〈正統與政見之爭—論北宋中後期蘇氏蜀學對荊公新學之批評〉,《四川大學學報》,134:102-109。
劉成國、宮云維,2005,〈王安石《易解》發微〉,《周易研究》,72:38-46。
劉成國,2006,《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
劉固盛,2001,《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劉昌佳,2006,〈程顥、程頤「以理為性」的「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169-201。new window
劉炳良,2012,〈易道與治道:司馬光《易說》思想論析〉,《理論學刊》,2012年(4):103-106。
劉復生,1991,《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
劉貴傑,2002,《華嚴學入門》,台北:東大出版社。
劉貴傑,2016,〈溈仰宗禪法的華嚴意涵〉,《哲學與文化》,43(3):137-152。new window
劉澤華,2007,《認識與沈思的積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歐陽修,1919,《歐陽文忠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漆 俠,1959,《王安石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漆 俠,2002,《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葉福翔,1997,〈司馬光哲學發展大綱〉,《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3):99-101。
董 群,2000,〈論華嚴禪在佛學和理學之間的中介作用〉,《中國哲學史》,2000年(2):35-43。
董根洪,1993,《司馬光哲學思想評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2002,《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郭振香,2003,〈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6):58-63。
郭曉東,2010,〈論司馬光對《中庸》「性」與「誠」的詮釋:從經學史與道學史的雙重脈絡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69-77。new window
陳 來,2008,《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 來,2009,《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陳 來,2011,《宋明理學》,北京:三聯書店。
陳 亮,1983,《陳亮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 勇,1993,〈「理一分殊」在朱熹倫理學體系建構中的核心作用〉,《孔子研究》,1:82-88。
陳克明,1990,《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陳政陽,2007,《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振崑,2012,〈論朱子「心統性情」的「心」是「本心」還是「氣心」〉,《華梵人文學報》,18:1-20。new window
陳傅良,1965,《止齋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鼓應,2004,《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陸九淵,1959,《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
錢 穆,1980,《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錢 穆,2003,《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仁厚,2009,《宋明理學.北宋篇》,長春:吉林出版社。
蔣義斌,1988,《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釋儒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韓 愈著,周啟成、周維德注譯,1999,《昌黎先生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魏 濤、王向輝,2011,〈司馬光思想研究主要範式的回顧和反思〉,《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2):98-102。
魏 濤,2013,〈司馬光與理學關係之再討論〉,《晉陽學刊》,2013年(4):10-17。
薩孟武,2003,《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鄧 啟,1994,《司馬光學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鄧秀梅,2012,〈《東坡易傳》釋易方法〉,《東海中文學報》,24:115-146。
鄧廣銘,1953,《王安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鄧廣銘,2002,《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鄭 臣,2007,〈宋代思想轉型中的二程和王安石〉,《蘭州學刊》,169:28-30。
鄭學檬,2003,《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關長龍,2011,《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
羅家祥,1993,《北宋黨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羅家祥,2005,〈略論宋代思想文化的創造性成就〉,《文史博覽》,10:11-15。
嚴靈峰,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嚴靈峰,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嚴靈峰,1979,《老子崇寧五注》,台北:成文出版社。
釋見光,2013,《華嚴宗六相圓融思想之流變》,台北:圓光佛學研究所論文。
釋明達,1998,《華嚴六相思想之研究》,台北:華嚴專宗學院畢業論文。
蘇 軾,2002,《東坡易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蘇 軾,2004,《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蘇 轍,2009,《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龔 隽,1993,〈「理事無礙」與「虛心玄鑒」〉,《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2):23-27。

貳、西文部分
Azuma, Juji. 1992.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3) : 455-475.
Bol, Peter K. 1992. This Culture of Ours.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Bol, Peter K. 1993.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On the Political Vision of Ssu-ma Kuang(1019-1086) and Wang An-shih(1021-1086).”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ed.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l, Peter K. 2008. 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Tillman, Hoyt Cleveland. 1982. Utilitarian Confucianism Ch’en Liang’s Challenge to Chu Hsi.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參、日文部分
谷川道雄,1998,《隋唐帝囯形成史論》,東京都:筑摩書房。
渡邊信一郎,1994,《中囯古代囯家の思想構造》,東京都:校倉書房。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