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安石、司馬光之注《老》與其政治實踐關係之研究
作者:樊鳳玉
作者(外文):Feng Fong Yu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大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王安石司馬光《老子注》《道德真經論》(司馬光)政治實踐以儒解《老》Wang-AnshiSima-GuangWang-Anshi (Annotation of Lao-tzu)Sima-Guang (On Ethnics)Political PracticeInterpretation of Lao-tzu in Confucianism’ w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本論文以王安石、司馬光為對象,著眼於二人政治上之對諍與注《老》相關著作王安石《老子注》、司馬光《道德真經論》,以此雙線為論述主軸,透過王安石與宋神宗之知遇、司馬光與王安石之對峙、王安石與司馬光對儒家經典之援用及注《老》,以見兩人在政治場域的實踐與交鋒,並抉發兩人對《老子》文本的詮釋進路與政治實踐之關聯與互喻。
本文採取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詮釋學進路,將深入兩人個別存在處境,揭出其文本詮釋何以然之理,是以《老子》成為他們對自己存在之回應與展現之場域;因之王安石與司馬光之注《老》,則成為文士用世上的具體實踐,文本之詮解成為政治事務執行之理論依據,甚至是相互對諍、作為判斷的根本源頭,因而文本空間乃與兩人參與的政治場域高度重疊。再者,進入《老子》文本語脈,兩人之詮解所形成以儒解《老》的詮解方式、或轉相發明出新的詮釋義蘊,那既是祖述、解釋傳統,也是參與自身現實境況、回應現在與自身,這些詮釋的形式與內容都透露出參與者對現在與未來真正的關切。
王安石為求新法之推動,則其對老子「無為」之詮釋,不著眼於道的根源與發生義的詮解,將「無為」置放在人力無與的「道之本」範疇,又藉著對老子「廢禮、樂、刑、政於天下,而坐求無之為用則近於愚」的批評,翻轉出「道之末」範疇的不能無為。「不能無為」與其推動新法改革的政治立場充分合轍,也揭露了注《老》背後的儒家關懷。
不甚喜釋、老的司馬光,面對老子之無為亦顯有其擇取;無為取其因任,「因任」即人主應適才適所的選派股肱之臣,意在指出「王者之職,在於量材任人,賞功罰罪而已。」此說既詮釋了老子的無為思想,也表達了反對新法之設置「制置三司條例司」的政治立場與訴求。綜言之,兩人注《老》「道之末,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後成」及「無為取其因任,治則一日萬幾,有為」的詮釋方式,即是以《老》證儒——王安石與司馬光之詮解老子思想,所證成的是儒家積極的用世之心與儒者本位的政治實踐之道。
王安石變法革新之政治實踐,本文著眼於對先王之政的論述,以見其變法革新的復古、法古基礎,以及對宋神宗的多所責望。人才的教、養、取、任,也成為推行新法迫在眉睫的一個環節。司馬光反對王安石以理財為核心的新法,推行新法的最高決策、執行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司馬光指為侵權、生事,「未得治之體」。兩人於政治場域的對諍,藉著對儒家典籍如《尚書》、《詩經》、《周易》、《周禮》、《孟子》的援引,亦有所延伸與發揮。從儒家典籍之引用到兩人的注《老》,亦皆成為兩人政治實踐之資材,注《老》時以儒解《老》的詮解進路也反映了儒、老會通的時代學術氛圍。藉由王安石與司馬光注《老》異同之比較,則又可見兩人對老子思想義蘊的開發與改造。
The Book of “Lao-tzu” has been annotated by many famous scholars in China. Wang, Anshi (a reformist) and Sima, Guang (a conservative) were two great scholar-turned statesme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i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Lao-tzu” partly reflected their opposite political stanc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underscore this fact by analyzing the special friendship between Emperor Shenzong and Wang Anshi, the political rivalry between Wang and Sima, and the two’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lassics.
By adopting the Hermeneutics proposed by Hans-Georg Gadamer,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nswer what caused Wang and Sima extremely different views in their respective annotation of “Lao-tzu”. Actually, Wang and Sima’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Lao-tzu” could be seen as their response to their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s, different ways of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Consequently, these differences also led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Lao-tzu”.
In view of Wang’s reform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leadership of former sagacious monarchs, on which Wang laid the foundation of his political reforms. The education, cultivation,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of excellent officials, therefore proved to be a critical part of Wang’s reforms.
Whereas, Sima opposed Wang’s argument that the financial reform should be given the top prior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verriding government agency in charge of reforms proposed by Wang. Their political rivalry partly came from their different views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i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Lao-tzu. Both statesmen put what they had learned into political practice even though in different ways—an evidence tha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hare some core valu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Wang’s and Sima’s annotation works of Lao-tzu, we can also discover som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ao-tzu’s thoughts.
一、古籍(分經、史、子、集、《老子》注本五類)
(一)經類(依姓名筆畫排序)
宋.方聞一《大易粹言》:《四庫全書》本
宋.王昭禹《周禮詳解》:《四庫全書》本
宋.史浩《尚書講義》:《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詩經集傳》(《四庫薈要》本)
宋.朱熹《四書或問》:《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宋.朱鑑《文公易說》:《四庫全書》本
宋.李光《讀易詳說》:《四庫全書》本
宋.李杞《周易詳解》:《四庫全書》本
宋.沈該《易小傳》:《四庫全書》本
宋.邢昺《孝經注疏》:《四庫薈要》本
宋.邢昺《論語注疏》:《四庫薈要》本
宋.俞琰《周易集說》:《四庫全書》本
宋.孫奭《孟子注疏》:《四庫薈要》本
宋.真德秀《論語集編》:《四庫薈要》本
宋.耿南仲《周易新講義》:《四庫全書》本
宋.張栻《南軒易說》:《四庫全書》本
宋.張載《橫渠易說》:《四庫全書》本
宋.陳祥道《論語全解》:《四庫全書》本
宋.陳經《尚書詳解》:《四庫全書》本
宋.郭忠《易說》:《四庫全書》本
宋.郭雍《郭氏傳家易說》:《四庫全書》本
宋.程大昌《易原》:《四庫全書》本
宋.馮椅《厚齋易學》:《四庫全書》本
宋.楊簡《楊氏易傳》:《四庫全書》本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四庫全書》本
宋.蔡沈《書經集傳》:《四庫薈要》本
宋.衛湜《禮記集說》:《四庫薈要》本
宋本十三經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二)史類(依時代、姓名筆畫排序)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四庫全書》本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台北:金川出版社,1979年。
宋.李攸《宋朝事實》:《四庫全書》本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四庫全書》本
宋.熊克《中興小紀》:《四庫全書》本
宋.劉恕《資治通鑑外紀》:《四庫全書》本
宋.趙汝愚《宋名臣奏議》:《四庫全書》本
《宋史全文》:文淵閣四庫全書光碟版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台北:洪氏書局,1975年。
(三)子類(依時代、姓名筆畫排序)
東漢.徐幹《中論》:文淵閣四庫全書光碟版
宋.周密《癸辛雜識》:文淵閣四庫全書光碟版
宋.胡宏《知言》:《四庫全書》本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晁迥《昭德新編》:《四庫全書》本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四部備要》本
宋.程頤、程顥《二程遺書.二程外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謝良佐《上蔡語錄》:《四庫全書》本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四庫全書》本
(四)集類(依姓名筆畫排序)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光碟版
宋.王安石《臨川集》:《四部備要》本
宋.王洋《東牟集》;《四庫全書》本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庫全書》本
宋.王庭珪《盧溪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文彥博:《潞公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司馬光《傳家集》:《四庫薈要》本
宋.石介《徂徠集》:《四庫全書》本
宋.李光《莊簡集》:《四庫全書》本
宋.李石《方舟集》:《四庫全書》本
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四庫全書》本
宋.林之奇《拙齋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林景熙《霽山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四庫全書》本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四庫全書》本
宋.秦觀《淮海集》:《四庫薈要》本
宋.張方平《樂全集》:《四庫全書》本
宋.陳埴《木鍾集》卷四:《四庫全書》本
宋.陳舜俞《都官集》:《四庫全書》本
宋.陳耆卿《篔窗集》:《四庫全書》本
宋.陸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八:《四庫薈要》本
宋.黃裳《演山集》:《四庫全書》本
宋.程俱《北山集》:《四庫全書》本
宋.游酢《游廌山集》:《四庫全書》本
宋.葉適《水心集》:《四部備要》本
宋.鄭俠《西塘集》:《四庫全書》本
宋.劉克莊《後村集》:《四庫全書》本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全集》:《四部備要》本
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潘良貴《默成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羅從彥《豫章文集》:《四庫全書》本
宋.蘇軾《東坡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光碟版
宋.蘇轍《欒城集》:《四庫薈要》本
宋.蘇轍《欒城後集》:《四庫薈要》本
宋.蘇轍《欒城應詔集》:《四庫薈要》本
(五)《老子》注本類(依時代、姓名筆畫排序)
魏.王弼等注《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唐.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成玄英《老子義疏》,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宋.王安石《老子注》:嚴靈峰《經子叢著第七冊.老子崇寧五注》本,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
宋.王雱《老子注》:嚴靈峰《經子叢著第七冊.老子崇寧五注》本,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
宋.司馬光《道德真經注》:《正統道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宋.呂惠卿《道德真經傳》:《正統道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宋.李霖《取善集》:《正統道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宋.范應元《道德經古本集註》: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中國子學名著集成.道德經名著選輯》本,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宋.陸佃《老子注》:嚴靈峰《經子叢著第七冊.老子崇寧五注》本,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
宋.陸希聲《道德真經傳》: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程大昌《易老通言》: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蘇轍《老子解》: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元.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四庫全書本
明.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正統道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明.焦竑《老子翼》,台北:廣文書局,1993年。
明.薛蕙《老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二、專著(依姓名筆畫排序,翻譯著作在後。)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台北:萬卷樓,1999年4月再版)。new window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6月4版)。
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初版)。
王淮:《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初版)。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初版)。
孔祥驊:《國學入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伍至學:《老子反名言論》(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初版)。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意》(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三版)。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釋的義理向度》(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初版)new window
朱漢民:《中國學術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初版)。new window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李程《近代老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初版)。
吳震、(日)吾妻重二主編:《思想與文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三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0年8月初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5月2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new window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10月二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洪漢鼎:《理解與解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5月初版)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孫以楷:《道家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袁保新:《老子》(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1月初版)。
唐凱麟、張懷承:《成人與成聖—儒家倫理道德精粹》(湖南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2版)。
高亨:《老子正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年2月初版)。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第1版)。
張立文:《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張希清:《宋朝典制》(吉林:吉林文史初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張松如:《老子說解》(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4月初版)。
張智彥:《老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張立文、張緒通、劉大椿:《玄境—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2版)。
張秋升、王洪軍:《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初版)。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5月初版)。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1月初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5月初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5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初版)。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初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8月初版1刷)。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5月初版)。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曾為惠:《老子中庸思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黃釗:《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10月初版)。
黃釗主編:《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5月初版)。
董恩林:《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熊鐵基等著:《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
趙吉惠等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趙吉惠:《21世紀儒學研究的新拓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劉晗:《老子文本與道儒關係演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初版)。
劉子健:《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意》(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三版)。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三版)。
劉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初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劉福增:《老子哲學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3月初版)。new window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初版)。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9月增訂再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9月修訂4版)。new window
魏義霞:《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
蕭兵:《老子的文化解讀》(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2刷)。
譚宇權:《老子哲學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嚴靈峰:《老子研讀須知》(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4月初版)。
嚴靈峰:《老子達解》(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0月初版)。
嚴敏:《老子辨析及啟示》(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6月初版)。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劉東主編:《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編、楊立華 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初版)。
〔意〕艾柯(Umberto Eco)等著、柯里尼(Stefan Collini)編、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德〕漢斯-格奧爾格˙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6年,三刷)。
三、期刊論文(依發表年次遞減排序)
陳育民:《老學史簡述-從先秦以至現當代的考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四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李俊祥〈王安石的經學觀與經學解釋學〉,《中國哲學史》第四期,(2002年)。
蒙文通:〈略論黃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蒙培元〈論自然---道家哲學的基本觀念〉,《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陳靜〈"真"與道家的人性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陳鼓應〈道家的社會關懷〉,《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吳相武:〈《老子》「小國寡民」新解〉,《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美〕羅浩(Harold D.Roth)〈內修:早期道家的主要實踐〉,《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傅武光︰〈最好的政治《老子》〉,《國文天地》(1997年1月)。new window
顏世安:〈論老子道論的政治謀略意義〉,《南京大學學報第四期》(1997年)。
何俊:〈儒道兩家對道的闡釋及其旨趣〉,《哲學研究》(1997年第7期)。
熊洪:〈論老子的無為政治思想〉,《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2期)。
張秉楠:〈人法自然〉,《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2期)。
傅佩榮︰〈《易傳》的定性——儒家或道家〉,《中華易學》(1996年3月)。
蕭漢明:〈濂溪易學與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3期)。
曾春海︰〈《易》、《老》哲學理趣之異同〉,《哲學雜誌》(1996年4月)。new window
劉笑敢︰〈老子之無為的意含與現代意義〉,《哲學雜誌》(1996年4月)。new window
劉宗賢:〈宋初學術的文化整合傾向〉,《哲學研究》(1996年第11期)。
劉福增︰〈老子「知」與「智」以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兼論老子是否「反智」〉,《國立編譯館館刊》(1996年12月)。
朱維煥︰〈老子所言之「心」之闡釋〉,《興大中文學報》(1995年1月)。new window
任繼愈:〈老學源流〉,《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1—2期)。
魏元珪︰〈老子知識論問題之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995年2月)。
李霞:〈略論老子的處世之道及其影響〉,《中國哲學史季刊》(1995年第2期)。
王金凌︰〈論《道德經》的無為〉,《中山人文學報》(1995年4月)new window
盧國龍:〈北宋儒學三派的《老子》三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周立升:〈《易》、《老》相通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馮天瑜〈"終極關懷"的儒道兩走向(《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牟鍾鑒〈老子的道論及其現代意義〉,《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王德有〈簡論「道法自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影響〉,《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古籍出版社,1995年)。
任繼愈:〈儒道兩家思想在中國何以影響深遠〉,《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簡光明︰〈林希逸《老子 齋口義》探義〉,《中國文化月刊》(1994年4月)。
張成秋︰〈閒話《中庸》、《易經》、《老子》會通〉,《中國國學》(1994年10月)。
越峰:〈儒道合流:儒家價值信念的勝利〉,《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11期)。
劉福增︰〈老子思想奧晦的起源:「有」、「無」和「無為無不為」〉,《國立編譯館館刊》(1994年12月)。
沈清松︰〈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1993年1月)。new window
吳重慶:〈論儒道互補〉,《哲學研究》(1993年第1期)。
黃忠天︰〈孔老無為觀念之比較〉,《孔孟月刊》(1992年12月)。new window
胡楚生︰〈老子「三寶」釋義——兼論馬一浮對老子思想的批評〉,《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5月)。
毛忠民︰〈老子知識學研究〉,《哲學論集》(1991年7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主講、尤惠貞整理:〈「宋明儒學與佛老」研討會專題演講〉,《鵝湖月刊第20卷第11期》(1991年8月)。
金起賢︰〈老子的政治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10月)。
陳鼓應:〈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哲學研究》(1990年第1期)。
胡楚生︰〈老子的理想政治——道德經第十七章辨義〉,《中國文化月刊》(1990年2月)。
徐蓀銘︰〈孔子老子關於心的思想及其對中國心學發展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1990年3月)。
李錦全:〈道家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哲學研究》(1990年第4期)。
鄧紅蕾︰〈試論老子「弱者道之用」哲學及其思想沉澱〉,《中國文化月刊》(1990年12月)。
丁禎彥:〈簡析宋明時期成性與復性之爭〉,《中國哲學史》(1989年第1期)。
朱維煥︰〈《老子》「天門開闔」與《易傳》「闔戶」、「闢戶」之會通〉,《文史學報》(1989年3月)。new window
黃忠天︰〈老子無為思想研究〉,《中國文化月刊》(1989年4月)。
張維華:〈釋黃老之稱〉,《文史哲雙月刊》(1989年第4期)。
陳品卿︰〈老子的知識論〉,《師大學報》(1989年6月)。new window
陳鼓應:〈老子與孔子思想比較研究〉,《哲學研究》(1989年第8期)。
呂紹網:〈《易大傳》與《老子》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思想體系〉,《哲學研究》(1989年第8期)。
封恆︰〈老子政治思想〉,《藝術學報》(1989年11月)。new window
熊靜中:〈黃老、老莊、無為而治〉,《中國哲學史》(1988年第8期)。
許抗生:〈儒家與佛、道兩教的紛爭與融合〉,《中國哲學史》(1988年第10期)。
陳鼓應:〈老學先于孔學〉,《中國哲學史》(1988年第11期)。
黃本英︰〈周易與道德兩經之比較研究〉上篇,《中華易學》(1987年1月)。
黃本英︰〈周易與道德兩經之比較研究〉下篇,《中華易學》(1987年2月)。
陳鼓應:〈《易傳.繫辭》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哲學研究》(1986年第1期)。
李錦全:〈老子政治哲學的矛盾兩重性與道家思想的歷史作用〉,《中國哲學史月刊》(1986年11月)。
黃劍:〈老子哲學同易的血緣關係〉,《中國哲學史》(1985年第8期)。
姜美寶:〈略論老子的無為思想〉,《中國哲學史》(1983年第10期)
葛榮晉:〈試論黃老帛書的道和無為思想〉,《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3期)。
牟宗三〈道家的「無」底智慧與境界形態的形上學〉,《鵝湖月刊》(004,1975年)。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依發表年次遞減排序)
張晶晶《司馬光哲學研究——以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為進路》(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何晉霖《老子無為思想研究》(新北市: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郭春暉《王安石政論文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雅鳳《王安石人才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菁菁《王安石對於典籍之詮釋與應用》(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宗定:《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吳濟安:《孔子與老子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以無為而治論為主軸》(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玫君:《老子虛靜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楊慶豐:《孔子與老子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李漢相:《老子論「道與人之關係」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張立平《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黃碧端《王安石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李炳姬:《老子之政治哲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黃漢光:《老子「無」的哲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曾崑崙:《老子哲學中自然無為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德昭:《老子思想與漢初政治》(台北: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new window
陳貴美:《老子無為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楊祝英:《老子道德經與韓非子〈解老〉、〈喻老〉的比較》(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金容沃:《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吳錫鏗《司馬光的政治思想與政見政績》(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