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設計思考導入國防事務傳達對讀者接受度之初探--以我國2017年國防報告書為例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胡定傑
作者(外文):Hu, Ding-jye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14
頁次:頁175-236
主題關鍵詞:設計思考視覺設計資訊圖像國防政策Design thinkingVisual designInfographicsNational defense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徐敏雄(20140500)。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國民美術的理念與實踐策略:以劉秀美為例。藝術教育研究,27,65-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季音(20161200)。析論美感經驗及其與自我之深層互動。藝術教育研究,32,103-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子凡、楊朝明、王聖文(20170700)。從設計表現類型與視覺複雜度探討網頁資訊圖像之理解性。設計學研究,20(1),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osley, A.(1998)。www.recruiting。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45,23-25。  new window
5.蘇文清、嚴貞、李傳房(20070600)。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標誌設計」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95-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文宗(1994)。企業識別系統中文標準字意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靜宜(2003)。數位環境影響下台灣視覺設計教育之變遷--朝倉直巳教授之教學理念傳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定傑(2015)。以資訊圖表運用於國軍募兵制新進人員服役指南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磐聳(2006)。台灣藝術經典大系、視覺傳達藝術卷1:視覺設計。臺北:文化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育如、Lupton, Ellen(2012)。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敬人(2012)。書藝問道:書籍裝幀十講。臺北:果禾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成忠、范正妍(2016)。設計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靳埭強、潘家健(2017)。設計的思考:設計師的心智與靈魂。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7)。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中華民國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ankow, Jason、Ritchie, Josh、Crooks, Ross、簡美娟(2013)。視覺資訊的力量讓數字故事「更好看」:抓住眼球經濟的「資訊圖」格式全書。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亨英、吳莉君、吳佩芬、Lidwell, William、Holden, Kritina、Butler, Jill(2015)。設計的法則: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臺北:原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indinger, Herbert(1990)。Ulm design: the morality of objects。Berlin:Ernst and Sohn。  new window
10.Aynsley, Jeremy(2001)。A century of graphic design: graphic design pioneers of the 20th century。London:Mitchell Beazley。  new window
其他
1.MYDESY(2013)。三要點、五心法,完整瞭解「設計思考」究竟是什麼,https://www.mydesy.com/design-thinking-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日本防衛省(2019)。ピクルス王子--防衛省・自衛隊,https://www.mod.go.jp/j/kids/access/profile.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9)。當漫畫遭遇戰爭:日軍使用動漫宣揚所謂「大東亞聖戰」,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83ry2.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