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同經異譯與佛經音義研究--以慧琳、可洪《道地經音義》為例
書刊名:佛光學報
作者:韓小荊
作者(外文):Han, Xiaoji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新5:2
頁次:頁77-103
主題關鍵詞:佛經異譯佛經音義佛典校勘注釋疏誤Multipl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a sutra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a sutraCorrecting errors in sutrasCommentarial erro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胡敕瑞(2004)。《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漢語史學報,4,127-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琨(2002)。同經異譯與佛經語言特點管窺。中國語文,2002(6),559-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辛嶋靜志(2001)。《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與異譯及梵本對比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4,313-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辛嶋靜志(2002)。《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中的難詞。漢語史研究集刊,5,199-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列過(2013)。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語言研究概述。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43-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文杰(2008)。同經異譯語言研究價值新探。古漢語研究,2008(1),8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源源(2008)。同經異譯佛經人名管窺--以《法華經》異譯三經為例。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2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巧琴(2008)。論同經異譯的語言學價值--以《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等三部異譯經為例。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37-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時珍(1988)。本草綱目。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時儀、梁曉虹、陳五雲(2009)。佛經音義研究通論。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仁瑄(2011)。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可洪(1982)。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均(1985)。龍龕手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公紹、熊忠(2000)。古今韻會舉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彭年(1983)。宋本玉篇。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韓小荊(2009)。《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文顏(19930000)。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迺永(2000)。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玄應(1982)。一切經音義。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司馬光(1984)。類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元稹(1986)。元氏長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慧琳(1987)。一切經音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86)。靈樞經。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金萍、肖平(2013)。巴利詞語手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丁度(1985)。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梁曉虹、徐時儀、陳五雲(2005)。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慎、段玉裁(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