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敦煌《觀音經》文獻及其相關信仰之研究
作者:陳秀蓮(釋大參)
作者(外文):Hsiulien Chen(Dashan Shi)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阿財
釋仁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敦煌觀音觀世音普門品信仰寫卷DunhuangKuan-yinKuan-shi-yinPu-Men-Pincultmanuscrip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2
論文提要
中國觀音信仰的流行,以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第25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影響最大,由於經中的觀音菩薩具有「聞聲救苦」與「廣大靈感」的特質,因此該品特別受到世人喜愛,並有單行本《觀音經》流通於世。傳世典籍雖然記載此經的弘揚、註釋、讀誦或圖像供養等活動,但是並不夠全面,尤其宋之前的史料幾乎不存!
光緒二十六年(1900)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中,保存大批《觀音經》寫經、註釋、講唱變文、法會疏文、禮懺文及紙本、絹本經變畫,及莫高窟保有57鋪的《觀音經》變相;這些文獻大多為歷來大藏經所未收錄,是研究敦煌觀音信仰的第一手材料。本文主要利用傳世典籍與豐富的敦煌文獻,並實地考察敦煌壁畫,透過佛教文獻、歷史、義理與藝術等研究方法的整合,希望能勾勒中國唐五代觀音信仰的多元面貌與發展脈絡,並彌補現存史料的不足。
從本文的研究中得知:南北朝到盛唐《法華經》風行,也是「法華信仰」的盛行期。而單行本《觀音經》主要是從北魏到北宋,在敦煌各地傳播至少四百六十年之久。敦煌地區,晚唐五代為《觀音經》的「觀音普門信仰」之極盛期,其信仰特點表現在:此經廣為敦煌上至最高統治者,下至廣大庶民及少數民族所共同接受;而人們抄經或供養絹畫或壁畫的動機,主要以「供養、拔薦、祈福、消災」等現世利益的關係密切。此外,敦煌民間法師還以多元的方式進行此經的傳播:如以「內外注」為單經作注,熱情宣唱《觀音經》俗講,以及製作觀音禮懺儀軌,使人們藉由梵唱禮拜的方式達到懺悔與滅罪。
《觀音經》在敦煌傳播的過程中,不免與儒釋道三教也所交涉而產生信仰的衍變。受到淨土信仰與儒家、佛教孝道思想的影響,人們也在忌日或佛教節日、齋日寫經或供養絹畫拔薦亡者。因此,《觀音經》的功能,從知識份子探究觀音思想的單純經典,成為與人們「養生送死」息息相關的功德經;到了歸義軍曹元忠統治時期,甚至成為官方祈福法會的社稷之經。隨著盛唐以後密教傳入敦煌及吐蕃佛教的發展,《觀音經》寫經、絹畫與壁畫的供養,都呈現「顯密融合」的現象,而晚唐出現大量「八難觀音」圖像與敦煌歸義軍畫院「格式化」的畫風有密切關係。此外,《觀音經》與各種偽經、道教及民間信仰交涉下,也呈現出觀音菩薩攝化、保護民間神祇與地位提升的現象。
Abstrac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widespread of the Kuan-yin cult has been mos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amantamukha-parivarta (The Universal Gate of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25th chapter of the Saddharma-pundarika (The Lotus Sūtra) translated by KumArajIva. Because in the sūtra, Avalokitesvara, known as Kuan-yin bodhisattva, is said to hav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erceiving sound to relieve people from suffering” and “being spiritual responsive boundlessly”, the particular chapter of the Sūtra has been receiving particular fondness from secular world, and being circulated as an offprint named “Kuan-yin Sūtra.” Though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have records of activities of “Kuan-yin Sūtra” preaching, annotating, chanting, and picture offering, the data is yet incomprehensible, especially the data before Song Dynasty is almost nonexistent.
However, the documentations discovered in 1900 from the Buddhists texts depositary cave in Dunhuang that keeps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bout the Sūtra in the forms of sūtra transcribing, commentaries, stories retold, preface to Buddhist worship assembly, pieces of writing for penitential offering, and paper and silk scrolls of stories retold in pictures; as well as the documentations of the 57 shops of metamorphoses, Buddhist stories told in pictures, of “Kuan-yin Sūtra” that were kept in Mogao Grottoes, are mostly not collected in the Tripitaka through the past years of editing, and thus become the first hand data in the study of Dunhuang Kuan-yin cult. This dissertation, by exploiting the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and the abundant Dunhuang documentations, closely examination of the frescos on the spot of Dunhua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on the documentations, history, doctrine reasoning, and arts of Buddhism, is hoping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multiple aspects and threads of development of the Kuan-yin cult in th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ies in China, and to supplement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data as well.
From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 would know that: “The Lotus Sūtra” had been in vogu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prosperous era of Tang Dynasty, and “Dharma-Lotus cult” had gained its golden age during this period as well.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separated print of “Kuan-yin Sūtra” in all places around Dunhuang had lasted for as long as at least 460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Dunhuang area, the period from late Tang Dynasty to Five Dynasties w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Kuan-yin Pu-Men Cult” derived from “Kuan-yin Sūtra.” The features of the cult could be seen on the following: the sūtra had been embraced by all levels of people in Dunhuang, up from the highest imperial rulers, down to the extensive common people, and even the ethnic minority. People who were providing worship offerings in the forms of sūtra transcribing, painting on silk, and frescoes were mainly out of the motives of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Three Jewels, expiating the sins of the dead, praying for blessings, dispelling calamity”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enefits of the present life. Furthermore, secular Buddhist or Taoist priests had even contributed the distribution of “Kuan-yin Sūtra” in various ways such as making annotations i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chanting and explaining “Kuan-yin Sūtra” in plain words enthusiastically, and preparing the ritual and rules for ceremony in Kuan-yin worship and penitential offering, where by chanting and prostrating oneself people hoped to offer penitence and to extinguish sins or sufferings.
During the dissemination process in Dunhuang, “Kuan-yin Sūtra” had been inevitably get involved with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us had result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ult.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Pure-Land cult and the filial piety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people had been used to make offerings of sutra transcribing or silk paintings as a wish to expel sins for the dead on the days of death anniversaries, festivals of Buddhism, and Days of the Eight Commandments. Therefore, the function of “Kuan-yin Sūtra”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being a pure sutra that the intelligentsia had been using to explore the Kun-yin thoughts, to being a sūtra for meritorious work that was closely linked to devices that were used by people for “nurturing the living and seeing the dead off.” When it had come to the era of governance by Cao Yuan-zhong of “Gui-yi-jun” in Dunhuang area around late Tan Dynasty, it had even become the state sūtra that had been used by the authorities in worship assembly to pray for blessings. And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esoteric sect Buddhism into Dunhua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ubo Buddhism, the sūtra transcribing, silk painting and frescos of “Kuan-yin Sūtra” as worship offerings all appeared to have “fusion of the exoteric and esoteric” phenomena. Even more, during late Tang Dynasty there had emerged huge number of pictures of “Kuan-yin in Eight Calamities” that had appeared to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formatted” style of painting school of “Gui-yi-jun.” Besides, “Kuan-yin Sūtra” had been negotiating with various apocryphal sūtras, Taoism and civil cults, as a result it had emerged phenomena that Kuan-yin bodhisattva had become a god that is conferring mind calming and transforming, protection and blessing to all folk people, and indications that the status of Kuan-yin bodhisattva had been promoted as well.
【參考文獻】

一、漢譯佛典及古籍
(一)佛典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竺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大正藏》第廿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劉宋〕竺道生,《妙法蓮華經疏》,《續藏經》第一五0冊。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觀音玄義》,《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觀音義疏》,《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請觀音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國清百錄》,《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唐〕玄奘,《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五冊。
〔唐〕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宗密,《佛說盂蘭盆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宋〕知禮述,《觀音玄義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宋〕知禮述,《觀音義疏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二)古籍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煦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新定本),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中田勇次郎解說,《六朝寫經集》,《書跡名品叢刊》,東京,二玄社,1971-1982年。
方廣錩,《八—九世紀佛教大藏經史》,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1年3月,頁61-64。
方廣錩,《般若心經譯注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至第七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
王文顏,《佛典漢譯研究》,台北:天華出版社,1884年初版。
王文顏,《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new window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頁235-318。
王素,《高昌史稿—統治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頁265。
白化文,《敦煌文物目錄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8月。
伯希和著;耿昇、唐健賓譯,《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李方 王素編,《吐魯番出土文書人名地名索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11月:新文豐),1985年6月。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8月(修訂第七版),頁3。new window
杜斗城:《敦煌本佛說十王經校錄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年。
沙武田,《敦煌畫稿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5月。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9月。new window
周季文,謝后芳,《敦煌吐蕃漢藏對音字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周紹良,《敦煌文學芻議及其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林聰明,《敦煌文書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邵紅,《敦煌石室講經文研究》,《文史叢刊》3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0年12月,頁57-68。new window
金岡照光,《敦煌出土漢文文學文獻分類目錄附解說》,東京:東洋文庫,1971年3月。
金榮華,《敦煌吐魯番論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0月。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後藤大用著;黃佳馨譯,《觀世音菩薩本事》,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
唐長儒,《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1996年4月第二次印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初版。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6年。
徐佳士,《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記者公會,1966年,頁6-8。new window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郝春文,《二十世紀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馬德,《敦煌工匠史料》,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觀音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張檿弓(張弓),《漢傳佛文化演生史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張檿弓(張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台北:五南文化出版,2005年。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張錫厚,《敦煌賦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張錫厚,《敦煌文學源流》,台北:作家出版社,2000年。
張總,《說不盡的觀世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4月。
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11月。
陳垣,《敦煌劫餘錄》,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
陳祚龍,《敦煌學要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陳祚龍,《敦煌學散冊新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陳祚龍,《敦煌文物散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陸皋著、孫武昌點校,《續觀世音應驗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頁18。
陸慶夫,《絲綢之路史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1999年6月。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運用》,台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1999年5月再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年4月。
黃征、吳偉編校,《敦煌願文集》,長沙:嶽麓書社,1995年11月。
圓仁撰、顧承甫等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楊明芬(釋覺旻),《唐代西方淨土禮懺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
楊富學,《回鶡之佛教》,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1989年。
董志翹,《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 ─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鄭炳林主編,《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鄭炳林主編,《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鄭僧一著.鄭振煌譯,《觀音》,台北:慧炬出版社,1987年5月。
謝和耐(Jacques Gernet)蘇遠鳴(Michel Soymié)等著,耿昇譯,《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2月。
譚禪雪,《敦煌歲時文化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12月。
礪波護著,韓昇、劉建英譯,《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蘇瑩輝,《敦煌文史藝術論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10月。

(二)外文專書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八到十世紀敦煌の仏教學》,京都:法藏館,1990年。
小野玄妙,《小野玄妙佛教著作集》第九卷,東京:開明書院,1997年。
布施浩岳,《法華經成立史》,東京:東大出版社,1934年,6月。
田村芳朗,《法華經》,東京:中央公論社,1969年。
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0年。
池田溫編,《敦煌漢文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1992年。
佐和隆研,《密教美術を読む》,京都:法藏館,1984年。
岩本裕,《大乘經典(一)法華經抄》,東京:中央公論社,1974年。
牧田諦亮,《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東京: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1-3。
牧田諦亮,《疑經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年,頁25-27。
牧田諦亮、福井文雅,《敦煌と中国仏教》,東京:大東出版社,1884年。
後藤大用,《修訂觀世音菩薩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6年。
兜木正亨,《法華写經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10月。
速水侑,《觀音信仰》,東京:雄山閣,1985年。
渡邊大濤,《解說梵文觀音經》,東京:名古屋新聞社出版部,1941年。
塚本善隆,〈古逸六朝觀世音應驗記の出現—晉‧謝敷、宋‧傅亮の觀世音應驗記—〉,《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創立二十五週年紀念論文集》,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7年。
Chün-fang, Yü,Kuanh-yin,New York: University of Columbia Press,2001.
Edited by Anne Farrer ed.,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Chinese art from the Silk Rout, British Museum and the British Library, 1989.
Edited by Lopez , Jr. , Donald S., Buddhist Hermeneutics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Kanno Hiroshi(菅野博史),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Commentaries of the Lotus Sūtra, Acta Asiatica , the Tōhō Gakkai, Tokyo, 1994 .
W. Zwalf ed.,Buddhism Art and Faith,British Museum and the British Library, 1985.

三、期刊論文(含專書論文)
(一)中文論文
上山大峻著;顧虹、劉永增譯,〈從敦煌出土寫本看敦煌佛教研究〉,《敦煌研究》第1期,2001年1月,頁92-98。
于向東,〈莫高窟第45窟佛龕的設計匠意〉,《敦煌研究》第1期,2006年,頁43-49。
于君方,〈「偽經」與觀音信仰〉,《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new window
于君方,〈觀音在正統經典中的形象〉,《香光莊嚴》第43期,1995年9月,頁4-6。
于君方,〈觀音菩薩的經典依據及其名號和其他一些不明問題〉,《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頁409-464。
于君方著‧釋自衎譯,〈白衣大士送子來〉,《香光莊嚴》第61期,2000年3月。
于君方著‧釋自衎譯,〈空花水月鏡中像〉,《香光莊嚴》第61期,2000年3月。
巴宙,〈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59-79。new window
方廣錩,〈吐魯番出土漢典略述〉,《西域研究》第1期,1992年,頁122。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台北,1997年7月,頁211-232。new window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法華經〉註釋〉,《第七次中日佛教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京都:京都佛眼針灸理療學校講堂,1997年10月,75-79。
王三慶,〈敦煌寫卷中武后新字之調查研究〉,《漢學研究》第4卷2期(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專號),1986年12月,頁437-464。new window
王文顏,〈佛典「疑偽經錄」考察〉,載《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3期,2003年3月。王振國,〈關於河南省林州市洪谷寺千佛洞造像與刻經〉,《敦煌研究》第5期,2003年,頁26-30。new window
王重民,〈記敦煌寫本的佛經〉,《敦煌遺書論文集》,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頁293-294。
王惠民,〈敦煌水月觀音〉,《敦煌研究》第1期,1987年,頁31-38。
王惠民,〈敦煌寫本《水月觀音經》研究〉,《敦煌研究》第3期,1992年,頁93-97。
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觀音像〉,《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4年,頁63-76。
王翠玲(釋智學),〈敦煌殘卷「觀音證驗賦」與永明延壽〉,《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頁167-182。new window
王潔,〈二橫山天然大佛經像碑考──兼與龍門同類經像比較〉,《龍門石窟研究院論文選》,洛陽: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頁410-425。
冉雲華,〈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容受與後果〉,《從傳統到現代. --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頁107-120。new window
石志廉,〈五代吳物昌供養八臂九面觀音像立幅〉,《文物》第1期,1984年,頁55。
伏俊璉,〈上古時期的看圖講經與變文的起源〉,《新世紀敦煌學論集》,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3月。
吉村怜著,賀小萍譯,〈南朝的法華經普門品變相─劉宋元嘉二年石刻畫像內容〉,《敦煌研究》,1996年4月,頁148-155。
吉姬科諾娃 H.B.,〈科洛特闊夫,H.H.收集的千手觀音像絹畫〉,《敦煌研究》第4期,1994年,頁64-69。
向達,〈唐代俗講考〉,《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上海:三聯書店,1957年,頁289-293。
佐伯富著;陳舜平譯,〈近世中國的觀音信仰〉,《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頁423-438。new window
吳震,〈吐魯番寫本所見鳩摩羅什漢譯佛教經籍舉要〉,《新疆龜兹石窟研究所編著:鳩摩羅什和中國民族文化--紀念鳩摩羅什誕辰165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新疆: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1年2月,頁79-80。
巫鴻,〈什麼是變相—兼談敦煌敘事畫與敦煌敘事文學之關係〉,《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頁139-143。
束錫紅,〈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考論〉,《敦煌研究》第5期,2006年,頁84-88。
李小榮,〈變文與唱導關係之檢討〉,《敦煌研究》第4期,1999年,頁1-10。
李小榮,〈《高王觀世音經》考析〉,《敦煌研究》第1期,2003年,頁104-108。
李方,〈吐魯番出土蕭道成寫經題記的意義〉,《文物報》,1994年5月。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彌勒經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new window
李玉珉,〈中國觀音信仰與圖像〉,《觀音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11月,頁10-39。
李玉珉,〈南北朝觀世音造像考〉,《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2年,頁253-331。new window
沈以正,〈談繪畫史上的觀音像〉,《佛教藝術》第2期,台北:佛教藝術雜誌社,1986年,頁7-11。
汪娟,〈敦煌寫本《觀音禮》初探〉,《吳其昱先生八秩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頁307-338。
汪娟,〈敦煌《觀音禮》與觀音普門信仰〉,《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2月,頁259-304。new window
松本三郎著‧許洋主譯,〈觀音的語義及古印度與中國對他的信仰〉,《菩提樹》第317期,1979年4月,頁25-29。
河村孝照,〈法華經的成立史考〉,《法華經概說》,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頁1-7。
周伯戡,〈讀僧叡〈小品經序〉〉,《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192。new window
孟列夫著,楊富學譯,〈敦煌所見變文與變相之關係〉,《敦煌研究》第2期,1995年,頁114-117。
孟列夫著,徐東琴譯,〈中國古文學文獻《蓮花經變文》〉,《中國敦煌吐魯番研究通訊》第1期,1988年,頁28-36。
洛克什‧錢德拉、蘇達爾沙娜‧戴維‧星哈爾著;楊富學譯,〈敦煌壁畫中的觀音〉,《敦煌研究》第2期,1995年,頁89-100。
胡同慶,〈試析敦煌隋初壁畫的藝術特色〉,《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8年,頁88-93。
孫修身;孫曉崗,〈從觀音造型談佛教中國化〉,《敦煌研究》,1995年2月,頁7-15。
宮治昭著;李靜傑譯,〈斯瓦特的八臂觀音救難坐像浮雕—敦煌與印度間的關係〉,《敦煌研究》第3期,2000年,頁17-24。
馬德,〈散藏美國的五件敦煌絹畫〉,《敦煌研究》第2期(總60),1999年,頁170-175。
張鴻勛,〈敦煌本《觀音證驗賦》與敦煌觀音信仰〉,《敦煌文獻論集:紀念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頁290-307。
梅弘理著、耿升譯,〈敦煌的宗教活動與斷代寫本〉,《研究通訊》,1991年6月,頁22-23。
梅迺文,〈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7月。
郭祐孟,〈晚唐觀音法門的開展--以敦煌莫高窟161窟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8期,2003年12月,頁103-144。new window
郭祐孟,〈盛唐佛教造像所蘊含的法華思想--以敦煌莫高窟45窟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頁269-298。new window
郭祐孟,〈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5):妙法蓮華淨土行--敦煌莫高窟45窟的圖像內涵與結構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3月,頁22-33。new window
郭祐孟,〈敦煌密教窟的圖像結構及其體用觀──以莫高窟晚唐14窟為中心的討論〉,《圓光佛學學報》第10期,2006年4月,頁139-167。
郭鋒,〈敦煌西域出土文獻的一個綜合統計〉,《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1年,頁63-76。
陳炳應,〈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經譯釋〉,《考古與文物》第3期,1983年。
陳炳應,〈圖解本《觀音經》譯釋〉,《敦煌研究》第3期,1985年,頁41-48。
陳炳應,〈從敦煌資料看儒學對吐蕃的深刻影響〉,《敦煌研究》第4期,2004年,頁22-31。
陳國燦,〈吐魯番出土的(諸佛要集經)殘卷與敦煌高僧竺法護的譯經略考〉,《敦煌學輯刊》第1期,1983年。
陳國燦,〈從敦煌吐魯番所出早期寫經看佛教的東傳西漸〉,《普門學報》第7期,2002年1月,頁57-68。
陳萬成,〈滬藏〈觀音證驗賦〉殘卷考辨〉,《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85-99。new window
陳麗萍,〈敦煌寫經題記中所反映出的婦女問題〉,《2001年敦煌佛教藝術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蘭州:蘭州大學,2001年7月,頁429-449。
陳觀勝作、許章真譯,〈中國佛教之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10期,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年10月,頁33-38。
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觀音經變〉《敦煌研究》第2期,1994年5月,頁89-97。
彭金章,〈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觀音考〉,《敦煌研究》第3期,1994年8月,頁42-48。
彭金章,〈千眼照見,千手護持──敦煌密教經變研究之三〉,《敦煌研究》第1期,1996年,頁11-31。
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羂索觀音經變研究──敦煌密教經變研究之五〉,《敦煌研究》第1期,1999年2月,頁1-24。
湯山明,〈從中亞佛教對佛教典籍的接受情況來看羅什漢譯《妙法蓮華經》的特色〉,《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94年,頁50-63。
菅野博史著‧張大柘譯,〈日本對中國法華經疏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2月,頁137-141。
鄂登堡著,楊自福譯,〈鄂登堡來華考察日記摘譯〉,《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4年,頁107-110。
黃國清,〈《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的解讀──漢梵本對讀所見的問題〉,《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2000年12月,頁141-152new window
業露華,〈關於「法華經」的幾個問題〉,《印度宗教與中國佛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97頁。
楊秀清,〈淺談唐宋時期敦煌地區的學生生活〉,《敦煌研究》第4期,1999年,頁137-146。
楊富學,〈從出土文獻看《法華經》在西域、敦煌的傳譯〉,《西域敦煌宗教論稿》,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
楊富學,〈論所謂的「喀什本梵文《法華經》寫卷〉,《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7月,頁74-93。new window
榮新江,〈〈沮渠安周碑〉與高昌大涼政權〉,《燕京學報》第5期,1998年,頁75-79。
臺靜農,〈談寫經生〉,《靜農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頁313-316。
趙聲良,〈成都南朝浮雕法華經變圖與彌勒經變圖考論〉,《敦煌研究》第1期,2001年,頁34-42。
齊陳駿,〈氐人呂光和他的後涼政權〉,《河西史研究》,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頁136-137。
劉玉權,〈本所藏圖解本西夏文觀音經版畫初探〉,《敦煌研究》第3期,1985年,頁41-48。
劉玉權,〈榆林窟第三窟千手經變研究〉,《敦煌研究》第4期,1987年,頁13-18。
劉松柏,〈庫車古代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敦煌研究》第3期,1993年,頁35-45。
劉笑敢,〈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詮釋與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頁120-129。
劉楚華,〈讀敦煌觀音經注-P.3904〉,《二十一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年11月。
潘亮文,〈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和課題〉,《藝術學》第18期,1997年8月,頁29-40。new window
潘亮文,〈試論水月觀音圖〉,《藝術學》第17期,1997年4月,頁7-50。new window
潘亮文,〈水月觀音與白衣觀音造像在中國發展的概況〉,《國立故宮博物院》第18卷第8期,2000年,頁78-97。new window
潘重規,〈從敦煌遺書看佛教提倡孝道〉,《台北:華岡文科學報》第12期,1980年,頁197-268。
潘重規,〈上古時期的看圖講誦與變文的起源〉,《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4年1月初版,附錄1300頁。new window
潘重規,〈敦煌卷子俗寫文字之整理與發展〉,《敦煌學》第17期,1991年9月,頁1-10。new window
鄭阿財,〈敦煌寫卷《釋智興鳴鐘感應記》研究〉,《九州學刊》第6卷第4期敦煌學專輯,1995年3月,頁31-42。
鄭阿財,〈敦煌本《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綜論〉,《敦煌學》第20期,1995年12月,頁119-146。
鄭阿財,〈台灣地區敦煌寫本的收藏與研究之考察〉,《敦煌學》第21期,1998年6月,頁91-106。
鄭阿財,〈敦煌靈應小說的佛教史學價值〉,《唐研究》第4期,1998年12月,頁31-46。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12月,頁121-152。
鄭阿財,〈敦煌本《佛頂心觀世音菩薩救難神驗經》研究〉,《新國學》第1期,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12月,頁313-333。
鄭阿財,〈台北中研院副斯年圖書館藏敦煌卷子題記〉,《吳其昱先生八致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頁335-402。
鄭阿財,〈敦煌寫本《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陀羅尼經》研究〉,《敦煌學》第23期,2000年9月,頁21-48。
鄭阿財,〈敦煌疑偽經與靈驗記關係之考察〉,《漢語史學報專輯》第3期, 2003年5月,頁283-291。
鄭阿財,〈觀音經變與敦煌莫高窟寺院講經之蠡測〉,《普門學報》第35期,2006年9月,頁57-80。
鄭阿財,〈傳播、詮釋、與接受——敦煌文獻與石窟中有關《觀音經》之考察〉,《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頁375-395。
魯多娃M.A著;張惠明譯,〈觀音菩薩在敦煌〉,《敦煌研究》第1期,1993年,頁73-75。
羅華慶,〈敦煌藝術中的《觀音普門品變》和《觀音經變》〉,《敦煌研究》第3期,1987年,頁49-61。
藤枝晃著,白文譯,〈中國北朝寫本的三個分期〉,《敦煌研究》第2期,1990年,頁40-49。
藤枝晃著,徐慶全,李樹清譯,榮新江校,〈敦煌寫本概述〉,《敦煌研究》第2期,1996年,頁96-119。
釋大參,〈敦煌遺書中《觀音經》題記研究〉,《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13期,2003年7月。
釋大參,〈敦煌《觀音經》題記中的孝道思想〉,《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8期,2006年2月。
釋大參,〈天台宗對觀音靈驗記的詮釋──以智者大師的《觀音義疏》為根據〉,《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7期,2006年12月,頁113-142。new window
釋大參,〈天台的觀音感應論─ ─以智者大師的《觀音玄義》為中心〉,《宗教哲學季刊》第38期,2006年12月,頁27-48。new window
釋大參,〈觀世音菩薩對婦女「無子之苦」的救度--以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為根據〉,《新世紀宗教研究》第5卷4期,2007年6月,頁131-170。new window
釋大參,〈天台觀音感應論的根據:以《法華玄義》的「感應妙」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173-204。new window
釋大參,〈敦煌P.2133v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經文》之內容與思想〉,《敦煌學輯刊》第4期,2007年12月,頁77-96。
釋大參,〈敦煌異鄉人的鄉愁與宗教救度〉,《敦煌學》第27輯,2008年2月,頁521-538。
釋永有,〈敦煌金剛經及其相關文獻之題記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2期,2003年,頁111-139。new window
釋道昱,〈觀世音經考〉,《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1997年10月,頁19-27。new window
饒宗頤,〈神璽三年光世音贊跋〉,《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八敦煌學(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10月,頁24-29。
饒宗頤,〈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經卷小記〉,《九州學刊》第4期,1992年4月。

(二)外文論文
上村真肇,〈「普門品漢訳偈頌の添加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駒沢大学における第三回学術大会紀要》,1954年3月,頁129-130。
上村真肇,〈法華經普門品の思想に關する研究〉,《法華經を中心とする佛教教理の諸問題》,東京:春秋社出版,1980年,頁23-44。
上野照夫,〈敦煌畫觀音圖資料〉,《佛教藝術》第10期,1950年12月,頁78-88。
小川陽一,〈敦煌文書帶圖觀音經〉,《集刊東洋學》第10期,1963年10月,頁69-81。
小林太市郎,〈晉唐の觀音〉,《小林太市郎著作集第七卷‧仏教藝術の研究》,東京:淡交社,1974年5月。
山野俊郎,〈天臺智顗の菩提心義 -- 感應發心說を中心として〉,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91年5月,頁13-29。
川上光代,〈觀音の救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6卷第1期,1987年12月,頁50-52。
井之口泰淳、臼田淳三,〈龍谷大學圖書館所藏大谷探險隊將來敦煌古寫經目錄〉,《佛教學研究》39、40號,1984年,頁188-208。
王翠玲,〈敦煌殘卷「觀音證驗賦」につぃ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1卷第1期,2003年3月,頁329-333。
佐和隆研,〈觀世音菩薩の展開〉,《佛教藝術》第10期,1950年,12月,頁47-73。
末光愛正,〈吉藏『法華經』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期,1983年12月,頁239。
白須淨真,〈〈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一冊〉その紹介と紀年の考察〉,《書論》第18期,1981年,130-165頁。
伊藤伸,〈中國書法史上かた見ら敦煌漢文寫本〉,《敦煌講座5‧敦煌漢文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1992年。
池田溫,〈敦煌漢文寫本の價值〉,《敦煌講座5‧敦煌漢文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平成4年初版。
佐佐木孝憲,〈竺法護の譯經につぃて—正法華經讀解のための基礎的考察〉,《法華經和中國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
佐伯富,〈近世中國に於ける觀音信仰〉,《塚本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論集》,頁372-389,京都,1961年。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第86編第10號,1977年,頁16。
村中祐生,〈宗教經驗論としての感應道交〉,《大乘の修觀形成史研究》,山喜房佛書林刊,1999年2月,頁127-153。
松本三郎,〈觀音の語義と古代印度、支那におけるその信仰について〉,《觀音信仰》,日本:雄山閣出版社,1983年,頁1-16。
河野訓,〈竺法護傳につぃて〉,《中國關係論說資料》第31冊下,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1989年。
的場慶雅,〈唐代における觀世音菩薩信仰について觀世音と觀自在をめぐ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期,1981年,頁365-367。
的場慶雅,〈隋唐代における觀世音菩薩の信仰形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期,1981年,頁244-246。
的場慶雅,〈隋唐代における觀音信仰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佛教學論集》第16期,1983年,頁528-535。
宮治昭,〈インドの観音像の展開—密教系観音‧観音変化の成立を中心に〉,《佛教藝術》第262期,2002年5月,頁13-28。
望月良晃,〈法華經の譯語の研究〉,《法華經和中國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
望月良晃,〈法華經の成立史〉,《講座:大乘佛教4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1983年2月,頁48。
野村耀昌,〈敦煌変文に見る普門品の形態〉,《法華經の思想と基盤:法華経研究》,東京:平楽寺書店,1980年2月。
森江俊孝,〈竺道生の感應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1卷第1期,1972年12月,頁140-141。
菅野博史,〈竺道生における機と感應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期,1983年12月,頁261-264。
福島光哉,〈天臺における感應の論理〉,《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期, 1970年3月,頁694。
福島光哉,〈智顗の感應論とその思想的背景〉,《大谷學報》第49卷第4期,1970年3月,頁36-49。
福島光哉,〈智顗の神通と說法說法〉,《大谷學報》第54卷第4期,1975年2月,頁1-11。
趙聲良,〈南朝浮雕法華經變圖と彌勒經變圖〉,《國華》第1298期,2003年12月,頁34-39。
潘亮文,〈水月觀音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佛教藝術》第224期,頁106-116;期225,1996年,頁15-39。
藤枝晃,《敦煌出土の長安宮廷寫經》,《塚本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集》,塚本博士紀念會,1961年,頁647-667。
藤枝晃,〈スタイン蒐集絵入り『観音経』冊子(S.6983)--敦煌における木筆の使用〉,《墨美》第177期,(京都:墨美社),1968年,頁3-8。
藤枝晃,〈観音經二題--敦煌‧トルファンの古寫本から--〉,《連華王院(三十三間堂)観音講座たより》第38號,1990年2月,頁22-34。
鐙本光信,〈詩偈の立場から〉,《印度學仏教學研究》第70期,1987年3月,頁330-332。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林淑媛,《慈航普度--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及其宗教義涵》,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年。new window
傅世怡,《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台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7年。new window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2年3月。new window

(二)碩士論文
王儷娟,《敦煌《觀音經》變相的發展與形制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3年。
王儷蓉,《普門化紅顏──中國觀音變女神之探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
呂和美,《漢傳觀音信仰之形成及其對唐、宋佛教婦女生活的影響》,新竹: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4年。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年6月。
林鍾妏,《陜北石窟與北宋佛教藝術世俗化的表現》,台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6年。
徐孟志,《〈法華經講經文〉與《法華經》註釋之比較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3年。
潘慧燕,《《觀音玄義》思想研究--以「性」、「修」善惡為中心》,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
羅汀琳,《敦煌佛經寫卷題記初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888年。

五、圖版
(一)中文圖版
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立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1-31冊(P.2001-2432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0年。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第二卷‧五代宋遼金Ⅰ》,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敦煌古文獻編輯委員會、英國國家圖書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合編,《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份》第八、十一冊,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隋唐五代繪畫》,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壁畫全集‧敦煌9‧五代、宋》,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年10月。
天津文物公司編,《天津文物公司藏敦煌寫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編,《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年。
北京大學圖書館,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北京大學藏敦煌文獻》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四川博物館編,《中國博館叢書第12卷‧四川博物館》,北京:文物出版社;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1992年12月。
任繼愈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1-4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2006年11月。
花平寧、王亨通編,《中國石窟雕塑精華.炳靈寺石窟》,1988年3月第一版。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硏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硏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1-17册,1994年。
施萍婷主編,《甘肅藏敦煌文獻》第 1-6冊,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浙藏敦煌文獻編委會編,《浙藏敦煌文獻》1冊,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張伯元,《西安榆林窟》,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張寶璽主編,《甘肅石窟藝術壁畫編》,甘肅: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卷1-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敦煌研究院編,《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東京:平凡社;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6月。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藝術—榆林窟第二十五窟附第一五窟(中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7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四五窟附第四六窟(盛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7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九窟、第一二窟(晚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4年9月。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五四窟附第二三一窟(中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4年10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五四窟附第二三一窟(中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4年10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六窟(五代)》,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年10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五六窟、第一六一窟(晚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年10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三O三、三O四、三O五窟(隋)》,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4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四二O、四一九窟(隋)》,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四窟(晚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四六四、三、九五、一四九窟(元)》,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7年12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八五窟附第一九六窟(晚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2月。
敦煌研究院‧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一一二窟(中唐)》,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2月。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北京:朝華出版社,2000年。
賀世哲主編,《敦煌石窟全集第9卷‧法華經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黃永武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9月初版。
楊文和編,《晉唐寫經‧晉唐文書》,《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第十一卷,1999年。
潘重規,《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敦煌卷子》第1冊、第6冊,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6年11月影印初版。new window

(二)外文圖版
大英博物館監修;(Dr. Roderick Whitfield)編集‧解說;上野翻譯,《西域美術:大英博物館》,東京:講談社,1982年-1984年。
井之口泰淳編,《西域出土佛典の研究》(1),《龍谷大學善本叢書》1,京都:法藏館,1980年。
水野敬三郎,田口榮一,朝日新聞社文化企畫局東京企畫部,《「砂漠の美術館—永遠なる敦煌」展図錄》,東京:朝日新聞社,1996年。
京都國立博物館,《守屋孝藏氏蒐集古經圖錄》,京都:便利堂,1964年3月。
京都國立博物館、朝日新聞社編,《西域美術展》,東京:朝日新聞社,1991年。
松本榮一,《燉煌畫の研究‧圖像篇》,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7年。
秋山光和監修; 秋山光和等譯,《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東京:講談社,1995年。
磯部彰編集,《中村不折旧蔵禹域墨書集成上・中・下巻 : 台東区立書道博物館所蔵》,東京 : 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費特定領域研究〈東アジア出版文化の研究〉総括班),2005年3月。
六、工具書
小野玄妙,《佛書解說大辭典》,東京:大東出版社,1977年。
王素,《吐魯番出土高昌文獻編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月。
王素;李方,《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2月。
杜建民,《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5年2月。
季羨林,段文傑等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金申,《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6月。
金榮華編,《敦煌俗字索引》,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0年。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2月。
望月信亨,《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36年。
陳國燦,《吐魯番出土唐代文獻編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
賀旭志,《中國歷代職官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潘重規編,《敦煌俗字譜》,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8年。
潘重規編,《龍龕手鑑新編》,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0年10月。
薄小瑩,《敦煌遺書漢文紀年卷編年》,台北:長春出版社,1990年3月。
謝稚柳,《敦煌藝術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附錄:敦煌《觀音經》寫卷調查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中文專書
山口瑞鳳編,《斯坦因搜集藏語文獻解題目錄》第1-12分冊,東洋文庫西藏研究委員會,1977-1988年。
中國文化大學中研所敦煌學研究小組編,《倫敦藏敦煌漢文卷子目錄提要》1-3冊,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戈爾巴切娃‧克恰諾夫,《蘇聯科學院亞洲民族研究所藏西夏文寫本和刊本現已考訂者書目》,1963年。
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斯6981-斯840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王重民,《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敦煌叢刊初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2年。
王堯主編,《法藏敦煌藏文文獻解題目錄》,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丘古耶夫斯基著‧王克孝譯‧王國勇校,《敦煌漢文文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6月。
北京圖書館善本組編,《敦煌劫餘錄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1981年。
孟列夫著‧王克孝譯,《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孟列夫主編‧袁席箴、陳華平譯,《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年。
施萍婷主撰稿;邰惠莉助編;敦煌研究院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資料室,《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遺書目錄》,《文物資料叢刊》第1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459-499。
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7月。
榮新江,《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釋禪叡編著,《敦煌寶藏遺書索引》,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


(二)外文專書
翟理斯(Lionel Giles),《英倫博物館漢文敦煌卷子收藏目錄》,《敦煌叢刊初集》(一),台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
埃‧麥克唐納、今枝由郎,《國立圖書館所藏藏文文書選刊》二卷(第一卷:P.t.1-990;第二卷:P.t.996-2220),巴黎:國立圖書館,1978-1979年。
威利斯布散,《倫敦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斯坦因蒐集敦煌藏文寫卷目錄》
(Catalogue of the Tibetan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India Office Library. By the Late Luuis DELA VALLee Poussi ,1962, OXFORD )。
兜木正亨,《スタインペリオ蒐集敦煌法華経目録》,東京:佛世界社,1978年11月。
謝和耐(J. Gernet)、吳其昱(Wu Chiyu)主編,《敦煌漢文寫本目錄》第一卷(Catalogue d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Fonds Pelliot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巴黎:國立圖書館出版,1970年。
蘇遠鳴(Michel Soymiè)主編,《敦煌漢文寫本目錄》第三卷(Catalogue d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Fonds Pelliot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巴黎:國立圖書館出版),1983年。
蘇遠鳴(Michel Soymiè)主編,《敦煌漢文寫本目錄》第四卷(Catalogue d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Fonds Pelliot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巴黎:國立圖書館出版,1991年。
蘇遠鳴(Michel Soymiè)主編,《敦煌漢文寫本目錄》第五卷(Catalogue d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Fonds Pelliot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巴黎:國立圖書館出版,1995年。

二、期刊論文(含專書論文)
井之口泰淳、臼田淳三著,賀小平譯,〈龍谷大學圖書館所藏大谷探險隊將來敦煌古寫經目錄〉,《敦煌研究》第4期,頁58-66。
方廣錩,〈北京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勘查初記〉,《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1年。
方廣錩,〈中國散藏敦煌遺書目錄(一)〉,《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8年,頁77-82。
方廣錩、徐懷農,〈南京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敦煌研究》第4期,1998年,頁134-143。
王倚平、唐剛卯,〈湖北省博物館藏敦煌經卷概述(附目錄)〉,《敦煌吐魯番研究》期5,2001年,頁269-276。
王冀青,〈英國牛津大學包德利圖書館藏斯坦因亞洲考古檔案文獻調查報告〉,《敦煌學輯刊》第2期,2006年。
布裏特著,楊富學、李吉和譯,〈普林斯頓收藏的敦煌寫本殘卷〉,《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4年,頁111-116。
西域文化研究會編,〈龍谷大學所藏敦煌古經現存目錄〉,《西域文化研究》第1卷《敦煌佛教資料》,京都:法藏館,1958年。
邰惠莉,〈甘肅省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獻簡介〉,《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8年,頁73-76。
邰惠莉、範軍澍,〈蘭山范氏藏敦煌寫經目錄〉,《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79-85。
俄軍,〈甘肅省博物館藏敦煌藏文文獻補錄〉,《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64-68。
施萍婷〈日本公私所藏敦煌遺書敘錄(二)〉,《敦煌研究》第3期,1994年,頁90-100。
施萍婷、邰惠莉、陳雪靜,〈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獻(上)敘錄〉,《甘肅藏敦煌文獻》冊1,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頁279-280。
徐懷農,〈南京圖書館藏敦煌卷子考〉,《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8年,頁77-80。
秦明智,〈關於甘肅省博物館藏敦煌遺書之淺考和目錄〉,《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文史遺書編》(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頁459-499。
郝春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未刊敦煌文獻研讀劄記〉,《敦煌研究》第4期,2004年,頁22-31。
馬德,〈敦煌藏藏文文獻概述〉,《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37-41。
勘措吉、黎大祥,〈武威市博物館藏敦煌藏文寫本〉,《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69-70。
張延清、梁旭澍、勘措吉、郭俊葉,〈敦煌研究院藏敦煌古藏文寫經敘錄〉,《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42-63。
張耀中,〈酒泉博物館古藏文《大乘無量壽經》敘錄〉,《敦煌研究》第3期,2006年,頁74-78。
曹懷玉,〈西北師院歷史系文物室藏敦煌經卷錄〉,《西北師院學報》第4期,1983年,頁44-46。
郭鋒,〈大英圖書館藏未經馬斯伯樂刊佈之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所獲漢文文書〉,《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0年,頁112-126。
曾雪梅,〈甘肅省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敘錄〉,《敦煌研究》第5期,2003年,頁70-76。
黃永武,〈六百號敦煌無名斷片的新標目〉,《漢學研究》第1卷第1期,1983年。new window
楊銘,〈英藏敦煌藏文寫卷選介(一)〉,《敦煌學輯刊》第1期,1997年,頁120-126。
楊銘,〈英藏敦煌藏文寫卷選介(二)〉,《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8年,頁69-72。
楊銘,〈重慶市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寫經目錄〉,《敦煌研究》第1期,1996年,頁121-124。
榮恩奇,《敦煌縣博物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敦煌縣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3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頁541-584。
榮新江,〈歐洲所藏西域出土文獻聞見錄〉,《敦煌學輯刊》第1期,1986年,頁119-133。
榮新江,〈英倫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附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敦煌漢文寫本目錄〉,《敦煌學輯刊》第2期,1995年,頁1-8。
榮新江,〈德國「吐魯番收集品」中的漢文典籍與文書〉,《華學》第3期,1996年。
榮新江,〈柏林所藏吐魯番漢文文獻概述〉,《饒宗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1月,頁114-115。
余欣,〈新刊俄藏敦煌文獻研讀劄記〉,《敦煌學輯刊》第1期,2004年,頁13-25。
橘瑞超輯 ;(清)羅振玉校補,〈日本橘氏敦煌將來藏經目錄〉,《雪堂叢刻》冊3,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魏靈芝,〈俄藏黑水城文獻漢文世俗部分敘錄〉,《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第3期,2001年。
蘇裕民、譚蟬雪,〈永登縣博物館藏古寫經〉,《敦煌研究》第2期,1992年,頁81-84。
蘇遠鳴,梁曉鵬,〈伯希和敦煌漢文文書目錄第5卷〉,《敦煌研究》第5期,2003年,頁66-6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