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太陽花的視線--論新世紀臺灣寫實主義影視美學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王萬睿
作者(外文):Wang, Wan-ju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9
頁次:頁85-109
主題關鍵詞:太陽花運動再現影視美學批判寫實主義數位寫實主義Sunflower movementRepresentationAesthetics in film and TV dramaCritical realismDigital re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孫松榮(20100300)。輕歷史的心靈感應--論臺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電影欣賞學刊,28(2)=142,137-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小虹(20161200)。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文化研究,23,4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千琪(2007)。陳宏一鏡頭之下揮灑藝術叛逆。PAR表演藝術雜誌,174,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亞蘭(20100600)。「做性感」以及後「做性感」--從《漂浪青春》與《花吃了那女孩》談T的身體美學。電影欣賞,28(3)=143,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志謙(20180600)。太陽花運動的「無分之分」:《太陽.不遠》與《佔領第561小時》的政治與美學。中外文學,47(2)=461,181-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瑋如(2017)。公視在台灣電視劇產業扮演的角色:以《通靈少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悔之(2014)。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台北:有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港千尋、林暉鈞(2015)。革命的做法:從318太陽花看公民運動的創造性。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恐龍(2014)。野生的太陽花:學運外場的海報與塗鴉。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illiams, Raymond(2003)。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Routledge。  new window
5.陳長文、羅智強(2014)。受縛的神龍:太陽花學運後的民主反思。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游勝冠、熊秉真(2015)。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台文學與其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秉泓(2010)。臺灣電影愛與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柏祥(2014)。太陽花學生教我們的事:24堂街頭上的民主課。臺北市:費邊社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想想論壇(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菊貞(2016)。我們這樣拍電影。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Groys, Boris(2008)。Art Power。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new window
12.Gilles, Deleuze、Tomlinson, Hugh、Habberjam, Barbara(2005)。Cinema I: The Movement-Image。Continuum。  new window
13.Hallam, Julia、Marshmen, Margaret(2000)。Realism and Popular Cinema。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Ashby, Justine、Higson, Andrew(2000)。British Cinema, Past and Present。Routledge。  new window
15.Gourriaud, Nicolas(2003)。Relational Aesthetics。Dijon:Les presses du réel。  new window
16.One More Story公民聲音團隊(2014)。那時我在:公民聲音318-410。無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ay, Samantha(2002)。British Social Realism: from Documentary to Brit Grit。Wallflower。  new window
18.Dunleavy, Trisha(2009)。Television Drama: Form, Agency, Innovation。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19.林秀幸、吳叡人(2016)。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儒修(20130000)。穿越幽暗鏡界:臺灣電影百年思考。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呂東熹(20140410)。「太陽花學運」名稱怎麼來的?,https://newtalk.tw/citizen/view/205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家電影中心。全國電影票房2017年10/09-10/15統計資訊,https://www.tfi.org.tw/Content/TFI/PublicInfo/Weekly_1009-1015.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