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估五四新文學的發生與日本--以周作人、魯迅及郁達夫為線索
書刊名:思想史
作者:潘世聖
作者(外文):Pan, Shishe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9
頁次:頁177-216
主題關鍵詞:五四新文學日本因素周作人魯迅郁達夫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Japanese factorsZhou ZuorenLu XunYu Daf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魏大海(1999)。日本現代小說中的「自我」形態--基於「私小說」樣式的一點考察。外國文學評論,1999(1),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獨秀(1904)。說國家。安徽俗話報,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作人(1918)。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新青年,5(1),27-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沫若(19280501)。桌子的跳舞。創造月刊,1(1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竹內好(1937)。郁達夫備忘錄。中國文學月報,22,173-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子光晴(1950)。郁先生的事。新日本文學,5(4),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海老井英次(1995)。私小說、心境小說、隨筆的三者差異何在。國文學--解釋與教材研究,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伯奇(1927)。《寒灰集》批評。洪水,3(33),373-3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愛德華.費拉(2008)。告白的修辭學--20世紀初期的日本私小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郁達夫(2007)。郁達夫全集。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坪內逍遙、劉振瀛(1991)。小說神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濟民、方仁念(1982)。郭沫若年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柏青(1985)。魯迅與日本文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長安(2012)。中國近現代文學轉型與日本文學關係研究。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怡(2009)。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2006)。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自立、陳子善(1982)。郁達夫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歐陽哲生(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久松潛一、成瀨正勝(1965)。現代日本文學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沫若(1985)。郭沫若全集.文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叔河(2009)。周作人散文全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成仿吾文集》編輯委員會(1985)。成仿吾文集。山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皮艾爾.瑪律奇、尾崎河郎(1968)。法國自然主義(1870年-1895年)。東京:朝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大久保典夫(1989)。日本現代文學史。東京:笠間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小田切秀雄(1975)。現代文學史。東京:集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1985)。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第1卷:1813-1936。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伊藤虎丸(1974)。郁達夫資料補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伊藤整(1969)。日本現代文學全集。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沈衛威(1998)。胡適日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甘泉、蔡震(2017)。郭沫若年譜長編(1892-197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胡適(1998)。胡適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費振剛(2000)。中國現代新文學與近代文化--魯迅、郭沫若同日本文化的交融與差異。傳統文化與中日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久米正雄(1972)。「私」小說與「心境」小說。近代評論集。東京:角川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1. 書評:錢晶晶,《歷史的鏡像:三門塘村落的空間、權力與記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2. 書評:謝景連,《「插花地」:文化生態、地方建構與國家行政--清水江下游地湖鄉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3. 書評:羅曉翔,《陪京首善:晚明南京的城市生活與都市性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
4. 書評:劉勇,《變動不居的經典:明代〈大學〉改本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5. 書評:劉婷玉,《鳳凰于飛:家族文書與畬族歷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
6. 書評:羅兆均,《人神之間:湘黔桂界鄰地區飛山公信仰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7. Book Review: Judd C. Kinzley,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New Frontier: Constructing Modern China's Borderland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8)
8. Book Review: Matthew H. Sommer,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9. 書評:朱曉陽,《地勢與政治:社會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10. 書評:李達嘉,《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11. 書評:楊品優,《科舉會社、州縣官紳與區域社會--清代民國江西賓興會的社會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12. 書評:劉錚雲,《檔案中的歷史:清代政治與社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13. 書評:葉康寧,《風雅之好: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14. 書評:周亞,《晉南龍祠:黃土高原一個水利社區的結構與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15. Book Review: Yongjia Liang, «Religious and Ethnic Revival in a Chinese Minority: The Bai People of Southwest China» (London: Routledge, 2018)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