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絲》文人群及其散文研究
作者:李京珮
作者(外文):Ching-PeiLi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昌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語絲》魯迅周作人《現代評論》散文文學史YusiLu XunZhou ZuorenModern Reviewessay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6
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語絲》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刊物,本文關注《語絲》文人群及其散文,以七章的篇幅進行論述。
作家群體的聚集和社團的運作、刊物的發行有密切的關連。筆者從文學社會學的視角,將《語絲》文人群視為一個「班底」。《語絲》文人群以刊物建構一個自由的話語陣地,用文學達成啟蒙的理想。他們有共同的文化使命感,也有思想的歧路。《語絲》文人群在女師大學潮、五卅慘案、三一八等重大事件中,並肩作戰,進行「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他們與《現代評論》成員的交鋒,亦彰顯當時北京兩大知識分子群體不同的文化選擇。
周作人主編的北京版《語絲》,戰鬥性格較強;魯迅主編之後的上海版《語絲》
,由於同人星散,風格也有所改變。《語絲》文人群的散文,有對外關懷社會的雜文,也有對內審視心靈的美文。從作家關於文體的論述及其實踐,可以考察散文的藝術構成。《語絲》全盛時期,周氏兄弟與青年作家在《駱駝》、《莽原》
、《未名》等刊物上,拓展《語絲》的文學理念。《語絲》停刊後,以周作人、林語堂為中心的《駱駝草》、《論語》系列刊物,發揚了《語絲》的文學精神。
本文首先概述《語絲》的形成過程,之後分別以兩章的篇幅,聚焦於「人」的特質、「散文」的美學,探討《語絲》文人群的特殊性,綜論其散文風格及文學史意義,已歸結出《語絲》文人群及其散文的獨特價值。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essays, Yusi is a prominent journal that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is thesis which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sia of Yusi and their essays.
The gathering of writ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clubs and the publication of journals. Adopting a literal-sociological viewpoint,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intelligentsia of Yusi a group of key members. They built a nation of free speech and achieved the ideal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literature. Although they shared the same sense of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they disagreed on literal ideas. The intelligentsia of Yusi fought together in critical events such as the Student Movement of Beijing Women’s Normal University, the May Thirtieth Movement, and the March 18 Massacre to work on social criticism and civilization criticism. Their arguments with the members of Modern Review also demonstrate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favors of the two dominant groups of intelligentsia in Beijing.
The Beijing Yusi, of which the editor was Zhou Zuoren, was bellicose, and the style of the Shanghai Yusi edited by Lu Xun changed because the separation of his comrades. The essays of the Yusi intelligentsia included outward essays on social concern and inward vignette of spiritual introspection. Through the writers’ narrations and practices of the genre, researchers can explore the artistic composition of essays. At the meridian of Yusi, the Zhou brothers developed its literal ideas in journals such as Camel, Mangyuan, and Weiming.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Yusi was ceased, periodicals like Camel Thorn and Fortnightly Analect lead by Zhou Zuoren and Lin Yutang further spread the literal spirit of Yusi.
This thesis at first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of Yusi, and in the next two chapters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esthetics of essays to discuss the uniqueness of the Yusi intelligentsia. Moreover, it makes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essays style and their literal-historical meanings and therefore explores the uniqueness of Yusi intelligentsia and their essays.
參考書目(依出版順序由新至舊排列)

一、《語絲》資料

(1)文本

《語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

(2)專書

顏浩:《北京的輿論環境與文人團體1920-192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陳離:《在「我」與「世界」之間——語絲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李春林等選編:《語絲選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許道明編選:《影的告別——《語絲》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張梁編選:《《語絲》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3月)。

(3)學位論文

李偉《《語絲》的現代性追求》,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李良:《現代中國「語絲體」散文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趙林:《現代傳媒視野下的《語絲》週刊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程天舒:《論京版《語絲》的傳統文化因素》,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揚:《始於吶喊,終於徬徨——從《語絲》的興衰看五四文化精神的變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黃嫣:《歷史與美學視野中的語絲派》,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黎敏:《《語絲》:現代性意義下的考察》,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9月。
王世炎:《周作人與《語絲》》,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4)期刊

趙林:〈啟蒙立場與中國現代雜文文體的確立——《新青年》、《語絲》與《申報‧自由談》新論〉,《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18期。
儲歡:〈北京時期《語絲》的編輯特色〉,《大眾文藝》2010年15期。
趙林:〈論周作人《語絲》時期的編輯思想——兼及《現代評論》的比較〉,《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3期。
安文軍:〈承繼、消沈與變異——魯迅編輯時期《語絲》的考察〉,《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卷4期,2009年12月。
翟立強:〈論《語絲》雜誌的文學史意義〉,《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3卷10期,2009年10月。
李良:〈「後五四」時期革命認同下的抵抗話語——現代中國「語絲體」散文主體話語型態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卷4期,2009年6月。
程天舒:〈論周作人《語絲》時期的筆記文寫作〉,《文學教育》2008年5期。
張積玉、趙林:〈《語絲》週刊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言說空間的偏離〉,《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卷1期,2008年2月。
陳離、王昭君:〈柔石與上海版《語絲》週刊〉,《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卷4期,2007年8月。
李勇軍:〈從《語絲》到《宇宙風》兼論編輯角色的魯迅與林語堂〉,《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6期。
陳離:〈語絲社與語絲週刊〉,《中國現代文學》1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陳樹萍、李相銀:〈在文學與學術之間——論《語絲》對「民間」的找尋〉,《山西師大學報》2006年7月。
余望:〈解讀現代同人雜誌——以《語絲》為例〉,《出版發行研究》2006年3期。
杜玲:〈林語堂在《語絲》時期的思想傾向〉,《史學月刊》2005年11期。
顏浩:〈民間化:現代同人雜誌的出版策略——20世紀20年代的《語絲》雜誌和北新書局〉,《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2期。
丁曉原:〈《語絲》:現代散文文體自覺的代碼〉,《江漢論壇》2003年1期。
泯:〈語絲社〉,《新文學史料》2002年2期。
王嘉良:〈論語絲派散文〉,《文學評論》1997年3期。
楊義:〈語絲文體於自然中透出諧趣詩趣〉,《新文學史料》1994年4期。
姜振昌:〈語絲文體:對藝術真諦的感悟〉,《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6期。
孫玉蓉:〈談「語絲」刊名的由來〉,《新文學史料》1992年1期。
林焱:〈論「語絲體」散文的藝術特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6年1期。
許毓峰:〈魯迅與《語絲》〉,《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1期。
陳韶林:〈《語絲》的實際編輯質疑〉,《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6期。
張梁:〈評「語絲派」兼談周作人(續)〉,《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4期。
張梁:〈評「語絲派」兼談周作人〉,《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3期。
張梁:〈《語絲》雜釋〉,《齊魯學刊》1977年6期。
木山英雄:《「語絲」の眺め》,《大安だいあん》月刊,通卷第114號,1965年5月。
林辰:〈魯迅與語絲社〉,《文萃》1946年1卷30期。
史蟫:〈記語絲社〉,《文友》1943年1卷5期。
魯迅:〈我和《語絲》的始終——「我所遇見的六個文學團體」之五〉,《萌芽》1930年1卷2期,1930年2月1日。
高長虹:〈走到出版界 與春台講講語絲〉,《狂飆》1期,1927年10月10日。
平沙:〈「語絲」索隱〉,《黎明》1926年36期。

二、《語絲》文人群資料

(1)文本

1.魯迅著作

《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王世家、止庵編:《魯迅著譯編年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魯迅譯文全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上海:北新書局,1935年10月)。
魯迅:《野草》(北京:北新書局,1927年7月)。

2.周作人著作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周作人譯,止庵編:《如夢記、石川啄木詩歌集》(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1月)。
周作人譯:《現代日本小說集 兩條血痕》(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1月)。
周作人譯,止庵編:《現代日本小說集 兩條血痕》(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1月)。
周作人著,止庵編:《周作人自編文集》22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002年)。
周作人譯,止庵編:《狂言選》(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1月)。
周作人譯,止庵編:《古事記》(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1月)。
周作人譯,止庵編:《枕草子》(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1月)。
鍾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1-8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9月)。
《周作人日記》上中下冊(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
周作人譯:《希臘對話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9月)。

3.其他作家著作

《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2月)。
孫伏園著,商金林編:《孫伏園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6月。
孫福熙著,商金林編:《孫福熙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6月)。
王風編:《廢名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江紹原:《髮鬚爪:關於它們的迷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顧頡剛日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6月)。
趙沛:《劉半農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年2月)。
廢名著,止庵編:《廢名文集》(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2月)。
王文寶、江小蕙編:《江紹原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林語堂著,羅琳等編:《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8月)。
趙帝江、姚錫佩編:《柔石日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俞平伯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
《林語堂名著全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
許道明、馮金牛編:《章衣萍集:隨筆三種及其他》(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3年11月)。
袁良駿編:《川島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2月)。
川島:《和魯迅相處的日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劉半農著,秦賢次編:《劉半農卷》(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12月)。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上海:北新書局,1935年10月)。
劉半農:《半農雜文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7月)。
劉半農:《半農雜文》(北平:星雲堂書店,1934年6月)。
孫伏園:《伏園遊記》(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10月)。

(2)專書

劉再復著,劉劍梅編:《魯迅論》(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
關峰:《周作人的文學世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
鮑晶編:《劉半農研究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4月)。
蘇文瑜(Susan Daruvala)著,陳思齊、凌蔓苹譯:《周作人:自己的園地》(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11年3月)。
顧潮編:《顧頡剛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王美春:《從「先驅」到「附逆」——周作人思想、文化心態衍變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劉軍:《日本文化視域中的周作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12月)。
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舒蕪:《周作人的是非功過》(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4月)。
止庵:《周作人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1月)。
丸尾常喜著,秦弓、孫麗華編譯:《恥辱與恢復——《吶喊》與《野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肖劍南:《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周氏兄弟散文風格比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0月)。
顧鈞:《魯迅翻譯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常峻:《周作人文學思想及創作的民俗文化視野》(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2月)。
吳鈞:《魯迅翻譯文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1月)。
孫玉蓉編:《俞平伯研究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1月)。
劉緒源:《解讀周作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
萬平進:《林語堂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年3月)。
張耀杰:《魯迅與周作人》(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1月)。
劉全福:《翻譯家周作人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朱洪:《劉半農傳》(上海:東方出版社,2007年3月)。
孫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關峰:《周作人文學思想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章征天、張能耿、裘士雄編:《孫氏兄弟談魯迅》(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
丸山昇著,王俊文譯:《魯迅‧革命‧歷史——丸山昇現代中國文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吳海勇:《時為公務員的魯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程光煒編:《周作人評說八十年》(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年7月)。
王友貴:《翻譯家魯迅》(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李勇:《本真的自由——林語堂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錢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講》(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劉少勤:《盜火者的足跡與心跡——論魯迅與翻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
孫郁、黃喬生主編:《致周作人》(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孫郁、黃喬生主編:《是非之間》(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陳建軍編:《廢名年譜》(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董大中:《魯迅與林語堂》(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子通編:《林語堂評說七十年》(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年1月)。
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索引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可亭:《錢玄同傳》(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董大中:《魯迅與陳西瀅》(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孫玉石:《現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9月)。
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上下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卜立德:《一個中國人的文學觀——周作人的文藝思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閻晶明:《魯迅的文化視野》(北京:崑崙出版社,2001年5月)。
王友貴:《翻譯家周作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孫玉蓉編:《俞平伯年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李天明:《難以直說的苦衷:魯迅《野草》探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趙家璧等著:《編輯生涯憶魯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增訂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9月)。
張菊香、張鐵榮編:《周作人年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董大中:《魯迅與高長虹》(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黃開發:《人在旅途——周作人的思想和文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
周作人、俞平伯:《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上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6月)。
魯迅博物館等編:《魯迅回憶錄》散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王兆勝:《林語堂的文化情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漱渝編:《魯迅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
劉炎生:《林語堂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12月)。
施建偉:《林語堂研究論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陳漱渝主編:《一個都不寬恕——魯迅和他的論敵》(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6年9月)。
李景彬、邱夢英:《周作人評析》(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2月)。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6月)。
錢理群:《周作人論》(台北:萬象圖書,1994年1月)。
張永江:《魯迅與編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張世珍:《《論語》時期的林語堂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4月)。
張挺、江小蕙箋注:《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郭濟訪:《夢的真實與美——廢名》(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7月)。
片山智行:《魯迅《野草》全釋》(東京:平凡社,1991年11月)。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徬徨》研究》(台北:久大文化,1991年10月)。
陳振國編:《馮文炳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8月)。
吳奔星編著:《錢玄同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
徐瑞岳:《劉半農評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10月)。
王瑤、李何林:《中國現代文學及《野草》、《故事新編》的爭鳴》(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年6月)。
徐瑞岳:《劉半農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徐瑞岳編:《劉半農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2月)。
張菊香、張鐵榮編:《周作人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曹述敬編:《錢玄同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1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10月)。
彭定安、馬蹄疾編:《魯迅和他的同時代人》(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7月)。
薛綏之主編:《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3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樂黛雲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10月)。
林辰:《魯迅事蹟考》(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9月)。
許杰:《《野草》詮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6月)。
馬蹄疾輯錄:《許廣平憶魯迅》(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
陳漱渝:《魯迅在北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
陳漱渝:《魯迅與女師大學生運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2月)。
李何林:《魯迅《野草》注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
曹聚仁:《魯迅評傳》(香港:新文化出版社,1956年)。
臺靜農編:《關于魯迅及其著作》(北京:未名社刊物經售處,1926年7月)。

(3)學位論文

彭湘紅:《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文化抉擇——論林語堂的散文創作》,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張華:《雅俗之間——論周作人民俗散文的審美追求》,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劉劍群:《周作人的女性觀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姚涵:《從「伴儂」到「半農」——劉半農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涂文玲:《林語堂前期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冉晶晶:《論民俗學視角下的周作人散文創作》,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張亞梅:《《莽原》時期魯迅的雜文創作與譯介活動》,青島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2月。
彭明偉:《五四時期周氏兄弟的翻譯文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6月。new window
李曉己:《俞平伯小品文研究》,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謝玲玲:《周作人女性觀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李雅麗:《林語堂散文論》,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李麗英:《林語堂《論語》時期小品文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謝易澄:《魯迅雜文語言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蕭綺玉:《《野草》與魯迅的黑暗思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7年。
蔡元唯:《林語堂研究:從政府的批判者到幽默的獨立作家1923-1936》,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Susan Daruvala, “ Zhou Zuoren and an Alternative Chinese Response to Modernity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3)
賴玲華:《周作人前期散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4)報刊

姚涵:〈時代精神與個體價值:劉半農五四後的道路選擇〉,《學術界月刊》152期,2011年1月。
楊傑銘:〈論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與《台灣新文學》中魯迅思想的傳播與接受〉,《國史館館刊》26期,2010年10月。new window
趙林:〈從《語絲》的生產機制看20世紀20年代現代傳媒語境的嬗變〉,《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12卷3期,2010年5月。
黃歡:〈《子見南子》的現代官司〉,《讀者文摘》2010年5月。
汪注:〈周作人對日態度的轉變:兼談周氏對日本文化的偏執化認同〉,《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4期。
郜元寶:〈從『美文』到『雜文』(下)——周作人散文論述諸概念辨析〉,《魯迅研究月刊》2010年2期。
郜元寶:〈從『美文』到『雜文』(上)——周作人散文論述諸概念辨析〉,《魯迅研究月刊》2010年1期。
陳漱渝:〈《情書一束》與《情書一捆》——魯迅與章衣萍〉,《讀書文摘》2009年4期。
劉正忠:〈林語堂的「我」:主題聚焦與風格定調〉,《中國現代文學》14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葛飛:〈論戰中的「師爺氣」與「流氓鬼」——以女師大風潮中的周作人為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9月。
邢娟妮、孫良好:〈論林語堂筆下的孔子形象——以「子見南子」和「孔子的智慧」為中心〉,《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4期,2008年7月。
杜玉芳:〈《子見南子》案始末〉,《文史博覽》2008年4期。
熊開萬:〈周作人在民俗研究方法上的貢獻〉,《文化論苑》2007年5期。
劉育輝:〈劉半農在三一八慘案前後〉,《炎黃春秋》2007年3期。
黃懷軍:〈《薩天師語錄》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接受與疏離〉,《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2期。
任克奇:〈論周作人在現代民俗學創建和發展中的意義〉,《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1期,2007年1月。
王兆勝:〈林語堂論國民性〉,《徐州師範大學學報》32卷4期,2006年7月。
許憲國:〈論周作人對日立場的演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卷1期,2006年3月。
柴晉湘:〈簡談林語堂的《薩天師語錄》〉,《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期。
陳煜瀾:〈從《薩天師語錄》看林語堂的文化取向及其表達〉,《江漢論壇》2005年11月。
顏浩:〈錢玄同:勇猛精進的鬥士〉,《同舟共進》2005年5期。
楊亞林:〈廢名的藝術觀和文學意義〉,《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5期。
李可亭:〈錢玄同研究的幾個問題〉,《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9卷6期,2003年12月。
李林榮:〈1920年代中期的魯迅雜文及其文化背景〉,《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5期。
何玲華:〈《新青年》中的錢玄同〉,《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3期。
孫良好:〈《子見南子》新論〉,《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卷1期,2000年2月。
閻晶明:〈無所顧忌的作家與教授:我看魯迅與陳西瀅的筆墨官司〉,《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7期。
沈永寶:〈論林語堂筆調改革的主張〉,《復旦學報》1998年1期。
散木:〈也說章衣萍與魯迅〉,《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6期。
羅興萍:〈試論周作人的民間文化研究〉,《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4期。
張鐵榮:〈關於周作人的日本文學翻譯〉,《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7期。
周作人:〈周作人致俞平伯書信選注〉,《新文學史料》1995年1期。
胡令遠:〈周作人之日本文化觀——兼論與魯迅之異同〉,《日本學刊》1994年6期。
趙京華:〈周作人與日本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4期。
舒蕪:〈理性的清朗和現實的陰暗——論周作人的文化心態〉,《中國文化》1989年1期。
李書磊、趙京華、舒蕪等:〈關於周作人文化態度的討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9年1期。
錢理群:〈周作人的民俗學研究與國民性考察〉,《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5期。
錢理群:〈周作人與錢玄同、劉半農:復古、歐化及其他〉,《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4期。
D.E波拉德著,趙京華譯:〈周作人散文理論與東西方小品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8年2期。
陳韶林:〈魯迅、周作人和「費厄潑賴」〉,《魯迅研究月刊》1988年1期。
石釜:〈兄弟失和後的協同作戰——魯迅和周作人在閒話事件中〉,《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1986年3期。
吳興文、秦賢次編:〈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一:林語堂卷〉,《文訊》雜誌21期,1985年12月,頁319-344。本文從21期(1985年12月)至31期(1987年8月),分為11篇陸續刊登。
劉心皇:〈魯迅遭通緝而未被捕的真相——三十年代文壇秘辛〉,《聯合月刊》16期,1982年11月。
劉心皇:〈魯迅與托派——中共有清算魯迅的可能性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8卷7期,1982年7月。
劉心皇:〈從「魯迅書簡」看魯迅對中共「文總」的鬥爭〉,《東亞季刊》13卷2期,1981年10月。new window
周玉山:〈魯迅與中共〉,《近代中國》25期,1981年10月。
衣魚:〈批判魯迅的基本資料〉,《書評書目》96期,1981年5月。
衣魚:〈批判魯迅的基本資料〉,《書評書目》95期,1981年3月。
尹雪曼:〈漫談魯迅〉,《新文藝》295期,1980年10月。
鄭學稼:〈魯迅與周揚關於國防文學的論爭〉,《中華雜誌》16卷3期,1978年9月。
黃兆珩:〈林語堂先生專題座談會續完〉,《傳記文學》32卷1期,1978年1月。
馬星野:〈12月號專題人物:林語堂〉,《傳記文學》31卷6期,1977年12月。
王章陵:〈魯迅與「國防文學」事件經緯及後遺症〉,《共黨問題研究》3卷1期,1977年1月。
周作人:〈北大感舊錄(下)〉,《傳記文學》22卷5期,1973年5月,頁100-104。
周作人:〈北大感舊錄(中)〉,《傳記文學》22卷4期,1973年4月。
周作人:〈北大感舊錄〉,《傳記文學》22卷2期,1973年2月。
王健民:〈閒話周作人(續完)〉,《傳記文學》19卷6期,1971年12月。
王健民:〈閒話周作人(1885-1967)〉,《傳記文學》19卷5期,1971年11月。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下)〉,《傳記文學》12卷6期,1968年6月。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中)〉,《傳記文學》12卷2期,1968年4月。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上)〉,《傳記文學》12卷3期,1968年3月。
夏濟安遺作,峯子節譯:〈剖析魯迅作品〉,《純文學》15期,1968年3月。
劉鳳翰:〈劉半農與陳西瀅〉,《傳記文學》5卷5期,1964年11月。
藥堂:〈懷廢名〉,《古今》20、21期,1943年4月16日。
鹽見薰:〈支那の喜劇と林語堂の悲劇〉,《台灣警察時報》313期,1941年12月15日。
上海本社特置員日高生:〈支那 文壇第一人者 魯迅氏の印象〉,《台灣日日新報》1164號,4版,1933年4月18日。
魯迅:〈我們要批評家〉,《萌芽月刊》1卷4期,1930年4月1日,頁221-223。
范奴冬:〈嗚呼三月一十八——敬獻於死於是日者之靈〉,《黎明》21期,1926年4月。

三、文學期刊與社團流派

(1)文本

《新青年》
《新潮》
《現代評論》
《甲寅》
《駱駝》
《駱駝草》
《莽原》
《未名》
《狂飆》
《論語》
《人間世》
《宇宙風》
《京報副刊》
《晨報副刊》

(2)專書

朱汝瞳:《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漫談》(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9月)。
周為筠:《雜誌民國》(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8月)。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江小蕙、劉思源選:《苦雨齋文叢 江紹原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楊劍龍:《論語派的文化情致與小品文創作》(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8月)。
林錫旦、林達祖:《滬上名刊《論語》談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
賓恩海:〈《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概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程光煒主編:《文人集團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劉增人等編著:《中國現代文學期刊史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年10月)。
章清:《「胡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朱壽桐:《中國現代社團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呂若涵:《「論語派」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6月)。
周淑蓉:《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概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12月)。
湯逸中選編:《栽植奇花和喬木——未名社作品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陳安湖:《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倪邦文:《自由者夢尋:現代評論派綜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湯逸中選編:《曠野的聲音——莽原社作品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莊鍾慶編選:《論語派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范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辭典》(上海:上海書店,1993年6月)。
江邊:《20世紀中國文學流派》(青島:青島出版社,1992年12月)。
朱德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論綱》(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邱文治:《現代文學流派研究鳥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賈植芳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上卷(上海: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施建偉:《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應國靖:《現代文學期刊漫話》(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10月)。
尹在勤:《新月派評說》(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魯迅研究資料(14)》(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許壽裳、鄭振鐸編:《作家談魯迅》(香港:文學研究社,1966年)。

(3)學位論文

李丹:《文學的自由與紅塵的超脫——《駱駝草》週刊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李英姿:《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田焱:《《論語》雜誌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俞王毛:《傳承與建構——《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的特徵及其影響》,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閔文忠:《「現代評論派」與民主文化——現代政治文化視野中的「現代評論派」》,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4)期刊

劉緒源:〈從《人間世》到《宇宙風》〉,《上海文學》2009年3期。
李輝:〈《新青年》隨感錄研究〉,《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8期,2007年8月。
田焱:〈對權勢說真話——《論語》雜誌編輯理念研究之一〉,《時代文學》2007年4月。
吳成年:〈《新青年》同人雜感風格之比較〉,《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3期。
陳離、王昭君:〈《莽原》週刊與莽原社〉,《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卷3期,2006年6月。
劉增人:〈論魯迅系列文學期刊〉,《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10期。
朱壽桐:〈論中國現代文學社團的研究方法〉,《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3期。
黃乃江:〈從《現代評論》的兩度「變風」看現代評論派〉,《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期。
陳漱渝:〈未名社及其文學精神〉,《新文學史料》2005年1期。
王國綬:〈關於現代文學流派研究的反思〉,《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3期。
朱壽桐:〈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社團研究〉,《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1月。
程光煒:〈試論四十年代的文人集團〉,《海南師院學報》2003年5期。
朱德發:〈論現代中國文學流派營造的主體性〉,《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2期。
楊義:〈流派研究的方法論及其當代價值〉,《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5期。
楊劍龍:〈論幽默閒適小品創作熱潮的濫觴與興盛〉,《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3期。
劉納:〈社團、勢力及其他——從一個角度介入五四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3期。
朱德發:〈中國新文學流派論〉,《荷澤師專學報》1998年1期。
蔣成瑀:〈現代雜文的先導:《新青年》的隨感錄〉,《浙江學刊》1996年21期。
朱德發:〈新文學流派研究的社會學方法〉,《文學評論》1996年4期。
倪邦文:〈論現代評論派的自由主義思想〉,《文學評論》1994年5期。
黃曼君:〈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論〉,《海南師院學報》1995年4期。
倪邦文:〈論「現代評論派」的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3期。
馬光裕整理:〈沈從文談《現代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4期。
汪文頂:〈中國現代散文流派及其演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6年4期。
謝昭新:〈談韋素園的散文〉,《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4期。
李榮生:〈「由此引些新的批評者來」——從《莽原》看魯迅的編輯思想〉,《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85年3期。
謝昭新:〈論韋叢蕪的詩〉,《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2期。
施建偉:〈論語派及《論語》的矛盾性和複雜性——《現代文學流派初探》之一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4年3期。
嚴恩圖:〈魯迅與臺靜農〉,《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1期。
陳漱渝:〈關於「現代評論派」的一些情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0年3期。

四、文藝理論與文學史

(1)專書

許紀霖:《啟蒙如何起死回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8月)。
《叢刊》編輯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單德興:《翻譯與脈絡》(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new window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年12月)。
閆潤魚:《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5月)。
馬睿:《未完成的審美烏托邦:現代中國文學自治思潮研究(1904-1949)》(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7月)。
斯沃茨著,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5月)。
韋勒克、華倫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高衛紅:《百年文體從頭閱》(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許紀霖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約翰格雷著,曹海軍等譯:《自由主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埃斯卡皮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謝天振、查明建主編:《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吳立昌主編:《文學的消解與反消解——中國現代文學派別論爭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朱曉進等:《非文學的世紀——20世紀中國文學史政治文化關係史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陶東風主編:《知識分子與社會轉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許紀霖編:《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事業,2002年6月)。new window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2月)。
許祖華:《五四文學思想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王向遠:《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布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12月)。
馮光廉主編:《中國近百年文學體式流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郭志剛、孫中田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俞元桂主編:《中國現代散文史(修訂本)》(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許豪炯:《五卅時期文學史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9月)。
布爾迪厄著,包亞明譯:《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1月)。
姜振昌:《中國現代雜文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黃修己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范培松:《中國現代散文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邵伯周:《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1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年12月)。
殷國明:《中國現代文學流派發展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張華主編:《中國現代雜文史》(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
林非:《中國現代散文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4月)。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6月)。
王哲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北平:傑成印書局,1933年9月)。

(2)期刊

陳方競:〈關於國民文學的倡導〉,《燕山大學學報》10卷4期,2009年12月。
謝越華、陳劍暉:〈文體變革與現代散文的發展〉,《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期。
魯迅:〈小品文的危機〉,《現代》3卷6期,1933年10月1日。

五、文學背景

(1)文本

《郁達夫全集》5、6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韓石山編:《徐志摩全集》6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楊絳文集》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李霽野文集》2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3月)。
《胡適全集》2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沈從文全集》16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
《章士釗文集》5卷(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2月)。
《王瑤全集》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許廣平文集》2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1月)。
《蘇雪林文集》2、3卷(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朱光潛全集》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1月)。
《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3月)。
中國國民黨黨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吳稚暉先生全集》卷7-10(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69年3月)。
臺靜農:《建塔者》(北京:未名社,1930年8月)。
臺靜農:《地之子》(北京:未名社,1928年11月)。
O.M編:《我們的七月》(上海:亞東圖書館,1924年7月)。

(2)專書

《2011中文知識生產與亞洲社會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集》(彰化:彰化師範大學,2011年10月28日)。
張堂錡師:《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3月)。
劉緒源:《今文淵源》(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
陳占彪:《五四知識分子的淑世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0月)。
山西省孟縣高長虹文集編委會編:《高長虹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6月)。
陳建華:《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馮英、趙麗霞選文:《苦雨齋文叢:沈啟无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李怡:《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陳樹萍:《北新書局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12月)。
李金銓主編:《文人論政:知識分子與報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趙家璧:《編輯憶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劉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視域與形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
劉震:《左翼文學運動的興起與上海新書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周海波:《現代傳媒視野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俞子林主編:《百年書業》(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5月)。
封德屏編:《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台北:文訊雜誌社,2008年3月)。
秦豔華:《現代出版與20世紀30年代文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何華玲:《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師研究(1919-192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張耀杰:《北大教授:政學兩界的人和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12月)。
張濤甫:《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以《晨報副刊》為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許紀霖主編:《知識分子的「內戰」——現代上海的文化場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傅國湧:《文人的底氣——百年中國言論史剪影》(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月)。
林維中等:《漳州籍現代著名作家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李永東:《租界文化與30年代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9月)。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桂林:廣州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李林榮:《嬗變的文體:社會歷史景深中的中國現當代散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7月)。
丁仕原:《章士釗與近代名人》(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月)。
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夏曉虹編:《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王兆勝:《文學的命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趙海彥:《中國現代趣味主義文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廖久明:《高長虹與魯迅及許廣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1月)。
木山英雄著,趙京華編譯:《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木山英雄中國現代文學思想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靳明全:《中國現代文學興起發展中的日本影響因素》(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陳平原:《文學的周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
彭鵬:《研究系與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以1920年前後為中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陳平原、山口守編:《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汪文頂:《無聲的河流——現代散文論集》(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
龔明德:《昨日書香》(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陳明遠:《文化人與錢》(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梁實秋等著:《圍剿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尤爾根奧斯特哈梅爾著,朱章才譯:《1925.5.30上海 中國革命》(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1月)。
王良軍、王欣等選編:《老新聞 民國舊事1924-192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6月)。
錢理群:《精神的煉獄——中國現代文學從「五四」到抗戰的歷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陳國球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1994年12月)。
陳翰笙:《四個時代的我》(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7月)。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資料室編:《碧血濺京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學府叢刊編輯組編:《學府叢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編寫組編:《北京師範大學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年6月)。
楊牧編選:《現代中國散文選》Ⅰ、Ⅱ(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8月)。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編:《文學論文集及魯迅珍藏有關北師大史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5月)。
《中國現代文藝資料叢刊》第4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11月)。
張允侯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二)》(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4月)。
胡適等著:《丁文江這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9月)。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5月)。
張靜廬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鄭振鐸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文學論爭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胡適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建設理論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周作人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散文一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8月)。
魯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小說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7月)。
郁達夫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散文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6月)。
茅盾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 小說一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5月)。
阿英編:《現代十六家小品》(上海:光明書局,1935年3月)。

(2)學位論文

許珮馨:《五○年代渡海來台女性散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3)期刊

王彬彬:〈徐樹錚:現實中的「荊生」?——兼談五四新文化運動〉,《同舟共進》,2010年6期。
解夢澤:〈被偏讀的歷史人物楊蔭榆〉,《記者觀察》2009年12期。
汪幸福:〈李四光與魯迅的一場筆墨戰〉,《文史博覽》2008年11期。
宋鳳英:〈楊蔭榆的複雜人生〉,《文史天地》2008年5期。
馮筱才:〈滬案交涉、五卅運動與一九二五年的執政府〉,《歷史研究》2004年第1期。
閻晶明:〈三一八:誰和魯迅同日而語〉,《博覽群書》1999年10期。
吳言:〈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慘案七十三週年祭〉,《二十一世紀》53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沈嵐:〈楊蔭榆其人的是與非〉,《民國春秋》1997年5期。
櫻庭弓子著,王惠敏譯:〈女校長之夢: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2期。
張頤武:〈閒適文化批判潮:從周作人到賈平凹〉,《文藝爭鳴》1993年5期。
李健民:〈北京三一八慘案(民國十五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6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吳勤生:〈楊蔭榆史料補遺〉,《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2期。
黃得時:〈支那の現代文學〉,《台灣藝術》1卷2期,1940年4月。
介同:〈吳稚暉〉,《新聞學刊》1927年1卷2期。
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本校校務維持會上段執政書〉,《章士釗毀校紀實》1期,1925年8月31日。
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白話散文的憑藉—— 一留心說話二直用西洋詞法〉,《新潮》1卷2號,1919年2月1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