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整編再出發:從《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實踐與工作方法談起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張立本
作者(外文):Chang, Li-pe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18
頁次:頁261-282
主題關鍵詞: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臺灣文學史革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蔡盛琦(20060900)。戰後初期臺灣的出版業(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9,145-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光中(19740600)。詩運小卜--中外文學詩專號前言。中外文學,3(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瑞明(20081000)。兩種臺灣文學史--臺灣V.S.中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10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睿(20210400)。余光中鄉愁詩的語境探索和時代考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8,219-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光中(19731100)。詩人何罪?。中外文學,2(6),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映真(19830100)。為了中國的春天...--讀 <中國之春> 第一期的一些隨想。聯合月刊,18,2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麗雲、黃琪椿、陳冉涌(20200300)。為了前進的回顧:曾健民訪談。人間思想,22,4-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奕超(2013)。台灣左統運動的文化戰線--《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8-2008)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炎憲(2004)。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映真(19910207)。「祖國喪失和白痴化」:答覆李喬論台獨的「反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映真(2004)。惋惜。爪痕與文學。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建民(1999)。評介「狗屎現實主義」爭論--關於日據末期的一場文學鬥爭。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惠(2000)。發現歐坦生--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一個側面。歐坦生作品集:鵝仔。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濁流(2000)。1967年12月6日致鍾肇政的信。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善繼(2000)。呼喊迦尼。復現的星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淑(2000)。復現的星圖--讀歐坦生新出土的小說。復現的星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映真(2017)。思想的荒燕:讀「苦悶的臺台灣文學」敬質於張良澤先生。陳映真全集。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映真(2017)。台獨運動和新皇民主義:馬關割台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陳映真全集。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映真(2017)。台灣反帝.人民民主主義變革運動初論。陳映真全集。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映真(2003)。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〇年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告別革命文學?:兩岸文論史的反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映真(2017)。時代呼喚著新的社會科學:1997年4月22日演講於中國社會科學院。陳映真全集。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映真(2000)。[范泉散文集--遙念台灣]序。范泉散文集--遙念台灣。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映真(2001)。鼓舞。那些年,我們在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映真(2003)。為重新遇合的那日--讀賀照田〈後社會主義的歷史與中國當代文學批判觀的變遷〉及趙稀方〈「西馬」、「現代主義」的理論旅行及「新左派」的視域〉。告別革命文學?:兩岸文論史的反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映真(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出版的話。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映真(2006)。盼望日本大眾端正對台灣的視角--祝賀藍博洲《幌馬車之歌》日譯本的出版。日讀書界看藍博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子善(2004)。這樣的批評是個提醒。爪痕與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漱渝(2004)。追問並非求全。爪痕與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曾健民(2001)。關於台灣的《和平日報》。那些年,我們在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健民(2005)。從〈奪還我們的語言〉到〈台灣將會怎樣?〉--關於台灣光復初期的文學史料中之去殖民意識。迎回尾崎秀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逵(2007)。和平宣言。2.28六十週年特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編輯部(1998)。[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出刊報告。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編輯部(2001)。國語政策和閩南方言。因為是祖國的緣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編輯部(2006)。《二.二八:文學和歷史》題解。2.28:文學和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編輯部(2006)。[日讀書界看藍博洲]編輯室報告。日讀書界看藍博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編輯部(2007)。[學習楊逵精神]編輯旨趣。學習楊逵精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編輯部(2007)。《2.28:六十週年特輯》題解。2.28:六十週年特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橫地剛(2003)。范泉的台灣認識--四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文學狀況。告別革命文學?:兩岸文論史的反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錢虹(2004)。不能因「惡名」而否定文學成就。爪痕與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鍾肇政(2002)。1967年11月1日致鄭清文的信。鍾肇政全集--書簡集。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