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鄭用錫、洪棄生八股文之比較--以〈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為例
書刊名:東海中文學報
作者:徐志平
作者(外文):Hsu, Chih-pi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2
頁次:頁69-103
主題關鍵詞:鄭用錫洪棄生八股文臺灣文學Zheng YongxiHong QishengEight-part essayTaiwanese liter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蒲彥光(20090300)。談八股文如何詮釋經典。臺北大學中文學報,6,139-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軍鳳(2008)。方苞的古文「義法」與科舉世風。文學遺產,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志平(2019)。嘉義進士徐德欽的科舉歷程及其八股文表現。閩臺緣,20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運棟(19981100)。談八股文並介紹清同治辛未科--張維垣、余顯榮兩位進士會試硃卷。苗栗文獻,13,142-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才訓(2016)。由《制藝叢話》看明清八股文生態。北京社會科學,20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運棟(19990600)。謝錫光舉人中式鄉試的一篇八股文。苗栗文獻,14,269-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游適宏(20180400)。洪棄生八股文詮題立意試析。輔仁國文學報,46,105-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游適宏(20190600)。從《海東書院課藝》概觀晚清臺灣童生八股文教育。北市大語文學報,20,69-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士芳(19651200)。楊士芳之遺作。宜蘭文獻,2(1),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范文鳳(2007)。鄭用錫暨其《北郭園全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哲永、吳褔助(2007)。全臺文。文听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銘水(1999)。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基博(1933)。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lman, Benjamin A.、潘瑋琳、張琰、曹南屏(2010)。經學.科舉.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俊雅(1994)。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棄生(19930531)。洪棄生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龔顯宗(1999)。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維耿、黎運漢(1997)。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1976)。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熙載(1985)。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士禎(1986)。池北偶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商衍鎏(2004)。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連橫(1994)。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凱符(2002)。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9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玉凰(1997)。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方苞(1986)。欽定四書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棄生、胥端甫(1960)。洪棄生先生遺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文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用錫、高志彬(1992)。北郭園全集。台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洪棄生(1993)。寄鶴齋古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光瑩(2009)。臺灣古典詩家洪棄生。晨星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建中(2009)。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玄、賈公彥(1991)。周禮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玄、孔穎達(1991)。禮記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孔安國、孔穎達(1991)。尚書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章學誠(1983)。文史通義。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騤(1986)。文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唐彪、王剛(2017)。家塾教學法:經典譯評版。中國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唐贊袞(1892)。海東書院課藝。海東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作人(1933)。看雲集。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詹雅能(2002)。明志書院沿革志。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趙基耀(2012)。清代八股文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