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共產組織暴力性本質之研究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楊爾琳
出版日期:1977
卷期:16
頁次:頁339-365
主題關鍵詞:共產組織暴力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高信(19741000)。全國土地調查報告之重印兼略當前臺灣土地問題。政治評論,32(9),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迪(19740826)。我為『平均地權』呼籲。戰鬥週刊,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國燾(1971)。張國燾敬告國人書。明報月刊,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爾琳(19761100)。從「到巴黎之路」談起。蘇俄問題研究,17(11),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訏(19680810)。陰森森的世紀。「展望」半月刊,157-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潛誠(19751001)。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現代人的夢魘。「明日世界」月刊,1975(10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斯年(1950)。共產黨的吸引力。自由中國,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獨秀(1949)。陳獨秀最後對於民主政治的見解:論文和書信。自由中國社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jilas, Milovan(1957)。The New Class: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New York:Frederick A. Praeger。  new window
3.曾琦(1954)。曾慕韓先生遺著。臺北:中國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學稼(1954)。第三國際興亡史。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徒雷登、李宜培、潘煥昆(1954)。司徒雷登回憶錄:旅華五十年記。臺北:大華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君勱(1969)。立國之道。臺北: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intner, William R.、Kornfeder, Joseph Z.、鈕先鍾(1963)。戰爭的新境界:政治戰,現在與將來。國防計畫局編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錚(1954)。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克思、恩格斯(1950)。共產黨宣言。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恩格斯、吳黎平(1950)。反杜林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殷海光(1970)。怎樣判別是非。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夢麟(1954)。孟鄰文存。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秋原(1953)。共產帝國主義之本質。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經國(1975)。我的父親。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傅孟真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1952)。傅孟真先生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學稼(1970)。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華倫、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69)。中共史論。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Djilas, Milovan、葉蒼(1970)。不完美的社會。香港:今日世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鯨文(1959)。風暴十年。香港:時代批評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何迺黃、何鼎新(1952)。共匪禍國始末。台北:中華反共抗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國時報(1973)。黑魯雪夫回憶錄。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蘇雪林(1971)。我論魯迅。台北:愛眉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閻錫山(1952)。閻伯川先生最近言論集。台北:復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丁白生(1973)。魔掌。台北: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季超(1960)。反攻問題的研究。陳季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趙尺子(1955)。反共抗俄經驗談。台北:戰鬥青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金清(1969)。中共匪黨的真面目。李金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海德、單國璽(1970)。獻身與領導。台中: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滕傑(1968)。組織學。台北:政工幹部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鄧公玄(1953)。政黨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君勱(1971)。史泰林治下之蘇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但蔭蓀(1968)。政治學。台北:政工幹部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爾夫、王聿修(1959)。蘇俄全體主義六解。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戴杜衡(1970)。免於偏見的自由。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邱昌渭(1953)。政治常識。台北:華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桂崇基(1969)。政治學。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鄧熙(1957)。革命民主政黨的理論基礎。台北:革命思想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Popper, K. R.(1972)。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馬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薩爾威多、殷海光(1953)。共產國際概觀。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Russell, Bertrand(1951)。New Hope for a Changing World。London:Unwin Brothers。  new window
41.康士坦丁諾夫(1955)。歷史唯物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郭雁翎(1950)。中國共產黨是什麽東西。台北:警民導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關黑(1974)。閒話祕密社會及黑社會。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19760426)。Time。  new window
4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負會第六組(1967)。大陸反毛反共思想組織與行動。中國國民黨中央委負會第六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袁懋如(1972)。鐵證。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忠紱(1971)。迷惘集:張忠紱回憶錄。台北:雙子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何浩若(1957)。自由民主的經濟制度。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蔣經國(1967)。風雨中的寧靜。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萬仞(1967)。一九八四。壬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胡秋原(1956)。蘇聯共黨第一書記赫魯歇夫祕密演說全文。民主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Бердя́е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鄭學稼(1971)。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硏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司馬璐(1953)。鬥爭十八年。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19760919)。中華民國大專院校教授為毛澤東倒斃給大陸同胞曁知識份子的一封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父遺教研究會(19741124)。中國國民黨之成就與改革途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廉儒(19720919)。「政治文盲」與「政治陷阱」--田中必修之「一課」:共黨統戰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索忍尼辛(19740303)。致蘇俄領袖們的一封信,倫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索忍尼辛(19740319)。致蘇俄領袖們的一封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立夫(19730418)。駁共匪「統一」「和謠」之謬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毛澤東(1960)。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列寧(1957)。青年團底任務。列寧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君毅(1955)。人類的創世紀。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夢麟(1967)。談中國新文藝運動。新潮。臺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楚寶(1959)。民生主義何以優於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國軍軍事政治教官研究中心研究資料。國防部總政治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幼偉(1953)。共產主義糾謬。蘇俄研究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貝查也夫、鄭學稼(1971)。[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譯者序。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素、愈之(1968)。俄國革命的理論與實際。羅素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左舜生(1970)。趕快糾正「反共八股」。文藝史話及批評。台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薩孟武(1967)。梁山伯的社會基礎。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毛澤東(1951)。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華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大中(1968)。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inland, 1949-1965。China in Cris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3.羅家倫(1950)。蘇俄的國策和動向。中國國民黨現階段政治主張專題研究集。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四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