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根源追求在魏晉以前之發展﹣﹣兼論魏晉玄學形成的內緣導向
書刊名:銘傳學刊
作者:高大威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2
卷期:3
頁次:頁189-217
主題關鍵詞:玄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91
     魏晉在思想史的發展上,如眾所知,是以玄學為主流,其與先秦兩漢以來經、子之學三發展方向迥異其趣,呈現了一種獨特的型態。 歷來對這個學術新風氣的成因探討,多半集中在政治背景等外在因素上,雖然也提供了一些說明,但甚少涉及思想史的內在理路,而這一層因由似更能為當時學術新風氣的形成提供根本的解釋。本文即試由思想發展本身的脈絡去探討玄學的興起,透過此一探討,我們並能對魏晉玄學的特質有較深入的認識。
期刊論文
1.高大威(19830900)。論中國古代憂患意識之源成。孔孟月刊,22(1)=253,37-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友蘭。論天地境界。思想與時代,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倬雲(1956)。中國古代最高神的觀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秉權。小屯--殷虛文字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適。淮南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神話與傳說、仙話、迷信的區別及後人思想的滲入。中國神話研究。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2)。人類當前的使命。當代德國思潮譯叢冊.四:人與宗教。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修士。魏晉思想的環境。魏晉思想論。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凱。玄學之內容。魏晉玄學析評。臺北: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屈萬里。酒誥。尚書集釋。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白川靜。神祇的世界。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廣州秦漢造船工場遺址試掘。文史集林。臺北: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勞思光。荀子與儒學之歧途。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復觀。先秦儒家思想的轉折及天的哲學的完成。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帛書老子研究。帛書老子。臺北: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湛波。齊學。中國中古思想史。香港:龍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秦漢時期的船舶。文史集林。臺北: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樓宇烈。周易略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