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敦煌文獻與字書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朱鳳玉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4
卷期:6
頁次:頁9-37
主題關鍵詞:敦煌文獻字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19
期刊論文
1.潘重規(1992)。敦煌寫本《六祖壇經》中的"獦獠"。敦煌學,1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其昱(19861200)。八十年來之敦煌學。漢學研究通訊,5(4)=20,161-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鳳玉(1991)。敦煌字書緒論。華岡文科學報,18,8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靜農(1974)。蔣善進真草千字文殘卷跋。敦煌學,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ellie, Paul(1926)。Liver des mille mots。通報,24。  new window
6.朱鳳玉(19880300)。敦煌寫本雜抄研究。木鐸,12,120-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吉田野子(1987)。敦煌安本開蒙要訓の音韻體系--押韻、異文、因注を中として。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2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田時雄(1988)。玉篇の敦煌本。人文,33,5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田時雄(1991)。玉篇の敦煌本.補遺。人文,35,162-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慶谷壽信(1978)。俗務要名林反切聲韻考。人文學報,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鳳玉(19891200)。敦煌寫本字樣書研究之一。華岡文科學報,17,117-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砂岡和子(1985)。敦煌出土《字寶碎金》の語彙と字體。中國語學,233,13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1993)。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鳳玉(1992)。敦煌寫本碎金系字書初探。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50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4)。紀念高明先生八秩晉六冥誕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紀念高明先生八秩晉六冥誕中國學術研討會。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榮汾(1982)。干祿字書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昫、楊家駱(1979)。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圓仁(1983)。入唐新求聖教目錄。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復。敦煌掇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段成式(1982)。酉陽雜俎。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藤原佐世、嚴一萍(1966)。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班固、楊家駱(1979)。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田時雄(1988)。敦煌資料による中國語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陽修、宋祁(1979)。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魏徵(1979)。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潘重規(1973)。瀛涯敦煌韻輯別錄。香港九龍: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垣(1931)。敦煌劫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潘重規(1983)。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5)。吐魯番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6)。吐魯番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87)。吐魯番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小田義久(1993)。大谷文書集成。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饒宗頤(1983)。《敦煌法書叢刊》第十八卷碎金。東京:二玄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小川環樹(1977)。中國語學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56)。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5)。敦煌學概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78)。藝文類聚。文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志公(1962)。傳流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賈思勰、繆啟愉、繆桂龍(1986)。齊民要術。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曾榮汾(1988)。字樣學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葉秋(1984)。中國字典史略。源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余嘉錫(1976)。余嘉錫論學雜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明波(1975)。唐以前小學書之分類與考證。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朱鳳玉(1986)。王梵志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唐玄宗、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祖謨(1992)。中國訓詁學發展的歷史。語言文史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燕文(1989)。從敦煌寫本《字寶》的字音看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重規(1678)。《敦煌俗字譜》序。敦煌俗字譜。臺北:石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