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干祿之心、經世之書:顏真卿(709-785)楷書考論
作者:方令光
作者(外文):Ling-Kuang F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傅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顏真卿顏體官楷干祿經世致用多寶塔碑顏勤禮碑Yan Zhen-qingYan stylepolitical ambitionsstatecraftGanlu Zishu BeiYan Qin-li B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有唐一代,楷書名家輩出,其中又以顏真卿(709-785)創立的「顏體」最為後人稱道。千百年來,顏體被視為唐楷發展的最高峰,對中國書法史投下了廣大、深刻的影響。然而,唐代的書法評論家既不重視顏體,也不認為顏真卿是偉大的書法家,這樣的現象實在令人疑惑。本文根據以上的觀察展開研究,結論如下:
1. 顏真卿傳世楷書作品只有10件是真蹟,如《王琳墓誌》、《多寶塔碑》、《顏勤禮碑》等;其餘都是後人仿造的偽作,如《八關齋碑》、《顏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等。另有2件誤植顏氏名下,即《自書告身》、《竹山堂連句》。
2. 按真蹟所見,顏真卿的楷書風格有3個發展階段:(1)學習褚遂良(596-658)《雁塔聖教序》的風格,代表作為《王琳墓誌》。(2) 學習盛唐「官楷」,發展出前期顏體風格,以《多寶塔碑》為代表,表現其干祿之心。(3) 在前期顏體中加入篆書的筆法和字樣,發展出後期顏體風格,以《顏勤禮碑》為代表作。
3. 顏體楷書是以儒家經世致用的文藝理念為根基,具有強烈的政治性格。正是為了在政治工作上有更傑出的表現,顏真卿努力學習盛唐官楷的字樣和書法風格,創發了前期顏體;為了落實「文質彬彬、書以合道」的理想,他又援篆入楷,發展出後期顏體風格。
4. 觀察顏體成立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發現政治力量的干預和唐代士人的干祿心態才是推動唐楷發展的關鍵因素。正因顏體繼承了盛唐官楷的實用、功利主義,不強調楷書的抒情性和表現性,於是不得到傳統派評論家的青睞。直到後期顏體表現出復古的筆法和風格,又配合《干祿字書碑》的流行,才使顏真卿在晚唐時期逐漸被納入筆法傳承的譜系,並成就顏體經世致用的價值。
5. 尤於顏真卿名下的楷書作品含有大量偽作,以致後人看不清顏體的真面目。很多人誤認顏體有「燕尾」的筆法,又說顏體的風格多變,發展的過程反反覆覆,並美其名為「一碑一面目」。事實上,就大多數偽作出現的時間而言,宋代堪稱關鍵。換言之,宋人對顏體碑帖的臨仿、詮解、評價深深地影響了後人;宋人對顏體的想像引發了後人的誤讀,也映射出唐、宋兩代的書法思潮有了明顯的轉變。
Of regular script calligraphy styl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he style of
Yan Zhen-qing (709-785) became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egarded styles by later scholars.
For centuries, " Yan style " was seen as a climax of Tang Dynasty regular script, and his work has had a wide and profound effect on Chinese calligraphy ever since. However,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critics did not place much value on Yan style, and they did not think of Yan Zhen-qing as a great calligrapher. This phenomenon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above-mentioned observation of Yan''s lack of popularit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only ten extant genuine works of Yan Zhen-qing''s regular script calligraphy, including Wang-lin Mu Zhi "Wang Lin''s Epitaph", Duo-bao-ta Bei "Prabhutaratna Pagoda Stele",Yan Qin-li Bei " Stele for Yan Qin-li" and others. All other works are either copies or forgeries of his works, such as Ba Guan Zhai Bei "Stele for The Eight Precepts", Yan Shi Jia Miua Bei "Yan Family Temple Stele", Ma-gu Xian Tan Ji "Record of the Altar of the Immortal of Mount Ma-gu" and others. There are also two works that are falsely attributed to Yan, including Zi Shu Gao Shen "Self-Written Announcement of Office" and Chu Shan Tang Lian Ju "Poems Written at Bamboo Hill Library".
2. From Yan Zhen-qing''s genuine works, one can see that his regular script style underwent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 first stage was learning from the style of Chu Sui-Liang''s (586-658) work Yan-ta Sheng Jiao Xu "Wild Goose Tower Saint Teaches Forward" as most representatively demonstrated in his work "Wang Lin''s Epitaph". In the second phase, he studied High Tang''s officially regular script, developing the earlier Yan style as represented by works like "Prabhutaratna Pagoda Stele". In the third phase, he developed a later Yan style by adding the seal script brush method and character form, which is best exemplified in his work "Stele for Yan Qin-li" and Ganlu Zishu Bei " Stele for Collection of Model Written Characters".
3.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statecraft is the foundational artistic concept behind Yan style, and this style has a strong political meaning. It was in order to hav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statecraft that Yan Zhen-qing diligently studied High Tang''s officially regular script (including character forms and calligraphic style) and established the early Yan style. After that, he incorporated the brush technique of seal script into regular script and developed the later Yan style in order to manifest the concepts of "form-content unity" and "calligraphy and Dao as one".
4. When observing Yan''s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establishing his style, one can see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political forces and Tang Dynasty scholars'' ambition for official posts were key factors in the pushing forward the evolution of regular script. It was precisely because Yan style inherited the pragmatism and utilitarianism of the standard regular script tradi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did not emphasize the lyrical expression and emotiveness of regular script that traditional critics did not look upon his works favorably. It was not until Yan style expressed a "fugu" (returning to the ancients) brush technique and style and was able to conform with the popular "Collection of Model Written Characters" that Yan Zhen-qing''s became accepted in the canon of late-Tang calligraphy.
5. The large number of forged works attributed to Yan Zhen-qing has led later scholars to not understand Yan''s true style. Many people falsely attribute the "swallow''s tail" calligraphic technique (in which the end of "Na"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splits in two) to Yan''s work or say that his works were constantly in flux, constantly moving back and forth in his developmental process. They even praised him for having every stele''s style differ from others.
圖版、圖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小川環樹等著;于還素譯,《書道全集5》(臺北:大陸書店,1989)。
不著書人,〈唐臨王羲之東方朔像讚卷〉,國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編,《故宮書畫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卷1,頁35-37。
不著書者,《北魏太尉頓丘郡文獻公穆亮墓誌》,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拓片室藏,拓本編號:T622.441 4075。
中田勇次郎編,《隋唐写経集》(東京:二玄社,1980)。
中田勇次郎編,《顏真卿書蹟集成》(東京:東京美術,1985)。
尹一梅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25 懋勤殿本淳化閣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王著,《宋拓淳化閣帖》(北京:中國書店,1988)。
王靖憲主編,《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 2 魏晉南北朝書法》(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編,《中國國家圖書館碑帖精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伏見冲敬解說,《晉唐小楷集十一種(越州石氏本)》(東京:二玄社,1988)。
西林昭一等著,《中国法書ガイド41 祭姪文稿、祭伯文稿、爭坐位文稿》(東京:二玄社,1988)。
何傳馨等編,《故宮書畫精華特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
何傳馨等編,《晉唐書法名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角井博解說,《魏晋唐小楷集》(東京:二玄社,1990)。
青木正兒等著;洪維仁譯,《書道全集9》(臺北:大陸書店,1989)。
宫內庁侍從職編,《御物聚成 書跡Ⅱ》(東京:朝日新聞社,1977)。
施安昌主編,《晉唐五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孫寶文編,《蘭亭墨迹五種》(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硏究中心編,《海外蔵中國法書集1日本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神田喜一郎等著;戴蘭村譯,《書道全集8》(臺北:大陸書店,1989)。
陝西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編,《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啟功、王靖憲主編,《中國法帖全集16 單冊帖:吳皇象《急就章》至晉唐小楷》(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啟功、王靖憲主編,《中國法帖全集9 宋 忠義堂帖》(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崔元略,《唐內侍李輔光墓誌銘》,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拓片室藏,拓本編號:T622.52 2216。
梅原清山編;周培彥譯,《唐楷書字典》(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陳柏泉,《江西出土墓誌選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陳寬撰;崔倬書,《唐再建圓覺大師空觀塔誌》,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拓片,拓片編號:T624.52 2667.
程浩撰;顏真卿書,《唐扶風王馬璘新廟碑》,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近拓本,拓片編號:T621.52 1071
飯島太千雄,《顏真卿大字典》(東京:東京美術,1985)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1983)
楊仁愷主編,《隋唐五代書法》(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
裴休,《宋拓圭峰禪師碑》(東京:二玄社,1991)。
褚遂良,《唐褚遂良伊闕佛龕碑》(東京:二玄社,1962)。
褚遂良,《唐褚遂良孟法師碑》(東京:二玄社,1961)。
褚遂良,《唐褚遂良房玄齡碑 》(東京:二玄社,1970)。
褚遂良書;飯島春敬編,《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84,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宋拓本)。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25 顏真卿一》(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3)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26 顏真卿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3)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30 隋唐五代墓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2)
鄭道昭,《鄭羲下碑》(東京:二玄社,1994)。
顏真卿,《大唐中興頌》,收入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冊27,頁104。
顏真卿,《宋拓大唐中興頌》(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
顏真卿,《宋拓顏書李元靖碑》 (上海:文明書局,1924)。
顏真卿,《宋拓顏魯公大麻姑山仙壇記》(上海:有正書局,1924,豐樂堂藏本)。
顏真卿,《宋拓顔書李元靖碑》(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顏真卿,《東方朔畫贊碑‧林濤藏》(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
顏真卿,《唐顏真卿竹山堂連句》(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顏真卿,《唐顏真卿書王琳墓誌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顏真卿,《唐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顏真卿,《唐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碑》(北京:文物,1997)。
顏真卿,《陶齋藏宋拓本顏書大字麻姑仙壇碑》(上海:有正書局,1912)。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東京:二玄社,1973,比田井南谷藏本)。
顏真卿,《顏真卿書大唐中興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顏真卿,《顏真卿書郭虛己墓誌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顏真卿,《顏勤禮碑》(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78,陝西省博物館藏坑沿本)。
顏真卿,《顏勤禮碑》(東京:二玄社,1959,田近憲三藏近拓本)。
顏真卿書;上海書畫出版社編,《顏真卿書麻姑山仙壇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顏真卿書;文物出版社編,《唐顏真卿書麻姑山仙壇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顏真卿書;比田井南谷編,《顔真卿李玄靖碑》(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82)。
顏真卿書;伏見沖敬解說,《唐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東京:二玄社,1960,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
顏真卿書;何傳馨等編,《唐 顏真卿墨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
顏真卿書;飯島春敬編,《顏真卿大唐中興頌》(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84)。
顏真卿書;飯島春敬編,《顏真卿‧祭姪文稿等諸蹟》(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84)。
顏真卿書;劉子瑞、朱關田等編,《顏真卿書法全集》(天津:天津人民美術,2009)。
顔真卿,《宋搨大字麻姑仙壇記:戴文節蔵本》(上海:文明書局,1924)。
顔真卿書;上海圖書館編,《大字麻姑山仙壇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上海圖書館藏本)。
顔真卿書;廣瀬保雄編,《顔真卿大字麻姑仙壇記》(東京:清雅堂,1995,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
古籍
不著撰人,《宣和書譜》(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嘉靖刊本)。
不著撰人,《寳刻類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粤雅堂叢書本)。
中國書畫全書編輯委員會會編,《中國書畫全書5.古今法書苑》(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康熙刻本)。
戈守智,《漢谿書法通解》(合肥:黃山書社,2008,乾隆雲霽閣本)。
方若、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81)。
毛昌傑,《君子館日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毛鳳枝,《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王壯弘,《帖學舉要:修訂本》(上海:上海書店,2008)。
王定保,《唐摭言》(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學津討原本)。
王延升纂,《沙河縣志》(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11)。
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刻初印本)。
王溥,《唐會要》(合肥:黃山書社,2008,武英殿叢書本)。
王澍,《竹雲題跋》(合肥:黃山書社,2008,海山仙館叢書本)。
王澍,《虚舟题跋》(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乾隆溫純刻本)。
王應麟,《玉海》(合肥:黃山書社,2008,元至元慶元路儒學刻明遞修本)。
令狐德棻等,《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司馬光,《傳家集》(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朱長文,《墨池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萬曆八年重刻本)。
米芾,《書史》(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百川學海本)。
米芾,《海嶽名言》(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百川學海本)。
米芾,《海嶽題跋》(上海:商務印書館,1976,叢書集成初編本) 。
西安市碑林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碑林區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
李昉等,《文苑英華》(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刻本)。
李林甫等,《唐六典》(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刻本)。
杜佑,《通典》(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武英殿刻本)。
杜甫著;仇兆鼇注,《杜詩詳注‧一》(臺北:里仁書局,1980)。
汪由敦,《松泉文集》(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汪珂玉,《珊瑚網》(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沈曾植,《海日樓題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孟獻忠,《金剛般若經集驗記》,收入《新編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冊149,1629種。
武樹善等纂,《陝西金石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new window
姚察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
段成式,《酉陽雜俎》(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景明本)。
洪邁,《容齋隨筆》(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修明崇禎刻本)。
韋述撰;陶敏輯校,《集賢注記》(北京:中華出版社,2015)。
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孫鑛,《書畫跋跋》(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乾隆五年刻本)。
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徐崇立,《瓻翁題跋》,收入葉德輝等編,《湖南近現代藏書家題跋選》(長沙:嶽麓書社,2011),冊2。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李彥章校刻本)。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李彥章校刻本)。
馬宗霍,《書林藻鑒》(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崔爾平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張丑,《清河書畫舫》(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張守富等,《顏真卿志》(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張彥遠,《法書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津逮秘書本)。
張照等,《石渠寳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張鎡,《仕學規範》(合肥:黃山書社,2008,宋刻本)。
梁巘,《承晉齋積聞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4)。
許慎撰;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業文化,1999)。
陳思,《書苑菁華》(合肥:黃山書社,2008,宋刻本)。
陳思,《寶刻叢編》(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從刊三編景元本)。
陸游,《渭南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從刊景明活字本)。
華正人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下)》(臺北:華正書局,1984)。
費袞,《梁谿漫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黃本驥,《顏魯公集》(北京:中華書局,1965,三長物齋叢書本) 。
黃仲昭,《未軒文集》(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黃伯思,《東觀餘論》(合肥:黃山書社,2008,宋刻本)。
黃庭堅,《山谷全書‧正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冊106。
黃庭堅,《山谷集》,卷28,收入《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影印摛藻堂本),冊37。
楊守敬,《壬癸金石跋》,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四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冊7。
楊守敬著;陳上岷注,《書學邇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楊希閔,《曾文定公年譜》(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0)。
楊慎,《墨池瑣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函海本)。
楊賓,《鐵函齊書跋》(北京:中華書局,1985)。
葉昌熾,《語石》(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宣統元年刻本)。
葉奕苞,《金石録補》(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道光二十四年别下齋刻本)。
董其昌,《容台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崇禎三年董庭刻本)。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文淵閣四庫本) 。
董逌,《廣川書跋》(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津逮秘書本)。
董斯張,《吳興備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11,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董誥等,《全唐文》(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嘉慶內府刻本)。
道世,《法苑珠林》(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景明萬曆本)。
道宣,《續高僧傳》(合肥:黃山書社,2008,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趙希鵠,《洞天清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海山仙館叢書本)。
趙明誠,《金石録》(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趙宦光,《寒山帚談》(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劉知幾,《史通》(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景明萬曆本)。
劉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劉敞,《公是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文淵閣四庫本)。
劉勰,《文心雕龍》(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景明嘉靖刊本)。
歐陽修,《集古錄》(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歐陽修等,《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歐陽輔,《集古求真》、《集古求真續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蔡絛,《鐵圍山叢談》(合肥:黃山書社,2008,知不足齋叢書本)。
蔡襄,《端明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宋刻本)。
鄭元慶,《石柱記箋釋》(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
錢易,《南部新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靜泰,《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3),冊55。
戴聖著;崔高維校點,《禮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謝守灝,《混元聖記》,卷9,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冊17。
韓愈,《昌黎先生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宋蜀本)。
顏之推,《顏氏家訓》(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部叢刊景明本)。
魏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蘇易簡,《文房四譜》(合肥:黃山書社,2008,十萬卷樓叢書本)。
蘇軾,《蘇文忠公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成化本)。
顧炎武,《日知錄》(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中文專著
毛秋瑾,《墨香佛音:敦煌寫經書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王元軍,《唐代書法與文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
王素、李方,《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王景芬,《顏真卿的書法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王菡薇、陶小軍,《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頁68-100。
白謙慎,《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武漢:湖北美術,2003) 。
仲威,《碑帖鑑定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朱關田,《初果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8)。
朱關田,《唐代書法考評》(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
朱關田,《顏真卿年譜》(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朱關田,《顏真卿傳》(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
江勇振,《捨我其誰:胡適(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7)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西安市地方志館、西安市檔案局編,《西安通覽》(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李光羣,《二十六史纂修考略》(臺北:作者自印,2000),上冊。
沃興華,《書法問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9)。
沙孟海,《沙孟海論書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
沙孟海,《沙孟海論書叢稿》(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沙孟海,《沙孟海論藝》(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
林志鈞,《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金開誠,《書法藝術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侯鏡昶,《書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
施安昌編,《顏真卿書《干祿字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范文瀾,《正史考略》(北平:文化學社,1931)。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
馬子雲,《金石傳拓技法》(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馬子雲、施安昌,《碑帖鑒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馬鐵浩,《《史通》引書通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啟功,《書法概論》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啟功,《啟功書法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啟功著;趙仁珪注,《論書絕句(注釋本)》(北京:三聯書店,2002)。
張天弓,《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北京:榮寶齋書畫出版社,2009)。
張少康,《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曹寶麟,《抱甕集》(臺北:蕙風堂,1991)。
莊伯和編,《書道藝術 4 顏真卿、柳公權》(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76)。
陳方既、雷志雄,《書法美學思想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
陳明遠,《何以為生:文化名人的經濟背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
陳振濂主編,《書法學(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
陳國慶,《古籍版本淺說》(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57)。
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焦明晨,《敦煌寫卷書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黃宗義,《顏真卿書法研究》(台北:蕙風堂出版社,1993)。
黃徵,《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上冊。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3)。
劉詩,《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管窺》(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
劉濤,《中國書法史 魏晉南北朝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劉濤,《書法談叢》(臺北:蕙風堂出版社,2001)。
潘重規主編,《敦煌俗字譜》(臺北:石門圖書公司,1987)。
蔣星煜,《顔魯公之書學》(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6)。
賴亮郡,《唐宋律令法制考釋:法令實施與制度變遷》(臺北:元照出版社,2010)。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new window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 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羅宏才,《探尋碑林名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羅龍治,《進士科與唐代的文學社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1)。new window
嚴傑,《顏真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中文期刊論文
尹一梅,〈簡析故宮博物院藏懋勤殿本《淳化閣帖》〉,《上海文博》,2003年3期,頁62-65。
尹冬民,〈《述書賦》箋證〉,上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2。
文化,〈敦煌佛教寫經與士人書法的審美意識〉,《敦煌研究》,1997年4期,頁55-56。
毛秋瑾,〈官方與佛教寫經:以敦煌吐魯番寫本為中心〉,收入黃惇主編,《藝術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卷1,頁226-261。
毛秋瑾,〈漢唐之間的寫經書法:以敦煌吐魯番寫本為中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3期,頁5-17。
毛秋瑾,〈寫經書法述論:以敦煌吐魯番寫本為中心〉,《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年3期,頁97-112。
毛原,〈從「告身」看唐代官吏的任用制度〉,《內蒙古社會科學》,1998年2期,頁38-41。
王元軍,〈唐代寫經生及其書法〉,《中國書畫》,2005年8期,頁5-25。
王元軍,〈從敦煌唐佛經寫本談有關唐代寫經生及其書法藝術的幾個問題〉,《敦煌研究》,1995年1期,頁156-167。
王元軍,〈從敦煌唐寫經卷子看唐代的寫經書法〉,《唐史論叢》,第6輯(1995),頁306-321。
王春華,〈唐代顏氏家族研究〉,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7。
王為能、張翼,〈顏真卿《竹山潘氏堂連句》真的是偽跡嗎?:與朱關田先生商榷〉,《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9年2期,頁74-78。
王飛,〈由形質到傳情寫意:論唐人對筆法的總結〉,《美與時代》,2010年10期,頁82-86。
王海賓,〈唐代翰林書待詔制度綜考〉,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8。
王連富,〈顏體起源及其影響〉,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7。
王連富,〈顏體起源民間書法說再析〉,《書法叢刊》,2006年2期,頁18-21。
王連富,〈顏體起源說辨析〉,《書法研究》,2003年3期,頁62-81
王勛成,〈唐代官吏的除授及任命書〉,《秘書之友》,2001年2期,頁28-29。
王慎行,〈唐《多寶塔碑》考跋〉,《文博》,1987年5期,頁18-19。
王銘,〈告身文種鉤沉〉,《浙江大學學報》,2011年1期,頁36-43。
丕亮,〈顏真卿書法的認識和學習〉,《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3期,頁49-55。
甘中流,〈中國古代書法批評標準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9,
白化文、倪平,〈唐代的告身〉,《文物》,1977年11期,頁77-80。
白適銘,〈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成書與士人繪畫觀之形成〉,國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白鴻,〈唐代蒙學中的書法教育〉,《佛山大學學報》,14卷5期(1996),頁69-75。
白鶴、田豐,〈明若日月,堅若金石:顏真卿論〉,《上海大學學報》,1990年5期,頁17-23。
石叔明,〈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故宮文物月刊》,總56期(1987),頁63-71。new window
朱家溍,〈碑帖淺說〉,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編,《碑帖的鑒定與考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頁3-17。
朱煜峰,〈長興縣地方誌概述〉,《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7年4期,頁71-73。
朱雷,〈跋敦煌所出《唐景雲二年張君毅勳告》:兼論「勳告」制度的淵源〉,《中國古代史論叢‧總第6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82),頁331-349。
朱關田,〈顏真卿書跡考辨〉,收入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隋唐五代‧顏真卿》(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3),頁31-32。
何漢儒,〈顏真卿早年書作:唐《王琳墓誌》〉,《書法叢刊》,2005年3期,頁20-26。
何碧琪,〈《石渠寶笈》所載《麻姑仙壇記》相關問題〉,《中國書法》,2016年6期,頁110-120。
吳敢,〈被誤置的經典:《顏勤禮碑》辨偽〉,《收藏家》,2013年1期,頁3-9。
呂向陽,〈唐代書訣研究〉,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8。
呂長生,〈宋拓顏眞卿書東方朔畫贊碑〉,《文物》,1997年10期,頁87。
宋亞偉,〈唐代官府寫本考略〉,《圖書與情報》,2002年2期,頁39-42。
李守信,〈奇古豪宕的顏真卿《自書告身》〉,《金秋》,2011年14期,頁35-36。
李芳瑤,〈《長安圖碑》新考〉,《文獻》,2012年3期,頁89-97。
李南暉,〈唐紀傳體國史修撰考略〉,《文獻》,2003年1期,頁31-46。
李建國,〈唐代的字樣之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6期,頁34-39。
李春遠,〈關於敦煌遺書的書法化趨向〉,《敦煌學輯刊》,2002年1期,頁60-64。
李海霞、何寧,〈唐代的正字運動〉,《文史雜誌》,2000年1期,頁66-69。
李欽善,〈唐代《郭虛己墓誌》及顏真卿志書淺說〉,《青少年書法》,2012年2期,頁45-48。
李興濤,〈民間書法對顏真卿書風的影響綜述〉,《書畫世界》,2010年11月,頁4-12。
李蘇和,〈唐玄度《九經字樣》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杜文玉,〈五代官告院與綾紙錢〉,《唐都學刊》,總75期(2003),頁33-37。
杜旭光,〈顏體書風及其家學關系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5期,頁238-239。
杜浩,〈同構與衝突:顏真卿書法研究評價〉,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博士論文,2011。
杜浩,〈顏真卿:「道統」與「書統」的沖突與融合〉,山東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08。
汪伯琴,〈顏魯公楷書之革新〉,《大陸雜誌》,21卷4期 (1960),頁154-159。
汪慶正,〈《淳化閣帖》存世最善本考〉,《上海文博》,2003年3期,頁22-47。
沃興華,〈敦煌書法藝術三題〉,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編,《20世紀書法硏究叢書‧歷史文脈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頁623-637。
沃興華,〈論顏真卿楷書的變法〉,《中國書法》,2004 年2期,頁13-17。
阮弦,〈張懷瓘書法理論研究〉,廣西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4。
周侃,〈唐代書手研究〉,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博士論文,2007。
周侃,〈基於書法史視角的唐代書手價值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1期,頁170-173。
祁小春,〈王羲之書跡探原及其展開〉,《美術學報》,2011年5期,頁76-87。
邱才楨,〈隋唐敦煌佛教寫經書法類型:以供養人身份為視角〉,《裝飾》,2013年10期,頁92-93。
邱振中,〈論楷書對筆法衍變的若干影響〉,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編,《20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頁167-193。
邱添生,〈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4期(1986),頁1-33。
邱添生,〈劉知幾的史通與史學〉,《臺灣師大歷史學報》,9期(1977),頁51-72。
邵軍,〈唐代書畫理論及其審美觀研究:以李嗣真、張懷瓘、竇氏兄弟三家為中心〉,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4。
金開誠,〈顏真卿的書法〉,《文物》,1977年10期,頁81-85、59。
金榮洲,〈試論唐代對在文書工作中違法行為的處罰〉,《唐史論叢》,第9輯(2007),頁71-83。
金瀅坤,〈論唐五代科舉考試與文字的關系〉,《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3期,頁21-28。
侯東菊,〈論顏體楷書與宋體字的文化淵源〉,《書法》,2014年2期,頁88-91。
侯開嘉、劉志超,〈西域文明的東播與顏真卿的書法創新〉,收入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第七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461-479。
姜寧,〈《五經正義》編纂考〉,《黑龍江史志》,2014年15期,頁385、392。
施安昌,〈唐代正字學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3期,頁77-84。
胡問遂,〈試談顔書藝術成就〉,《書法》,1978年2期,頁15-18。
范玉琪,〈沙河東戶所存顏真卿《宋璟碑》〉,《文獻》,1989年2期,頁276-279。
原雪輝,〈河南焦作新發現明拓顏真卿書《元次山碑》〉,《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5卷1期(2002),頁38-40。
唐幼鐸,〈「經世致用」與中唐書風〉,《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2期,頁81-83。
夏賢李,〈金代書家之蘇軾與米芾傳統〉,國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2。
孫秀君,〈李肇《唐國史補》版本述要〉,《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總67期 (2007),頁29-43。
孫昌武,〈佛教寫經、刻經與中國書法藝術〉,《文學與文化》,2010年1期,頁22-32。
孫國棟,〈從《夢遊錄》看唐代文人遷官的最優途徑〉,《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頁17-36。new window
孫艷慶,〈中古瑯邪顏氏家族學術文化與文學研究〉,揚州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0。
容媛,〈二十三年(一至六月)國內學術界消息‧陝西考古會之工作進行與戴院長之反對發掘古墓〉,《燕京學報》,第15期(1934),頁259-265。
徐無聞,〈《顏真卿書竹山連句》辨偽〉,《文物》,1981年6期,頁82-86。
桂多蓀,〈浯溪碑林〉,《中國書畫》,2012年10期,頁124-127。
殷卉茹,〈顏真卿散文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13。
翁俊雄,〈唐代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1期,頁9-18。
耿國華,〈從唐代官制看顏真卿「自書己告」的合理性:《少師告身》當為顏真卿先抄錄後鈐印的第四份〉,《書法賞評》,2012年4期,頁40-43。
郝文勉,〈略論中國楷書史的發展〉,《史學月刊》,1993年5期,頁42-46。
郝茂,〈論唐代敦煌寫本中的俗字〉,《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1期,頁35-44。
馬子雲,〈談校故宮宋拓《淳化》、《絳帖》、《大觀》三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年3期,頁95-96。
高明士,〈「天聖令學」與唐宋變革〉,《漢學研究》,31卷1期(2013),頁69-99。new window
高信,〈「收下」,並未「勉強」:魯迅在西安辯證之五〉,《長安書聲》(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頁104-106。
崔樹強,〈吐魯番出土文書的書法研究〉,《中國書法》,2001年6期,頁37-44。
崔樹強,〈從吐魯番文書和高昌墓磚文字看顏真卿書法的淵源〉,《書法》,總167期(2003),頁25-29。
張光賓,〈試論遞傳元代之顏書墨蹟及其影響〉,《書友》,88 期(1994),頁18-30。
張同標,〈《大唐中興頌》新訪〉,《中國書畫》,2007年2期,頁113-115。
張同標、趙玲,〈試論顏真卿書法階段性的宏觀考察〉,《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2期,頁36-40。
張東光,〈唐、五代銓選考試的資格審查機構:南曹〉,《晉陽學刊》,2012年6期,頁95-100。
張紅,〈顏氏家廟在何處〉,《文博》,1999年1期,頁56-57。
張傳旭、杜浩,〈反差與誤解:顏真卿唐代書學地位的真實狀況〉,《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2期,頁64-67。
張澤洪,〈論唐代道教的寫經〉,《敦煌研究》,2000年3期,頁128-134。
張寶三,〈《五經正義》研究〉,國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2。new window
梁繼,〈試論顏真卿對民間書法的借鑒〉,《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1期,頁63-67。
梁繼,〈談顏真卿對民間書法的借鑒:以敦煌、高昌遺書為例〉,《書法賞評》,2004年1期,頁33-42。
淩冬梅、陳心蓉,〈嘉興海鹽張氏家族藏書源流考〉,《嘉興學院學報》,24卷1期(2012),頁35-39。
莊子薇,〈從《忠義堂帖》看顏真卿於南宋之形象〉,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許利平,〈「七史」辨誤〉,《華夏文化》,2008年4期,頁55-56。
許郭璜,〈略論顏真卿《祭姪文稿》〉,《故宮文物月刊》,7卷8期(1989),頁34-39。new window
郭志廣,〈對《宋璟碑》的再續解〉,《書法賞評》,2014年1期,頁62-66。
郭敏郎,〈唐宋書風轉變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郭紹虞,〈人民群眾與書法藝術〉,《書法研究》,1979年1期,頁1-10。
都惜青,〈唐代顏氏家學考論〉,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5。
陳文順,〈祁陽浯溪的摩崖石刻〉,《衡陽師專學報》,1988年1期,頁90-91。
陳帥,〈《八關齋會報德記》石幢考述〉,《中原文物》,2013年5期,頁65-68。
陳秋宏,〈論書法的「抒情性」及現代意義:與「文學抒情傳統」之參證〉,《文與哲》,26期(2015),頁461-512。new window
陳弱水,〈論中唐古文運動的一個社會文化背景〉,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217-246。
陳振濂,〈楷書成形後書體演進史走向終結的歷史原因初探:書法與印刷術關係之研究〉,收入《中國書法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冷印社,2000),頁126-139。
陳國燦,〈《唐李慈藝告身》及其補闕〉,《西域研究》,2003年2期,頁37-43。
陳瑞玲,〈蔡襄書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經,〈略論孫過庭《書譜》的書學思想精髓〉,《東南大學學報》,2006年5期,頁114-116、128。
陶喻之,〈《淳化閣帖》管窺三論〉,《上海博物館集刊》,9期(2002),頁390-396。
陸九皋,〈丹徒丁卯橋出土唐代銀器試析〉,《文物》,1982年 11期,頁28-33、14。
陸慶夫、魏郭輝,〈唐代官方佛經抄寫制度述論〉,《敦煌研究》,2009年3期,頁49-55。
陸錫興,〈唐代的文字規范和楷體正字的形成〉,《語文建設》,1992年6期,頁14-16。
傅申,〈確證《故宮本自敘帖》為北宋映寫本:從〈流日半卷本〉論《自敘帖》非懷素親筆〉,《典藏古美術》,158期(2005),頁86-133。
傅申,〈顏書影響及分期〉,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書史與書蹟:傅申書法論文集(一)》(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11-60。new window
彭礪志,〈從書勢到筆陣:古代筆法理論的發生〉,收入崔陟等編,《第五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頁387-404。
曾榮汾,《干祿字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new window
華人德,〈論六朝寫經體兼及蘭亭論辯〉,收入華人德、白謙慎編,《蘭亭論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 ),頁285-286。new window
賀文榮,〈論中國古代書法的筆法傳授譜系與觀念〉,《美術觀察》,2008年8期,頁101-104。
黃永年,〈唐人楷書述論〉,《唐史論叢》,第5輯,(1990),頁。
黃宗義,〈顏真卿書法年表錄疑〉,收入《一九九四年書法論文選集》(臺北:蕙風堂,1995),頁肆1-25。
黃緯中,〈唐代中期的八分書流行潮〉,收入《1990年書法論文徵選入選論文集》(臺北:蕙風堂,1990),頁四1-19。
楊亞其,〈蔡襄年譜(下)〉,《台灣源流》,20期(2000),頁131-138。
楊娟,〈《顏勤禮碑》復出後諸事記略〉,收入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碑林集刊(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頁28-30。
溫華,〈試論唐代甲庫檔案的管理〉,《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991年1期,頁92-97。
葛承雍,〈唐代甲庫考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87年2月,頁99-104 (原發表於《人文雜誌》,1987)
路遠,〈述西安碑林藏顏真卿書跡刻石七種〉,收入《第七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147-177。
暢運合,〈唐代書學文獻考論〉,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榮新江,〈敦煌寫本學〉,《敦煌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頁340-352。
熊飛,〈唐八分書家蔡有鄰、梁升卿、韓擇木生平考略〉,《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6期,頁57-63。
翟雲峰,〈體現在中國書法藝術中的「道」的審美文化〉,《時代文學》,2007年1期,頁177。
趙力光,〈西安碑林歷史述略:兼析西安碑林遷移「三次說」〉,收入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碑林集刊(八)》(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頁1-18。
趙和平,〈武則天為已逝父母寫經發願文及相關敦煌寫卷綜合研究〉,《敦煌學輯刊》,2006年3期,頁1-22。
趙彥輝、李少鵬,〈文獻所見《宋璟碑》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11),頁18-22。
趙振華,〈唐《徐嶠墓誌》與徐嶠妻《王琳墓誌》初探〉,《唐史論叢》,第9輯(2007),頁239-252。
趙華偉,〈《述書賦》校補〉,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趙聲良,〈敦煌南北朝寫本的書法藝術〉,《敦煌研究》,1991年4期,頁43-49。
趙聲良,〈敦煌寫卷書法(下)〉,《文史知識》,1997年5期,頁79-85、89。
趙聲良,〈萬經珍寶: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敦煌書法〉,《雄獅美術》,總286期(1994),頁67-72。
鄢志明,〈曾鞏書序文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齊元濤,〈顏氏家族與楷體字形的確立〉,《山西師大學報》,2001年10月,頁99-103。
齊東方,〈丁卯橋和長辛橋唐代金銀器窖藏芻議〉,《文博》,1998年2期,頁54-58、61。
劉文秋,〈篆籀‧義理:朱長文所論顏真卿書法「合篆籀之義理」探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38卷4期(2012),頁77-80。
劉立士,〈自然審美與書法理論的建構〉,《寧夏大學學報》,2015年3期,頁166-171。
劉志超,〈盛唐氣象背景下的「顏體」楷書藝術〉,《書法賞評》,2009年6期,頁26-32。
劉芳,〈顏真卿《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碑》考析〉,《黑龍江史志》,2013年9期,頁147。
劉建國、劉興,〈江蘇丹徒丁卯橋出土唐代銀器窖藏〉,《文物》,1982年 11期,頁15-27、97、100-103。
劉建會,〈唐代書法美學思想探析〉,河北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04。
劉後濱,〈唐代告身的抄寫與給付:《天聖令.雜令》唐13條釋讀〉,收入《唐研究》,第14卷(2008),頁465-480。
劉剛,〈明拓《唐多寶塔感應碑》考〉,《書法叢刊》,2006年2期,頁2-9。
劉家相,〈中國書法史上的豐碑:論顏真卿的書法〉,《古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1年1期,頁83-95。
劉啟林,〈顏真卿《自書告身筆跡》作者考辨〉,《書法研究》,2001年3期,頁1-31。
劉啟林,〈顏真卿《自書告身墨蹟》書法續考:與曹寶麟先生商榷〉,《汕頭大學學報》,2004年6期,頁18-22。
劉燕文,〈敦煌唐寫本字書《正名要錄》淺介〉,《文獻》,1985年3期,頁176-180。
劉濤,〈寫經、寫經生、寫經書法〉,《文史知識》,1995年9期,頁76-81。
劉濤,〈顏真卿《郭虛己墓誌》相關問題的探討〉,《書法叢刊》,2003年2期,頁2-11。
劉濤,〈顏真卿的書法〉,《文史知識》,1996年7期,頁69-74。
樊有升、鮑虎欣,〈偃師出土顏真卿撰并書《郭虛己墓志》〉,《文物》,2000年10期,頁85-90。
歐陽恆忠,〈顏書的特點和臨習,〈顏書的特點和臨習〉,《書譜》,總63期(1985),頁34。
潘付生、胡小寶等,〈洛南新區龍盛小區B區唐墓M27〉,《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8期,頁54-67。
潘良楨,〈評書藥石論與盛唐書風之丕變〉,《書法研究》,1992年2期,頁1-21。
潘忠偉,〈《五經正義》成書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1期,頁39-43。
潘猛補,〈《忠義堂帖》與溫州:兼論顏真卿《自書告身》真偽〉,《圖書館雜志》,2014年2期,頁105-108、25。
蔡忠霖,〈論字樣書序跋所見的唐代官方文字政策〉,《第二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出版社,2010),頁1-16。
蔡淵迪,〈敦煌本《筆勢論》殘卷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3期,頁111-114。
蔡雄祥,〈「革新書風」的顔魯公:寫在墨蹟本《自書告身》出版之前〉,《幼獅月刊》,46卷4期(1977),頁36-38。
蔣星煜,〈顏氏書學辨證〉,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編,《20世紀書法研究叢書‧考識辨異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頁66-72。
鄧小軍,〈元結撰、顏真卿書《大唐中興頌》考釋〉,《晉陽學刊》,2012年2期,頁125-130。
鄧喆,〈從《郭虛已墓誌》看唐代顏真卿書法藝術〉,《蘭台世界》,2014年18期,頁120-121。
鄭汝中,〈唐代書法藝術與敦煌寫卷〉,《敦煌研究》,1996年2期,頁120-129。
鄭利權,〈近三十年來顏真卿書法研究焦點評述〉,《貴州大學學報》,20卷1期(2006),頁69-79。
盧慧紋,〈元代書家康里巎巙研究〉,國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碩士論文,1996。
盧慧紋,〈唐至宋的六朝書史觀之變:以王羲之《樂毅論》在宋代的摹刻及變貌為例〉,《故宮學術季刊》,31卷3期(2014),頁1-56。new window
盧慧紋,〈從神機到人文:盛唐到北宋的草書之變〉,《故宮學術季刊》,28卷4期(2011),頁1-58。new window
蕭風,〈顏真卿書法篆籀氣考略〉,《美術觀察》,2008年6期,頁101-104。
賴亮郡,〈唐代特殊官人的告身給付:《天聖令.雜令》唐13條再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3期(2010),頁119-172。new window
賴瑞和,〈劉知幾與唐代的書和手抄本:一個物質文化的觀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6期(2011),頁111-140。new window
錢乃婧,〈《法書要錄》研究〉,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2。
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1981),卷3,頁134-199。new window
龍柏濤,〈從魏晉士族到唐代科舉:以瑯琊臨沂顏氏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薛永年,〈竇氏兄弟與書論〉,收入《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頁72-83。
薛龍春,〈神采:張懷瓘的審美理想〉,收入榮寶齋出版社編,《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 第2卷》(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9),頁174-214。
薛龍春,〈張懷瓘書學著作考論〉,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04。
謝光輝,〈顏真卿行草書風的成因探析〉,《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總48期(2001),頁83-86。
謝保成,〈《舊唐書》的史料來源〉,《唐研究》,卷1(1995),頁353-376。
鍾民豐,〈從顏魯公祭姪祭伯文稿談起〉,《故宮文物月刊》,8卷6期(1990),頁36-51。
韓國磐,〈從顏真卿告身談到唐代的行政效率〉,《人文雜誌》,1988年1期,頁9-15。
叢文俊,〈「晉書妙在字外」與「唐書功在字內」說論析〉,《中國書畫》,2003年8期,頁35-40。new window
叢文俊,〈論「民間書法」之命題在理論上的缺陷〉,《叢文俊書法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頁141-158。
叢思飛,〈唐代書法文獻研究〉,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簡月娟,〈中國近現代書法美學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簡麗玉,〈陽剛之美:唐代書家顏真卿楷書變法源流之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碩士論文,2011。
顏以琳,〈顏真卿書風與家學傳〉,《中國書法》,2016年7期,頁189-190。
羅宏才,〈西安碑林碑帖業史略(上)〉,收入《碑林集刊(五)》(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頁16-31。
龐曉菲,〈從《書議》看張懷瓘書法美學思想〉,暨南大學美學碩士論文,2015。
龔鵬程,〈張懷瓘書論研究〉,《漢學研究》,7卷2期(1990),頁341-374。new window
日、英文專著
大庭脩,《唐告身と日本古代の位階制》(伊勢:皇學館出版部,2003)。
中田勇次郎著;盧永璘譯,《中國書法理論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中田勇次郎編,《顏真卿書績集成∕鑑賞‧臨書篇》(東京:東京美術,1985)。
中田勇次郎編,《顏真卿書蹟集成∕解說‧解題篇(1)、(2)》(東京:東京美術,1985)。
中村不折著,李德范譯,《禹域出土墨寶書法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中村裕一,《唐代公文書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
仁井田陞,《唐宋法律文書の研究》(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7)。
比田井南谷,《中國書道史事典》(東京:雄山閣,1996)。
杉村邦彦,《書苑彷徨 1、2、3》(東京:二玄社,1981-1993)。
角井博等著,《中国法書ガイド40 多宝塔碑》(東京:二玄社,1988)。
角井博等著,《中国法書ガイド42 顏勤礼碑》(東京:二玄社,1988)。
角井博等著,《中国法書ガイド42 顏勤礼碑》(東京:二玄社,1988)。
足立喜六著;王雙懷等譯,《長安史跡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
藤枝晃著;翟德芳、孫曉林譯,《漢字的文化史》 (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
Amy McNair, The Upright Brush:Yan Zhenqing''s Calligraphy and Song Literati Politics.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8.
日、英論文
伊藤伸著;趙聲良譯,〈從中國書法史看敦煌漢文文書(二)〉,《敦煌研究》,1996年2期,頁130-144。
横田恭三,〈顔真卿早年の楷書碑誌〉,《跡見学園女子大学文学部紀要》,39號(2006),頁29-45。
岡村繁著;張寅彭譯,〈《歷代名畫記》研究〉,《唐代文藝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頁155。
荻野謙堂,〈多寶塔碑に對する諸家の感想〉,《書菀》,4卷10號(1940),頁19-20。
外山軍治著;羅成純譯,〈王羲之與顏真卿〉,收入《世界文明史5‧大唐盛世》(臺北:地球出版社,1994),頁。
外杉軍治,〈唐後期‧五代〉,收入中田勇次郎編,《書道藝術‧別卷3》(東京:中央公論社,1972),頁109-124。
宮崎洋一,〈顔真卿書《麻姑仙壇記小字本》拓本一覧稿〉,《文教國文學》,53号(2009),頁34-22。
宮崎洋一,〈顔真卿撰書《八関斎会報徳記》について:伝世石刻の享受の一例〉,《文教國文學 》,60号 (2016) ,頁9-23。
宮崎洋一,〈近代以降の顏真卿の研究について〉,《書学書道史研究》,第19号(2009),頁91-106。
宮崎洋一,〈近代以降顔眞卿關連論著一覽稿〉,《文教国文学》,58号(2014),頁64-18。
宮崎洋一,〈顏真卿の子孫について〉,收入奧崎裕司等編,《山根幸夫教授追悼紀念論叢:明代中囯の歷史的位相(下)》(東京:汲古書院,2007),頁409-425。
宮崎洋一,〈顏真卿の書の再検討〉,《中国:社会と文化》,第5號,(1963),頁226-245。
宮崎洋一,〈顏真卿の書の複製について:法帖と影印〉,《墨》,209号(2011),頁62-71。
宮崎洋一,〈顏真卿書《東方朔画贊碑》に関する主要な題跋‧著錄の整理について〉,《書学書道史研究》,第31号(1999),頁169-178。
宮崎洋一,〈顏真卿書《殷夫人顏君碑》について:顏真卿の晚年の書風に関する一考察〉,《書学書道史研究》,第1号(1991),頁68-82。
宮崎洋一,〈顏真卿撰書《郭虛己墓誌銘》に用いられた字体について〉,《書論》,第34号(2005),頁92-99。
牛丸好一,〈高等学校芸術科書道Iにおける顏真卿〉,《書論》,第27号(1991),頁118-123。
江川式部,〈顏勤礼碑と顏氏一門〉,《東アジア石刻研究》,第2号(2010),頁11-49。
舟橋明南、池田哲,〈顏真卿における獨創性の研究〉,《書論》,第6号(1975),頁77-89。
春日井柳堂,〈多寶塔碑に對する諸家の感想〉,《書菀》,4卷10號(1940),頁19。
小田義久著;李濟滄譯,〈唐代告身的一個考察:以大谷探險隊所獲李慈藝及張懷寂告身為中心〉,收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21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161-177。
上田桑鳩,〈《多寶塔感應文碑》を習ふにいて〉《書菀》,4卷10號(1940),頁9-11。
上田桑鳩,〈多寶塔感應文碑を習ふに就いて〉,《書苑》,1939年7號,頁10。
神谷順治,〈顏真卿の書芸術〉,《愛知学芸大学研究報告‧人文科學》,10号(1961),頁147-162。
杉村邦彥,〈顏真卿は王羲之をどのように受けとめたか〉,《書論》,第1号(1972),頁61-63。
西川寧,〈西域出土晉代墨蹟の書道史的研究〉,收入《西川寧著作集》(東京:二玄社,1991),卷4,頁168。
西川寧,〈顏書の系統〉,《西川寧著作集》(東京:二玄社1992),卷6,頁317-318。
石田肇,〈南宋初期の顏氏と顏真卿評価:《少師告身》をめぐって〉,《書論》,第27号(1991),頁108-117。
川上貴子,〈奈良朝書にみる顏真卿の書体〉,《東アジア石刻研究》,第2号(2010),頁1-10。
増田知之,〈内藤湖南の顔真卿理解について:「書」における「唐宋変革論」のためのメモ〉,《書論 》,39号 (2013) ,頁108-111。
大野修作,〈《歷代名畫記》與《述書賦》〉,收入《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53-157。
大野修作,〈中唐期の書論:《書断》から《述書賦》へ〉,《書学書道史研究》,第4号(1994),頁14-17。
谷川道雄,〈顏真卿とその時代〉,《書論》,第27号(1991),頁57-64。
池田溫著;李德範譯,〈《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解說(上)〉,《北京圖書館館刊》,1994年3 /4期,頁87-97、119。
中村裕一,〈顔氏告身五種について(一) :唐公式令研究(五)〉,《武庫川女子大学紀要‧教育学編》,27集(1979),頁13-33。
中田勇次郎,〈米芾《書史》所載唐革新派書考〉,《大手前女子大學論集 》,號 (1977) ,頁1-22。
中田勇次郎,〈両晋南北朝の写経〉,《中田勇次郎著作集》(東京:二玄社,1984) ,卷2,頁509-510。
中田勇次郎,〈隋唐の写経〉,《中田勇次郎著作集》(東京:二玄社,1984),卷3,頁125-170。
辻京井雲,〈顏真卿撰書《郭虛己墓誌銘》見学記並びに小考〉,《書論》,第34号(2005),頁69-91。
田淵保夫,〈中唐における革新派懐素の書とその周辺〉,《立正大學文學部論叢》,號 (1975) ,頁99-111。
藤枝晃,〈敦煌出土の长安宫廷写经〉,收入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編,《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京都: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1961),頁647-667。
藤枝晃著;徐慶全、李樹清譯,〈敦煌寫本概述〉,《敦煌研究》,1996年2期,頁17-39。
瓶盦,〈《多宝塔碑》について〉《書菀》,4卷10號(1940),頁8。
不著撰者,〈《多寶塔碑》並題跋釋文〉,收入《書菀》,4卷10號(1940),頁17-18。
木村破山,〈疾‧渋と印々泥錐画沙〉,《書道研究》,總47号(1991),頁102-104。
傅申著;朱琦譯,〈時代風格與大師間的相互關係〉,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書史與書蹟:傅申書法論文集(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頁13-57。new window
氣賀澤保規,〈石刻資料からわかること:明治大学東アジア石刻文物研究所蔵の碑拓より〉,《墨》,總209号(2011),頁72-75。
礪波護著;黃正建譯,〈唐代的縣尉〉,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四卷 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558-584。
增田知之,〈內藤湖南の顏真卿理解について:「書」における「唐宋変革論」のためのメモ〉,《書論》,39号(2013),頁108-111。
網站資料
丁鑫,「丁鑫的博客」網站,「日本清雅堂發行《顏真卿大字麻姑仙壇記》珂羅版原大精印本」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e23db7410101eyx1.html
不著書人,「故宮博物院」網站,「明拓府薛稷本蘭亭序」網頁:http://www.dpm.org.cn/shtml/117/@/117673.html
拓曉堂,《翁同龢鑒藏大系略稿(續四)‧5月1日(三月十四日)條》,不著頁碼,書影見「豆丁網」網頁:http://www.docin.com/p-471272770.html
胡湛,「胡湛的博客」網站,「顏真卿《宋璟碑》的書刻、傳世與價值」網頁:http://xiaosanyicong.blog.163.com/blog/static/95399002011413001127/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S.3392號《秦元告身》圖版見「IDP國際敦煌項目」網站,「IDP DATABASE」網頁:http://idp.bl.uk
許國平,「故宮博物院」網站,「大唐中興頌」網頁: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Big5/phoweb/Relicpage/4/R1848.htm
黃本驥編,《顏魯公集》,湘陰蔣環刊三長物齋叢書本,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07三長物齋叢書‧七」網頁: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0369&page=98
趙華,「聽梧閣」網站,「《顏勤禮碑》辯」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bf63501015whc.html
劉明,「北大書法藝術」網站,「孫過庭《書譜》的主要創作思想」網頁:http://shufa.pku.edu.cn/oldwebsite/view.asp?Class=27&id=2203
魯大東,〈顏真卿的楷書字帖(十二)〉,《中國鋼筆書法‧書畫教育》,2012年5期,見「龍源期刊網」,「電子期刊閱覽室」網頁:http://www.dqlib.com.cn:8007/Template/classic/Journal_View.aspx?titleId=zggb20120512
顏真卿,《元結碑》,拓本見「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網頁:http://nrs.harvard.edu/urn-3:FHCL:2362465
顏真卿,《宋璟碑》,拓本見「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網頁:http://nrs.harvard.edu/urn-3:FHCL:2019741,Accessed: 2014.12.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