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的國家安全政策
書刊名:中華戰略學刊
作者:周湘華 引用關係揭仲鄭平
出版日期:1994
卷期:83:夏
頁次:頁159-199
主題關鍵詞:中共國家安全政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周煦(19930100)。「十四大」後的中共外交政策:持續與改變。中國大陸研究,36(1),5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雅君(19931000)。論中共的地方主義。中國大陸研究,36(10),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劍鴻(19920400)。地域主義與中共七大軍區。中國大陸研究,35(4),34-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hambaugh, David(1992)。China’s Security Poli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Survival,34(2),96-97。  new window
5.郭錫嘏(19930800)。中共近期擴展軍力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19(8),4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榮鎮(19920600)。鄧小平外交政策取向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8(6),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ontaperto, Ronald N.(1992)。Whither China Beijing’s Policies for the 1990's。Strategic Review,20,30。  new window
8.黃枝連(1991)。中國外交佈局與世界新秩序。廣角鏡月刊,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郗潤昌(19910513)。大國爭奪建立世界新秩序主導權的鬥爭。瞭望週刊,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薩本望(19930927)。推行新干涉主義的『新防務計畫』。瞭望周刊,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其琛(1992)。錢其琛關於國際形式問題的報告:1992年9月5日。中國大陸研究,36(1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偉(19910900)。中共對國際政治新秩序的認知及其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34(9),26-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慶功(1991)。布希的國情咨文和美國全球新戰略的構想。世界知識,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紀榮(19910503)。世界格局變化的趨勢。瞭望周刊,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10505)。專訪錢其琛談北京對世界新秩序的構想。亞洲周刊,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雅君(19930600)。當前中共對美國政策的基本原則與現實利益。中國大陸研究,36(6),68-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季華(1993)。關於亞太地區國際環境和安全思考。外國政治、國際關係,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玉章(1993)。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論著。軍事雙月刊,1993(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新、洪斌(1992)。鄧小平新時期建軍思想初探。軍事雙月刊,1992(2),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裘奇(1993)。中共核武器指揮層揭密。爭鳴,1993(6月號),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平可夫(1993)。向藍色海洋進軍--中共戰略的演變及發展。尖端科技,11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青報理論部(1992)。蘇聯劇變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前哨,1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歐文斯、沈遠峰(19931100)。海洋大戰略:新安全環境的典範。國防譯粹月刊,20(1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巴客(1993)。中國與周邊鄰國建立最佳關係,九三年憑實力地位發展西方合作。廣角鏡月刊,1993(1月號),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宏緯(1993)。面向21世紀的中印關係。南亞研究,1993(1)=5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金德湘(19910831)。新形勢下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現代國際關係,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93)。新形勢下的中俄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現代國際關係,3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燕襄君、黃庭偉(1993)。亞太安全形勢與各方對安全機制的設想。現代國際關係,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陸忠偉(1993)。東北亞各國外交軌跡及走向。國際關係,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啟懋(1991)。醞釀重大變化的亞太國際格局。現代國際關係,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鍾堅(1993)。我國在南海諸島的主權不容置疑。尖端科技,111,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趙雲山(1993)。中共擴張軍備與西太平洋安全。中國大陸,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雅君(19911100)。蘇聯變局對中共的衝擊--危機效應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34(11),6-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錫嘏(19920400)。中共「反和平演變」的內外形勢。共黨問題研究,18(4),8-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治平(19911100)。大陸農村經濟問題重重。共黨問題研究,17(11),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鄧辛未(19920200)。中共改革開放後的流動人口問題。中國大陸研究,35(2),37-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小蓉(19920100)。當前大陸不發達地區農村現狀與困境。共黨問題研究,18(1),1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畢英賢(19931000)。新疆的政情與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研究,36(10),38-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雅君(19921100)。九○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35(11),17-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歐淑惠(1993)。中共戰略的分析:主要因素與演變趨勢(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6)。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acFarquhar, Roderick、Fairbank, John K.、金光耀(1992)。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一民、李路、李曉華、殷衛國(1991)。鄧小平現代化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宦鄉、楊得志(1987)。國際發展戰略思考。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21021)。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中的報吿,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30416)。莫斯科電臺華語廣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31015)。中國時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31016)。中國時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31006)。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30429)。莫斯科電臺華語廣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31014)。聯合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20408)。解放軍報,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慶功(19920424)。新舊交替中的國際軍事格局--世界軍事形勢發展趨向之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鄧小平(1975)。精簡軍隊,提高戰鬥力。鄧小平文選(1975-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小平(1992)。關於思想戰線上的問題的談話。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之歷史記錄。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念鎮。中共建黨七十年的回顧與省思。共黨問題專題研究。臺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章熙。中共反「和平演變」的研析。共黨問題專題研究。臺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川島弘三(1990)。天安門後的黨軍動向。鉅變與未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明旭(1992)。西藏問題:歷史、現狀與未來。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美球(1992)。中國民族構成與未來的聯邦制格局。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