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研究:鄧小平時期廣東個案之分析
作者:陳華昇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永茂
李英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中央與地方關係廣東地方主義派系主義中國大陸地方派系改革開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本文探討鄧小平時期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而以廣東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聚焦於1977至1992年廣東菁英與中央菁英的策略互動,探討中央與廣東菁英彼此策略互動所形成的政治關係,從而又分析廣東與中央菁英的互動關係對於改革開放政策各階段發展的影響。
受到歷史文化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廣東菁英普遍具有地方主義意識和派系主義傾向,而會透過建立派系網絡和聯盟關係的方式,採取政治行動策略,以與中央菁英或政治集團進行策略互動,而形成有利廣東的政治經濟形勢,爭取廣東地方利益和派系成員利益。在廣東與中央菁英互動的過程中,葉劍英於1970年代受到毛澤東的刻意培植而成為中共中央重要的黨政軍領導人,並自1970年代中後期逐步建立廣東地方主義勢力和廣東政治集團,並與鄧小平建立政治合作關係,形成改革聯盟,雙方協力推動改革開放及在廣東設立經濟特區的政策共識。
在1970年代後期以迄1992 年的鄧小平時期中,廣東菁英與中央菁英(包括鄧小平與改革派)建立聯盟關係,中央菁英可以在政策上庇護和保障廣東地方利益與菁英利益,而廣東菁英則回報中央菁英以政治支持。亦即廣東菁英透過與中央高層菁英合作和結盟的方式,爭取中央賦予廣東特許殊政策與特殊利益,而比其他省市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先行一步」;同時,在此廣東與中央的政治互動過程中,廣東菁英也試探著中央能夠容忍的經濟改革政策底線,因此廣東成為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試驗區,從而推進了改革開放政策的進程。此實為具有廣東特色的中央與地方關係發展模式與發展歷程。
故在鄧小平時期當中最重要的改革開放政策,其最初的政策形成與發軔以及建立經濟特區的決策過程中,廣東菁英不僅是主要的決策者,同時也是重要的參與者,葉劍英和鄧小平形成政治聯盟並進行政治交換,促成了中共中央啟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特區的政策。其後,在國家經濟社會情勢和中央政治和派系鬥爭形勢下,中央與廣東菁英間的策略互動,形塑了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化擴張階段(1984年鄧小平巡訪經濟特區前後)、停滯退縮階段(1989年六四事件前後)及全面鞏固階段(1992年鄧小平南巡前後)
本文以地方的視角出發,從廣東與中央菁英彼此間互動關係進行分析,探討在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廣東地方菁英如何在當時的政經文化形勢下,透過與中央菁英的互動,促成、發展並鞏固了改革開放政策。從而認為省級菁英能夠形成地方派系勢力,對於中央政治和國家政策可以發揮非正式的政治影響力(隱權力),並在中央高層出現派系紛爭時可以透過政治支持、推動新政策試點的方式,獲取參與中央決策的空間。雖然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大陸省級地方勢力受到中央的壓抑,但地方的改革力量,仍是未來促進中國大陸政治變遷、改革或轉型的主要動力。
壹、中文書目

「『六四』後展開『黃雀營救行動』‧300民運人士逃到香港」,星洲日報新聞,2009年5月21日,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15070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3年4月)。
「文化大革命中的陶鑄」,中共河北歷史,http://dangshi.com.cn/dsb/dsbc/ userobjectlai240. html(2008/3/4)。
「習仲勛為建經濟特區大膽建言 華國鋒一楞『你們想要什麼權』」,鳳凰財經,2008年8月21日,http://finance.ifeng.com/news/history/jjsh/200808/0821_4467_737369.shtml
「習仲勛復出主政廣東 葉帥親自授機宜」,新華網,2007年12月21日,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71221/14566490.html。
「曾透露黃雀行動內情 60萬元救吾爾開希」,太陽報,2011年1月7日,http://the-sun.on.cc/cnt/news/20110107/00407_027.html
「開國書記、省長之葉劍英」,人民網,2006年10月16日,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9157/ 49163/ 4922939.html(2008/3/4)。
「廣東媒體為六四下台高官正名」,蘋果日報(香港),2008年01月11日,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80111&;sec_id=15335&;art_id=10631747
「鄧小平復出首站視察廣州」,廣州日報(廣州),2011年7月1日,http://gd.people.com.cn/GB/218903/218960/15047183.html
丁抒,「毛澤東『文革』初期在軍內部署與葉劍英的崛起」,當代中國研究,第94期(2006年3月),頁56~74。
丁晉靖,「葉劍英對解放華南的卓越貢獻」,客家研究輯刊(梅州),1997年第2期(總第11期),頁212~228。
丁望,李長春與廣東政壇-廣東接班群、區域經濟和族群文化(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2000年,7月)。
丁望,華國鋒評傳(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1982年5月)。
丁望主編,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六)(香港:明報月刊社,1972年9月)。
丁盛口述,金光記錄,落難英雄:丁盛將軍回憶錄(香港:星克爾出版公司,2008年8月)。
于光遠,「我與葉師的三次接觸」,葉劍英研究(廣州),2005年第4期(總第48期)(2005年12月),頁4~9。
于光遠,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1月)。
于俊道、儅洋編,鄧小平交往實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編,反對地方主義──整風學習參考資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編,話說鄧小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葉劍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共海南區黨委黨史辦公室編,馮白駒研究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情繫廣東:老一輩革命家南粵紀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孔裕植,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研究-地方保護主義之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方芃、鄧正兵,「試論張之洞督粵施政的地方主義傾向」,收錄於馮天瑜、陳鋒主編,張之洞與中國近代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頁111~131。
方苞,「見證歷史性的變革」,收錄於深圳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深圳:一個城市的奇蹟(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11月),頁12~30。
毛毛(鄧榕),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10月)。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3月),頁275~277。
王元,中共的政治鬥爭與路線鬥爭(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82年10月)。
王合、陳國清、楊鐵軍譯,M. J. C. Vile著,美國政治(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1月)。
王希哲,「王希哲:紫陽趙公千古!-從郭鴻志詞《念奴嬌》『李一哲平反』說起」,大紀元,2005年1月2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5/1/22/n789834.htm
王怡,「地方主義與中國的憲政轉型」,中國學術論壇,2007年9月18日,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6410
王俞現,中國商幫600年(1370~1956)(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8月)。
王恩,「中共政局外弛內張」,展望(香港),總第348期(1976年8月1日),頁4~5。
王振輝,「現階段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化──政、經、軍三個角度的觀察」,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11期(1995年11月),頁55~64。
王振輝,「論中國新地方主義的興起及中共之對策」,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4期(2005年4月),頁32~45。
王振輝,指點江山:當代中國問題導引(台中:樺豐出版社,2006年3月)。
王海光,「當代史的治史芻議」,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1年第5期(總第155期)(2011年5月15日),頁101~110。
王海軍,「陳開枝:鄧小平對我說,那些人真是放屁」,收錄於南方都市報編著,見證: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口述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頁44~54。
王國梁,廣東人是天下的眼(北京:團結出版社,2009年10月)。
王紹光,「中國國家財政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53~297。
王紹光,「地區差別與中央政府的介入」,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995年7月號,頁186~197。new window
王紹光,「拓展文革研究的視野」,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515~530。new window
王紹光,分權的底線(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7年)。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紹光,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紹光、胡鞍鋼、康曉光編著,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致良出版社,1996年)。
王琢、文武漢,廣東改革開放評說(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王瑞璞主編,中南海三代領導集體與共和國經濟實錄(中卷)(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王嘉州,「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之建立與檢定—以1997 年中共「十五大」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3期(2003年7月),頁145~182。new window
王嘉州,「中央與地方政經權力關係之轉化」,高長、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反思(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8年12月),頁73~89。new window
王嘉州,「政治利益與資源分配:中國大陸各省政策影響力模型之建立與檢定」,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1期(2009年1月),頁89~134。new window
王嘉州,「財政制度變遷時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之分析──以分稅制與廣東省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5期(2003年9月、10月),頁81~103。new window
王嘉州,「財政制度變遷時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之分析─以分稅制與廣東省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2003年9、10月),頁81~103。new window
王嘉州,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new window
王嘉州,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new window
王福明譯,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王輝,漸進革命:中國經濟改革之路與人力資產(台北:致良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震傳編寫組,王震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王濤、謝濤、陳雷剛,「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盧瑞華訪談錄」,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頁514~547。
王續添,「地方主義、聯邦主義與新國家建構中的制度選擇:考察1910年代中國政治的一個視角」,教學與研究(北京),2007年第4期(總第342期,2007年4月20日),頁63~70。
王躍生,制度、文化與經濟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丘杉,「廣東經濟國際化的特徵、障礙與思路調整」,廣東社會科學(廣州),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15日,總第118期),頁51~55。
仝小秋、楊小蘭、張愛茹譯, Philip Short著,毛澤東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5月)。
史言信,國有資產產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7月)。
史畢,胡錦濤最後的機會(香港: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2月)。
田炳信,南方談話親歷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 )。
申曉雲,「文革中毛、林之爭的初次交手──武漢『七.二○事件』真相」,二十一世紀(網路版)(香港),總第54期(2006年9月),http://www.cuhk.edu.hk/ ics/ 21c/supplem/essay/0605027.htm
矢吹晉,外國人眼中的鄧小平(台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4年2月)。
石之瑜,「新制度主義建構理性中國的成本」,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1期(1997年11月),頁1~22。new window
朱元石訪談整理,吳德口述:十年風雨紀事──我在北京的一些工作經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1月)。
朱丘祥,分稅與憲政: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權的價值與邏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5月)。
朱紅瓊,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及其變遷史(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朱虹,「結構性動因與地方政府法團化」,《二十一世紀》網路版,2004年3月號(總第24期),2004年3月31日(檢索日期2009年4月20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05065.htmnew window
朱健國,「廣東為何『反地方主義』」,獨立中文筆會,http://www.boxun.com/hero/ zhujianguo/ 2_1.shtml
朱嘉明,中國改革的歧路(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1月)。
朱蓓蕾,「中共中央與地方政經互動關係:新制度主義之分析」,東亞季刊,第31卷第4期(2000年秋季),頁29~62。new window
朱蓓蕾,「從中央與地方關係論地方精英在權力結構中之角色分析」,東亞季刊,第30卷第1期(1999年冬季),頁59~82。new window
朱蓓蕾,從中央與地方關係論中共政經體制運作之發展(1978~1998),(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朱德米,「精英互動中的正式與非正式政治」,二十一世紀(香港),總第88期(2005年4月),頁146~150。new window
江天,鄧小平與共和國將帥(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8年1月)。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何大明譯,Andrew J. Nathan(黎安友)著,中國政治變遷之路: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9月)。
何頻、高新,中共「太子黨」(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7年5月)。
吳之、賀朗,馮白駒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吳玉山,「『兩場革命』與中國模式」,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著,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第18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6月),頁197~218。new window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3月)。new window
吳玉山、林文程、江水平,後鄧時期對大陸及台灣的震盪(台北:國家發展研究基金會,1995年4月)。
吳石堅,葉劍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6月)。
吳有恆,「元帥的側影」,廣東作家網,http://www.gdzuoxie.com/zjyzp/zmzjzpj/ 200505310079.htm(2008/3/4)。
吳志軍,「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的中共黨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1年第9期(總第159期)(2011年9月15日),頁39~46。
吳思、李晨主編,轉折:親歷中國改革開放(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年5月)。
吳若予譯,Minxin Pei(裴敏欣)著,「匍匐前行的中國民主化」,田弘茂、朱雲漢主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10月),頁374~398。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2月)。new window
吳國光,「中央與地方分權的特點、趨勢與政治影響」,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65~198。
吳國光,「中國在第二波改革中:國家、市場和社會三者關係的變化」,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1~16。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吳猛、和新風,文化權力的終結:與福柯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吳敬璉,「中國站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縱橫中國,2012年2月15日,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4179
吳敬璉,「總序」,收錄於于光遠、杜潤生等著,改革憶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1~3。
吳德,「粉碎四人幫的決策過程」,收錄於張村軍主編,見證歷史:中國1975-1976(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262~279。
吳稼祥,聯邦化:第三共和之路(香港:明鏡出版社,2004年)。
吳顧卿,在毛澤東關懷下成長起來的蕭勁光大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余瑋,世紀小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呂育誠,「台灣地方政府組織改革的變與不變: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中國行政,第72期(2002年12月),頁83~108。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中的異端思潮」,收錄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宋鳳英,「華南分局重要領導人方方蒙冤始末」,新華網,2007年11月6日,http:// 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1/06/content_7016364_3.htm
李天民,華國鋒與華國鋒政權(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2年2月)。
李向前,「鄧小平與十一屆三中全會」,收錄於鄭惠主編,中國命運大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8年11月),頁7~29。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2月)。
李明、于峰,「先走一步 盡享輝煌:訪深圳經濟特區第一任市委書記、市長吳南生」,深圳特區報(深圳),2000年8月4日,http://www.chaoren.org/mrft/doc_detail.asp?sendid=46
李松森,中央與地方國有資產產權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李厚生,「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5月)。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年2月)。
李英明,中國研究:理論與實際(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new window
李英明,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6年2月)。new window
李英明,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5年4月)。new window
李英明,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11月)。new window
李盛平,「習仲勳在廣東主持平反冤假錯案」,炎黃春秋(北京),2012年第6期(2012年6月), 頁57~60。
李菁,「葉劍英:慰祝蒼生樂大同」,三聯生活周刊(北京),第537期(2009年7月27日),頁36~53。
李慧敏、李潔群,「葉劍英經濟特區建設的法制思想」,葉劍英研究(廣州),2009年第4期(總第64期)(2009年12月),頁57~59。
李繼玄,鄧小平與中共權力鬥爭(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杜明明,「父親談蕭洪達」,收錄於杜導正,杜導正日記:趙紫陽還說過什麼?(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0年1月 ),頁435~438。
杜進寶,「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探討──廣東省的個案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18~27。
杜蒲譯,Maurice Meisner(莫里斯‧邁斯納)著,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杜導正,杜導正日記:趙紫陽還說過什麼?(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0年1月 )。
汪東興,汪東興回憶:毛澤東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11月)。
沈立人、戴圓晨,「我國諸侯經濟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經濟研究(北京),1990年第3期(1990年3月),頁12~21。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對海南經濟特區(1998~2002)發展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沈寶祥,「葉劍英與胡耀邦」,廣州黨史,2011年11月2日,http://www.zggzds.gov.cn/dsyjrwcq/762.jhtml
谷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抓對外開放」,收錄於張神根、端木清華編著,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1978~2008(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頁69~83。
辛向陽,百年博弈: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100年(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阮銘,鄧小平帝國30年(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9年9月)。
兩廣縱隊史編寫領導小組編,兩廣縱隊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周佐倫,「文革」造反派真相(香港:田園書屋,2006年8月)。
周君、陳憲宇,「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郭榮昌訪談錄」,收錄於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頁310~337。
周炎、王景泰、陳謙、譚秀珍,陳郁傳(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11月)。
周剛志,論公共財政與憲政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周雪光,「論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李少民主編,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12月),頁139~157。
周勤、任莉,「1977,鄧小平的廣東之行」,南方月刊(廣州),2012年3月8日,http://nf.nfdaily.cn/nfyk/content/2012-03/08/content_39937679_3.htm
周繼祥,政治學:21世紀的觀點(台北:威仕曼文化公司,2007年3月)。
宗多吉,六虎相爭十八大(香港:明鏡出版社,2009年)。
宙新,「谷牧為何率領小組南下廣東? 」廣角鏡(香港),第84期(1979年9月16日),頁26。
林文軒,「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期(1998年1月),頁76~92。
林同奇譯,Paul A. Cohen(柯文)著,,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8月)。
林君彥譯,Harrison E. Salisbury著,新皇朝:毛澤東與鄧小平的權力遊戲(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2年10月)。
林佳龍,「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台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示」,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9月),頁25~66。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型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青山,風雲十年與鄧小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林保華,「溫家寶與汪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新世紀,2009年4月10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74707#
林柏兆,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國明,「歷史、制度與政策:台灣醫療保險體系部份負擔與轉診方案的政策轉折」,社會學刊,第29期(2001年2月),頁111~184。new window
林瑋,「谷牧、王國全、吳南生、劉田夫──他們正為廣東的變革而廢寢忘餐」,廣角鏡(香港),第84 期(1979年9月16日),頁28~29。
武市江等譯,Richard Evans著,鄧小平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
金太軍、趙暉,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建構與調諧(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金堯如,「金堯如:香江五十年憶往」,中國事務論壇,2005年7月1日,http://ssky.no-ip.org/?yqr=3I02dIgfBJ6fQpTpFg6oHZnqF5irTVjtxJTeBlmsUNnvZN7sSxAgcgRkiB02iABnvh4
金源坤,「中國大陸地方主義之研析」,亞洲研究(香港),第17期(1996年4月),頁83~115。new window
金耀基,兩岸中國民主的反思(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0年2月)。
保育鈞,「卡在『玻璃口』外的『非公36案』」,于光遠、杜潤生等著,改革憶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263~269。
俞劍鴻,「地域主義與中共七大軍區」,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4期(1992年4月),頁34~54。new window
南兆旭編著,深圳記憶:1949~2009(深圳:深圳報業出版社,2009年1月)。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胡書東,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財政制度變遷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胡祖慶譯,Lucian W. Pye(白魯洵)著,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9年5月)。
胡德平,中國為什麼要改革:思憶父親胡耀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致良出版公司,1996年9月)。
胡績偉,從華國鋒下台到胡耀邦下台(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4月)。
范以錦,「輿論監督的風雨蒼黃」,于光遠、杜潤生等著,改革憶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281~287。
范碩,「葉劍英與十一屆三中全會」,收錄於鄭惠主編,中國命運大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8年11月),頁30~35。
范碩,葉劍英在1976(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1月)。
范碩,葉劍英在非常時期(上)(天津:華文出版社,2002年6月)。
范碩,葉劍英在非常時期(下)(天津:華文出版社,2002年6月)。
范碩,葉劍英在關鍵時刻(瀋陽:遼寧出版社,2007年1月)。
范碩、丁家琪,葉劍英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3月)。
范碩、金立昕編著,葉劍英元帥畫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虹霓,「中國經濟特區的形成之路」,收錄於張神根、端木清華編著,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1978~2008(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頁94~99。
虹霓,「習仲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轉折時刻」,文化傳播網,2008年8月22日,http://www.ccdy.cn/pubnews/546195/20080822/551573.htm
韋政通,一陣風雷驚世界: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8月)。new window
倪星、原超,「從二元到多元:海外中國政治精英研究述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第51卷第6期(2011年6月),頁 126~136。
倪振良,「最高決策:中國創辦特區始末」,收錄於吳思、李晨主編,轉折:親歷中國改革開放(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年5月),頁111~137。
唐非,胡耀邦傳:第一卷(1915-1976)(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11月)。
唐德剛,毛澤東專政始末(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年1月)。
孫明德,「中國財政問題與改革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卷第4期(2004年4月),頁84~88。new window
孫雷,「效率中國:財稅新倫理」,《21世紀經濟報道》編著,中國世紀:新的開始和機遇(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30~334。
孫雷,「賈康:分稅制十年」,《21世紀經濟報道》編著,中國世紀:新的開始和機遇(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54~358。
師東兵,中國第一冤案──劉少奇、鄧小平、陶鑄被打倒之謎(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頁208~210。
師哲口述,師秋朗筆錄,我的一生──師哲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徐友漁,「再說文革中的造反派──與華林山商榷」,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209~230。new window
徐友漁,「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收錄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267~285。new window
徐天明,春天的故事:深圳創業史1979~2009(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4月)。
徐正戎、張峻豪,「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2004年,頁139~180。new window
徐明天,春天的故事:深圳創業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4月)。
徐斯勤,「中國大陸中央與各省關係中的水平性與垂直性權力競爭,1993~2004:菁英政治與投資政策的議題聯結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2期(2007年6月),頁1~33。new window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2期(2001年12月),頁95~169。new window
徐斯儉,「退化極權政體下的有限改革」,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台灣智庫,2004年1月),頁165~207。new window
徐斯儉,「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4月),頁1~16。new window
徐維、陳東平,珠江模式及其發展前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12月)。
徐澤榮譯,David Shambaugh(沈大為)著,趙紫陽的崛起與陷落(香港:百姓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1月)。
徐澤榮譯,Ezra F. Vogel(傅高義)著,廣東改革:中國大陸跨出的第一步(台北:天下文化,1989年11月)。
耿曙,「邁向市場轉型中的中國地方政企關係」,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步2002年11月),頁391~412。
耿曙、涂秀玲,「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研究」,李英明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10月),頁217~246。
袁小倫,「利劍緣何難出鞘」──從毛澤東文稿讀建國初期的葉劍英」,葉劍英研究(廣州),2003年第4期(總第40期)(2003年12月),頁18~32。
袁小倫,「從毛鄧之間看葉帥(上)」,葉劍英研究(廣州),2004年第4期(總第44期)(2004年12月),頁51~63。
袁易,「中共威權政體轉型的政治動力」,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1995年6月),頁5~17。new window
馬群,「中共軍事改組與權力沈浮」,廣角鏡(香港),第90期(1980年3月16日),頁29~31。
高宗熹編者,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出版社,2003年2月)。
高華,「革命政治的變異與退化:『林彪事件』的再考察」,廿一世紀(香港),總第97期(2006年10月),頁69~87。new window
高新,降伏「廣東幫」(香港:明鏡出版社,1999年9月)。
高曉,他將領導中國──習近平傳(香港:明鏡出版社,2010年)。
國安民,八十年代中共改革派之興起與變遷(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3年5月)。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研究途徑與發展」,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12月),頁73~99。new window
寇健文,「從權力繼承看中共黨史」,李英明、關向光主編,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頁73~103。
寇健文,「情勢發展評估報告(2007年):中國大陸政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7年1月1日,http://iir.nccu.edu.tw/index.php?include=article&;id=2292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10月)。
崔之元,第二次思想解放與制度創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張五岳,中共派系衝突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張占斌、張國華,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複雜局勢與中共高層決策(北京:新華書店,2011年1月)。
張永生,「中央與地方關係如何演進:一個分析框架及其含義」,收錄於Ross Gamaut, Jane Golley,宋立剛主編,中國未來二十年的改革與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頁45~61。
張永宏,「發展型政府與地方產業的成長:樂從現象分析」,廣東社會科學(廣州),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15日,總第118期),頁174~179。
張江明,歷史轉折關頭的葉劍英(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3月)。
張江明主編,葉劍英在廣東的實踐與理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張志錚、石祖培主編,改革開放中的廣東經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張亞鋒、晏慎鈞、馬勇,一代名將許世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張根生,「1976年,我任廣東省委書記」,收錄於《南方都市報》主編,我的一九七六(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年1月),頁7~15。
張健、張炳申著,廣東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頁34。
張勝友,珠江故事:東方的覺醒(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7月)。
張雅君,「地方主義的滋長」,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頁217~239。
張雅君,「論中共的地方主義」,中國大陸研究,第 36卷第10期(1993年10月),頁5~18。new window
張雅君,改革開放後中共省級政府自主性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張靜如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史第二卷(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玉英,「中國大陸地方政府之研究──廣東省」,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6期(1991年6月),頁57~72。new window
梅葉、王洪飛,「葉劍英與鄧小平的復出」,黨史縱覽(北京),2005年第2期,http://qkzz.net/magazine/1005-9482/2005/02/65419.htm
深町英夫﹝日﹞,近代廣東的政黨、社會、國家──中國國民黨及其黨國體制的形成過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7月)。
產經新聞《毛澤東秘錄》採訪編輯小組,毛澤東帝國(上)(台北:書泉出版社,2002年6月)。
許世友,許世友上將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5月)。
許保家,讓思想衝破牢籠:胡耀邦出任中宣部長的日子(1978-1980)(香港:天行健出版社,2010年1月)。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許漢,胡耀邦評傳:中國大陸知識份子的精神領袖(台北:開今文化公司,1994年6月)。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9月)。
陳小雅,「楊尚昆的矛盾與趙紫陽的倒台」,多維新聞,2013年6月5日,http://history.dwnews.com/big5/news/2013-06-05/59211731-all.html
陳弘君,「結束文革災難 奠基中華騰飛──葉劍英對開啟中國改革開放大業的卓越貢獻」,葉劍英研究(廣州),2007年第2期(總第54期)(2007年6月),頁14~17。
陳永生,「從中共的『十七大』檢視大陸財政體制的轉型」,新世紀中國政策: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所,2007年12月),頁260~277。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5月)。new window
陳永發,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5月)。new window
陳宏,1979~2000深圳重大決策和事件民間觀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1 月)。
陳廷一,許世友外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8月)。
陳恩,「習近平將延續胡錦濤的對台政策」,《大事件》編輯部,十八大政治局之選(香港:明鏡出版社,2011年3月),頁393~399。
陳偉明,「網路互動分合-近代中國的廣東商幫」,歷史月刊,第160期(2001年5月),頁59~62。
陳華昇,「廣東『反地方主義』運動與派系衝突之分析(1949~1975年)」,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3期(2008年9月),頁1~36。new window
陳華昇,「廣東集團勢力對1970年代後期中共政治變遷之影響」,發表於「第一屆中共黨史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9年6月23日)。
陳開枝,起點:鄧小平南方之行(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6月)。
陳馳,「中共開始清理門戶」,廣角鏡(香港),第90期(1980年3月16日),頁24~26。
陳德昇,「中共『十七大』區域經濟發展動向」,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56~258。
陳模,「古大存冤案及其平反」,光明網,http://www.gmw.cn/content/2005-01/28/ content_173235.htm。
陳憲宇、王瑩、陳弘君,「廣東改革開放的開局──王全國訪談錄」,收錄於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頁232~269。
陳應良,中國香港經濟縱橫談(香港:《經濟與法律》出版社,1997年5月)。
陶儀芬,「從『放權讓利』到『宏觀調控』:後鄧時代『中央與地方金融關係的轉變』」,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頁235~262。
傅勇,中國式分權與地方政府行為:探索轉變發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傅崇碧,傅崇碧回憶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年12月)。
單世聯,「眼底吳鉤看不休──葉劍英與『文革』」,二十一世紀(網路版)(香港),總第9期(2002年12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11072.htm(2008/5/5)。
寒山碧,「趙紫陽在中央的功過」,收錄於徐澤榮譯,David Shambaugh(沈大為)著,趙紫陽的崛起與陷落(香港:百姓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1月),頁265~293。
寒山碧,鄧小平最後歲月(香港:東西文化公司,1993年9月)。
寒山碧原著,伊藤潔縮譯(唐建宇、李明譯),鄧小平傳(香港:東西文化公司,1992年12月)。
彭冰,「中央和地方關係中的上市公司治理」,北京大學學報(哲學主會科學版)(北京),第45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75~82。
曾生,曾生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2月)。
湯應武,抉擇: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的歷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8月)。
程寶美,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新華書店,2006年6月)。
童振源,「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轉型與挑戰」,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4年1月),31~73。new window
華業,廣東人的生意謀略(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7月)。
馮克利譯,Ezra E. Vogel(傅高義)著,鄧小平改變中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2年6月)。
馮治軍,毛澤東與林彪(香港:皇福圖書,1998年12月)。
黃一兵,「《黨史》二卷:新中國二十九年歷史的當代學術建構──以《黨史》二卷的注釋及注釋引文分析為線索」,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1年第8期(總第158期)(2011年8月15日),頁79~89。
黃子雲,「波瀾壯闊的歷史詩篇──葉劍英與毛澤東」,葉劍英研究(廣州),2007年第2期(總第54期)(2007年6月),頁60~72。
黃仁德、鄭文發,中共改革開放後的財政調控(台北:華泰書局,1997年1月)。
黃亞生,「80年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縱覽中國,2012年2月17日,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4235
黃修烈、潘兆民譯,Flemming Christiansen &; Shirin M. Rai 著,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頁326。
黃國鈞,正式政治V.S.非正式政治:從制度化與派系因素解讀中共省級人事權力的行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0月)。
塗百堅、陳怡如譯,Willy Wo-Lap Lam著,世紀末中國:鄧小平續局(台北:智勝文化公司,1996年1月)。
新華社,「許世友同志生平」,收錄於許世友著,許世友上將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5月),頁436~440。
楊力翔,「胡耀邦與葉劍英的患難深情」,葉劍英研究(廣州),2006年第1期(總第49期)(2006年3月),頁36~46。
楊中美,平步青雲:中共新總理溫家寶(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3年8月)。
楊天石主編,改革風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12月)。
楊立,古大存沈冤錄(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0年)。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年11月)。
楊奎松,「1950年代中共反『地方主義』的由來──建國初期中共幹部任用政策之考察」,中國當代史研究(上海),第1輯(2009年4月),頁1~38。
楊建成,「『葉劍英與鄧小平』座談會綜述」,葉劍英研究(廣州),2004年第3期(總第43期)(2004年9月),頁48~52。
楊建成,「從主政南粵的若干問題看葉劍英的戰略思想」,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1997年6月15日),頁102~105。
楊建成,「論葉劍英在新中國的歷史地位」,葉劍英研究(廣州),2009年第4期(總第64期)(2009年12月),頁4~9。
楊勝群,「經濟發展對地方政府議價能力之影響-以廣東為例」,全球政治評論,第3期(2003年7月),頁131~153。new window
楊開煌,「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研究導論(上輯)(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年12月),頁339~390。
楊繼繩,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 ,2004年11月)。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1976~1997(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7月)。
溫洽溢譯,Jonathan D. Spenc(e史景遷)著,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台北:時報出版社,2001年)。
溫洽溢譯,Jonathan D. Spence(史景遷)著,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台北:時報出版社,2001年)。
葉永烈,王洪文(香港:文化教育出版公司,1990年10月)。
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葉向真,「葉劍英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起草始末」,收錄於于光遠、杜潤生等著,改革憶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78~87 。
董立文,「從權力繼承看中共政治發展的非制度化」,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台灣智庫,2004年1月),頁129~163。new window
董國強,「1967年夏天南京『倒許』風潮的台前幕後」,二十一世紀(網路版)(香港),總第56期(2006年11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610063.htm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鄒讜,中國革命再闡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滿妹,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8月)。
熊文釗,大國地方──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憲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頁24。
翟亞柳、喬君、陳鶴,「二○一○年國外中共黨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1年第8期(總第158期)(2011年8月15日),頁99~108。
蒙光勵,「略論方方與廖承志」,廣東社會科學(廣州),1994年第6期(1994年12月15日),頁97~102。
蒲海燕、夏琢瓊,「主政南粵時期的葉劍英」,客家研究輯刊(梅州),1995年第1期(總第6期),頁194~203。
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1996年5月),頁39~55。new window
趙永茂,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臺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趙永茂,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公司,2002年12月)。new window
趙佳月、黃慧瑩、袁喆,「每臨大事總有靜氣 放眼高歌 心憐天下:葉劍英之女葉向真回憶父親一生數次堅毅抉擇」,收錄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編,新中國60年甲子記憶(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4月),頁168~177。
趙建民,「自『放權讓利』看80年代中國大陸的中央與地方」,中共研究,第31卷第7期(1997年7月),頁69~79。
趙建民,「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1995年6月),頁66~80。new window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9月)。new window
趙甦成,「中國大陸外貿與外資發展模式:省區與區域層面之比較」,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2000年8月),頁69~100。new window
趙鼎新,國家、社會關係與八九北京學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趙曉光、劉杰,鄧小平的三起三落(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齊茂吉,五○年代至八○年代由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探討其軍事路線之演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劉子健,「方方『地方主義』冤案始末」,收錄於張江明,歷史轉折關頭的葉劍英(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3月),頁242~269。
劉田夫,「1979,闖一條新路」, 收錄於深圳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深圳:一個城市的奇蹟(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11月),頁1~11。
劉田夫,劉田夫回憶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6月)。
劉杰、徐綠山,鄧小平和陳雲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劉金田主編,鄧小平的歷程:一個偉人和他的一個世紀(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4年8月)。
劉建平,當代中國史論:實證的知識呈現與思想表達(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0月)。
劉炫文,八○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地方主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劉勝驥「論中共對『八九』民運人士的處理」,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7期(1993年7月), 頁16~29。new window
劉雲卿譯,渡邊利夫、小島朋之著,毛澤東與鄧小平(台北:大展出版公司,1995年3月)。
廣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編,廣州 近代大事典(1840~2000年)(廣州:廣州出版社,2003年12 月)。
樂為良、黃裕美譯,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重估中國崛起(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9月)。
潘兆民,「中國地方人大的身分結構變遷及其影響分析──地方政治菁英的壟斷行為」,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22~38。
潘東生,「永遠的懷念:寫在任仲夷畫冊『歲月痕跡』出版前夕」,南方都市報(廣州),2011年11月15日。
蔡文軒,中共政治改革的邏輯:四川、廣東、江蘇的個案研究比較(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11年6月),頁59~61。new window
蔣紅軍,「調適與變遷:中央與廣東關係30年的歷史考察」,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9年第4期(2009年12月),頁7~12。
鄧小平,「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節錄),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編,反對地方主義──整風學習參考資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頁2。
鄭仁佳,「民國人物小傳──古大存」,傳記文學,第77卷第2期(2000年8月),頁144~147。
鄭永年,「『分權戰略』與半聯邦制的演進」,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72~88。
鄭永年,「中央地方關係與中國改革新動力」,中國評論報網路報,2010年8月3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1432046&;page=4
鄭永年,朱鎔基新政:中國改革的新模式(NJ:八方文化公司,1999年3月)。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弘資訊公司,2000年2月)。new window
鄭永年、單偉,「放權與改革:中國的中央、地方與公民社會」,發表於中共政經發展與兩岸關係:2008-2009檢視與前瞻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暨治理論壇主辦,2009年5月23~24日),頁1~22。
鄭在浩「改革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評價過去25年」,熊景明、關信基編,中外名學者論21世紀初的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9~26。
鄭竹園,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5月)。
鄭笑楓、舒玲,陶鑄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11月)。
鄭惠主編,中國命運大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8年11月)。
鄭群、劉子健,「土改風雲彰顯遠見卓識──葉劍英在土改中保護華僑的政策思想述論」,葉劍英研究(廣州),2007年第3期(總第55期)(2007年9月),頁6~12。
鄭義,鄧小平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年2月)。
盧荻,「記習仲勳參加十一屆三中全會」,收錄於鄭惠主編,中國命運大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8年11月),頁309~319。
盧荻,「經濟特區是怎樣『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吳南生訪談錄」,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頁210~230。
盧荻、陳憲宇、王瑩,「傳好改革開放接力棒──朱森林訪談錄」,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頁474~513。
蕭全政,「中共經濟改革及其對兩岸關係的意義」,收錄於蕭全政著,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出版社,1995年9月),頁216~259。
錢鋼,中國傳媒與政治改革(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8年7月)。
薄一波,「葉劍英在非常時期之『序一』」,收錄於范碩,葉劍英在非常時期(上)(天津:華文出版社,2002年6月),頁1~4。
薄一波,領袖.元帥.戰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5月)。
薛絢譯,John King Fairbank(費正清)著,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3月)。
薛慶超,中國現代史第十卷: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薛慶超,歷史的見證:「文革」的終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薛慶超,艱難抉擇:1976-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年2月)。
謝春濤主編,轉折中國: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謝慶奎,「中國政府的府際關係」,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37卷第1期(總第197期)(2000年1月),頁26~33。
謝慶奎、楊鳳春、燕繼榮,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3月)。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11月)。
鍾延麟,「文革前『次位繼承人』之部署與安排──毛澤東與鄧小平、林彪關係發展之另探」,李英明、關向光編著,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年),頁171~209。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9月)。
韓素音﹝英﹞(王弄笙等譯),周恩來與他的世紀:1898-1998(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11月)。
韓鋼,「粉碎『四人幫』與歷史轉折」,收錄於于光遠、杜潤生等著,改革憶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9~15。
歸化章、浦前,100「六四」人物20年(香港:晨鐘書局,2009年6月)。
顏長江,廣東大裂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魏艾,「『十七大』後發展策略規劃與中國大陸經濟走向」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51~255。
羅石賢,鄧小平政海走一回(台北:時代風雲出版公司,1995年3月)。
羅德明(Lowell Dittmer),「中國新領導──從分工、政治背景與政策傾向評量」,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0年12月),頁44~67。
譚元亨、戴勝德,投筆從戎──曾生的戰鬥生涯(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
關相生,「豐功垂青史──在葉帥身邊見聞」,葉劍英研究(廣州),2007年第2期(總第54期)(2007年6月),頁8~13。
嚴家其,聯邦中國構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2年5月)。
嚴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台北:百川書局,1989年)。
嚴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2月)。
蘇浩峰,「歷史審美超越中的說理藝術(代序)」,收錄於張勝友著,珠江故事:東方的覺醒(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7月),頁2~8。
鐘鼎,大陸財政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12月)。
闞思靜、季葉譯,巴拉奇‧代內什著,鄧小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5月)。
鐵竹偉,廖承志傳(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7月)。
顧保孜,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1年1月)。
顧速、董方譯,James R. Townsend &; Brantly Womack著,中國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權延赤,天道:周惠與廬山會議(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7年4月)。
權延赤,陶鑄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11月)。


貳、英文書目

Benton, Gregor, “Under Arms and Umbrellas: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ommunism in Defeat,” in Tony Saich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m Revolution ( Armonk: M. E. Sharpe, 1995), pp.116~143.
Bo, Zhiyue, “The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Under Hu Jintao, ”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19。
Bo, Zhiyue,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2002).
Cai, Hongbin and Daniel Treisman, “Did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Cause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World Politics, No.58 (July 2006), pp.505~535.
Chang, Maria Hsia, “China Futuure: Regionalism, Federation or Disintegratio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XXV, No.3 (September 1992), pp.209~232.
Cheng, Joseph Y. S., “Introduction,” in Joseph Y. S. Cheng ed., The Guangdong Development Model and Its Challenge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8), pp.1~12.
Cheung, Peter T. Y.,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Guangdong,” Y. M. Yeung and David K. Y. Chu eds., Guangdong: Survey of A Province undergoing rapid chang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9~52.
Cheung, Peter T. Y., “The Guangdon Advantage: Provinc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Toward Resource Allocation since 1979,” in Peter T. Y. Cheung, Jae Ho Chung, and Zhimin Lin, eds., Provincial Strategie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Leadership, Politics, and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E. Sharpe, 1998), pp.89~144.
Chongyi, Feng and David S. G. Goodman, “Hainan: Communal Politics and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in David S. G. Goodman ed., China’s Provinces in Reform: Class,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7), pp.53~88.
Chung, Jae Ho,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Midterm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 (June 1995), pp.487~508.
Cohen, Paul A., “The Post-Mao Reform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47, No.3 (August 1988), pp.518~540.
DiMaggio, Paul J. and Walter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ono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in Walter W. Powe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p.63~82.
Ding, Yijiang, Chinese Democracy after Tiananme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 UBC Press, 2001).
Dittmer, Lowell and Yu-sang Wu,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47, No.4 (July 1995), pp.467~494.
Dittmer, Lowell,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34 (July 1995), pp.1~34.
Dittmer, Lowell, “Modernizing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in Jonathan Unger e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2002), p.3~37.
Dittmer, Lowell, “The Changing Shape of Power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45 (January 2001), pp.53~67.
Dittmer, Lowell,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4).
Dome, Jurge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PRC: A Time of Transiti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5).
Dreyer, June Teufel,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New York : Pearson Longman, 2004).
Fewsmith, Joseph, 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 N.Y. : M.E. Sharpe, 2001).
Forster, Keith, “Localism, Central Policy, and the Provincal Purges of 1957-1958:The Case of Zhejiang,” in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pp.191~233.
Forster, Keith, “Localism, Central Policy, and the Provincal Purges of 1957-1958:The Case of Zhejiang,” in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pp.191~196.
Forster, Keith, “Zhejiang: Paradoxes of Restoration, Reinvigoration and Renewal, ”in David S. G. Goodman ed., China’s Provinces in Reform: Class,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 London: Routledge, 1997), pp.237~271.
Forster, Keith, Rebellion and Factionalism in a Chinese Province: Zhejiang, 1966-1976 (Armonk, N.Y.: M.E. Sharpe, 1990).
Franz, Uli, Deng Xiaoping (Bost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Gardner, John, 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Succession to Mao (London: Macmillan, 1982).
Garside, Roger, Coming Alive: China After Mao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1).
Goetz, Edward G., “The New Localism From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in Edward G. Goetz and Susan E. Clark eds. The New Localism: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 in a Global Era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3), pp.199~220.
Goldstein, Avery, “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PRC,”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 (September 1994), pp.714~730.
Goldstein, Avery,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odman, David S. G. and Feng Chongyi, “Guangdong: Greater Hong Kong and the New Regionalist future,”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p.177~201.
Goodman, David S. G.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Goodman, David S. G., “China in reform: The View form Provinces, ” in David S. G. Goodman ed. China’s Provinces in reform: Class,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p.1~20.
Goodman, David S. G., “Political Perspectives,” David S. G. Goodman ed.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pp.20~37.
Goodman, David S. G.,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p.1~20.
Goodman, David S. G.,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p.1~20.
Goodman, David S. G., Centre &; Provin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chuan &; Guizhou 1955-196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Goodman, David S. G., Deng Xiaoping and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 Biography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Gu, Zhibin, China Beyond Deng: Reform in the PRC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Publishers, 1991).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Methuen. 1999).
Hall, Peter A,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Rationalist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James Maboney and Kathleen Thelen eds.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204~223.
Hall, Peter and Taylor C.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No.2(1996), pp.936~957.
Hendrischke, Hans, “Province in Competition: Region, Identity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ans Hendrischke and Feng Chongyi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Provinc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p.1~30.
Hsu, Szu-chie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the PRC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1994-97,” Issues &; Studies, Vol.36, No.2 (March/April 2000), pp.31~72.
Huang, Yashe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itutional Dimensions,” World Development, Vol.24, No.4 (April 1996), pp.655~672.
Huang, Yashe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mmergut, Ellen M.,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Vol.26, No.1(March 1998), pp.5~34.
Jing, Zhang, “Neighborhood-Level Government: The Grow Social Foundation of a Public Sphere,” in Jude Howell ed., Governance in China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
Koelble, Thoma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7, No.2 (January 1995), pp.231~243.
Krasner, Stephen,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No.2 (Jan. 1984), pp.223~246.
Landry, Pierre,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s Control of Local Elite in the Post-Mao Era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Li, Cheng and David Bachman, “Localism, Elitism, and Immobilism: Elite 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Post-Mao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2, No.1(October 1989), pp.64~96.
Li, Cheng, “A Pivotal stepping-Stone: Local Leaders’ Representation on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23 (winter 2008), pp.1~13.
Li, Cheng, “Hu’s Southern Expedition: Changing Leadership in Guangdong,”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24 (spring 2008), pp.1~13.
Li, Cheng, “Political Localism Versus Institutional Restraints: Elite Recruitment in Jiang Era,” in Barry J. Naughton and Dali L. Yang eds., Holding China Together: Diversi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ost-Deng Er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9~69.
Li, Cheng, China’s Leaders: The New Generatio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1).
Li, Linda Chelan, Centre and Province: China 1978-1993, Power as Non-Zero-Su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Lieberthal, Kenn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Lieberthal, Kenneth, Governing China :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 W. W. Norton, 2004).
Linz, Juan and Arturo Valenzuela eds.,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
Liu, Yia-Ling, “Reform From Below: The Private Economic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0 (June 1992), pp.293~316.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Succession to Mao and the End of Maoism, 1969~82,”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The Eras of Mao and De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249~339.
Mahoney, James and Kathleen Thelen, “ 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James Maboney and Kathleen Thelen eds.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1~37.
Manning, Stephen, “Social and Cultural Prerequisites of Democratization: Generalizing from China”, in Edward Friedman ed., 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zation: Generalizing East Asia Experiences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1994), pp.232~248.
Meisner, Maurice, The Deng Xiaoping Era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6).
Nathan, Andrew J., “A Faction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53 (January 1973), pp.33~66.
Nathan, Andrew J., China’s Trans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Naughton, Barry J. and Dali L. Yang, “Holding China Together: Introduction,” in Barry J. Naughton and Dali L. Yang eds., Holding China Together: Diversi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ost-Deng Er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1~26.
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inomic Reform, 1978-1993(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Nordling, Eric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ty Perss, 1983).
Oi, Jean C., Rural China Take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Page, Edward C., Localism and Centralism in Europe: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Bases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eters, B. Guy,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Dieter K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205~220.
Pierson, Paul,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9, No.2(April 1996), pp.123~163.
Pierson, Paul, ”Increasing Return,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 No.2 (June 2000), pp.251~267.
Pye, Licia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