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劉小楓
出版日期:1994
卷期:21
頁次:頁114-125
主題關鍵詞:金耀基現代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2
圖書
1.Giddens, A.、廖仁義(1992)。批判的社會學導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耀基(1991)。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luchter, Wolfgang(1986)。理性化與官僚化--對韋伯之研究與詮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耀基(1966)。現代人的夢魘。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立平(1992)。傳統與變遷--國外現代化以及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ehling, P.(1992)。現代作為社會迷思:社會科學的現代化理論之批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uhmann, N.(1991)。對現代的觀察。Hamburg。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5)。金耀基社會文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弗•庫寧漢(1992)。社會科學的困惑:客觀性。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杭之(1991)。一葦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cheler, M.(1976)。諧調的世界時代中的人。舍勒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大為(1990)。由台灣思想史中的一個歷史轉折看發言權的取代與轉型: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過渡到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耀基(1985)。範典與社會學之發展。講座教授就職演講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耀基(1982)。社會學的中國化:一個社會學知識論的間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耀基(1982)。範典與社會學之發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溫伯格(1989)。工業社會的趨同問題。現代化理論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