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意義與理論基礎
書刊名:政治科學論叢
作者:蕭全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au, Chyuan-jenq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3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社會科學本土化社會科學中國化學術主體性臺灣主體性科學哲學The indigen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sThe sinon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sAcademic subjectivityThe Taiwan subjectivity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6) 博士論文(4) 專書(5)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8
  • 點閱點閱:90
     社會科學的本土化一直是二十年來學界所努力的目標。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的威權轉型和統獨議題的浮現,社會科學本土化潮流中遂有「中國化」、「臺灣化」,甚至「反中國化」與「去中國化」之爭。 本文從兩種社會科學典範的角度,一方面檢討社會科學「中國化」、「臺灣化」「反中國化」和「去中國化」等泛政治性觀點的可能不足,另方面則主張從臺灣整體實存政經社文網絡立基,建構能突顯「學術主體性」或「臺灣主體性」的本土化社會科學理論。其間的關鍵,在於這種方法能從一般社會科學的普同性中分離出臺灣社會科學的特殊性,而且能以臺灣社會科學的普同性,整合國內社會科學上因不同時間或其他理由而主張的各種特殊性。
     The indigen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the academic efforts in Taiwan for the past twenty years.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uthoritarianism, beginning in the mid-1980s, however, there came severe disputes over the manners and contents of the indigenization. Among others, sinonization, Taiwanization, or even antisinonization and de-sinonization were separately argued to be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indigenization.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two paradigms (the theory-centered and the fact-centered ones) in social sciences, this article first tries to inspec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rguments to define the indigenization as isnonization, Taiwanization, anti-sinonization, or de-sinonization. Furthermore, based upon the fact-centered paradigm, this paper argues the only way to embody "the academic subjectivity" or "the Taiwan subjectivity" that has been always emphasized in the indigenization efforts is to start from a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what had happened in Taiwan.
期刊論文
1.林書揚(19950700)。審視近來的臺灣時代意識流:評陳昭瑛、陳映真、陳芳盟的「本土化」之爭。海峽評論,55,5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直(1994071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該躋身世界主流。亞洲週刊,8(2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全政(19960600)。政治民主化與臺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7,287-3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全政(19940400)。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5,59-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國慶(19950300)。追尋「臺灣意識」的定位:透視〈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之迷思。中外文學,23(10)=274,12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芳明(19950500)。殖民歷史與臺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中外文學,23(12)=276,110-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昭瑛(19950200)。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273,6-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啟政(19940300)。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3,5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曉波(19950500)。臺灣本土化的異化:評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海峽評論,53,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映真(19950400)。臺獨批判的若干理論問題:對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之回應。海峽評論,52,3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全政(1998)。讓政治科學回到政治的科學。暨大學報,2(1),10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國樞(1999)。「西化華人心理學」的本土化:我的學思心路歷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全政、楊德睿(1991)。對自由主義憲政觀的反省。中國論壇,31(9),1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喬(1993)。臺灣(國家)的認同結構。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20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敬一(1998)。經濟學學術研究的本土化與國際化。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會議會前會:社會科學組會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5-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光國(1998)。建立「學術實踐的主體性」。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會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9-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羊憶蓉(1995)。學術本土化--兩個運動(從「中國化」到「臺灣化」) ; 一種矛盾(尋找主體性)。大學教育研討會,師大教研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183-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全政(1999)。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與轉型--解嚴後的臺灣社會」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會議日期: 1999年4月1-3日)。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國煇(1994)。臺灣結與中國結 : 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opper, Karl R.(1964)。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New York, NY:Harper TorchBooks。  new window
3.Katouzian, Homa(1980)。Ideology and Method in Economics。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Feyerabend, Paul(1988)。Against Method: Outline of an Anarch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London:Verso。  new window
5.魏鏞(1971)。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bbie, E. R.(2010)。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new window
7.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slow, Abraham H.(1962)。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Princeton, NJ:D. Van Nostrand Co。  new window
9.武長德(1984)。科學哲學--科學的根源。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ernstein, Richard J.(1983)。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 Science, Hermeneutics, and Praxi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new window
11.Prigogine, I.、Stengers, I.(1984)。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New York, NY:Bantam Books。  new window
12.普里戈金、沈力(1990)。混沌中的秩序。台北:結構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Kuhn, Thomas Samuel(1970)。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5.韋政通(1991)。立足臺灣,關懷大陸。立足臺灣,關懷大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思賢(1992)。巴柏、歷史主義與政治思想的傳統。當代政治思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友蘭(1936)。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國樞、文崇一(1982)。序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啟政(1991)。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新煌(1986)。旅美中國社會學家談社會學中國化。社會學中國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戴國煇(1985)。「臺灣人意識」與「臺灣民族」-與陳映真對談於愛荷華。臺灣史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戴寶村(1993)。臺灣不認唐山的本土認同。創造臺灣新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Coveney, Peter、Highfield, Roger(1990)。The Arrow of Time。The Arrow of Time。London, UK。  new window
24.Mannheim, Karl(1952)。Ideology and Utopia。Ideology and Utopia。London, UK。  new window
25.Popper, Karl Raimund(1962)。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window
其他
1.曾孝明(1998)。參加1998年光電及通訊(OECC)研討會出國報告,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啟政(1987)。從中國社會學既有性格論社會學研究中國化的方向與問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南(1986)。社會學中國化的下一步。社會學中國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新煌(1982)。社會學中國化的結構問題:世界體系中的範型分工初探。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聰榮(1993)。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耀基(19820000)。社會學的中國化:一個社會學知識論的問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國樞(19820000)。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秀煌(19820000)。從方法論的觀點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問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承恕(19820000)。社會科學中國化之可能性及其意義。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啟政(1984)。邊陲性與學術發展:再論科學中國化。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