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禮器「牙璋」的類型學研究--兼論香港大灣新出牙璋的年代
書刊名:故宮學術季刊
作者:彭適凡
作者(外文):Peng, Shi-fan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3:3
頁次:頁105-122+左5
主題關鍵詞:牙璋類型學禮器香港Ya-changTypologyCeremonial objectHong k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24
     本文將多年來考古出土牙璋詳加區分,排比分類,將其分為六大型,又從各型牙 璋出土的文化遺存和相關遺物深入分析,對諸型的年代進行深入考證,最後揭示出禮玉牙璋 的發生、發展、興盛和衰微規律。文尾還比照各地牙璋的發展序列,結合地層學及伴出的陶 器分析,推定香港大灣牙璋的年代應為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analyzes in detail ya-chang excavated over the past years, arranging the artifacts into categories constituting six primary types, and comparing the cultural remains and related relics associated with each ya-chang type, while providing in-depth verification of dating.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illuminat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a-chang as a ceremonial jade, tracing its pattern of rise and decline. Furthermore,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ya-chang from various geographical regions, combined with an analysis of stratography and accompanying ceramics, concluding that the ya-chang from the Ta-wan site in Hong Kong dates from the Late Shang to the Early Western Chou (ca. 13th-mid. 10th centuries B.C.E.).
期刊論文
1.朱非素(1981)。談談馬壩石峽遺址的幾何印紋陶。文物集刊,1981(3),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漢市文化局(1989)。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9(5),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巳奈夫(1982)。中國古代の石庖丁形玉器と骨鏟形玉器。東方學報,54,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6)。偃師二里頭遺址新發現的銅器和玉器。考古,1976(4),259-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淦縣博物館(1991)。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發掘簡報。文物,1991(1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學勤(1992)。論香港大灣新出牙璋及有關問題。南方文物,1992(1),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9)。1969-1977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1),27-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西安半坡博物館(1983)。陝西神木石峁遺址調查試掘簡報。史前研究,1983(2),92-100+189-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永波(19921100)。中國上古瑞圭研究。故宮學術季刊,10(2),55-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學勤(1992)。論香港大灣新出牙璋及有關問題。南方文物,19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臨沂文物組、劉心健(1975)。山東臨沂大范庄新石器時代墓葬的發掘。考古,197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文建(1987)。石門縣商時期遺存調查--寶塔遺址與桅岡墓葬。湖南考古輯刊,1987(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隊(1988)。1980年秋河南偃師二里實遺址發掘報。考古,198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8)。許昌大路陳村發現的商代墓。華夏考古,19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凡(1959)。福建漳浦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熊卜發(1988)。湖北孝感地區商周古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8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安陽市博物館(1992)。安陽市梯家口村殷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廣東省博物館(1991)。廣東平遠縣寨頂山遺址調查。考古,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果、李秀國(1991)。南丫島發掘散記。文物天地,19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公哲(1957)。香港考古記。考古學報,19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式挺(1981)。談談佛山河岩遺址的重要發現。文物集刊,19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深圳博物館(1990)。深圳市疊石山遣址發掘簡報。文物,1990(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公哲(1957)。香港發現的摩崖。考古通訊,195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馮漢驥、童恩正(1979)。記廣漢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2),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廣漢縣文化局(1987)。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7(1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戴應新(1988)。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考古與文物,1988(5/6),239-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曾凡(1980)。關於福建史前文化遺存的探討。考古學報,1980(3),263-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洪明(1985)。山東省海陽縣史前遺址調查。考古,1985(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趙新來(1966)。鄭州二里崗發現的商代玉璋。文物,19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陜西省文管委員會(1960)。陜西崎山、扶風周墓清理記。考古,196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戴應新(1977)。陝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77(3),154-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國社會科學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1983)。1980年秋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3(3),199-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社會科學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1987)。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器和玉器。考古,1987(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伯達、中國美術全集編委會(198607)。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9.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聰(1991)。香港考古之旅。香港:香港區域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巳奈夫(1991)。中國古玉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深圳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91)。環珠江口史前文物圖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適凡(1987)。中國南方古代印紋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適凡(1980)。中國南方代印紋陶。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1976)。侯馬盟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30905)。東莞村頭遺址第二次發掘收獲頗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德安(1994)。試論三星堆玉璋的種類、淵源及其宗教意義。南中國及近鄰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淑蘋(1994)。牙璋研究。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應新(1994)。石峁牙璋及其改作。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學海(1984)。牙璋雜談。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應新(1984)。石峁牙璋及其改作--石峁龍山文化玉器研究雜記。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式挺(1984)。淺說粤港,「牙璋」及相關器物。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區家發(1984)。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區家發(1994)。大灣牙璋年代與相關問題。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適凡(1994)。略論香港地區出土的古代印紋陶。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