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博物館的使命與功能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張譽騰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0:3
頁次:頁17-22
主題關鍵詞:大學博物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21
     本文首先從大學的理念談起,作者引述德國哲學家雅士培的話,認為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模鑄整全的人,主張在教學與研究之外,大學更應措意於創造性之文化情調。 作者認為大學博物館藉著其內部的、學術性的博物館成份,透過其收藏與研究,主要用來因應大學在學術性的教學,和科學與學術性的研究這兩方面的需要。至於其外部的、公眾博物館的成份,則可透過其展示與教育,配合校園中的其他活動,有所裨益於大學中創造性文化情調的形塑,以及走出象牙塔,服務社會的功能。 其次,作者探討大學博物館和教學研究的關係,他認為在學術性的教學方面,大學博物館最重要的功能,是要提供三度空間的標本和文物,讓學生有機會實際去觀察他們曾在書本上學到或正在學習中事物的真實尺度和風貌。這些標本或文物最好能排比放置在一種能說明它們在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如何發生,以及居於怎樣的地位的展示脈絡中。在於客觀的限制,並非所有標本文物都能展示出來,作者提出的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在展示廳的外緣,設計全部或局部開放的收藏庫(open storage) ,或「可以看見的收藏庫」 (visible storage),讓學生可以在館員的指導和監督之下,進一步接觸相關的收藏品,使學生因觀看展示所激發的興趣得以斷續保持鞏固,藉以深植其求知的欲望。 最後,也是本文的重點,在這裡作者處理大學博物館與教育的關係,他認為就教育觀點而論,大學博物館的角色,除了輔助教育和研究之外,最積極的一項功能,還在於她能成為創造性校園文化情調的一個重要的成,是一個能提供「博雅教育」 (liberal art education) 和「通識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的場所,有助於培養通達而有修養與識見之文化人。在結語中作者提出他對大學博物館的期待,並以臺灣大學博物館為例,說明她將是一個由臺大生師與校友們所共同孕育、形塑及運作的博物,一個能進行不同學科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以及知識與熱情之間對話的場域,一個追求專精與通博間的平衡,扮演結合象牙塔與社會服務站的角色,一個展現臺灣大學抱負與識見,呈現大學理念,做為大學精神表徵的地方。她將是臺大師生關照自己的一面鏡子,用來發現自我的形象,尋求對臺大過去的詮釋、現在的理解,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她同時也是一面能讓社會大眾拿著藉以深入瞭解臺大歷史特質和精神特性的鏡子。
期刊論文
1.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譽騰(19951000)。歐本海默語錄--探索館創館館長的博物館哲學。博物館學季刊,9(4),39-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之藩(1996)。時空之海。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耀基(1983)。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理論與實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mes, M. M.(1992)。Cannibal Tours and Glass Boxes: The Anthropology of Museums。Vancouver:UBC Press。  new window
5.Harvard University Museum Council(1994)。Treasure of Art and 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6.Jaspers, Karl(1960)。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new window
7.Merill, L. L.(1989)。The Romance of Victoria Natural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 Press。  new window
8.Snow, C. P.(1959)。The Two Culture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羅青(19660309)。收藏眼.求道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umphrey, P. S.(1991)。The Nature of University Natural History Museum。Natural History Museum: Directions for Growth。Lubbock:Texas Tech. Univ.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