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以臺灣客家文物館為例
書刊名:博物館與文化
作者:吳詩怡張翰璧 引用關係蔡芬芳
作者(外文):Wu, Shih-yiChang, Han-piTsai, Fen-fa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6
頁次:頁47-90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客家文物館客家記憶記憶框架MuseumsHakka cultural museumsHakka memoriesMemory fram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7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王嵩山(20070700)。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嵩山(20050100)。展示批判的形式論與實質論。博物館學季刊,19(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uclos, Rebecca、張譽騰(19960400)。後現代/後博物館--當代博物館評論的新走向。博物館學季刊,10(2),3-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譽騰(19960100)。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明珂(19931100)。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嵩山(19900400)。物質文化的展示。博物館學季刊,4(2),39-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專輯: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北縣文化,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urphy, Bernice(2005)。Memory, History and Museums。Museum international,57(3),70-78。  new window
9.張譽騰(20070100)。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73,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oser, Lewis A.、邱澎生(19931100)。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20-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勝義(19930400)。博物館與社區之結合。博物館學季刊,7(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彩金(2002)。我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請朝園區分散設置的理念重新規劃。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2年6月21-22日)。客委會。32(1)-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嵩山(2002)。「客人之家」:文化園區的流離視野。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2年6月21-22日)。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榮舉(2002)。台灣客家政策與客家文化園區。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2年6月21-22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金樑(2016)。南北客家文化園區營運管理。展示客家:客家文物館、化園區的現狀與未來工作坊,(會議日期: 2016年11月6日)。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翰璧(2006)。客家、外籍配偶與文化實作。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6年12月2-3日)。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邱彥貴(2003)。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展示研究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佳欣(2008)。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淑君(2006)。台灣客家文物館之文物詮釋與展示(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hang, Han-Pi(1996)。Taiwan: Community of fate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博士論文)。Bielefeld Univ.,Zugl。  new window
4.王秀美(2004)。地方文化館經營策略之規劃研究--以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rane, Susan A.(2000)。Museums and Memory。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五觀藝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譽騰(2000)。如何解讀博物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entress, James、Wickham, Chris(1992)。Social Mem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new window
7.美濃愛鄉協進會(1997)。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規劃與營運研究。美濃愛鄉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的想像。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美濃愛鄉協進會(1996)。美濃客家文物館用人及營運計畫。美濃:美濃愛鄉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美濃鎮誌編輯委員會(1996)。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尊禎(1999)。逛博物館:全臺灣博物館知性探索之旅。臺北:上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燭吉(2002)。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導覽手冊。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正光(19910000)。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e Goff, Jacques、Rendall, Steven、Claman, Elizabeth(1992)。History and Mem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王嵩山(20050000)。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功明(19980000)。博物館與原住民。臺北市: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Halbwacks, Maurice、Coses, Leuis A.(1992)。On Collective Mem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8.徐正光(20070000)。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Connerton, Paul、納日碧力戈(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嵩山(20030000)。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彥貴(20030618)。客家需要文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Cattell, Maria G.、Climo, Jacob J.(2002)。Introduction: Meaning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Altamira Press。  new window
2.徐正光、張維安(2007)。導論:建立臺灣客家知識體系。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嵩山、鄭邦彥(2011)。以「差異」之名:析論博物館策展與文化政治。博物館展示的景觀。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