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家文化政策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演化
作者:陳嘉翎
作者(外文):Chen, Chia-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指導教授:張譽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國家文化政策國立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治理演化national culture policynational museum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cultural governanceevol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本論文主要在於探討國家文化政策對國立博物館創建與發展的影響,並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理由在於:1955年,史博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下奉令籌設,成為戰後臺灣第一所國家級博物館,以奉行國策為前提,扮演著國家文物典藏、展覽場域與研究詮釋之重要角色,以推展社會教育;在史博創建後其60 餘年的進程中,為順應國家不同階段的政策發展,因而展現出不同的肌理與樣貌,讓史博成為國立博物館受國家文化政策影響的具體代表。所以,本論文將以Tony Bennett 所主張:「政府設置博物館是以文化治理為目的」作為理論基礎,運用公文檔案、文獻資料、報紙報導、展覽圖錄、口述歷史等史料作為文本,並從生物學隱喻的觀點,將史博視為一個有機體,考察自1950年至2018 年間,國家文化政策的發展如何讓史博創生與推移的一段演化歷程。
本研究將史博演化歷程劃分為兩大主體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化意象與國家認同形塑:在國族中誕生的博物館」,首先追溯1950 至1980 年代中期,史博在戰後臺灣戒嚴的威權體制下創建與發展的過程,其如何全力配合「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反共抗俄」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等國家政策,致力成為現代中華文化藝術的展示櫥窗;第二部分為「全球與在地的辯證:朝向市場與社會向度的博物館」,繼而考掘史博在1987 年國家解嚴以後的民主化發展中,在臺灣主體意識下,如何揉合現代化、本土化、全球化、社會化與在地化等文化政策,以及面臨博物館時代的來臨,又如何積極從事不同的轉型與創新,以求自主與永續經營。本論文在上述兩大主體下,並依據史博歷任館長的文化治理特色及其所呈現出來的演化態勢,進而歸納為以下四個時期,包括:一、社會教育政策與史博的創建:蔣中正總統、張其昀部長、包遵彭籌備主任時期(1950.03-1956.02);二、「中國化」政策與史博的發展:包遵彭、王宇清、何浩天、李鼎元館長時期(1956.03-1986.01);三、本土化/ 全球化政策與史博的轉型:陳癸淼、陳康順、黃光男、曾德錦、黃永川館長時期(1986.02-2009.12);四、社會化/ 在地化政策與史博的創新:張譽騰、陳登欽、陳濟民、廖新田館長時期(2010.01-2018.06)。經上述研究發現,史博作為一所國立博物館,其演化歷程與國家文化政策相互脈動且深受影響;史博歷任館長也唯有在各個時期的國家文化政策下作出呼應與實踐,始有自主與對話的空間。綜上所述,史博個案說明了國立博物館在政治環境發展中的能動性與因應之道,就如同一個物種與其棲地的演化關係。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cultural policy of a country has upon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useums, while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NMH) is used as the main target of research.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NMH was built by order in a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in 1955 and became the first national museum in post-war Taiwan, and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complying with national polic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llection of cultural artifacts of the country, providing exhibition areas, and research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social education; more than 6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MH, it developed different aspects from the inside ou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polic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becoming an actual representative of national culture policy affecting national museums. Therefore, using Tony Bennett's argument, “the government builds museums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official documents, literature, news report, exhibition catalogue, and oral history as the context, and viewing the NMH as an organism from a metaphoric perspective of biology,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policy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changing and innovating the NMH from 1950 to 2018.
The research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MH into two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mage of China and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museum born
in a nation,” traces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MH in the 1950s post-war Taiwan under martial law and discusses how it gave full cooperation in“Uprooting Japan, Desinicize,” “Anti-communist and Anti-Soviet Union,” and national culture policies such as the “Chinese Culture Revival Movement,” endeavoring to become a display window for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The second part, “Dialogues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the museum oriented towards market and social dimensions,”goes on to investigate the democr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NMH in Taiwan after the end of martial law in 1987. This part discusses how the NMH integrated culture policies such as modernization, indige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under the Taiwan consciousness, and how it faced the advent of an era of museums and actively engaged in transformations and innov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an independent and sustainable operation. Under the two subjects mentioned above, the NM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based on the past directors' features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ir state of evolution: 1. the social education policy and founding of NMH: the period of Chiang Kai-shek, Chang Chi-yun, and Pao Tsunpeng (1950.03-1956.02); 2. The “Desiniciz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NMH: the period of Pao Tsun-peng, Wang Yu-ching, Ho Hao-tien, and Lee Ting-yuan (1956.03-1986.01); 3. the indigenization / globalization policy and transformation of NMH: the period of Chen Kuei-miao, Chen Kang-shun, Huang Kuang-nan, Tseng Te-chin, and Huang Yung-chuan (1986.08-2009.12); 4. the Socialization localization policy and innovation of NMH: the period of Chang Yui-tan, Chen Teng-chin, Chen Chi-ming, and Liao Hsin-tien (2010.01-2018.06). The above research finds the NMH, as a national museum,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culture policy and was deeply affected by them; it was only when the past directors of NMH echoed and implemented national culture policies of each stage that the NMH gained spaces for independent actions and dialogues. In conclusion, the NMH case illustrates that the way NMH developed its agency and cop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s like the evol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pecies and its habitat.
一、專書及圖錄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1952)(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委員會秘書處。
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輯委員會(主編)(1985)。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張其昀先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戈思明(2016)(主編)。包遵彭先生大事年表,篳路籃縷十四年--包遵彭與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志弘(2008)。摩登機器:臺博館與臺灣啟蒙現代性。陳其南等著世紀臺博,近代臺灣(頁53-67)。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宇清(1995)。四十星霜話史博。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文集(頁25-3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宇清(1971)。前言。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參加第十一屆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圖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宇清(1972)。臺灣史蹟史料展覽籌辦經過概述。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編),中華民族在臺灣(頁109-113)。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宇清(1972)。臺灣與中原文化的歷史淵源。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編),中華民族在臺灣(頁23-28)。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宇清(1973)。不朽的人傑-悼包遵彭先生。載於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頁60-63)。包遵彭先生紀念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王宇清(2004)。前輩耆老文化行政經管理驗談/ 高以璇。口述歷史叢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佩南(2017)。「河南省運臺古物監護委員會」簡介。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學術研討會文集(頁128)。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王雅各(譯)(1998),《文明化的儀式─ ─ 公共美術館之內》( 原作者Carol Duncan),臺北:遠流出版社。
包趙瑛階(1973)。逝者已矣。載於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頁1-40)。臺北: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
包遵彭(1956a)。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展品概說。臺北: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
包遵彭(1956b)。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第一期展出文物簡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包遵彭(1957)。歐洲風土錄。臺北:正中書局。
包遵彭(1969)。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包遵彭(1973)。論博物館之展覽與社會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教育研究(頁171-19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包遵彭(主編)(1964)。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器物舉隅─參加紐約世界博覽會展品簡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包遵彭(主編)(1956a)。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第一期展出文物簡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包遵彭(主編)(1956b)。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第二期展出文物簡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1973)(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臺北: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
白適銘(2012)。臺灣學界近二、三十年來有關中國現代美術研究之回顧。韓國近現代美術史學。143-156。
朱斅春(主編)(1965)。蔣總統教育思想。臺灣:三民主義函授學校。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2007)(主編)。臺北植物園。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何浩天(1976)。序。胡克敏畫集(頁4-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浩天(1985)。序。古埃及文物(頁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浩天(1995)。歷史博物館與國際文化交流。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論文集(頁33-4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浩天(1999)。中華瑰寶知多少。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何浩天(2004)。前輩耆老文化行政管理經驗談/ 閰鈺臻。口述歷史叢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濟(1965)。想像的歷史與真實的歷史。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吳相湘(1973)。包遵彭壯志未酬。載於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頁45-50)。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吳叡人( 譯)(2010)。想像的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原作者:Benedict Anderson(1983)。臺北:時報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3)。
呂章申(2012)(主編)。中國國家百年簡史(1912~2012)。北京:中華書局。
宋晞(2000)。張其昀先生傳略。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李亦園(1985)。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頁309-31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興(1981)。我國社會教育的發展。載於李建興(主編),社會教育新論(1981初版,頁215-242)。臺北:三民書局。
周愚文(主編)(2014)。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杭立武(1983)。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 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香出版社。
林泊佑(2002)(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惺嶽(1988)。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河南博物院(2007)(主編)。河南博物院80 年(1927-2007)。鄭州:大象出版社。
姚夢谷(1976)。精進不懈的畫家胡克敏先生。胡克敏畫集(頁6-8)。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夏學理、凌公山與陳媛(1998)。文化行政。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徐亮、陸興華( 譯)(2003)。他種文化展覽中的詩學和政治學( 原作者Henrietta Lidchi)( 頁171-172), 表徵─ 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 編者Stuart
Hall)。北京:商務印書館。
秦孝儀(主編)(1981)。中華民國文化發展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秦孝儀(主編)(1981)。先總統蔣公嘉言總輯(第4 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馬毓鴻(2017)。臺灣傳統水墨畫的振興者:馬壽華。史物叢刊 73。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高千惠(2005)。從歷史背影看當代的身影─史博館/ 極端新派/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三角關係。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兼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角色扮演(頁21-39)。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高以璇(2005)。亮節有為的史博創館鴻儒─王宇清,載於李明珠(主編),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頁111-144)。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高去尋(1964)。展覽器物舉隅。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主編)(1995)。故宮七十星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1994)。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9)(主編)。中華民國參加(第十屆)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圖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1971)(主編)。中華民國參加第十一屆巴西聖保羅市國際雙年美展展品圖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主編),新趨勢.新格局——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再定位與未來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2012)(主編)。臺灣文化新亮點——南海人文特區。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2013)(主編)。國立文化機構服務升級發展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魅力空間營造 提升計畫,103 年—104 年。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心理出版社。
曹聖芬(1982)。獨立特行的張曉峯先生。載於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主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頁749-754)。臺北:華岡書城。
梁實秋(1982)。獨立特行的張曉峯先生。載於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主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頁739-731)。臺北:華岡書城。
莊喆(2005)。從白色到彩色─我與戰後臺灣藝術發展並談歷史博物館的角色。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兼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角色扮演(頁83-89)。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郭蓮峰(1980)。郭蓮峰三十九年四月十日簽呈報告河南古物清點情形報告影印本。載於杭立武(主編),中華文物播遷記(頁264-26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仲彥、周愚文(2014)。蔣中正與社會教育。載於陳仲彥、周愚文(主編),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頁213-274)。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陳癸淼(1987)。序。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1987現代繪畫新貌展(頁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癸淼(1996)。史博館憶舊。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集(頁42-43)。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兼善(1945)。臺灣省博物館季刊發刊詞。載於李子寧(主編),臺灣省立博物館創立九十年專刊(頁1-2)。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陳康順(1996)。文化交流與我國博物館的國際化。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集(頁44-48)。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的展望。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週年紀念集(頁14-2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1998)。館長序。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年報(頁1-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200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週年。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週年紀念集(頁61-6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天心(1973)。驚聞包遵彭先生噩耗。載於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臺北: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
張其昀(1956)。南海學園之興建。載於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其昀先生文集(1988-1991)(第18 冊,頁956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1955a)(主編),新教育論集(第一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張其昀(1957a)。第十編社會教育,第二章各種社會教育機構。載於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上冊,頁830-836)。臺北:正中書局。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1957b)。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序─民族復興與文藝復興。載於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上冊,頁1-3)。臺北:正中書局。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1973)。一位革命志士
的消逝─永念包遵彭先生。載於包遵彭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頁43-45)。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1979a)。中華民國教育現況。載於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其昀先生文集(1988-1991)(第16 冊文教類(一),頁8434)。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1979b)。南海學園之興建。載於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其昀先生文集(1988-1991)(第18 冊文教類(三),頁9563-956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
張其昀(1982)。中國的文藝復興序。載於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主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1982)(上冊,頁186-193)。臺北:華岡書城。
張其昀(1989)。文藝復興創刊號致辭。載於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其昀先生文集(1988-1991)(頁11156)。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2016a)。序。載於戈思明(主編),篳路籃縷十四年——包遵彭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頁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8)。社會教育法選輯。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捌篇社會教育,頁1-15)。臺北:正中。
張譽騰(2000)。如何解讀博物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宇元(1978)。臺灣與大陸的血緣關係及地緣關係。臺灣史蹟源流展覽專輯(頁5)。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
黃俊傑(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主編)(1989)。民國二十三年新生活運動總報告。臺北:文海出版社。
傅維新(2005)。五十週年館慶感言。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五十週年紀念文集(頁80-89)。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喬寶泰(2000)。張其昀先生與三民主義之理論與實際。載於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委會(主編),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頁62-117)。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程天放(1954)。程部長天放五年來研論選集。臺北: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
楊式昭(2001)。新鄭鄭公大墓青銅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式昭(2005)。臺灣文化的推手——陳奇祿。載於李明珠(主編),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頁35-5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亮功、熊光義(1973)。我國社會教育的沿革及其發展。載於中國社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教育研究(頁1-11)。臺北:臺灣商務。
楊儒賓(2015)。1949 禮讚。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楚崧秋(2005)。賀國立歷史博物館五十周年感懷。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五十周年紀念輯(頁1-1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董作賓(1968)。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品舉隅。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廖新田(2005)。奉獻社教一生的鐵漢——劉先雲。載於李明珠(主編),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頁17-34)。口述歷史叢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漢寶德(2005)。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發展。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五十周年紀念文集(頁65-67)。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教育廳(主編)(1989)。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社會教育篇。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輯委員會(1989)。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社會教育篇。臺中:臺灣省教育廳。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社會所。
劉先雲(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劉先雲(1973)。略論我國社會教育行政。載於中國社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教育研究(頁125-143)。臺北:臺灣商務。
劉先雲(1990)。一段篳路藍縷的歷史回憶。載於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頁341-357)。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劉先雲(2004)。前輩耆老文化行政經管理驗談/ 廖新田。口述歷史叢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劉國松(2005)。我的創作歷程。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兼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角色扮演研討會論文集(頁53-66)。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陽盛芝、李子寧(1999)。博物館的研究——一個立史的回憶。載於李子寧(主編),臺灣省立博物館創立九十週年專刊(頁114-189)。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蔡東源(2012)。文化行政與文化政策。屏東:達趣文創有限公司。
蔣中正(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
蔣中正(1954)。改造教育與變化氣質。常本廣(主編),總統三年來關於教育文化的訓示(頁47)。臺中:東南文化出版社。
蔣中正(1980)。先知先導:先總統蔣公駁斥共匪統戰陰謀之指示。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蔣中正(無日期)。反攻復國心理建設的要旨與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載於中國文化大學(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1984)(第一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蔣中正(無日期)。對全國教育學術團體會議頒詞。載於中國文化大學(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1984)(第一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蔣復璁(1990)。包遵彭先生追憶感言。載於文史哲雜誌社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特刊(頁1-2)。臺北:文史哲雜誌社。
蕭瓊瑞(2005)。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臺灣戰後現代藝術運動。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兼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角色扮演(頁69-8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賴瑛瑛(2013)。典藏管理與價值創新。載於林育淳、林皎碧與王蓓瑜(主編),臺北市立美術館三十週年典藏圖錄總覽1983-2012(頁45-51)。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閻振興(1999)。河南省運臺古物圖錄。臺北:河南省運臺古物監護委員會。
閻鈺臻(2005)。歷史博物館的開館管家——何浩天。載於李明珠(主編),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頁145-170)。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與案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里法(2005)。博物館的歷史座標——戰後二十年的臺灣美術性格。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兼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角色扮演(頁7-20)。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羅煥光(1996)。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年大事紀。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紀念集(頁42-50)。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蘇瑩輝(1976)。敦煌論集。臺北:臺灣學生。
蘇瑩輝(1990)。憶南海。念龍溪! ——包館長逝世二十周年祭。載於文史哲雜誌社編輯委員會(主編),包遵彭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特刊(頁6-9)。臺北:文史哲雜誌社。

二、期刊及論文集
卜少夫(1985)。曉峯先生樸素。傳記文學,47(3),28-29。
文華(1961)。第一座國家畫廊落成——馬壽華精作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4-15。
王文隆(2001)。臺灣中學地理教科書中的祖國想像(1949-1999),國史館學術季刊,204。
王文隆(2008)。蔣經國院長與中華民國外交(1972-1978)。傳記文學,92(1),22-28。
王行恭(2012)。河南文物入藏國立歷史博物館始末及其他。歷史文物,231,6-15。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人文社會學報,11,53-67。
王嵩山(2003)。特展雙刃。博物館學季刊,17(1),5-6。
王嵩山(2006a)。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博物館學季刊,20(2),5-6。
王嵩山(2006b)。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博物館學季刊,20(4),5-6。
王嵩山(2006a)。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博物館學季刊,20(2),5-6。王聖智譯(2014 )。展覽複合體( 下)。藝外ARTITUDE,61,64-75。(Tony Bennett。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71-93,2005)
巴東(2018)。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的回顧與展望。歷史文物,28(4),28-37。
包家鯉(2015)。我的父親——包遵彭先生。歷史文物,25(12),20-23。
包遵彭(1956c)。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籌備概況。教育與文化,10(9),2、20、34-35。
包遵彭(1958)。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工作。政論週刊,172,1-5。
包遵彭(1963)。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概況-民國五十一年七月至五十二年六月。
教育與文化,312、313,18-27。
包遵彭(1965)。國立歷史博物館十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包遵彭(1966)。國立歷史博物館一年來之工作。社會教育年刊,58-70。
包遵彭(1967)。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報告。社會教育年刊,38-51。
包遵彭(1969b)。國立歷史博物館十四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0-14。
包遵彭(1969c)。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報告-民國五十五年七月至五十六年六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6,10-14。
古明君(2013)。博物館與當代文化治理。博物館與文化,6,117-139。
石劍生(1956)。比較教育館。教育與文化,12(2),3-4。
任常中(2011)。河南博物館文物南遷記。古都鄭州。24,51-54。
朱紀蓉(2014)。博物館發展中的國家力量:臺灣經驗討論。博物館學季刊,28(1),5-29。
何浩天(1974)。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概況。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1-80。
何浩天(1976)。國立歷史博物館近年重要工作舉隅。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8,49-55。
何浩天(1976)。寫在歐洲名家版畫展之前。雄獅美術月刊,686,4-5。
何浩天(1978)。臺灣山地藝術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9,54。
何浩天(1984)。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時代任務-實踐民生主義育樂兩篇的使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2-14。
宋晞(1985)。張其昀先生逝世紀念輯影集之三。傳記文學,47(3),6。
呂佩怡(2011)。美術館與機制批判:邁向一個在地機制批判可能性之探討。博物館與文化,2,19-52。
李如菁、何明泉(2009)。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再思考:從跨界的觀點出發。設計學報,14(4),69-84。
李祖壽(1956)。社會中心教育館,國立教育科學資料館之設立及其任務。教育與文化,12(2),4-5。
李賢文(1976)。中西名家展的討論。雄獅美術。
李麗芳(1988)。馬雅文物展。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6),132-134。
李寶和(1956)。視聽教育館。教育與文化,12(2),10-11。
杜正勝(2003)。變革時代談臺灣博物館的永續經營之道。危機與轉機:新世紀的博物館,2003 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145-154。
沈亦珍(1956)。國立教育科學資料館之設立及其任務。教育與文化,12(2),2-3。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19(3),7-21。
社會教育(1956)。教育與文化,13(3),30。
邱孟冬(1995)。擁抱歷史的包故館長遵彭先生。歷史文物,5(5),26-37。
邵喜慕(1956)。臺灣-一位社會學者的觀察。教育與文化,13(1),5。
姚夢谷(1960)。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美術活動。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1)。36-43。
姚夢谷(1983)。中國繪畫革新的再出發。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1)。1-3。
夏美馴(1976)。「中華文物箱」的籌製與換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8,79-84。
夏美馴(1984)。論博物館的性能及其運作。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92-100。
夏美馴(1986)。「八年抗戰史畫」的繪製與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4),90-93。
韋心瀅(2001)。「兵馬俑——秦文化」策展論述。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9,35-49。
高以璇(1998)。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館長——包遵彭。歷史文物,8(8),90。
高以璇(2009)。服務奉獻一代鴻儒——向史博館故前館長王宇清先生致敬。歷史文物,19(4),60-69。
高梓(1956)。良師興國——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的使命。教育與文化,12(5),5-8。
耿鳳英(2003)。質與量——臺灣博物館特展現況之剖析。博物館學季刊,17(1),33-42。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7)。把知識送上門去——國立歷史博物館巡迴全國各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41-42。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1969)。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年舉辦國內外各種特展概況簡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8-11。
黃光男(1997)。博物館資源開發與時機掌握。歷史文物,51,6-15。
黃光男(1999)。新世紀臺灣博物館的發展與需要。博物館學季刊,13(2),3-11。
黃光男(2000)。別有天地非人間──側看兵馬俑。歷史文物,10(12),5-11。
黃光男(2006)。博物館展覽理念與規劃。書畫藝術學刊,1,1-14。
張正中(2016)。歷史淵源——河南省運臺古物監護委員會與史博館古文物,歷史文物,269, 34-35。
張克明(1959)。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展新鄭、安陽、仰韶、輝縣等遺墟出土器物及其他文物概述。教育與文化,223、224,11-14。
張克明(1976)。憶往事談文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
張其昀(1954a)。科學與文化——建國的雙輪。教育與文化,6(2),16-17。
張其昀(1954b)。教育學術與文化。中華年報,14-17。
張其昀(1955b)。革命教育的真諦。教育與文化,6(1),8-10。
張其昀(1956a)。三民主義新文化動——告中韓兩國青年學生書。教育與文化,13(7),13。
張其昀(1956b)。中法文化交流的佳音——四十五年一月二十八日在教育部接受法國大使館贈送名畫典禮致詞。教育與文化,10(11),47。
張其昀(1956c)。文化建設與文化交流——四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在教育部歡迎會致詞。教育與文化,13(5),22-23。
張其昀(1956d)。科學館與現代文明。教育與文化,11(7),13-14。
張其昀(1956e)。國民教育六十年——四十五年五月十日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成立典禮講。教育與文化,12(5),2-5。
張其昀(1956f)。教育的基本觀念與具體設施。教育與文化,11(8),36-38。
張其昀(1956g)。教育的基本觀念與具體設施——四十五年四月二日在臺灣省教育行政會議講。教育與文化,12(5),36-42。
張其昀(1956h)。歷史文物美術與民族精神教育。教育與文化,11(4),59 -60。
張其昀(1956i)。歷史文物美術與民族精神教育——四十五年三月十二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開幕致詞。教育與文化,11(4),59-60。
張其昀(1956j)。聯教組織與中國。教育與文化,14(1),28-30。
張其昀(1957c)。中國文藝復興一個具體步驟。教育與文化,15(11、12),66-67。
張其昀(1957d)。中國文藝復興一個具體步驟——民國四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在臺中故宮博物院開幕典禮上致詞。教育與文化,15(11、12),66-67。
張其昀(1970)。文藝復興創刊號致辭。文藝復興月刊,創刊號,2。
張婉真(2000a)。國際性展覽的交流模式——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法國合作之經驗分享。博物館學季刊,14(2),57-62。
張婉真(2000b)。從館務發展的角度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功能定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8,55-65。
張婉真(2009)。消費文化、博物館與社會大眾。博物館學季刊,23(2),5-20。
張蕙敏(2011)。自然史博物館的特展建構:以Bourdieu 文化再製理論為基礎的探討,博物館與文化,2,163-210。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
張譽騰(2007)。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7,5-6。
張譽騰(2015)。期盼南海學園的文藝復興——寫於國立歷史博物館60 週年館慶前夕。歷史文物,25(1),6-9。
張譽騰(2016)。最好的時光——史博七年的回顧與前瞻,歷史文物,27(1),6-15。
張譽騰(2018)。(新)博物館學在史博館的實踐。歷史文物,28(4),38-43。
張譽騰(口述)(2018)。期待一個與時俱進的史博館。歷史文物,28(4),14-15。
曾信傑(1999)。博物館行銷時代的來臨。博物館學季刊,13(3),3-9。
曾信傑(2010)。政治對博物館的影響——以國家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4(4),95-113。
曹尚斌(2014)。追思張其昀先生對現代教育啟迪之功。中原文獻,46(1),97。
郭志嵩(1956)。亞洲基金會的工作。教育與文化,12(5),24-28。
郭沛一(2006)。秦松事件的歷史觀察。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6(1),36-40。
郭瑞坤(2004)。博物館論述與文化民主:從超級特展現象再思教育。科技博物,8(2),29-46。
郭瑞坤(2006)。博物館及其人的分類:以超級特展現象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0(3),37-49。
郭瑞坤(2010)。現代觀看文化下的博物館展示。文化研究月報,110,3-24。
梁明義、王文音(2002)。臺灣半世紀以來快速經濟發展的回顧與省思。林建甫(編),金融投資與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翟羽(1971)。中華文物相的製作。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6(1),57-58。
陳勻(1956)。公民教育館。教育與文化,12(2),6-8。
陳佳利(2003)。博物館、多元文化與社會參與平等——以英國經驗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139-147。
陳其南(2008)。博物館的文化政治——臺灣博物館的誕生與日本殖民統治。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1(3),85-117。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03-132。
陳曼華(2017)。臺灣現代藝術中的西方影響:以1950——1960 年代與美洲交流為中探討。臺灣史研究,24(2),115-178。
陳淑鈴(2002)。關於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二、三事——訪李錫奇談臺灣參展憶往。現代美術,100,32-37。
陳登欽(口述)(2018)。轉型.再出發的史博館。歷史文物,28(4),16 -19。
陳嘉翎(2016)。李濟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二、三事。歷史文物,26(10),36-45。
陳嘉翎(2017a)。正典文物的流轉與博物館典藏——河南省運臺古物之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文化意涵。史物論壇,22,201-224。
陳嘉翎(2017b)。國族意識與博物館的知識生產——以1956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初展「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為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55,214-231。
陳嘉翎(2017e)。時代脈絡下史博館展覽歷程之簡要回顧(1956-2017)。歷史文物,27(12),68-75。
陳嘉翎(2018)。蔣中正與張其昀之社會教育政策下的文教治理——以1950 年代南海學園為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56。
陳慧娟(2003)。溝通策略與博物館展示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7(1),33-42。
陳濟民(口述)(2018)。浚深典藏研究.連結社會脈動。歷史文物,28(4)20-21。
曾肅良(2003)。文化霸權與政治權力交錯的博物館政策。美育,133,46-50。
程天放(1950a)。社會教育的重要及其當前任務。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20),1-4。
程天放(1950b)。勘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1),1。
程天放(1950c)。教育部施政情形——三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在中央紀念週報告。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3),1-3。
程天放(1952)。我們今日所需要的教育。教育輔導月刊,2(8),4-13。
黃光男(2001)。臺灣博物館發展與營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9,1-15。
黃光男(口述)(2018)。重新定位.善用資源。歷史文物,28(4),12-13。
黃翔瑜(2017)。教育部文化局之設置及其裁撤(1967-1973)。臺灣文獻,61(4),259-298。
黃寶萍(2000)。歷史博物館應以展出華夏文物為走向?。藝術家,124-125。
葉程義(1969)。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南美文化交流工作。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1-25。
虞君質(1957)。美育。教育與文化,15(7、8),67。
廖新田(2018)。緣分、傳承與願景:新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側面與正面書寫。歷史文物,28(3),8-13。
廖新田(2018)。歷史博物館如何建構國家文化史觀?歷史文物月刊,28(4),8-11。
劉俊裕(2013)。文化「治理」與文化「自理」:臺灣當代知識分子與文化公領域的結構轉型。2013 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公共性危險。
劉婉珍(2010)。反制宰制——博物館人的能動性與政治行動力。博物館學季刊,24(3),5-19。
劉靜敏(1998)。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闢建「國家畫廊」經過。歷史文物,8(7),90。
鄧佳鈴(2018)。博物館的沉潛與躍升——談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歷史文物,28(4),50-61。
鄭婷婷(2018)。新春話梅——記史博館40 年前的「我愛梅花美展」。歷史文物,28(3),38-47。
鄭騰輝(1981)。近三十年來臺灣省各級學校兼辦社會教育述要。教育資料輯刊,6,社會教育專輯,411-433。
蔡文怡(1981)。歷史博物館是大家的——訪何浩天館長。雄獅美術,120,35-37。
盧君質(1954)。創刊獻詞。文藝月報,創刊號,1。
蕭瓊瑞(2010)。臺灣藝文發展與政府角色——自日治以迄當代的檢視。藝術觀點,43,26-35。
蕭瓊瑞(2018)。當代美術在史博館。歷史文物,28(4),22-25。
賴貞儀(2012)。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河南文物之歷史淵源。歷史文物,22(11),7。
謝世英(2018)。史博館典藏概述。歷史文物,28(4),44-49。
簡宜平(2007)。聖保羅雙年展與臺灣抽象繪畫興起。議藝份子,9,75-84。
魏可欣(2016)。憶南海學園兩幢消失的建築-商品陳列館及建功神社。歷史文物,26(1),55-59。
譚旦冏(1974)。新鄭銅器的新評鑑。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1-12。
嚴鴻序(1960)。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特展。教育與文化,223/234,46-51。

三、公文檔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六十年度推行重點工作計劃表(1969年12月28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函。檔號:文興(60)推字第0457 號。
新趨勢 ‧ 新格局——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再定位與未來發展(2004 年5 月)。國立歷史博物館編。
臺灣文化新亮點——南海人文特區(2012年3月)。國立歷史博物館編。
孔德成致包遵彭函:毛公鼎與史鼎之複製方式(1956年11月30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文物仿製,檔號:100014。
巴西藝展(1957-1973)。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檔號:100028-100032。
巴西藝展(1968)。外交部檔案,檔號:172-3/3231。
巴黎藝展(1959年3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檔號:100033。
加強民族精神教育計畫事(1969年10月4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檔號:台博研字第1029 號。
令飭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所藏文物可由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選攝文物照片并希逕洽照辦由(1956年3月2日)。教育部令(臺(45)社字第2359 號)。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檔號:史籌文字第23 號。
包遵彭簽呈(1965年4月12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檔號:(50)臺博總字第136號。
外交部致駐巴西大使館354 號電件電抄件(1959)。
姚夢谷,複製方式(1956 年9月13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文物仿製,檔號:100014。
為總統勳業畫展事,函請公開答覆由(1966)。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案卷(1955年11月28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籌備工作座談會紀錄。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案卷(1956年1月12日)。檔號:史籌文字第1 號。
教育部函林業試驗所(1956 年1月23日)。史籌文字第15 號收文,檔號:臺(45)教字第6475 號令。
教育部第306 次部務會議決議案及指示事項(1956年9月13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檔案,檔號:史籌文字第252 號。
教育部部務會議決議案及指示事項(1956年1月17日)。通知聯單第一聯,檔號:教秘字第395 號。
陳列計畫(1956年1月24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案卷,檔號:100023。
檢送秦松君榮譽獎牌請轉交(1960 年2月19日)。外交部函,檔號:002623。
籌備建館(1956年1月2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案卷,檔號:400001。
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1956)。檔號:0440000001 史籌美字第1 號。
「寶島長春」巨圖製作。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檔號:0700000994。
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1993)。檔號:82 臺博展字第0642號。
中華文化復興展覽實施辦法(1971)。國立歷史博物館案卷,檔號:070-0111-1。

四、訪談紀錄
王東白(2018年8月9日)。訪問有關國立歷史博物館以複製品作為赴國外展出的歷史/ 陳嘉翎訪談。臺北受訪者寓所。
任常中(2015年7月18日)。訪問有關河南古物入藏河南博物館與流轉問題/陳嘉翎訪談。河南鄭州河南博物院。
趙新來(2015年7月18日)。訪問有關河南古物入藏河南博物館與流轉問題/陳嘉翎訪談。河南鄭州河南博物院。
劉國松(2018年7月1日)。訪問有關國立歷史博物館早期參加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的歷史/ 陳嘉翎訪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五、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瑞文(2003)。戰後臺灣文化政策發展之政經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雅玲(2002)。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李威宜(2008)。臺灣記憶機構與集體想像的建制:裂解認同形構的起源(1945-1978)。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與文明學程博士論文,巴黎。
沈哲煥(2003)。政府遷臺文物之定位與歸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u86er
辛治寧(2011)。「我們是誰?」多重組織認定的建構與發展歷程─國立歷史博物館之個案研究。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博士論文,桃園縣。
洪玉菇(2004)。戰後臺灣博物館的建立與轉型: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教化為例(1955-200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洪紫娟(2001)。觀眾在博物館賣店內之消費行為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禮品中心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高玉珍(2009)。論國際展覽的規劃與轉變——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郭靖會(2011)。生態展示在臺灣博物館的實踐:國立歷史博物館《北京人生態展覽》案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許志榮(2008)。博物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50 週年館慶展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郭瑞坤(2000)。當代臺灣的博物館「超級特展」熱: 一個「論述」層面的初步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郭瑞坤(2012)。博物館渴望「現代」:一座臺灣科學博物館的歷史、政治與社會組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市。
陳玉珍(2016)。展示與政治——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的政治論述。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曼華(2017)。藝術與文化政治——戰後臺灣藝術的主體形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市。
黃文美(2005)。顧客關係管理於博物館行銷之應用——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 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劉炎桐(1985)。先總統蔣公心理建設思想與政策之研究——民國三十八年至六十四年。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蔣(林)伯欣(2003)。近代臺灣的前衛美術與博物館形構:一個視覺文化史的探討。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新北市。
賴瑛瑛(2008)。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臺北市立美術館歷任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賴嘉玲(1995)。莫內故宮展與臺灣社會文化變遷: 一個文化生產場域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閻鈺臻(2004)。博物館營運轉型——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羅欣怡(2010)。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六、報紙
一番寒徹骨 梅花撲鼻香 中華兒女心 愛國志節長(1979年3月29日)。青年戰士報。
五十餘萬民眾參觀中華文化復興展(1971年12月12日)。中央日報。
中美畫家聯展(1971年7月6日)。新生報。
中原希世奇珍,多為國寶,昨起在文物館特展,張部長曾致詞說明(1956)。臺灣新生報,第3 版。
中華文化復興展覽昨天在史物館揭幕(1971年11月12日)。中央日報。
文化復興展昨閉幕展出期間觀眾踴躍(1971年12月12日)。新生報。
王理璜(1956年11月30日)。看中原文物展。中央日報。
李玉玲(1996年3月29日)。南海學園初步規劃,聯合報。
紀念七七,兩項史展,今天揭幕(1956年7月7日)。聯合報。
我選古物國畫文獻運往巴西參加美展(1959年3月9日)。中央日報。
史博將展出臺灣山地藝術展(1978年3月5日)。青年戰士報。
徐海玲(1989年12月9日)。自立早報。
唐陶俑「復活」記 史物館專家將一箱破碎的泥塊拼成十八尊婷立秀媚的樂舞俑(1976年3月1日)。中央日報。
秦松版畫作品獲國際藝展榮譽獎(1959年3月9日)。中央日報。
張其昀(1965年9月9日)。馬白水水彩畫集序。中央日報。
晚蘋(1956年4月14日)。文物美術館一撇。西風,第3 版。
許文貞(2017年9月3日)。文化政策升級 蔡英文:愈在地愈國際。中國時報,藝文副刊。
陳長華(1973年7月19日)。史博館館長何浩天接棒參與創館工作,被稱四金剛之一。聯合報,第9版。
植物園將成文教中心(1956年10月20日)。中央日報。
黃朝湖(1963年5月16日)。評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藝展作品。聯合報。
黃順華(1956年3月25日)。簡介歷史文物館-願國人瞻仰祖先豐富遺產,讓悠久文化重現萬丈光芒。臺灣新生報,臺北版。
黃葳威(1986年1月23日)。史博館下一步怎麼走? 陳癸淼要「守成、創新、突破、完成」。民生報。
萬香堂(1956年7月18日)。紀中原文物展覽。自由人,第2版。
劉國松(1961年6月25日)。記「國家畫廊」的落成。聯合報。
蔣復璁(1988年1月20日)。南海學園之由來與處理商榷,中國時報,第23 版文化版。
韓湘寧(1963年5月15日)。請重視藝術的奧林匹克。聯合報。

七、專案計畫
張譽騰、陳嘉翎(2013)。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建構與文化機制研究。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102 年度潘思源先生贊助赴大陸專案研究計畫出國報告書(頁21-40),未出版。
陳嘉翎、張承宗(2015)。史博的開端——早期館史研究,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104 年度潘思源先生贊助赴大陸專案研究計畫出國報告書(頁16-35),未出版。
漢寶德、陳尚盈與曾信傑(2011)。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定位與經營模式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099-009)。臺北:國家出版社。
國立歷史博物館大南海計畫辦公室(2012)。國立歷史博物館——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
國立歷史博物館三年發展計畫(2018)。研究組。

八、會議記錄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會議紀錄】,教育部(1962)。

九、西文
(一)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1991).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Routledge.
Bennett, T. (1992). 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In Grossberg, L., Nelson, C. & Treichler, P. (Eds.), Cultural Studies (pp. 23-37).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S.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Hall, S.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 13-74). London: Sage.(中譯版,《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2003,北京:商務圖書)
Hooper-Greenhill, E. (1992).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Liao, Hsin-Tien (2015). Interlocution and engagement: cultural public sphere and culture policy in Taiwan. In Caust, J. (ed.), Art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in Asia.
London: Routledge.
Luck, T. W. (2002). Museum Politics: Power Plays at the Exhibition.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acDonald, S. (1997).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Museum, Science,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Hudson, Kenneth. (1987). Museum of Influ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Flora, Edouwaye S., (1994). Museum and the making of “ourselves”, the role of objects in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cdonald, S. (2006) .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Malden, MA: Blackwell.
MacDonald, S. (2007). Collection Practices,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Oxford: Blackwell.
Mason, R. (2007). Museum, Nations, Identities: Wales and Its National Museums. Cardiff: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McLean, F. (1997). Marketing the Muse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eter Vergo (ed) (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Royal Academy of Arts. (1935). Catalogu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 1935-6 (4th ed.). London: Author.
Susan M. (1993). Pearce, Museum,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A Cultural Study.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Leicester and London.

(二)期刊
Harrison, J. D. (1993). 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3 (2), 160-176.

十、網路資料
Bienal de São Paulo(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無日期)。2016年9月15日。取自:Bienal de São Paulo 網頁:http:www.bienal.org.br
Jan-Erik Nilsson(無日期)。2016年9月15日。取自: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in London 1935-6)網頁:http://gotheborg.
com/glossary/intexhib35.shtml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2001年7月22日)。2016年10月15日。取自:臺灣大百科網頁: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68
中華民國文化部成立沿革(無日期)。2016年10月15日。取自:文化部網頁:http://www.moc.gov.tw/content_246.html
中華民國憲法(無日期)。2016年10月15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頁: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1
文化部長鄭麗君: 不會有「大南海計畫」(2017 年1月12日)。2017年1月30日。取自:文化部網頁: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59401.html
史密斯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無日期)。2016年10月15日。取自: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網頁:https://www.si.edu/
史博舉辦「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展」(無日期)。2015年3月23日。取自:典藏臺灣網頁: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aa/f1.html
民族精神教育(無日期)。2015年3月23日。取自:中華百科全書網頁: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620
共再生的記憶論壇: 鄭麗君部長啟動臺灣藝術史重建計畫(新聞稿)(2017年11月19日)。2015年3月23日。取自:國立臺灣美術館網頁: https://www.ntmofa.gov.tw/information_1078_73765.html
周美惠(2005)。2015年3月23日。取自:聯合報資料庫網頁: http://zhangis.
com/zdz24/reh9.htm
厚植文化力 帶動文化參與 鄭麗君部長發表政策展望(2016年5月24日)。2018年9月15日。取自: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4047.
aspx#.WyZXUaczbtQ
姚夢谷先生紀念網。2016年5月3日,取自:姚夢谷先生紀念網頁:https://5fu.
idv.tw/
建構由下而上的文化治理 文化部召開「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2017年9月27日)。2018年9月15日,取自:文化部網頁:https://www.moc.gov.
tw/information_250_70209.html
建築語彙(無日期)。2018年10月25日,取自: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AA%9E%E5%BD%99
施政理念(無日期)。2018年9月15日,取自:文化部網頁: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8.html
洪淑娟(2001)。從原始叢林到都市叢林——試析秦松詩與畫的歷程。2018年9月15日,取自: 新大陸詩雙月刊網頁:http://www.newworldpoetry.com/
poemfile/62/HongShuJun62es.txt
個案研究法(1995年12月)。2015年9月1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頁: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倒蔣事件(無日期)。2014年11月5日,取自:臺北市立美術館網頁:http://www.tfam.museum
教育家張其昀先生 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無日期)。2016年5月10日,取自:教育家張其昀先生 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網頁:http://cxf.lib.pccu.edu.tw/cgi-bin/
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27146857971
教育部部史——近代中外歷史與教育大事紀(無日期)。2015年5月10 日, 取自:教育部部史網頁: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
asp?YearStart=51&YearEnd=60
梁吉生(無日期)。包遵彭和他的《博物館學》。2014年5月10日,取自:中國知網: http://www.cnki.net
陳琬尹(2016 年1月22日)。大南海文化園區遠景——專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無日期)。2016年1月22日,取自:藝術家雜誌社網頁:https://
m.facebook.com/notes/
麥樂文(2015)。國家機器。2016年3月4日,取自:文化研究@嶺南網頁: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49/iss1/12/
洪德諭(2016年12月14日)。參觀人數4年下划54萬人,史博館結合科技突圍。
2018年10月10 日,取自:蘋果即時網頁:http://tw.appliedaily.com
黃于玲(2005年3月30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誕生-訪問前歷史博物館館長何浩天筆記。2005年3月1日,取自:新聞延長線網頁:http://www.nan.com.tw/
easyarticle/easyarticle.asp?do=detail¶m=11604&timg=undefined
黃國彥(2002)。參與觀察研究。2016年3月4日,取自:教育大辭書網頁: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184
廖新田(2017年7月12日)。後解嚴: 臺灣藝術更自由、更自主、更自
信?。2018 年5月4日,取自: 關鍵評論網頁: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1987dml/73035
劉俊裕(2018年10月12日)。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取自http: benz.nchu.edu.tw/~integrams/
演化(無日期)。2016年3月4日,取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頁:http://edresource.nmns.edu.tw/
演化(無日期)。2016年3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網頁:https://
www.ntsec.gov.tw/
蔣中正(1956a)。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2018年9月15日, 取自: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頁: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
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78:0001 - 90&catid=235&Itemid=256
蔣中正(1956b)。反攻復國心理建設的要旨與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的要領。2016年4月2日,取自:中正文教基金會網頁:http://www.ccfd.org.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