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遼與北漢興亡的關係--兼論遼與後漢、後周政權轉移的間接關係
書刊名:東吳歷史學報
作者:蔣武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ng, Wu-hsiu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3
頁次:頁61-102
主題關鍵詞:北漢後漢後周遼穆宗劉崇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汴梁太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117
     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北漢,是劉崇在後漢被郭威篡亡後,於河東建立起來的政權。它在地狹產薄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國祚,只好臣服於遼,受其冊封,以便乞得軍援。因此從其建國開始,到最後被宋太宗減亡,遼援軍的勝敗,乃成為其國家安危和國祚存亡的重要關鍵,也就是療與北漢的興亡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本文以「遼與北漢興亡的關係」為題,分為一、前言;二、遼與北漢建國的關係,(一)遼軍入犯與郭威篡後漢,(二)北漢的建立與附遼;三、遼援北漢對抗後周,(一)遼援北漢對抗後周世宗來攻,(二)遼與北漢聯兵對抗後周世宗伐遼;四、遼援北漢對抗宋與宋減北漢,(一)遼援北漢對抗宋太祖來攻,(二)遼援北漢失利與宋太宗減北漢;五、結論。一方面延續筆者近年來對遼與五代政權轉移關係的探討,一方面擬了解在北漢的興亡過程中,如何受到遼的影響,並且兼論遼與後漢、後周政權轉移的間接關係。
期刊論文
1.蔣武雄(19940400)。耶律阿保機諸弟叛亂之始末。空大人文學報,3,8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武雄(19960300)。遼與後漢建國的關係。東吳歷史學報,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武雄(19960500)。遼太宗入主中國失敗的探討。空大人文學報,5,75-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武雄(19950400)。遼太祖與五代前期政權轉移的關係。東吳歷史學報,1,109-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盧逮曾(1947)。五代十國對遼的外交。現代學報,1(1),390-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漢陽(1976)。遼太祖諸弟之亂考。師大史學會刊,16,5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崇岳(1984)。略論遼朝與五代的關係。社會科學輯刊,4,10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裕民(1982)。宋太宗平北漢始末。山西大學學報,1982(2),86-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邢義田(19710900)。契丹與五代政權更迭之關係。食貨月刊,1(6),296-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其凡(1985)。五代政權遞嬗之考察。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1),2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崇岳(1984)。山西與五代割據政權。晉陽學刊,5,7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寧可、閻守誠(1984)。唐末五代的山西。晉陽學刊,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蔣武雄(1981)。論邊疆民族與中原朝廷建國的關係。中國邊政,7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趙翼(1956)。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居正(1977)。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攸(1967)。宋朝事實。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燾(1986)。續資治通鑑長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百川(1966)。太平治蹟統類。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光裕(1972)。宋太宗對遼戰爭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仲犖(1992)。隋唐五代史(下)。隋唐五代史(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溥。五代會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1976)。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任臣(1976)。十國春秋。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稱(1967)。東都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欽若(1967)。冊府元龜。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歐陽修、徐無黨(1976)。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衍福(1980)。唐代藩鎮之亂。臺中:聯邦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敏求、宋綬(1972)。宋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綬、徐松(1976)。宋會要輯稿。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呂思勉(1977)。隨唐五代史(上)。隨唐五代史(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蔣復璁(1954)。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宋遼金史研究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75)。遼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葉隆禮。契丹國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宋)司馬光(1955)。資治通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元)托克托(1980)。宋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邵博(1993)。邵氏聞見前錄,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曾鞏(1967)。李處耘傳。隆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漢光(1990)。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