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代時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
作者:黃英士
作者(外文):HUANG YING-SHIH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中古史唐末五代戰爭史地理形勢戰略China historyFive DynastiesWar historyGeographical situationMilitary strate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承唐授宋的五代,向來被視為大唐帝國之殘局,其實也是歷史大轉捩時期的起點,經過五代逾半世紀的紊亂與重整,催生了文化璀璨的宋朝。在北宋建國167年之後,再度因為北方遊牧民族之壓迫而偏安江南。國防上,導致外族入侵宋朝的原因,最常見的指責就是石敬瑭割燕雲之地與契丹,然則,失去燕山之險的中原王朝,從此不再能夠反制契丹的入侵了嗎?
唐末的河東軍兩度東出佔領幽州,主導河北諸鎮,繼而建後唐、滅後梁;五代後晉的河東軍數度不支援河北戰場,導致中原遭契丹滅國;後漢則由太原南下接收契丹留下的中原殘局。由確保首都安全的角度,太原位置與幽州互為表裏而成為中原肩背,北宋無論建都於開封或洛陽,都以嚴控太原,置重兵於河北、河東為必要之布置。不過,北宋承襲後周集中強大中央禁軍於汴洛地區的經驗,又有北漢據太原頑抗的教訓,更不至於再度將重兵布署在河東了。宋朝了解汴京地理形勢不佳,企圖以「兵險」取代「形勢」,其決策顯然是根據短淺的五代經驗,且有理則上的扞格。
本文嘗試將唐末的中原區分為四大區塊,經由爬梳五代政權的更迭過程,探討此間對地理形勢的運用情形。
Five Dynastie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remnants of the Tang Empire, in fact,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period. After nearly a century of disorder and restruct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gave birth to the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167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nce again, Song Dynasty move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ecause of the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invasion.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the reason of causing nomadic invasion Song Dynasty, most common accusation was that ceded Youzhou(幽州) to the Khitan by Shi Jingtang(石敬瑭). However, that loss of Yanshan(燕山) border station, Would the Song Dynasty no longer be able to resist the Khitan invasion?
The Hedong military(河東軍) occupied the Youzhou twice in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leading the Hebei(河北) warlords defeated the HouLiang(後梁) Dynasty and set up the HouTang(後唐) Dynasty. Later, HouJin(後晉) was destroyed by the Khitan that cause of The Hedong military does not support the Hebei battlefield three times. The HouHan(後漢) Dynasty established in Hedong and received the Central Plains regime which was derelict by the Khitan. So, if our point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ecurity of the capital that will found Taiyuan(太原) and Youzhou position of location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can be rely of the Central Plains regime. No matter the Song’s capital at Kaifeng(開封) or Luoyang(洛陽). Song Dynasty should make up a powerful troops in Hebei and Taiyuan and must be exercise strict control over them.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So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strong central army concentrated in the Kaifeng(開封) area, as well as the BeiHan(北漢) had occupied Taiyuan recalcitrant, those unpleasant experience let the Song Dynasty did not put important military in the Hedong again. Therefore, Kaifeng flawed geography situation makes the Song Dynasty so trying to cantonment large numbers of troops to replace the geographic situation, its decision was obviously based on the short experience of the Five Dynasties.
This paper try to divide Central Plains area with four large block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Five Dynasties regime change process and display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situation for Five Dynasties.
一、史料(依朝代)
春秋‧孫武撰、三國‧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李絳,《李相國論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5年。
唐‧陸贄,《陸宣公奏議》,臺北:中華書局,民69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杜牧,《樊川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民68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祈等修纂,《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范祖禹,《唐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
清‧董誥、阮元、徐松等編撰,《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薛居正等撰、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陶岳,《五代史補》,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歐陽修撰、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
宋‧陸游,《南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
宋‧王明清,《揮麈後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年。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南宋‧王應麟,《玉海》,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南宋‧葉隆禮,《契丹國志》,臺北:出版者不詳據清嘉慶二年掃葉山房刊本,民22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臺北:世界書局,不著年。
清‧顧炎武原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民60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
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8年。
中國軍事史編寫小組,《中國軍事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王鳳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權研究》,陝西:三秦出版社,2009年。
王恢,《中國歷史地理—歷代疆域形勢》,臺灣:學生書局,民67年。
王賡武著,胡耀飛、尹承譯,《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
不著原作者,王士品、潘光建同譯,《拿破崙戰史》,臺北:實踐學社,民50年。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方積六,《中國軍事通史》,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朱玉龍編著,《五代十國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任德庚,《中國地理》,臺北:三民書局,民83年。
任育才,《唐史研究論集》,臺北:鼎文書局,民64年。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new window
杜瑜,《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唐宋間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出版社,民68年。new window
汪國禎,《余伯泉將軍與其軍事思想》,臺北:中華戰略學會,民91年。
何世同,《殲滅論》,臺北:上揚國際開發公司,民91年。new window
何世同,《中國戰略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94年。
何世同,《戰略概論》,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93年。
余衍福,《唐代藩鎮之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69年。
沙學浚,《中國歷史地理》,臺北:史地製圖社,民52年。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35年。
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宮玉振,《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李震,《歷代戰爭方略研究》,臺北:武學書局,民44年。
李震,《中國歷代戰爭史與經世學之融貫》,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藏(公治書室)原稿,民84年。
李震,《中國歷代戰爭史話》,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4年。
李則芬,《隋唐五代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8年。new window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岑仲勉,《黃河變遷史》,臺北:里仁書局,民71年。
林瑞翰,《五代史》,臺北:民智書局,民52年。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胡戟主編,《唐研究縱橫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胡敏遠,《野戰戰略用兵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5年。
姚瀛艇編,《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與戰略研究部編, 《中國古代經典戰爭戰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2年。
高明士、邱添生、何永成、甘懷真合著,《隋唐五代史》,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培根,《國家戰略概略》,臺北:國防研究院印,民49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張儐生,《魏晉南北朝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76年。new window
張達志,《唐代後期藩鎮與州之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張修桂,《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張正田,《「中原」邊緣—唐代昭義軍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民96年。
張其凡,《五代禁軍初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鳳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權研究》,陝西:三秦出版社,2009年。
張廣智、陳新,《年鑑學派》,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799年。
郭武雄,《五代史輯本證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5年。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5年。
國防部,《國防部聯合作戰研究委員會會史》,臺北:國防部,民59年。
程光裕,《宋太宗對遼戰爭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藏原稿,民65年。
黃永年,《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曾瑞龍,《經略幽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3年。
趙景芳,《美國戰略文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765-899)》,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樊文禮,《李克用評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羅獨修,《先秦勢治思想探微》,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91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小島毅著,何曉毅譯,《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桂林:日本講談社授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4年。
(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著,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主編,《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主編,《劍橋中國隋唐史》,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
(英)尼爾.弗格森(Nell Ferguson)著,黃煜文譯,《文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美)卡西迪(Robert Cassidy)著,《戰略文化與不對稱衝突》,臺北:國防部史編室譯印,民93年。
(美)賈德.戴蒙(Jared Mason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美)亨丁敦(E, Huntington)、克興(S. W. Cushing)原著,王誨初、鄭次川譯,《人文地理學概論Principles of human geography》,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9年。
(瑞士)約米尼(Antoine-Henri Jiminy)原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臺北:麥田出版社,民103年。
(德)Gerhard Ritter. “Schlieffen Plan: Critique of a Myth” Published by Greenwood Press.1979.
三、論文(依姓氏筆畫)
王吉林,〈統一期間北魏與塞外民族的關係〉,《史學彙刊》期10,民69年。
王吉林,〈遼太宗之中原經略與石晉興亡〉,《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期6,民63年。new window
王明蓀,〈契丹與中原本土之歷史關係〉,收入氏著《遼金元史論文稿》,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民94年。
王明蓀,〈兵險德固—論北宋之建都〉,《中國中古史研究》期7,民96年。new window
王德毅,〈司馬光和資治通鑑〉,收入《宋史硏究集》冊4,民58年。
王怡辰,〈唐代後期鹽務組織及其崩壞〉,《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學生書局,民80年。
王援朝,《唐代藩鎮分類芻議》,《唐史論叢》輯5,1990年。
王振芳,〈論太原在五代的戰略地位〉,《山西大學學報》期3,1997年。
王鳳翔,〈十國之說的由來〉,《史學月刊》期11,2008年。
王興亞,〈中原地域稱謂的由來及其地域範圍的嬗變〉,《石家莊學院學報》卷17期4,2015年。
王賡武,〈馮道—論儒家的忠君思想〉,《中國歷史人物論集》,臺北:正中書局,民62年。
文崇一,〈經驗研究與歷史研究方法和推論的比較〉,收入瞿海源、蕭新煌主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歷史所,民71年。
毛漢光,〈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史語所集刊》51:2,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9年。new window
毛漢光,〈北朝東西政權之河東爭奪戰〉,《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期35(1987),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9年。new window
毛漢光,〈唐末五代政治社會之研究-魏博二百年史論〉,《史語所集刊》50:2,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9年。new window
方震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臺大歷史學報》期50,2012年。new window
方震華,〈正統王朝的代價-後梁與後唐的政權合理化問題〉,《臺大歷史學報》期35,2005年。
石磊,〈五代的兵制(上、下)〉,《幼獅學誌》1:2、1:3,民51年。
傅先召,〈唐朝後期潁州隸屬變動及其對政局的影響〉,《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卷39期6,2011年。
成一農,〈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收入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任育才,〈唐代官學教育的變革〉,《興大歷史學報》期8,民87年。new window
宋晞,〈從資治通鑑看司馬光史論〉,《宋史研究論叢(三)》,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77年。
宋德熹,〈唐代後半期門閥與宦官之關係〉,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年。
宋常廉,〈高梁河戰役考實〉,《大陸雜誌》卷39期10,民56年。
宋常廉,〈北宋的馬政(上)〉,《大陸雜誌》卷25期10,民51年。
何燦浩,〈唐末方鎮的類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卷2,2000年。
何燦浩,〈略論唐末藩鎮的兼併〉,《慶祝何茲全先生九十歲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沙學浚,〈從政治地理看胡人南下牧馬〉,《學粹》卷13期4,民60年。
李裕民,〈宋太宗平北漢始末〉,《山西大學學報》期3,收入氏著,《宋史新探》,西安:西安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崇新,〈試論唐末五代晉梁爭霸的軍事得失〉,《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卷20期1,2007年。
李崇新,〈試論唐末五代晉梁爭雄的政治策略博弈〉,《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卷18期6,2005年。
李孝聰,〈論唐代後期華北三個區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北京大學學報》期2,1992年。
李孝聰,〈區域歷史地理的理論思維與研究方法〉,《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邢義田,〈契丹與五代政權更迭之關係〉,《食貨月刊》,1971年。
吳楓、任爽,〈五代分合與南唐的歷史定位〉,《東北師大學報》期5,1994年
杜文玉,〈論後唐莊宗李存勗〉,《電大學報》期2,1988年。
杜文玉,〈唐末五代時期西北地緣政治的變化及特點〉,《人文雜誌》期2,2011年。
林瑞翰,〈五代豪侈、暴虐、義養之風氣〉,收入《大陸雜誌史學叢書》輯2冊2,民56年。
林瑞翰,〈五代君臣之義淡而政風多貪黷〉,收入《大陸雜誌史學叢書》輯2冊2,民56年。
林瑞翰,〈資治通鑑五代史補注〉上、下,《幼獅學誌》11:1、11:2,民62年。
林瑞翰,〈歐陽修《五代史記》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期23,民63年。new window
林瑞翰,〈宋代兵制初探〉,《歷史學系學報》期3,民65年。new window
林瑞翰,〈宋太祖太宗之御將及太宗之治術〉,《歷史學系學報》期5,民67年。new window
林鵠,〈論遼太宗離汴非棄中原〉,《文史》輯2,2015年。
周阿根,〈《李茂貞墓誌》錄文校補〉,《文物春秋》期3,2009年。
周寶珠,〈朱梁建都開封及其歷史意義〉,《開封大學學報》卷12期3,1998年。
周世範,《朱梁何以能代唐》,《山西大學學報》期2,1987年。
岳東,〈後梁的黃淮軍人〉,《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卷16期4,2010年。
范學輝,〈關於杯酒釋兵權若干問題的再探討〉,《史學月刊》期3,2006年。
胡長明,〈毛澤東評點”後唐滅梁”〉,《黨史博覽》期11,2010年。
胡如雷,〈唐五代時期的“驕兵”與藩鎮〉,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姚從吾,〈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中原文獻》5:4-5:6,民62年。
姚從吾,〈從宋人所記燕雲十六州淪入契丹後的實況看宋遼關係〉,收入《大陸雜誌史學叢書》輯2冊3,民59年。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新亞學報》卷4期1,民48年。new window
徐規、方如今,〈評宋太祖的「先南後北」統一戰略〉,收入《宋史研究論文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84年。
唐長孺,〈魏晉才性論的政治意義〉,《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桂齊遜,〈河東軍對晚唐政局的影響〉,《中國歷史學會集刊》期26,1994年。new window
張其凡,〈五代都城的變遷〉,《暨南學報》期4,1985年。
張其凡,〈五代政權遞嬗之考察:兼評周世宗的整軍〉,《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
張其凡,〈從高梁河之敗到雍熙北伐〉,收入氏著,《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家駒,〈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收入《張家駒史學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張國剛,〈唐代藩鎮軍將職級考略〉,收入氏著,《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子俠,〈建國以來朱溫研究評述〉,《安徽史學》期3,1998年。
張正田,〈以「盧從史事件」觀昭義軍節度使對唐代的重要性―並略論昭義地理形勢概況〉,《中正歷史學刊》期6,民89。new window
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收入李孝聰主編,《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張耀飛,〈五代十國時期的扞蔽與平衡—以荊南為中心〉,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輯15,陝西:三秦出版社,2012年。
張春蘭,〈唐五代時期的城市管理制度〉,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輯11,陝西:三秦出版社,2008年。
張義忱,〈論宋遼高粱河之戰〉,《瀋陽師範學院學報》期3,1988年。
陳登武,〈復讎新釋--從皇權的角度再論唐宋復讎個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3年。new window
陳華,〈歷史解釋中之地理因素〉,《食貨》卷4期10,民64年。
陳宛瑜,〈唐末梁盛晉衰原因之探討〉,《史苑》,1999年。
郭啟瑞,〈唐末關中安全體系的破壞〉,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年。
梁太濟,〈朱全忠勢力發展的四個階段〉,《春史:卞麟錫教授還曆紀念唐史論叢》,1995年。
陸揚,〈論馮道的生涯--兼談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唐研究》卷1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6:4,民25年。new window
傅樂煥,〈關於宋遼高梁河之戰〉,收入氏著,《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傅衣凌,〈關於朱溫的評價〉,《廈門大學學報》期1(1959),收入《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勞榦,〈中國歷史上的治亂週期〉,《大陸雜誌》卷17期1,民47年。
黃仁宇,〈宋太祖趙匡胤〉,《領導文粹》,2000年。
黃英士,〈書評:《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華岡史學》創刊期,民102年。
黃英士,〈遼朝的軍隊及其編組〉,《中正歷史學刊》期17,民103年。new window
黃英士,〈沙陀的族屬及其族史〉,《德明學報》卷34期2,民99年。
黃英士,〈史載沙陀三事辨析〉,《德明學報》卷37期1,民102年。
曾國富,〈試析五代晉王李存勖滅後梁的條件〉,《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
曾國富,〈五代後漢速亡探因〉,《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
曾國富,〈略論五代名將李存勗〉、〈試析五代晉王李存勗滅後梁的條件〉,收入《五代史研究(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民102年。
曾國富,〈略論五代後唐的「小康」之局〉、〈後唐莊宗失政及其歷史教訓〉,收入《五代史研究(中)》,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民102年。
楊冬生、楊岸青,〈李嗣昭為李克用之元子辨〉,《山西教育學院學報》卷3期1,2000年。
賈志剛,〈唐代河東承天軍史實尋踪—以五份碑誌資料為中心〉,《人文雜誌》期6,2009年。
漆俠,〈宋太宗第一次北伐--高梁河之戰--宋遼戰史研究之一〉,收入氏著,《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鄧小南,〈論五代宋初“胡/漢”語境的消解〉,《文史哲》期5,2005年。
趙鐵寒,〈燕雲十六州的地理分析〉,《大陸雜誌》卷17期11、12,民47年。
臧榮,〈論五代時期的汴晉爭衡〉,《史學月刊》,1984年。
齊勇鋒,〈五代禁軍初探〉,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輯3,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廖德松,〈論鳳翔鎮在唐末五代初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史苑》,2000年。
蔣武雄,〈遼太祖與五代前期政權轉移的關係〉,《東吳歷史學報》期1,民84年。new window
蔣武雄,〈遼與後漢建國的關係〉,《東吳歷史學報》期2,民85年。new window
蔣武雄,〈遼與北漢興亡的關係〉,《東吳歷史學報》期3,民86年。
蔣武雄,〈遼與後晉興亡關係始末〉,《東吳歷史學報》期4,民87年。new window
劉浦江,〈遼朝國號考釋〉,《歷史研究》期6,2001年。
樊文禮,〈試論唐末五代代北集團的形成〉,《民族研究》期2,2002年。
樊文禮,〈試析李克用在晉汴爭霸中失利的原因〉,《煙台師範學報》期4,1998年。
聶崇岐,〈論宋太祖收兵權〉,收入氏著,《宋史叢考(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韓國磐,〈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歷史教學》期8,1958年。
羅慶生,〈地緣戰略理論的回顧與前瞻〉,收入《新世紀的國防挑戰與回應》,臺北:國防部主辦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
蕭啟慶,〈北亞遊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檢討〉,收入氏著,《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書局,民72年。new window
(日)小川琢治,〈黃河下游平原的戰略地理意義〉,《地理雜誌》330-331號,1916年。
(日)大澤正昭,〈唐末の藩鎮と中央權力──德宗‧憲宗朝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卷32期2,1973年。
(日)松井等,〈宋對契丹的戰略地理〉,《滿朝地理歷史研究報告》4號,1918年。
(日)谷川道雄,王霜媚譯,〈關於河朔三鎮藩帥的繼承〉,收入《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日)日野開三郎,〈五代鎮將考〉,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畑地正憲撰,鄭樑生譯,〈五代北宋的府州折氏〉,《食貸月刊》復刊卷5期5,民64年。
(日)堀敏一,〈藩鎮親衛軍の權力結構〉,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堀敏一,〈五代宋初における禁軍の発展〉,《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冊4,1953年。
(日)堀敏一,〈朱全忠政權の性格〉,《駿台史學》期11,1960年。
(日)堀敏一,〈朱全忠の廳子都〉,收入《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講談社,1961年。
(日)堀敏一,〈唐末諸叛乱の性格--中国における貴族政治の没落について〉,《東洋文化》號7,1971年。
(日)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支配體制---特に宋代職役との關聯に於いて〉,《史學雜誌》卷61期4,1952年。
(日)菊池英夫,〈五代禁軍の地方屯駐に就いて〉,《東洋史學》期11,1954年。
(日)菊池英夫,〈五代禁軍に於ける侍衛親軍司の成立〉,《史淵》期70,1956年。
(日)佐竹靖彥,〈朱溫集團の特性と後梁王朝の形成〉,收入《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new window
(英)杜希德著,張榮芳譯,〈唐代藩鎮勢力的各種類型〉,《大陸雜誌》卷66期1,1983年。
(韓)金宗燮,〈五代中央對地方的政策研究--以對州縣政策為主〉,《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卷4,2002年。
四、學位論文(先博後碩)
何永成,〈十國創業君主個案研究—楊行密〉,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論文,民81年。new window
李崇新,〈唐末五代的晉梁之爭研究〉,南京大學歷史博士論文,2003年。
陳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論文,民94年。new window
曾賢熙,〈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論文,民80年。new window
趙國光,〈唐代河南道及都畿道與國勢盛衰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論文,民92年。new window
王怡辰,〈中晚唐榷鹽與政局的關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論文,民78年。
王慶昱,〈梁晉爭衡下的河北藩鎮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13年。
王祿雄,〈五代後周世宗的戰略構想與戰略作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碩士論文,民87年。
王真真,〈唐代汴州軍事地位研究〉,山東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14年。
朱一帆,〈唐末五代河東地區軍事地理研究〉,雲南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15年。
李曉霞,〈五代奠都開封述論〉,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04年。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論文,民80年。
陳忱,〈論唐末朱溫勢力的興起〉,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09年。
陳玫旭,〈五代北宋時期河東地區研究----以軍政為考察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碩士論文,民95年。
郭啟瑞,〈唐代後期關中防衛形勢之演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論文,民74年。
黃英士,〈沙陀與晚唐政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論文,民10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