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九歌」「兮」字倒裝句之功能探測五言詩發展的可能線索--以變換律語法為觀測角度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歐陽宜璋
作者(外文):Ou-yang, Yi-cha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49
頁次:頁175-191
主題關鍵詞:九歌倒裝句五言詩律語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30
期刊論文
1.梅祖麟(19690100)。文法與詩中的模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上),8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展如(1987)。從楚辭的產生背景─論五言詩的生成。東海文藝季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師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壽平(1970)。九歌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ker Carl L.(1978)。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Syntax。London。  new window
4.范文瀾(1983)。文心雕龍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巍、李文祿(1994)。建安詩文鑑賞辭典。建安詩文鑑賞辭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正體(1991)。楚辭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勰、王更生(1984)。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力(1988)。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靈(1991)。一首詩的誕生。臺北市: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公持(199107)。阮籍與嵇康。臺北市:萬卷樓:三民: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壽平(1970)。漢代樂府與樂府歌辭。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嶸、汪中(1969)。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王闓運(1970)。八代詩選(上下冊)。八代詩選(上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夢鷗(1983)。古典文學的奧秘:文心雕龍。古典文學的奧秘:文心雕龍。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繆天華(1984)。離騷九歌九章淺釋。離騷九歌九章淺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家歆(1986)。九辯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Lyons, John(1992)。杭士基。杭士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梁)鍾嶸(1994)。詩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縱逸。楚辭語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庚。楚辭裡「兮」字的性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