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每日生活時間的實踐邏輯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王瑞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Ruey-shyan
出版日期:1999
卷期:7:2
頁次:頁37-46
主題關鍵詞:國小生活行政時間團體規約Primary school lifeAdministrative timeGroup nor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學校每日時間可區分為「行政」和「教師」時間。本文旨在闡明「行政時間」在學校每日生活的本質和作用,以彰顯「學校社會」的實踐邏輯。行政時間居於每日學校時間始末,強調學校是隔離於外在世界的「教育空間」。透過「團體規約」、「外在導向」的社會控制,不斷公開檢視、提醒、報告等方式轉化學生日常世俗角色為穩定學校角色。此外,學校方格空間設計、訓輔空間位置也反映特定管理需求。行政時間具有男性化傾向,追求工具性管理效果。總言之,行政時間以傳遞學校「團體規約」為主,強調學生應熟稔既定團體規範、權威與角色行為,未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嘗試反省社會規範框架和傳統角色規則,以朝向更高層次普遍的道德發展。
圖書
1.Bernstein, B.(1975)。Class, codes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window
2.Bernstein, B.(1996)。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London:Taylor &Francis。  new window
3.Dougla, M.(1970)。Natural symbol。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4.Douglas, M.(1996)。Thought styles。London:Sage。  new window
5.Hall, E. T.(1984)。The dance of life。New York:Anchor Press。  new window
6.Delamont, S.(1989)。Knowledgeable women: structuralism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elites。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7.Dreyfus, H.、Rabinow, P.(1982)。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new window
8.Foucault, M.(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The Birth of the Prison。Harmondsworth:Penguin。  new window
9.Habermas, J.(1976)。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Polity Press。  new window
10.Hargreaves, A.(1994)。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London:Cassell。  new window
11.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