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對比情境到存有論美學--以晚期海德格的藝術觀為摹本
書刊名:揭諦
作者:蔡瑞霖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
頁次:頁111+113-159
主題關鍵詞:對比情境存有論美學海德格藝術觀對比美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存有論與政治之間:牟宗三與海德格的構想和反思
2. 反思傳播學對海德格存有論思想的引入:從Heidegger and the Media談起[by David Gunkel and Paul Taylor, (Polity Press, 2014)]
3. 從死與死亡的區分開展萊維納斯以倫理觀點對海德格存有論之批判:以《存在與時間》為例
4. Cinematic Folds underneath "East Asia": Humorous Traces of History in H Story and Secret Sunshine
5. 過渡與開端--從萊維納斯觀點探問《存在與時間》之此在與存有論意涵
6. 評:賴錫三著《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 2011)
7. 暴力美學的宗教探微--《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的美感經驗與終極關懷
8. 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
9. 西田幾多郎與熊十力在存有論中的對話--以《善的研究》和《新唯識論》為核心的初探
10. 心學與美學的融合--宗白華「境界形上學」的藝術美學觀
11. 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之存有論詮釋--認識之真、倫理之善、藝術之美、宗教之神的一體觀
12. 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的整合道路
13. 心學與美學的融合--宗白華「境界形上學」的藝術美學觀
14. 詩化的現實--八○年代以來詩的現實美學
15. 熊十力體用哲學的存有論詮釋--略論熊十力與牟宗三的哲學系統相之同異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