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政府與發展
書刊名: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王振寰, 湯京平, 宋國誠 (主編)
頁次:283-304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高雄:巨流
主題關鍵詞:地方政府地方發展中國
學門:政治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Wank, David L.(1995)。Private Busines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55-71。  new window
2.邢幼田(1996)。台商與中國大陸地方官僚聯盟:一個新的跨國投資模式。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59-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立平(1994)。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2,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曉斌、關榮佳(199411)。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144-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Oi, Jean C.(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45(1),99-126。  new window
6.費孝通(1995)。農村、小城鎮、區域發展--我的社區研究歷程的再回顧。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4-1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雅靈(20011200)。強制完成的經濟私有化:蘇南吳江經濟興衰的歷史過程。臺灣社會學刊,26,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介民(19981200)。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臺灣政治學刊,3,3-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家銘、江聖哲(20071200)。蘇州臺商的政企關係--制度鑲嵌與比較觀點的考察。政治學報,44,25-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金九益(1999)。大力利用外資,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大陸中西部地區領導幹部研討會,吳江市政府(主辦) 。吳江:吳江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耿曙、陳振偉(2005)。揮別發展型國家?昆山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中國經濟轉型與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第四所,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5/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建華(2005)。地方治理與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蘇州案例:招商引資的實踐。中國經濟轉型與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第四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雅靈(2000)。廣東華陽的依賴發展:地方政府與外資企業的利益共生。中日大陸問題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關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馬祥祐(1997)。大陸經濟發展的政治面效應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崔奎奐(1995)。中國大陸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之評估分析-以韓商投資觀點及投資策略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汝信、陸學藝、朱汝鵬(2001)。城市化:蘇南現代化的新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通華、孫彬(1994)。蘇南模式發展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全治平、江佐中(1992)。論地方經濟利益。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英明(1999)。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臺北:生智文化事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學藝(2007)。晉江模式新發展:中國縣城現代化道路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敦福(2001)。區域發展模式的社會學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萬解秋(1993)。政府推動與經濟發展--蘇南模式的理論思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仁壽、李紅(1990)。溫州模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hiting, Susan H.(2001)。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Walder, Andrew G.(1995)。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1.張家銘(2006)。台商在蘇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考察。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vans, Peter B.(1995)。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Wank, David L.(1999)。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Oi, Jean Chun(1999)。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中國人事報(2010)。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民--新農保的寶雞實踐,http://cpc.people.com.cn/BIG5/67481/82581/82733/1223208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方孝謙(2002)。關係、制度與中國政企研究。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介民(1996)。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商與地方政府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江、鄧汜(2009)。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殷存毅(2009)。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樹成(2009)。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盛九元(2009)。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邦彥(2009)。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昆山與東莞台商投資:經驗、治理與轉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um, Richard、Shevchenko, Alexei(1999)。The ‘State of the State。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