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商代金文在中國文字史的地位
作者:張光遠
書刊名: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臧振華 (主編)
集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4
頁次:1053-1085
出版日期:1997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商代金文文字史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唐蘭(1973)。從河南鄭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銅器談起。文物,197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志廉(1960)。商戉鬲。文物,196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巳奈夫(1969)。殷周時代の圖象記號。東方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光遠(19771200)。戰國初齊桓公諸器續考--試論陳侯午簋、陳侯午敦銘的製作方法及有關問題的考證(附圖版)。故宮季刊,12(2),59-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光遠(19841200)。從實驗中探索晚商甲骨材料整治與卜刻的方法。漢學研究,2(2)=4,447-4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光遠(19910400)。早商的文字--陶文篇。故宮文物月刊,9(1)=97,4-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居中(1989)。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二至六次發掘簡報。文物,1989(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朋川、郎樹德(1983)。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二年發掘的主要收獲。文物,1983(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淑琴(1988)。商代中期有銘銅器初探。考古,1988(3),246-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閻渭清(1982)。一九八〇年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存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光遠(19910900)。早商的金文--爵、觚之銘。故宮文物月刊,9(6)=102,2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光遠(19921200)。三千年前融氏之尊。故宮文物月刊,10(9)=117,66-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光遠(19920300)。說早商「父甲角」。故宮文物月刊,9(12)=108,2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昭容(19861200)。從陶文探索漢字起源問題的總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4),669-7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裘錫圭(1978)。漢字形成問題的初步探索。中國語文,1978(3),162-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學勤(1979)。論美澳收藏的幾件商周文物。文物,1979(12),7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殷之彝(1977)。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2),23-34+161-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光遠(19911100)。商周金文製作方法的商榷--與日本松丸道雄教授切磋。故宮文物月刊,9(8)=104,56-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孝定(1993)。研究漢字起源與演變的幾點心得。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厚宣(1993)。關於胡石查提早辨認甲骨文的問題。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明(1993)。「圖形文字」即漢字古體說。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光遠(1992)。商代早期酒器上的金文--兼論周官龜人的族徽。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1978)。廣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遼寧省博物館(1983)。遼寧省博物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辰(1935)。續殷文存。考古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川靜(1964)。金文集。東京:二玄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松丸道雄(1991)。甲骨文.金文--殷.周.列國。東京:二玄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思永、高去尋(1962)。侯家莊一〇〇一號大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夢家(1977)。殷周青銅器分類圖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傑(1992)。中國文化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振玉(1917)。殷文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振玉(1937)。三代吉金文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容庚(1938)。金文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省博物館(1979)。陜西出土商周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鴻縉(1960)。中國字例。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出版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沫若(1935)。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董作賓(1965)。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法高、李孝定、張日昇(1977)。金文詁林附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于省吾(1957)。商周金文錄遺。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董作賓、嚴一萍(1965)。甲骨學六十年。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夢家(1956)。殷虛卜辭綜述。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容庚(1941)。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胡厚宣(1944)。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孝定(1965)。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法高(1982)。金文詁林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孫海波(1978)。甲骨文編。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湖南省博物館(1983)。湖南省博物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鎮烽(1989)。陝西金文彙編。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明(1980)。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法高(1975)。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秉權(1957)。殷虛文字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光遠(1978)。從商周文字談龍。龍在故宮。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