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的藝術批評思想及其哲學根源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劉桂榮王欣欣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
頁次:199-206
主題關鍵詞:蘇軾詩文藝術批評儒釋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蘇軾游弋于詩文翰墨,其中的批評思想豐贍淵深,他提出"無適而不可"的藝術融通思想;主張"形不可失,理更當知"的形神觀;倡言"自然清新,簡遠疏淡"的審美旨趣;強調"法而無法,蕭散自適"的藝術創作,此種批評思想都根源于其博通圓融之哲思。
圖書
1.蘇軾(2001)。蘇氏易傳。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棗莊、舒大剛(2001)。蘇軾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轍(1987)。欒城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日華(1983)。六硯齋三筆。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軾、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楠順次郎(1979)。大正藏。東京:日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良志(200408)。中國美學名著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庭堅、屠友祥(2011)。山谷題跋校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轍、曾棗莊、馬德富(1987)。欒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軾、鄒同慶、王宗堂(2002)。蘇軾詞編年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軾、孔凡禮(1982)。蘇軾詩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軾、茅維、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庭堅(2008)。題子瞻枯木。蘇軾與書畫文獻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