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視“我”的出現及其德育意義
書刊名:中國教育學刊
作者:孔祥淵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
頁次:91-96
主題關鍵詞:公民意識道德規範認同德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
隨著網絡社會的到來,"我"開始脫離集體的束縛,華麗出場了。對于道德教育而言,"我"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具體而言,"我"的出現是公民意識與精神形成的重要前提,它可以促使自我負責之個體的產生。以此為基礎,"我"的出現有利于個體道德規范認同的明顯化與牢固化、合理化與有效性。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人員需要認識到"我"的價值所在,并發揮其積極的作用與力量。
期刊論文
1.檀傳寶(2010)。論“公民”概念的特殊性與普世性:兼論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教育研究,2010(5),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曉輝(2003)。公域與私域的劃分及其內涵。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12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磊(2016)。發現“我”與認同“我們”:公民誕生視角下的公民教育。教育研究,2016(5),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悅笛(2002)。“公域交往”與“私域交往”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2(3),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嘉明(2006)。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喬爾•米格代爾、張長東、朱海雷、隋春波、陳玲(2009)。強社會與弱國家:第三世界的國家社會關係及國家能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凱興斯泰納喬治、鄭惠卿(1993)。凱興斯泰納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雲杉(2000)。學校生活社會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嘯(2003)。教育人學:當代教育學的人學路向。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師曾志、胡泳(2014)。新媒介賦權及意義互聯網的興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希貴(2006)。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丙中、袁瑞軍(2008)。中國公民社會發展藍皮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霧滿攔江(20150904)。中國人為什麽不講理?,http://mp.weixin.qq.com/s?_biz=MjM5NDcyMTY0MA==&mid=207550032&idx=4&sn=c74ba772d394944050218f51c30087e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ht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