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客家博物館與全球客家族群網絡的擴張與拓展-
作者:黃信洋
書刊名:博物館與客家研究;張維安, 何金樑, 河合洋尚 (主編)
頁次:139-162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主題關鍵詞:客家博物館客家族群全球網絡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胡正光(20070600)。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信洋(20181100)。試論閩西客家博物館的原鄉意象與客家內涵。全球客家研究,11,8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新煌(2016)。臺灣與東南亞客家意識的浮現。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3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詩怡(2008)。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Giddens, Anthony、簡惠美(2002)。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urkheim, Emile、渠東、汲喆(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瀨川昌久、河合洋尚、姜娜(2013)。客家--華南漢族的族群性及其邊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維安(2015)。思索臺灣客家研究。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肇廷、王東、孫業山、蒂姆.賴特(2015)。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客家、棚民及其鄰居們。臺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天澤(2002)。全國客家社團基礎資料調查與登錄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維安、郭瑞坤(2010)。族群論述與邊界之作:臺灣「客家文明」博物館的討論。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ameron, D.(2012)。The Museum, a Temple or the Forum。Reinventing the museum: The evolving conversation on the paradigm shift。Lanham, MD:AltaMira Press。  new window
3.黃信洋(2017)。政治先行抑或文化先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全球客家族群網絡建構方式之探討。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ser, Lewis A.、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導論。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hinnery, A.(2012)。Temple or Forum? On New Museology and Education for Social Change。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12。Urbana, Illinois: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