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家音樂的集體記憶與地方感:以《客家歌謠選集》為例
書刊名:全球客家研究
作者:林子晴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Tzu-chi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2
頁次:頁131-174
主題關鍵詞:客家歌謠人文地理學地方感集體記憶Hakka SongsHuman geographySense of placeCollective 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0
  • 點閱點閱:12
本研究從人文地理學-區域、場所與地方感之觀點,重新理解兩冊客家歌謠選集中的86首傳統歌曲。從歌詞分析中發現,客家歌謠書寫包含地理範圍遼闊的「區域情懷」(29%)、「工作場所」(22%),以及「生命地景」(10%)昇華到歷史記憶的銘刻(7%)。其次,透過從歌本中演唱者「做韻」的符碼-虛詞/襯字及各地曲調之音階形式分析,釐清客家歌謠如何保存原鄉曲調唱腔,同時又融入及發展臺灣在地音樂特色的演唱風格。最後達到理解客家以承載族群意識的歌詞為容器,收藏各地曲調形成一詞多曲的表現。這些傳統歌詞、曲調及做韻方式呈現客家移民的生活場景,也標記了特定的地方情感符碼,使客家歌謠成為召喚各地客家集體記憶的載體。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xt and performance of Hakka songs from a perspective of human geography. It focuses on the 86 traditional songs in two Hakka song anthologies published by Taiwan government. I analyzed both the lyrics and the recordings of the songs. My analysis of the lyrics revealed that the songs contain rich geographical components, such as regional sentiment and descriptions of places and landscapes. My analysis of the recordings shows the singers used nonsemantic syllables and lining words, and they employed the typical style while integrating Taiwan’s local singing styles to evoke a sense of place. I argue when Hakka people sang a variety of old tunes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they sang the songs based on their own sense of place. Their idiosyncratic singing carries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being the Hakka while also expressing specific living experience and local emotions.
期刊論文
1.呂錦明(19990700)。臺灣北部的客家音樂。民俗曲藝,120,167-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月(2008)。雅與俗的二度轉變:論唐代文人竹枝詞的發展演變。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5),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金輝(2012)。淺談梅州客家山歌文化的特徵。大眾文藝,20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達然(19960700)。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馨文(20110300)。戰後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62~1981)的再現為例。民俗曲藝,171,121-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榮順(1999)。六堆客家人與客家八音。傳統藝術研討會。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3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瑞貞(2001)。客家山歌歌詞的內涵、藝術表現手法和音樂特性。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405-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熾明(1992)。臺灣桃竹苗與閩西客家民歌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建宇(2012)。臺灣中部東勢地區客家山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瓊枝(2009)。客家山歌歌詞研究--以數字為句首的山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梁淑(2010)。客家歌謠文化與藝術論集。臺中市: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昌元(1991)。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恆隆、郭麗娟(2002)。臺灣歌謠臉譜。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育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新圓(2003)。山歌子的即興。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肇錦(19900000)。台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2008)。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茜(1994)。台閩粵贛客家山歌研究。台北:社團法人中國民族音樂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榮興(2016)。臺灣客家戲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嘉猷(2012)。藝術之眼:布爾迪厄的藝術社會學理論及其在臺灣之量化與質化研究。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香林(19920000)。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香林(1928)。粵東之風。北京:北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錦明、姜雲玉、謝宇威(2016)。客家歌謠選集。新北市: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本奇伯愛雅(2011)。雅美族歌謠:情歌與拍手歌。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維安(2016)。思索臺灣客家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奮前(1960)。客家民風民俗之研究。臺北:臺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萬梅、呂錦明、姜雲玉(2008)。客家歌謠選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traus, E. W.(1963)。The Primary World of Sens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new window
22.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榮興(20040000)。臺灣客家音樂。晨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文良、臺灣大學(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臺灣音聲一百年,https://reurl.cc/86Y4d。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香林(1950)。客家源流考。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甫昌(20180000)。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馨蘭、莊英章(20180000)。導論:遷徙適應與認同建構。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兆禎(2000)。客家歌謠九腔十八調簡介。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臺北:國立臺灣傳藝總處籌備處傳藝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榮興(2000)。客家音樂之美。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運棟(2007)。源流篇--臺灣客家的原鄉。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俊逢(2007)。音樂篇。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