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客家」過程:在地與跨國視野下的沙巴
作者:劉瑞超
作者(外文):Jui-chao Li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世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沙巴客家跨國網絡客家社團客家教會族群文化建構Hakka of Sabahtransnational networkHakka societyHakka churchethnic culture 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本研究以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客家華人為中心,以社團組織及跨國網絡的角度探討自1880年代至今,沙巴客家社會的建立過程,以及今日客家社群的形貌展現。沙巴客家社會的建立源自十九世紀末期,因為中國政治經濟情勢發展,並伴同英國商人對沙巴的殖民開發背景,中國廣東的客家人的南洋移民浪潮。其中有透過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管道前來的客家基督徒,及各項配合英商渣打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開發計畫的而引進的客家人。這些人建構了沙巴華人社會的主體。1940年代源自中國的客家族群知識傳遞到沙巴後,以客家為名的社團組織逐漸在沙巴建立,扮演著團結客家人及傳遞客家族群知識的角色。1960後,沙巴客家社團及以客家教會都面臨了組織上的變動。在面對馬來西亞建國的新情勢下,為了團結以爭取我群在新國家之中的權益,各地密集成立客家社團,並逐漸出現以聯合馬來西亞國內所有同屬社團的聯合性組織,架構起馬來西亞客家網絡。於此同時,原根植於沙巴客家社群的巴色教會,在宣教對象及組織發展上,開始走出客家、走出馬來西亞,將非客家、非華人群體包含在其宣教事業中,展現其普世宗教的特色。在全球化時代下,客家社團與教會均建立起跨國客家社團網絡及跨國客家教會網絡,並積極實踐著各自的組織目標。透過跨國網絡的觀察與分析可以看出,跨國客家網絡立基於政治與經濟的基礎,以及其中所展示出的階級現象。巴色教會宣教版圖擴張的發展中,也可看見其以客家族群文化親緣性為方法所進行的與中國原鄉的再連結行動。晚近,客家社團及教會這兩種屬性的組織,在進入21世紀後開始在關於客家族群文化知識論述上有了交集,並逐漸顯露出本土化論述的傾向。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akka Chinese in Sabah, Malaysia,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Hakka society and its manifestation of the Hakka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network. Sabah Hakka society was founded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due to Chines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backdrop of British businessmen’s colonial development in Sabah as well as the Cantonese Hakka’s massive migration flow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Among the immigrants were Hakka Christians who came along with Basel Mission as well as Hakka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of 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 These people constructed the main body of Sabah Chinese society. In the 1940s, ethnic knowledge of Hakka people originating from China was passed down to Sabah. Various Hakka societies were gradually established in Sabah, playing the role to unite the Hakka and to pass on the Hakka ethnic knowledge. After 1960, the Sabah Hakka society and the Hakka church both faced to certain structural change. In order to strive for own society’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a new founding nation, Malaysia, Hakka societies were intensively set up in various area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united national organization, thus a Malaysian Hakka network was set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Basel Christian Church of Malaysia, which was originally rooted in the Sabah Hakka community, began to move out of Hakka and Malaysia to embrace for non-Hakka and non-Chinese groups to show its universal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the Hakka society and church have established and actively practiced their transnational goals as Hakka societies and missionary network respectively. Through clos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ransnational network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sed transnational Hakka network and its class phenomenon is thus revealed. From the expansion of Basel Christian Church of Malaysia, we can also see the Hakka ethnic re-connection movement with Chinese native land. The most recent trend is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Hakka society and Hakka church began to intersect with respect to cultural knowledge of Hakka ethnic groups, and gradually manifest the tendency towards localization.
引用書目
Carsten, Sharon A.
1980 Images of Community in a Chinese Malaysian Settlement.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2005 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Studies in Malaysia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Constable, Nicole
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stable, Nicole ed.
1996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DeBernardi, Jean
2004 Rite of Belonging: Memory,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Coppet, Daniel
1992 Comparison, a Universal for Anthropology: From ‘Re-presentation’ to the Comparison of Hierarchies of Values. In Conceptualizing Society. Adam Kuper ed., pp:89-74. London: Routledge.
Eghenter, Cristina
1999 Migrants’ Practical Reasonings: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Long-Distance Migrations among the Kayan and Kenyah of the Interior of Borneo. 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14(1):1-33.
Furnivall, J. S.
1967[1939] Plural Societies. In Netherlands India, J.S. Furnivall, Pp.446-46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abridged form in Sociology of South-East Asia, Hans Dieter Evers, ed. 1980, Pp.85-96.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g Sin Fong(韓銑豐)
1975 The Chinese in Sabah East Malaysia.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Hannerz Ulf
1992 The Global Ecumene as a Network of Networks. In Conceptualizing Society. Adam Kuper ed., pp:34-56. London: Routledge.
Hill, R. D.; Voo, Min Shin,
1990 Occupational and spatial mobility in an overseas Chinese agricultural community: the Hakkas of Kudat, Sabah, Malaysia. Sojourn 5(2):194-218.
Hsiao, Hsin-Huang Michael and Lim Khay Thiong
2007 The 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 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4(1): 3-28.
Lim, Khay-Thiong and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2009 Is there a Transnational Hakka Identity? Examining Hakka Youth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Malaysia. 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6(1): 49-80.
Liu, L. M.,
2008,“Dynamic Approach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Art Practice and Educa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Folk Art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Mid America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Biennial Conference, Indianapolis, IN, October 15-18,2008
Marriot, M. and B.S. Cohen
1958 Networks and Center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dian Civiliz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Ranchi Bihar)1:1-9.
McKay, James & Frank Lewins
1978 Ethnicity and the Ethnic Group: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formu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4):412-427.
Milner, Anthony
1998 Ideological Work in Constructing the Malay Majority. In Making Majorities: Constituting the Nation in Japan, Fiji, Turkey, and the United States. Dru C. Gladney ed. Pp. 151-16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agata, Judith A.
1981 In Defense of Ethnic Boundaries: 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 In Ethnic Change, Charles F. Keyes ed. Pp:87-116,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5 Christianity among Transnational Chinese: Religious versus (Sub)ethnic Affli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43(3): 99-128.
Nash, Manning
1989 The Cauldron of Ethnicity in the Modern World (Chapter 2 "Ethnicity in Peninsula Malaysia: The Idiom of Communalism, Confrontation, and Cooperation", pp:21-6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tton, Donald S.
1990 Ritual Drama and Moral Order: Interpreting the Gods’ Festival Troupes of Southern Taiw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3): 535-554.
Tan, Chee-Beng
1988 The Baba of Melaka: Culture and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an Community in Malaysia. Selangor: Pelanduk Publications.
2004[2000] Social-cultural Diversitie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Lee Kam Hing & Tan Chee-Beng eds. Pp:38-70. Selangor, Malay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egonning, K G
1965 A History of Modern Sabah 1881-1963,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The eTawau team
年代不詳〈南獅〉,「斗湖藝文體育會醒獅團」,http://www.etawau.com/Recreation/LionDance/YiWon.htm,2015年5月10日上線。
年代不詳〈北獅〉,「斗湖福建會館京獅團」,http://www.etawau.com/Organization/Association/Clans/Hockien/LionDance.htm,2015年5月10日上線。
年代不詳〈貔貅麒麟團〉,「沙巴武術協會斗湖聯委會」,http://www.etawau.com/Organization/Association/WuShu.htm,2015年4月3日上線。
Wertheim, W. F.
1980[1964] The Trading Minorities in South-East Asia. In East-West Parallels. W.F. Wertheim, Pp.39-82. The Hague: Van Hoeve. (Reprinted in abridged form in Sociology of South-East Asia. Hans Dieter Evers, 1980, Pp.104-120.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ng, Danny Tze-Ken
1998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Immigrant Society: A Study of the Chinese of Sabah. London: Asean Academic Press.
2003 The Search for Modernity: The Chinese in Sabah and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ese Migrants Abroad: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Michael Walter Charney, Tong Chee Kiong and Brenda Yeoh, eds., pp. 145-160.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and World Scientific.
2004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Sabah: A Historical Survey. 刊於《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趨勢》。文平強編。頁147-162。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2013 The Hakka in Sabah before World War Two: Their Adaptation to New Environment, Challenges and the Forging of New Identity. 刊於《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張維安編,中壢:中央大學,2013),頁252-255。
Yen, Ching-hwang
2008 Hakka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In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Pp. 379-396.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小林伊織
2000《中共改革開放後的僑務政策》。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華府地區客家同鄉會
2014 〈海外好客文化巡迴列車 - 華盛頓〉,http://www.hakkadc.org/Pages/2014HakkaCultureSeries.aspx,2016年5月15日上線。
不著撰人
1994〈中國政協第一副主席葉選平讚客家工商業城計畫〉。《星洲日報》1994年12月4日。
1995〈客聯會揚州投資計畫反應熱烈〉。《南洋商報》1995年2月24日。
2001〈山打根客家文物展令時光倒流〉。《亞洲時報》2001年6月29日。
2003〈客家話講古仔比賽 拿篤首創〉。《亞洲時報》2003年6月18日。
2006a〈丹南巴達小學八成是土著生〉。《華僑日報》2006年2月21日。
2006b〈東西馬雖同屬一家 華教發展卻大不同〉。《華僑日報》2006年10月30日。
2007〈楊愛華要求馬希迪協助 以土著生比例協助華小 爭取特別撥款〉。《華僑日報》2007年1月10日。
2008a〈于墨齋認華文日益重要 冀華社繼續支持〉。《華僑日報》2008年11月9日。
2008b〈化解內部矛盾華教才有將來〉。《東方日報》2008年5月10日。
2008c〈非華裔對華教認同 未來人數仍將攀升〉。《華僑日報》2008年7月16日。
2008d〈劉德甲:認為難讀•不報考華文學生日增〉。《星洲日報》2008年5月10日。
2009a〈仍派不諳華文老師華小執教 沙華小工委會表不滿〉。《華僑日報》2009年1月7日。
2009b〈全球客家總執行長黃石華稱譽沙巴為海外客家精神王國首都〉。《華僑日報》2009年8月8日。
2009c〈張玉揚籲保佛華社同努力為保中增添學生來源〉。《華僑日報》2009年10月16日。
2009d〈落實「一個馬來西亞」概念 蔡順梅籲承認獨中地位〉。《華僑日報》2009年12月28日。
2009e〈盧金炎強調華小之存在喚起華社關注華教發展〉。《華僑日報》2009年9月22日。
2010〈沈寶發: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校方難適應不利教〉。《華僑日報》2010年1月5日。
2011〈阪田麒麟舞向海外 市僑辦將邀永勝堂麒麟隊赴海外教習〉。《深圳僑報》2011年6月18日。
2012a〈沙州美里客家公會 拜訪印尼客聯總會〉。《印尼星洲日報》2012年9月5日。
2012b〈首屆全國南獅教練培訓班 州級課程10月亞庇舉行〉。《詩華日報》2012年9月27日。
2014a〈中國尋根之旅春令營 即日起接受報名〉。《亞洲時報》2014年4月11日。
2014b〈雪隆龍獅聯總主席梁溧棠希望 沙獅王賽成品牌聯賽〉。《華僑日報》2014年3月29日。
2015a〈巴中採總青反應熱烈 德源捐助兩萬令吉〉。《華僑日報》2015年2月9日。
2015b〈第八屆世粵聯會〉。《國際日報》(印尼) 2015年12月12日。
2016a〈天賜玉麟─來自古洞的麒麟紮作技藝〉。《香港商報》2016年9月15日。
2016b〈何天信吳秀傳率湖代表出席大馬客聯大會〉。《亞洲時報》2016年8月27日。
2016c〈卓還來與3烈士公祭儀式 逾35華團代表出席〉。《詩華日報》2016年7月30日。
2016d〈保佛區華小工委會 反對雙語言課程〉。《詩華日報》2016年8月26日。
2016e〈客家文協引反彈 客聯會轟浪費資源〉。《東方日報》2016年12月16日。
2016f〈前必打丹中華工商會會長劉順泰 揭註冊被吊銷內幕〉。《亞洲時報》2016年4月28日。
2016g〈盼復辦啟智 建客家圓樓〉。《星洲日報》2016年9月11日。
2016h〈梁福強籲珍惜客家傳統文化〉。《亞洲時報》2016年9月11日。
2016i〈湖客會主席何天信認為 透過年幼一代歌唱比賽可發揚客家傳統文化〉。《華僑日報》2016年12月12日。
山打根客家公會
1978《山打根客屬公會成立九十二周年紀念特刊》。沙巴:山打根客家公會。
1986《山打根客屬公會成立九十二周年紀念特刊》。沙巴:山打根客家公會。
1999〈客家文化資料中心籌畫書〉。沙巴:山打根客家公會。
山打根中華商會
2011《山打根中華商會120周年紀念特刊》。沙巴:山打根中華商會。
王子昌
2013〈網路視野下的華僑華人:劉宏及其海外華人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13-17。
王力堅
2011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研究:以文化發展為焦點〉。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105-139。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王曉梅
2008 〈馬來西亞柔佛州客家民系的語言轉用〉。刊於《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張雙慶與劉鎮發編,頁39-4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2009〈馬來西亞華人族群認同與語言傳播之間的互動〉。刊於《粘合與張力—當代馬來西亞華人族群內關係》。鄭文泉、傅向紅編,頁175-187。雪蘭莪:新紀元學院。
王賡武
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2《南洋華人簡史》。張奕善譯。臺北:水牛出版社。
中央通訊社
2015〈「2015好客文化列車」巡迴東南亞〉,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5919.aspx#.WKGv1G99601,2016年5月15日上線。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5〈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在梅州開幕 朱小丹致辭〉,http://hk.crntt.com/doc/1039/6/1/6/103961656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961656&mdate=1013002206,2016年6月8日上線。
中國僑網
2015〈馬來西亞客商楊天培:發揮僑胞作用建設海絲〉,http://www.chinaqw.com/jjkj/2015/10-14/67019.shtml,2016年6月8日上線。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2016〈鄭潮炯先生遺物捐贈儀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http://www.ocmuseum.cn/a/news/news/2016/0514/206.html,2016年5月19日上線。
斗湖客家公會
1989《斗湖客屬公會舉辦第三屆客屬之夜特刊》。沙巴:斗湖客屬公會。
2008《馬來西亞沙巴州斗湖客家公會惠州文化交流團專輯》。沙巴:斗湖客家公會。
斗亞蘭縣客家公會
1984《斗亞蘭縣客家公會會館落成紀念特刊》。沙巴:斗亞蘭縣客家公會。
古鴻廷
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臺北:聯經。1998〈英屬馬來亞聯合邦華文教育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2:51-73。

2000〈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3:57-83。
古旭熙
1987〈我的事奉經歷〉。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曾國桴、周亮、涂恩友編。頁37-39。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古達客家公會
1985《古達客屬公會新會所落成開幕暨成立五週年紀念特刊》。沙巴:古達客家公會。
1990〈古達客家公會十週年會訊〉。沙巴:古達客家公會。
石滄金
2005《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世界客屬總會
1999《世界客屬第十五屆懇親大會特刊》。吉隆坡:客屬懇親會。
田英成
1985〈一個華北移民的村莊-沙巴的山東村〉。《亞洲文化》6:65-67。
朱浤源
2001〈沈慕羽-華教領導人與打造馬來西亞〉。刊於《承襲與歷史-馬來西
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何國忠編。頁95-130。臺北:中央研究院
東南亞研究計畫。
朱軒仙
2006《麒麟隊資源在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安煥然
2010〈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植型態及其認同意識〉。刊於《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下冊)》。莊英章、簡美玲編。頁887-910。新竹:國立交通大學。new window
2011 〈馬來西亞柔佛古來客家聚落〉。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185-219。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余柯
1986〈客家的由來及對歷史文化之貢獻〉。刊於《山打根客屬公會成立九十二周年紀念特刊》。頁108-118。沙巴:山打根客家公會。
全球客商合作交流平臺
2009〈2009梅州·世界客商大會定於10月12日-14日在梅州隆重舉行〉,「世界客商大會網」,http://www.sjksdh.com/html/keshangdahui/dahuidongtai/2009/0711/794.html,2016年6月8日上線。
何國忠
2001〈多元文化下的抉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文化人〉。刊於《承襲與歷史-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何國忠編。頁17-38。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研究計畫。
2006[2002]《馬來西亞華人:身分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宋哲美
1957《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華僑經濟》。海外出版社。
1963《華僑志: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1966[1963]《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東南亞研究所。
利亮時
2011 〈錫、礦家、與會館:以雪蘭莪嘉應會館和檳城嘉應會館為例〉。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65-85。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沙巴客屬公會聯合會
1983《沙巴客屬公會聯合會年刊創刊號》。沙巴:沙巴客屬公會聯合會。
吧巴縣客家公會
1994《吧巴縣客家公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輯》。沙巴:吧巴縣客家公會。
你好臺灣網
2010〈中國閩西第二屆國際客屬龍舟文化節〉,http://www.hellotw.com/zthz/gbzq/fyzt/lakjgflt/gflthxkj/201006/t20100617_578827.htm,2016年6月20日上線。
2011〈全球首個「客商」研究性機構在梅州成立〉,http://www.hellotw.com/mnkj/mzbjb/201112/t20111206_701116_2.htm,2016年6月8日上線。
李盈慧
1997《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
李偉權
2011〈家族企業接班規劃:霹靂州客家錫礦家族之興衰〉。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261-287。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李坤才
2015〈沙巴華人與基督教巴色會的淵源〉。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171-172。沙巴:沙巴神學院。
李明歡
1995《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吳欣怡
2010《同胞與外人之間:馬來西亞「僑生」的身份與認同》。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吳曉慧
2008 《馬來西亞沙巴州華語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吳騰達
2002《臺灣民間藝陣》。臺北:晨星。
林正慧
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林育建
2011 〈客家族群商業網絡的形成與變遷:以馬來西亞太平中藥業為例〉。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315-338。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林開忠
1999 《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2009[2008]〈全球化、現代國家與東南亞的族群關係〉。刊於《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李盈慧、王宏仁編。頁161-192。臺北:五南。
2011〈日常生活中的客家家庭:砂勞越石山與沙巴丹南客家家庭與日常生活〉。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403-443。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3〈從「客幫」到「客屬」:以越南胡志明市崇正會館為例〉。刊於《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林開忠編。頁114-130。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2013〈從「客幫」到「客屬」:以越南胡志明市崇正會館為例〉。刊於《客居他鄉: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生活與文化》。林開忠編,頁114-130。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林開忠、蕭新煌
2007〈家庭、食物與客家認同:以馬來西亞客家後生人為例〉。「第十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Penang:Bayview Hotel,2007年11月12-14日。
林開忠、李美賢
2006〈東南亞客家人的認同層次〉。《客家研究》1:211-238。
林廷輝、方天養
2005《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吉隆坡: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
河合洋尚
2010〈客家文化重考-全球時代下空間和景觀的社會生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3-9。
2013a〈空間概念シウサソ客家-「客家ソ故鄉」建設活動メバをゲサ〉。《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37(2):199-244。
2013b〈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客家人-關於移民、認同感、文化標誌的初步報告〉。《客家研究輯刊》42:134-144。
2013c〈「硬性」客家文化與「軟性」客家文化〉。《客家研究輯刊》42:1-3。
客家委員會
年代不詳 〈本會簡介〉,「機關介紹」,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439&PageID=33588&LanguageType=CH,2016年10月15日上線。
年代不詳 〈本會重點施政〉,「機關介紹」,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34&PageID=37676&LanguageType=CH,2016年11月10日上線。
2001《訪問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客屬團體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1《參加東南亞地區客屬團體年會暨訪視當地客家鄉親出國報告》。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5〈「2014-2015海外好客文化巡迴列車東南亞團授旗儀式」記者會〉,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17&PageID=34906,2016年5月15上線。
2015《參加泰國臺灣客家同鄉會14周年慶與第七、八屆理事長連任典禮暨泰馬客家藝文巡演心得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
2016 〈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試辦成果豐碩〉,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34&PageID=38029,2016年12月7日上線。
2016〈大會歡迎詞〉,「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 http://www.2016worldhakka.com/edcontent.php?lang=tw&tb=1,2016年10月30日上線。
洪麗芬
2007 〈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馬賽克現象—語言融合的表現〉。《東南亞研究》2007(4):71-76。
2008 〈試析馬來西亞華人母語的轉移現象〉。《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8(1):32-41。
香港商報網
2016〈2016中國(開封)客家國際龍舟賽隆重舉行〉,http://www.hkcd.com/content_p/2016-06/11/content_34406.html,2016年6月20日上線。
保佛客家公會
1993《保佛福客家公會慶祝會所開幕暨第二十八週年銀禧紀念特刊》。沙巴:保佛客家公會。
南洋年鑑編輯委員會
1939《南洋年鑑》。新加坡:南洋商報營業部。「日本國會圖書館」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759942,2016年5月20上線。
涂恩友
1983〈本會教牧神學訓練之沿革〉。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百週年紀念特刊(1882-1982)》。頁170。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1987〈教會近二十年發展概況(1964-1985)〉。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曾國桴、周亮、涂恩友編。頁4-11。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2003〈獻詞〉。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慶祝一百二十週年紀念古達區紀念特刊》。頁6-7。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古達區會。
2008[2007]《從文化釋經角度探索馬來西亞的沙巴族群身份》。臺北:東南亞神學教育協會臺灣分會。
涂稚冰
1964〈讀宋哲美教授的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華僑志〉。《史繹》1:94-
101。
施德華
2009《中國獅舞之藝術》。臺北:國家出版社。
星野麗子
2013〈作為「硬性文化」的「客家文化」-以江西省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為例〉。《客家研究輯刊》42:26-34。
范雅梅
2005《論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權的僑務政策:從流亡政權、在地知識與
國際脈絡談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人街網
2014〈梅州市舉行首屆“海外學子客都情”活動〉,http://www.tangrentown.com/text/9209.html,2016年5月17日上線。
徐眷民
1983〈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簡史〉。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百週年紀念特刊(1882-1982)》。頁21-22。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亞庇客家公會
1957《北婆羅洲客屬公會新會所開幕紀念特刊》。鍾月樵等編。亞庇:北婆羅洲客屬公會。
2005《亞庇客家公會四禧慶典紀念特刊》。沙巴:亞庇客家公會。
2010《亞庇客家公會五禧慶典紀念特刊》。沙巴:亞庇客家公會。
2015《亞庇客家公會五禧慶典紀念特刊》。沙巴:亞庇客家公會。
高信
1963〈序〉。刊於《華僑志: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宋哲美著,頁1-2。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拿篤客家公會
2003《拿篤客家公會創會二十週年紀念特刊》。沙巴:拿篤客家公會。
拿篤中華商會
1994《拿篤中華商會四十五周年紀念特刊》。沙巴:拿篤中華商會。
根地咬客家公會
1984《根地咬客屬公會慶祝成立二十週年暨新廈落成開幕典禮紀念特刊》。沙巴:根地咬客屬公會。
2009《根地咬客家公會創會四十五週年紀念特刊》。沙巴:根地咬客家公會。
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1994《神州探索-大馬客聯工商考察團訪問中國記》。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2015《系客家人》。柔佛: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年代不詳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中文大會月刊》
1983《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百周年紀念特刊1882-1982》。
1987《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2012〈巴色會130年歷史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EvhZ8Ka4。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古達區會
2002《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一百二十週年紀念古達區紀念特刊》。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古達區會。
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孟家達堂
2012《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孟家達支會例會八十週年(1930-2010)紀念特刊》。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孟家達堂。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年代不詳〈董總簡介〉http://www.dongzong.my/aboutus.php ,2016年11月 30日上線。
馬來西亞統計部
2016〈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2015〉,https://www.statistics.gov.my/,2016年12月3日上線。
陳冬和編
2009《北婆羅洲抗日神山游擊隊》。Kota Kinbalu: Opus Publications。
陳安仁
1963〈序〉。刊於《華僑志: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宋哲美著,頁1-2。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陳偉玉
2004〈卓還來領事對北婆羅洲的功績〉。《淡江史學》15:237-252。
陳美華
2008〈族群、歷史與認同-以馬來西亞客聯會的發展為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1:1-45。
2011〈馬來西亞雪蘭莪烏魯冷岳客家聚落〉。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221-258。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黃子堅
2005〈沙巴客家移民與英文教育〉。《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12):67-85。
張德來編,頁119-138。亞庇:沙巴神學院。
2011〈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教會與沙巴州的客家族群〉。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367-402。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15a〈夏南南-孟家達-德里福的客家基督徒在百年歷史的情境裡作定位〉。 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119-138。亞庇:沙巴神學院。
2015b〈基督教巴色會與沙巴的130年歷史〉。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71-87。亞庇:沙巴神學院。
黃玉奎
2005 〈沙巴客家人對沙巴及祖居地的貢獻〉。刊於《亞庇四禧慶典紀念特刊》。頁185-190。沙巴:亞庇客家公會。
黃辰濤
2009 《爭取海外力量:中華民國外交、僑務、黨務在新馬的運作(1945-1957)》。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仁
1994〈南來北婆羅洲(沙巴)的客家人〉。刊於《吧巴縣客家公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輯》。頁55-56。沙巴:吧巴縣客家公會。
黃賢強
2011〈新加坡永定會館:從會議記錄和會刊看會館的演變〉。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33-6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15《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臺北:龍視界。
黃淑玲與利亮時
2011〈共進與分途:二戰後新馬會館的發展比較〉。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87-10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莊仁傑
2016〈柔佛古廟遊神中的新山客家公會與感天大帝〉。《全球客家研究》6:253-278。
麥留芳
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
曹德安
2001〈同鄉組織新方向之探討〉。刊於《亞庇客家公會三喜慶典紀念特刊》。沙巴:亞庇客家公會。
陸漢思(Hans Lutz)
2015〈宣教士的移民中介角色〉。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
59-69。亞庇:沙巴神學院。
曾國桴
1987〈發刊辭〉。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曾國桴、周亮、涂恩友編,頁3。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曾慶豹
2001《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臺北:海華。
惠州區外事僑務局
2013〈第二屆東南亞華裔青少年(惠州)冬令營到小金口觀摩學習〉,http://wsqwj.hcq.gov.cn/content/?323.html,2015年1月11日上線。
教育部
年代不詳「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263,2016年5月10上線。
湯詠詩
2012[2002]《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葉日嘉
2006《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山客家公會
1995《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活動簡介(九五年一月至五月)》。柔佛:新山客家公會。
張侃
2005〈胡文虎與馬來西亞客家社團關係初探〉。刊於《中華心•客家情-第一屆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43-76。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學研究會。
張育強
1987〈我的蒙召〉。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曾國桴、周亮、涂恩友編。頁60-62。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張維安
2013〈序:從互動中浮現客家文化特色〉。刊於《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張維安編,頁こ-さ。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2015《思索臺灣客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張德來
2002《沙巴的客家人:客家華人貢獻沙巴州現代化之探討》。沙巴:沙巴神學院。
2014〈沙巴早期的客家移植史〉。《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3(1):1-9。
2015a〈1913年華南人及華北人移民北婆羅洲之異同〉。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89-101。沙巴:沙巴神學院。
2015b〈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5-17。沙巴:沙巴神學院。
張德來編
2007《沙巴的客家移民實驗:客家人南來夏南南、孟家達、德里福開埠九十週年紀念特輯》。沙巴:沙巴神學院。
2015《沙巴的客家人故事》。沙巴:沙巴神學院。
張翰璧
2011〈族群政策與客家產業:以新馬地區的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例〉。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289-31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13《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2014〈「服貿」經濟治理中的社會/族群影響〉。《全球客家研究》3:255-260。
張曉威、吳佩珊
2011〈馬來西亞客家聚落的產業經濟發展:以沙登新村為例〉。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143-184。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維安、張容嘉
2011〈馬來西亞客家族群信仰〉。刊於《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蕭新煌編,頁339-366。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維安、張翰璧
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之雙重隱性:以中大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25-150。
楊建成
1982 《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1957-1978》。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蔡志祥
2011〈本土化、區域化和全球化:華社與故鄉及世界的聯繫-以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為例〉。刊於《族群、歷史與文化-跨域研究東南亞及東亞》。黃賢強編。頁503-518。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
鄔天輝
1987〈我的進修生活〉。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特刊1982-1986》。曾國桴、周亮、涂恩友編。頁64-66。亞庇: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
2011《探討「全球客家福音協會」如何推動21世紀普世宣教使命》。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教牧學博士論文
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年代不詳〈非物質文化遺產(獅舞)廣東醒獅〉,「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http://www.gdsqyg.com/wzwh/show.php?itemid=472,2015年4月3日上線。
年代不詳〈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深圳麒麟舞〉,「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http://www.gdsqyg.com/wzwh/show.php?itemid=482,2015年5月1日上線。
年代不詳〈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貔貅〉,「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http://www.gdsqyg.com/wzwh/show.php?itemid=499,2015年4月3日上線。
翟振孝
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崇漢
1998〈獨立後華人鄉團組織〉。刊於《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三冊)》。林水豪、何國忠、何啟良、賴觀福編,頁379-417。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堂。
劉立敏與劉明宗
2010〈「花布」美學意象與文化記憶初探:以客家族群為例〉。刊於《客家的
形成與變遷(下冊)》。莊英章、簡美玲編。頁745-770。新竹:國立交通
大學。
劉宏
2013《跨界亞洲的理念與實踐:中國模式、華人網絡、國際關係》。南京:南京大學。
劉宏、張慧梅
2007〈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後新馬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之比較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4(1):65-90。
劉堉珊
2015〈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經驗對東南亞客家論述發展的可能影響〉。刊於《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東南亞與臺港澳》。張維安編,頁255-287。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劉義章
2015〈承先啟後、承擔使命-得到客家、傳到地極〉。刊於《第四屆全球客家福音大會手冊》。頁66-73。新竹: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
賴觀福
2016《回首歷史往事》。吉隆坡:賴觀福。
鳳凰網
2016〈中國(開封)客家國際龍舟邀請賽隆重舉行〉,http://news.ifeng.com/a/20160612/48959054_0.shtml,2016年6月20日上線。
鍾月樵
1957〈本會史略(一)〉。刊於《北婆羅洲客屬公會新會所開幕紀念特刊》。鍾月樵等編。頁75-78。亞庇:北婆羅洲客屬公會。
鍾湘湄
2015〈組織體系與宗教社團的發展: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的歷史個案〉。刊於《沙巴的客家人故事》。張德來編。頁139-150。沙巴:沙巴神學院。
鍾德馨
2002[1956]〈古達在初期教會之概況〉。刊於《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一百二十週年紀念古達區紀念特刊》。頁208-211。沙巴: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古達區會。
顏清煌
1991《新馬華人社會史》。栗明鮮譯。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蕭文評
2010〈近代客家僑鄉的形成與建構:以大埔縣百侯村為例〉。刊於《客家的 形成與變遷(上冊)》。莊英章、簡美玲編,頁267-298。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蕭新煌、林開忠、張維安
2007〈東南亞客家篇〉。刊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編。頁563-58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
2005 〈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8:185-219。
戴萬平、顧長永
2005〈華人移民社會的認同政治:臺灣與馬來西亞〉。刊於《百年回眸:馬 華社會與政治》。何國忠編,頁311-338。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魏月萍
2005〈從「離心」到「主體」歷史意識的建構:獨立後馬華地方史初探〉。刊於《百年回眸:馬華社會與政治》。何國忠編。頁63-79。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謝世忠、劉瑞超
2012《客家地方典慶和文化觀光產業—中心與邊陲的形質建構》。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羅素玫
2010《千島之國中的「他者」:印尼峇里島的客家社群與族群現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