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兩岸語音審訂的差異性看多音字的通與律-
作者:李子瑄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初葉兩岸四地漢語變異;鄭錦全, 曾金金 (主編)
頁次:651-666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新學林
主題關鍵詞:兩岸語音審訂多音字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龔嘉鎮(19940900)。現行多音字分析。語文建設通訊(香港),45,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啟原(19930100)。談國語一字多音的簡化。國語文教育通訊,2,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季棠(19830400)。減少破音字芻議。中國語文,52(4)=310,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力(1996)。論審音原則。中國語文,196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天昌(19811000)。中國語裏讀音語音的習慣問題。書和人,42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央敏(19820200)。該死的破音字。中國語文,50(2)=296,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榮汾(1987)。整理國語多音字之編輯觀念與方法。第二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533-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佳儒(2008)。《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讀音適用性與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強(2007)。現代漢語多音字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志成(1987)。多音字分讀研究--以讀音語音為中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孝裕、葉德明(2000)。中國語發音續篇。台南: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齊鐵恨(1963)。同義異讀單字研究。臺北: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岫明(19840000)。國語演變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1982)。國音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珍華、周長楫(1999)。漢字古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正男、黃春貴(1994)。多音字實用手冊。台北:師大中教輔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博宇(1983)。開明師專國語講義。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露昇(1972)。國語語音學。台北: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