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刑事證據制度體系的優化
書刊名:中國社會科學
作者:張棟
作者(外文):Zhang, Do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7)
頁次:125-148+208
主題關鍵詞:證據制度證據規則證明標準非法證據排除體系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2
近年來,中國刑事證據立法日益豐富,初步形成了證據制度體系。但是,從"排除合理懷疑"證明標準和非法證據排除這兩個重要證據規則的適用情況看,刑事證據立法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法律適用或者制度執行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證據制度體系沒有實現優化配置。實現證據制度體系的優化,并非否定我國當前的證據制度體系,而是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遵循證據適用規律,在立法論層面上優化證據規則設置,消除妨礙證據制度優化適用的不合理因素,從而實現證據制度體系的優化運作,實現刑事訴訟的目的。要實現證據制度體系的優化,立法應在通常意義上界定證據規則,某些關鍵性的證據規則不應缺失,重要的訴訟行為應盡早進行,給予前置式的證據規則以優位,這也更為契合審判中心主義與證據裁判主義的價值內核。
期刊論文
1.何然、何家弘(2008)。刑事錯案中的證據問題:實證研究與經濟分析。政法論壇,2008(2),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avies, Thomas Y.(1983)。A Hard Look at What We Know (and Still Need to Learn) about the 'Costs' of the Exclusionary Rule: The NIJ Study and Other Studies of 'Lost' Arrests。American Bar Foundation Research Journal,8(3),611-690。  new window
3.Packer, Herbert L.(1964)。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113(1),1-68。  new window
4.樊崇義(2014)。刑事證據規則體系的完善。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瑞華(2001)。從認識論走向價值論--證據法理論基礎的反思與重構。法學,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建偉(2002)。證據法學的理論基礎。現代法學,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家弘(2001)。中國刑事證據規則體系之構想。法學家,20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德咏(2011)。中國刑事證據制度改革與發展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係。中國法學,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保生(2008)。證據規則的價值基礎和理論體系。法學研究,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勇、吳衛軍(2013)。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評析--基於證據裁判原則的視角。北方法學,2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建成(2000)。論刑事訴訟程序。法學評論,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喜芬(2011)。論中國刑事司法程序異化的實踐現狀--基於典型案例的實證反思。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超(2013)。中國刑事證據法學理論體系的科學建構。法學評論,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瑞華(2007)。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若干問題。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訓虎(2012)。排除合理懷疑的中國敍事。法學家,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宇冠、孫軍(2011)。排除合理懷疑與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完善。證據科學,2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龍宗智(2012)。中國法語境中的"排除合理懷疑"。中外法學,20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訓虎(2011)。悖論狀態中的死刑案件證明標準。政法論壇,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宇冠、郭旭(2014)。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施考察報告--以J省檢察機關為視角。證據科學,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長永、王彪(2014)。審判階段非法證據排除問題實證考察。現代法學,2014(1),7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建偉(2012)。非法證據緣何難以排除--基於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和相關司法解釋的分析。清華法學,2012(3),5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Oaks, Dallin H.(1970)。Studying the Exclusionary Rule in Search and Seiz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37(4),736-757。  new window
23.陳瑞華(1997)。二十世紀中國之刑事訴訟法學。中外法學,19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龍宗智(2010)。論建立以--審庭審為中心的事實認定機制。中國法學,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瑞華(2006)。案卷筆錄中心主義--對中國刑事審判方式的重新考察。法學研究,20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顧永忠(2014)。試論庭審中心主義。法律適用,201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士帆(20110400)。違反緘默權告知義務之證據禁止--以德國法作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120,159-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沈德咏、江顯和(2005)。變革與借鑒:傳聞證據規則引論。中國法學,20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Weinstein, Jack B.(1961)。Probative Force of Hearsay。Iowa Law Review,46(2),331-346。  new window
30.劉計劃(2006)。法國、德國參與式偵查模式改革及其借鑒。法商研究,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魏武(2008)。德國的"參與式偵查程序"。法學,20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鈺雄(20050400)。共犯證人與對質詰問--從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看我國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之後續發展。月旦法學,119,9-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Gless, Sabine、王士帆(20110400)。不自證己罪原則--在德國、法國及歐洲法的拿破崙遺產。法學叢刊,56(2)=222,181-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osner, Richard A.、蘇力(2002)。法理學問題。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rong, John W.、湯維建(20040200)。麥考密克論證據。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長永(2005)。英國2003年「刑事審判法」及其釋義。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樊崇義(1996)。刑事訴訟法學。北京:中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龍宗智(2008)。證據法的理念、制度與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樊崇義(2001)。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軍、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2010)。刑事證據規則理解與適用。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kolnick, Jerome H.(1966)。Justice Without Trial: Law Enforcement in Democratic Societ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new window
9.何家弘、劉品新(2008)。證據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寧建(2014)。當代認知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薩拉•J•薩默斯、朱奎彬、謝進傑(2012)。公正審判:歐洲刑事訴訟傳統與歐洲人權法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喬恩.R.華爾茲、何家弘(2004)。刑事證據大全。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澤軍(2007)。證據規則。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強(2007)。我國刑事證據規則體系構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宇冠(2002)。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10109)。最高法:死刑復核案存在非法證據將直接裁定不核准,http://china,cnr.cn/news/20110l/t20110108_507562097.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偉(2014)。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與表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訟制度改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魯桂華(2014)。築牢庭審中心地位提升公正審判水平--北京市二中院關於構建以庭審為中心的公正審判機制的調研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衛東(2014)。以審判為中心推動訴訟制度改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龍宗智(1999)。刑事司法的利益機制與刑事司法模式。相對合理主義。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瑪里琳•T•邁克瑞蒙、徐卉(2003)。事實認定:常識、司法認知與社會科學證據。公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