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茶之生產、管理與運銷(上冊)
作者:朱重聖
作者(外文):Zhu, Zhong-Sheng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宋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9
主題關鍵詞:北宋生產管理運銷三司戶部太府寺歷史地理TEAPRODUCTIONMANAGEMENTHISTORYGE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北宋茶之生產、管理與運銷」提要
我國飲茶之風,至唐宋時代,已臻於極盛,蓋其不僅成為大眾化之飲料,抑且成為日
常生活不可或缺之必需品;上自王公貴戚,下至士庶蕃大夷,均沒有不嗜之者。故其
對唐宋社會之發展,有直接之影響;對經濟之繁榮,亦有間接之剌激。而唐宋官府,
亦每多藉茶之征稅或直接經營,增加歲收,助長國計。
唐宋官府對茶之征稅或直接經營,若兩相比較,則唐終不若宋。而其原因,主要是在
宋內有文治國策之偏失,外有草原諸民族之侵壓,在內外交逼下,國勢疲弱、政風頹
廢、財計困頓所致。宋為解決邊儲、京師帑藏等問題,遂不僅將茶列入物產類租稅中
,且對其生產、管理與運銷,施以格外審慎而嚴密之措置。蓋其地位雖不及鹽,然影
響國家財政仍大。
基於上述旨趣,本文乃暫以北未茶之生產、管理與運銷為範圍,運用歸納、統計、比
較、分析、解釋等史法,並附圖表,完成斯篇冀能有所收穫。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導論」:下分四節。第一節闡釋茶之源起、功用及其特性。第二節分析三國
、魏晉南北朝飲茶之風,以及如何在交通發達,與陸羽茶經鼓吹、僧道生活刺激下,
使唐宋茶風臻於極盛。第三節說明唐宋茶風對社會之影響,特別指出,茶書為此而修
撰,貢賜為此而頻仍,文士為此而寄興,坊市為此而繁榮,而蕃九則更為此而貪求不
厭,茶已成為眾皆嗜好之物。第四節則追述茶稅何時開始征收,及其演變,並逐漸導
入本文正題。
第二章「宋代茶之產區及其種類與產量」:下分三節。第一節依照宋代地方行政區畫
,分析其產茶路分與州縣;並經統計得全國總產區,包括淮南、兩浙、江南、荊湖、
福建、廣南,及四川等,共十五路、二府、八十二州、十三軍、二七五縣、二城。第
二節依據臘茶、片茶、散茶與川茶等四大類,分別統計其製造區及品第,並特別介紹
其珍品異茗者。第三節則仍依宋代地方行政區畫,分別調查南北宋各產茶路分與州縣
之產茶量;並經統計全國總產量,四川四路南北宋均在二千餘萬斤左右,其餘諸路,
則北宋約在二千三百餘萬至二千九百餘萬斤左右,南宋約在一千七百餘萬斤左右。
第三章「北宋茶運銷之管理機構」:下分二節。第一節依神宗二豐新官制為準,分述
三司、戶部與太府寺等中央總管理機構。並指出,三司於茶運銷之管理,主要是負運
銷制度釐定之貴,其次則在運銷成效之稽核;戶部於茶運銷之管理,則是以運銷成效
稽核為主,於運銷制度之釐定,雖亦間或領之,然總是由三省或尚書省總其責;至於
太府寺,則僅為茶運銷制度之執行單位而已。第二節則依時代與地區為準,分述發運
司、轉運司、提刑司、提舉措置茶事司、提舉茶鹽司、提舉茶場司、都提舉汴河隄岸
司、提舉水磨茶場所、提舉在京茶場所、以及榷貨務、十三山場、茶場與合同場等地
方分支機構。並指出,如發運司、提舉茶場司與都提舉汴河隄岸司等,於茶運銷管理
上,事權較大,並烈參預運銷制度之釐定;其餘如轉運司、提刑司、提舉措置茶事司
或提舉茶鹽司等,則是以執行或稽核茶運銷為主,事權較小;至於榷貨務以下,則更
僅是取基層之執行單位而已,一無職權。
第四章「北宋茶之運銷制度及其演變」:下分三節。旨在以地域為綱,年代為序,分
述東南區、川陝區與特殊區之茶運銷制度及其演變。其中第一節專述東南區,指出該
區之茶運銷,最與國家財政關係密切,故其制度之實施,除通商法外,屬官賣法者,
尚包括禁榷法、入中法、貼射法、三說法、三分與四分法、見錢法、長短引法與合同
場法等。其所以變化如此複雜,則仁宗嘉祐以前,係與充裕州縣、豐儲京師、轉餉沿
邊有關;嘉祐以後,以迄哲宗之末,則以便商利民為主;至於徽宗以後,則純係為「
豐亨裕大」,於富國利民皆無益矣!第二節專述川陝區,指出神宗熙寧七年以前,該
區因地處邊遐,未曾實施禁榷,民皆折輸納稅而已;熙寧七年以後,為助西北邊糧,
與蕃九博馬,而改行禁榷。然終因用人不當,措置乖方,因禁榷而民生怨。第三節則
分述京師水磨茶法及福建、廣南路茶之禁榷與通商,並指出該等措置,多係一時之計
,既不便民,自與國事無補。
第五章「結論」:除對前述各章作提網性之敘述外,並將個人之看法予以申論。其中
特別指出,茶運銷制度之釐定與執行,似可依神宗熙寧前後晝一界限。熙寧以前,改
變以東南區較多,其餘地區則未有所聞;熙寧以後,則川陝與京師、福建、廣南區改
變較多。此後直至徽宗時,始又漸及東南區。蓋熙寧以前,主茶事者,頗欲顧及民利
,而未能也;熙寧以後,則主茶事者多罔顧民益,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姦臣蠹國,
北宋遂由是而亡。
本文蒙因師 宋旭軒教授指導,不勝感激,謹此申謝。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