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發展
作者:劉醇鑫
作者(外文):Liou, Chwen-Shi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靜芝, 林慶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儒學儒佛道天人性情君臣Confucian scholarship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Nature and HumanityHuman nature and SensibilityMonarch and Mins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本文之目的在探討唐代後期儒學之發展。李唐自安史亂後,政治日趨
於壞亂,藩鎮跋扈,宦官擅權,朋黨相爭,外族侵逼,導致社會蕩然,危
機四伏。在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佛道思想日漸盛行的衝擊之下,思想家們
無不試圖汲取佛道之思想,來復興魏晉以來衰頹之儒學。全文開展之方式
,是以範疇之探討為經,人物思想之敘述為緯,文中所選定之研究範疇,
則以儒學與佛道兩教之辨證與融合、天人關係、性情問題、君臣關係等論
題為主。而人物思想之敘述,則以韓愈、李翱、柳宗元、劉禹錫、張弧、
林慎思、皮日休等當時重要之思想家寫代表。至於全文之章節分布如下:
緒言-敘述本文研究之動機、研究之範圍及前人研究成果之檢討。 第
一章-儒學發展的回顧。略述儒學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及唐代
前期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唐代後期儒學之傳承轉化思想背景。從當
時經學思想的變異,佛道思想的衝擊,古文運動的推波等三方面,來察考
儒學復興的背景。 第三章-唐代後期儒者對佛道兩教之辨證與融合。
先略述歷來儒佛道三家之間融合與爭論的緣起,然後再分述:韓愈的樹立
道統與力排佛老,李翱的重儒排佛與以佛解儒,柳宗元、劉禹錫對儒佛道
的體悟與融合,以及張、林、皮等對儒佛道三家之態度。 第四章-唐
代後期儒者對天人關係之重新思考。先略論歷來天人問題關懷的緣起,然
後分述:韓愈的天命論,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預論,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論
,以及張、林、皮等對天人關係的熱烈討論。 第五章-唐代後期儒者
對性情問題之探索。先略述歷來性情問題探討的緣起,然後分述:韓愈的
性情三品論,李翱的滅情復性論,柳宗元的自然性情論,以及劉、林、皮
等對性情的看法。 第六章-唐代後期儒者對君臣關係之思考。先略述
歷來君臣關係定位的發展,然後分述:韓愈的君尊臣卑論,李翱的君臣正
名辨位論,柳宗元的君臣相對關係論,以及劉、張、林、皮等對君臣關係
的主張。 第七章-唐代後期儒學對宋代儒學的影響。從對於佛老的排
斥與揉合,儒學道統的重視與確信,經典的懷疑與重視四書,和理學元氣
本體論與性二元論學說的形成,以及傳統忠君觀念的延續等,來分別論述
其對宋代儒學的影響。 第八章-結論。說明唐代後期儒學之發展,呈
現出保守與開創的兩個方向,而韓愈和柳宗元可說是這兩個發展方向之代
表,就整體而言,已有突破舊格局之新發展方向。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