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天臺法華三昧之研究
作者:韓子峰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邦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法華三昧天臺三昧根道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5)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本文從「生命實踐」之立場,借重「天臺教觀」之指授,嘗試究明「法華三昧」的真實圓妙之諦理,期能提供當代人類從原理到實修,從實修到證果的完整修學體系。全文大分為五章進行研討:第一章︿緒論﹀,此係先就﹁法華三昧﹂的經典根據廣加考定,並由是申說其間所顯示的證量境位及修學源流,是從宏觀之立場鳥瞰法華三昧,以作為本論題之必要背景。其次,在此背景上,進一步集中說明本文之研究宗旨本文從「生命實踐」之立場,借重「天臺教觀」之指授,嘗試究明「法華三昧」的真實圓妙之諦理,期能提供當代人類從原理到實修,從實修到證果的完整修學體系。全文大分為五章進行研討:第一章︿緒論﹀,此係先就﹁法華三昧﹂的經典根據廣加考定,並由是申說其間所顯示的證量境位及修學源流,是從宏觀之立場鳥瞰法華三昧,以作為本論題之必要背景。其次,在此背景上,進一步集中說明本文之研究宗旨、方法及論述程序,以作為開放性討論之重要起點。第二章︿三昧的基本通義﹀,是闡釋﹁三昧﹂之基本共相,分別論究其名義、範疇,及天臺之特殊詮解,由界內、小乘、大乘,逐層展示其階次、屬類及獨特內涵,以為﹁法華三昧﹂探究之必要基礎。第三章︿法華三昧之境位﹀,是從三昧統整有序的法界範疇結構中,以﹁觀智、觀境﹂︵根︶、﹁門類、次第﹂︵道︶、﹁入慈、發禪﹂︵果︶為綱目,去尋索﹁法華三昧﹂的明確境位;同時,亦在辨明其所屬之層級範疇中,掌握其不共凡外二乘,而共大乘之中道實相特質。第四章︿法華三昧之族群﹀,則是進一步集中在﹁法華三昧﹂所屬之大乘中道實相範疇,系聯相關之三昧族群,以觀此諸大三昧之通連,及法華所具有的廣大通涉與和合性。其中,﹁法華﹂之與﹁無量義處三昧﹂、﹁十六三昧﹂及﹁三昧王三昧﹂之繫連的深切觀視,尤為主軸。第五章︿法華三昧之特質﹀,則是剋就﹁心、佛、眾生﹂三法開闔之角度,闡明﹁法華三昧﹂在中道三昧族群中的獨一性,亦即法華之所以為法華的最極不共之特質。於﹁眾生法﹂,此特質曰﹁如蓮妙法,實深圓頓﹂;於﹁佛法﹂,此特質曰﹁開權顯實,息化歸真﹂;於﹁心法﹂,此特質曰﹁法法皆如,念念悉圓﹂。三法既無差別,三特質自然亦可互攝,此所以為妙也。最後殿以︿結論﹀,用以總申本文之意趣,及與實修統系之關係,並點出﹁法華三昧﹂在生命實踐之獨特地位與重大價值。
一、印度漢譯經典《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冊九,頁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後省作: 大正,九:一。)《正法華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九:六三。《添品妙法蓮華經》,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大正,九:一三四。《薩曇分陀利經》,失譯,大正,九:一九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正,九:三九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大正,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唐‧般若譯,大正,十:六六一。《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劉宋‧慧嚴等再治(依《泥洹經》加之),大正,一二:三六五、六○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八:二一七。《無量義經》,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大正,九:三八三。《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宋‧曇無蜜多譯,大正,九:三八九。《佛說法華三昧經》,劉宋‧智嚴譯,大正,九:二八五。《妙法蓮華三昧秘密三摩耶經》,唐‧不空譯,《卍續藏經》(後省作:卍續),三:八一七,台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唐‧不空譯,大正,一九:五九四。《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唐‧不空譯,大正,一九:六○二。《法華十羅剎法》,失譯,大正,二一:三七七。《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失譯,大正,一○:九一二。《維摩詰所說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四:五三七。《思益梵天所問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三三。《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八:八二五。《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一六:四七九。《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八:七四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大正,八:八四八。《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大方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一二:二一七。《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劉宋‧良耶舍譯,大正,一二:三四○。《佛說不增不減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一六:四六六。《諸法無行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七五○。《大方等如來藏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一六:四五七。《解深密經》,唐‧玄奘譯,大正,一六:六八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唐‧佛陀多羅譯,大正,一七:九一三。《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大正,一九:一○五。《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唐‧惠能說,元‧宗寶編,大正,四八:三四五。《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二四:一○一○。《央掘魔羅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二:五一二。《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一五:一六三。《禪祕要法經》,姚秦‧鳩摩羅什等譯,大正,一五:二四二。《坐禪三昧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二六九。《禪法要解》,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二八六。《思惟要法》,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二九七。《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一五:六二九。《達摩多羅禪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一五: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一五:六四五。《金剛三昧經》,失譯,大正,九:三六五。《佛說如幻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十二:一三四。《般舟三昧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十三:九○二。《月燈三昧經》,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正,十五:五四九。《最勝妙定經》,敦煌出土,《佛教大藏經》(後省作:佛教藏),一五:六四五,台北:佛教出版社。二、印度漢譯論典《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婆藪槃豆釋,後魏‧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大正,二六:一。《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二五:五七。《中論》,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三○:一。《十二門論》,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三○:一五九。《百論》,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三○:一六八。《十住毗婆沙論》,聖者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二六:二○。《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三一:一一三。《入大乘論》,堅意菩薩造,北涼‧道泰等譯,大正,三二:三六。《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五。《佛性論》,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三一:七八七。《究竟一乘寶性論》,後魏‧勒那摩提譯,大正,三一:八一三。《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三○:二七九。三、天臺重要宗典《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陳‧慧思撰,大正,四六:七八六。《法華經安樂行義》,陳‧慧思說,大正,四六:六九七。《諸法無諍三昧法門》,陳‧慧思撰,大正,四六:六二七。《隨自意三昧》,陳‧慧思撰(內文作:南岳大師撰;目錄作:隋‧慧思撰,隋字誤,當作陳),卍續,九八: 六八七。《大乘止觀法門》,陳‧慧思說(內文作:南獄(今案:當作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大正,四六:六四一。《受菩薩戒儀》,陳‧慧思(內文作:惠思,今依目錄)撰,卍續,一○五:一。《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三三:六八一。《妙法蓮華經文句》,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三四:一。《觀音玄義》,隋‧智顗說,灌頂記,大正,三四:八七七。《請觀音經疏》,隋‧智顗說,灌頂記,大正,三九:九六八。《維摩經玄疏》,隋‧智顗撰,大正,三八:五一九。《金光明經玄義》,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三九:一。《法界次第初門》,隋‧智顗撰,大正,四六:六六四。《四念處》,隋‧智顗說,大正,四六:五五五。《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隋‧智顗述,大正,四六:四六二。《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隋‧智顗說,大正,四六:四七五。《六妙法門》,隋‧智顗說,大正,四六:五四九。《摩訶止觀》,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四六:一。《法華三昧懺儀》,隋‧智顗撰,大正,四六:九四九。《方等三昧行法》,隋‧智顗說,大正,四六:九四三。《釋摩訶般若波羅蜜覺意三昧》,隋‧智顗說,大正,四六:六二一。《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隋‧智顗說,大正,四六:五八一。《觀心論》,隋‧智顗述,大正,四六:五八四。《菩薩戒義疏》,隋‧智顗說,灌頂記,大正,四○:五六三。《觀心論疏》,隋‧灌頂撰,大正,四六:五八七。《法華玄義釋籤》,唐‧湛然述,大正,三三:八一五。《十不二門》,唐‧湛然述,大正,四六:七○二。《止觀輔行傳弘決》,唐‧湛然述,大正,四六:一四一。《止觀義例》,唐‧湛然述,大正,四六:四四七。《止觀大意》,唐‧湛然述,大正,四六:四五九。《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唐‧湛然撰,大正,四六:九五五。《天台菩薩戒疏》,唐‧明曠刪補,大正,四○:五八○。《註無量義經》,日本‧最澄撰,大正,五六:二○三。《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記》,日本‧圓珍撰,大正,五六:二二六。《天台四教儀》,高麗‧諦觀錄,大正,四六:七七三。《觀音玄義記》,宋‧知禮述,大正,三四:八九二。《金光明經文句記》,宋‧知禮述,大正,三九:八三。《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宋‧知禮述,大正,三九:一二。《十不二門指要鈔》,宋‧知禮述,大正,四六:七○四。《四明十義書》,宋‧知禮撰,大正,四六:八三一。《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宋‧繼忠集,大正,六四:八二四。《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義疏》,宋‧本如述,處咸續解,卍續,五五:三二二。《四明尊者教行錄》,宋‧宗曉編,大正,六四:八五六。《性善惡論》,明‧傳燈註,卍續,一○一:八三七。《天台傳佛心印記註》,明‧傳燈註,卍續,一○一:七九三。《教觀綱宗科釋》,明‧蕅益大師著作,民‧靜修法師科釋,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七九,五月。《摩訶止觀述記》,民‧寶靜法師講述,顯明法師補述,美國:止觀弘法印經處,民八四。《法華三昧懺儀輔行集註》,民‧釋法藏編註,台中:僧伽出版社,民八五,六月,修訂再版。四、天臺相關史傳《國清百錄》,隋‧灌頂撰,大正,四六:七九三。《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隋‧灌頂撰,大正,五○:一九一。《大唐內典錄》,唐‧道宣撰,大正,五五:二一九。《續高僧傳》,唐‧道宣撰,大正,五○:四二五。《弘贊法華傳》,唐‧惠詳撰,大正,五一:一二。《法華傳記》,唐‧僧詳撰,大正,五一:四八。《景德傳燈錄》,宋‧道原纂,大正,五一:一九六。《佛祖統紀》,宋‧志磐撰,大正,三九:一。《天台九祖傳》,宋‧士衡編,大正,五一:九七。《釋氏稽古略》,元‧覺岸編,大正,四九:七三七。《佛祖歷代通載》,元‧念常集,大正,四九:四七七。《神僧傳》,明‧太宗御製,大正,五○:九四八。《天台山記》,唐‧徐靈府撰,大正,五一:一○五二。《南嶽總勝集》,宋‧陳田夫撰,大正,五一:一○五五。五、現代專籍論著《佛法概論》,印順,台北:正聞出版社,民七六,七月,八版。《佛教概論》,釋聖印,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七八,四月,台版。《佛教哲學》,方立天,台北:洪葉文化公司(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八三,七月。《佛教教理的探討》,林崇安,台北:慧炬出版社,民七九,五月。《佛家哲理通析》,陳沛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二,十月。《佛典成立史》,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五,十一月。《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二,六月。《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呂澂,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一,七月。《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七七,十一月。《印度佛教史》,聖嚴法師著,台北:法鼓文化公司,民八六,十一月。《中國佛學源流法略講》,呂澂,台北:里仁書局,民七四,一。《中國佛教史》,任繼愈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一卷:一九八一,九月﹔第二卷:一九八五,十 一月﹔第三卷:一九八一,四月。《中國佛教史概說》,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七三,四月,四版。《漢魏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八○,九月,台二版。《隋代佛教史述論》,藍吉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八二,十月,二版。《隋唐五代佛教史》,湯用彤,台北:慧炬出版社,民七五,十二月。《法華經概說》,河村孝照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七八,二月,台版。《真理的花朵》,中村瑞隆著,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八○,九月。《法華經教釋》,太虛大師著,唐一玄編解,高雄:佛光出版社,民七九,二月,重排五版。《妙法蓮華經講記》,釋智諭講述,台北:西蓮淨苑,民七八,五月。《妙音妙行》,曉雲導師宣講,台北:原泉出版社,民七六,十月。《觀音圓行》,曉雲導師宣講,台北:原泉出版社,民七八,七月。《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屈大成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八三,二月。《攝大乘論講記》,印順講,演培、妙欽、文慧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八一,二月,修訂版。《攝大乘論疏》,王恩洋,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七五,六月。《大乘起信論講記》,印順講,演培、續明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八一,二月,修訂版。《大乘起信論新釋》,湯次了榮著,豐子愷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十月。《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釋聖嚴,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八○,一月。《佛教各宗大綱》,黃懺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六九,八月。《天臺學概論》,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五五,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六八,一月。《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五六,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六八, 二月。《天臺思想論集》,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五七,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台北:大乘文化 出版社,民六八,五月。《天臺典籍研究》,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五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六八,六月。《天臺教學史》,釋慧嶽編著,台北:中華文獻編撰社,民六八,四月,再版。《天台思想入門》,鎌田茂雄著,轉瑜譯,高雄:佛光出版社,民七八,十月。《天台思想》,田村芳朗等著,釋慧嶽譯,台北:華宇出版社,民七七,二月。《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八七,十月。《天台教義》,釋淨心,台北:淨覺佛教研究所,民七九,十一月,再版。《天台宗綱要》,靜權大師述,台北:佛教出版社,民七九,十一月。《天台宗論集》,曉雲法師,台北:原泉出版社,民七六。《天臺性具思想論》,安藤俊雄著,演培法師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八,九月,天華版。《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尤惠貞,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八二,五月。《天台性具思想》,陳英善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六,八月。《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陳英善,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八四,三月。《宋初天台佛學窺豹》,王志遠,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八一,七月。《佛性與般若》,牟宗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七三,九月,修訂四版。《佛法教觀入門》,宋智明著,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八七,六月。《六妙門修證全書》,宋智明著,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八七,八月。《華嚴學》,龜川教信著,釋海印譯,新竹:無量壽出版社,民七七,八月。《華嚴思想》,川田雄太郎等著,李世傑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七八,六月。《華嚴宗哲學》,方東美,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二,五月,再版。《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楊政河,台北:慧炬出版社,民七一,十月,再版。《唯識學綱要》,于凌波,高雄: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一,一月。《唯識思想要義》,徐典正,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八二,一月。《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演培法師,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九,二月,天華版。《禪學論文集》,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六五,十月。《禪學史概論》,慧笙編印,基隆:靈泉禪寺華文佛教學院,民七八,八月。《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洪修平,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八○,十月。《禪宗的歷史與文化》,胡適等,台北:新潮社文化公司,民八○,四月。《中國禪學思想史》,洪修平,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八三,四月。《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冉雲華,台北:東初出版社,民七九,七月。《中國禪學思想研究》,何國銓,台北:文津出版社,民七六,四月。《禪宗源流與修持法》,月溪禪師,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一,七月。《禪海蠡測》,南懷瑾,台北:老古文化公司,民七七,一○月,台十二版。《禪門解行》,聖嚴法師著,林清玄編,台北:圓神出版社,民八○,九月。《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吳汝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八二,二月。《中國佛教教理詮釋》,黃懺華等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民七九,七月。《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吳汝鈞,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八四,六月。《小乘佛學││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舍爾巴茨基(Th.Stcherbatsky)著,宋立道博士譯,台北:圓明出 版社,民八七,四月。《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舍爾巴茨基(Th.Stcherbatsky)著,宋立道博士譯,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八 七,四月。《大乘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八,十一月,天華版。《中國大乘佛學》,方東美,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三,七月。《宗義寶鬘》,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八六,五月,二版。《四部宗義略論講釋》,日慧法師述,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八二,十月,二版。《九乘次第論集》,敦珠法王等著,許錫恩譯,香港:密乘佛學會,民八六,九月。《般若思想》,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七八,一月。《法華思想》,平川彰、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輯,林久稚譯,台北:文殊出版社,民七六,十一月。《慈悲》,中村元著,江支地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六,九月。《空之探究》,印順,台北:正聞出版社,民七五,三月,二版。《佛教的緣起觀》,演培法師,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七九,二月,天華版。《性緣問題之申論》,釋智諭,台北:西蓮淨苑,民七七,二月。《一元多重世界觀》,李杏,台北:慧炬出版社,民七九,八月。《一元多重心物觀》,李杏,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八○,十月。《如來藏之研究》,印順,台北:正聞出版社,民七○,十二月。《佛性思想》,釋恆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六,二月。《中國佛性論》,賴永海,高雄:佛光出版社,民七九,十二月。《覺之教育》,曉雲法師,台北:原泉出版社,民七六,十二月,三版。《佛教禪定》,陳健民瑜珈士口述,英比丘康地保羅筆錄,無憂子譯,台北:普賢如來印經會,民八○,六月。《妙雲法雨的禪思││印順導師止觀開示集錄》,呂勝強編,台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民八七,四月。《四念處內觀禪修法》,馬哈希法師等著,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八○,九月。《菩薩的禪定(上、下)》,木納子著,台北:菩提書院印經會,民八一,十二月。《禪定與生活》,釋惠敏講述,台北:西蓮淨苑,民八六,十月。《戒律學綱要》,釋聖嚴,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八○,七月,十二版。《律制生活》,聖嚴法師,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八四,一月,修訂版。《菩薩戒指要》,聖嚴法師,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八五,二月。《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九,十月。《懺悔的理論與方法》,慧廣法師,鳳山:法喜出版社,民七九,十月,再版。《禮懺是入道的前方便》,釋大寂,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八四,十一月。《佛學研究方法論》,吳汝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七二,三月。《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吳汝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七七,九月。《佛學研究入門》,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七九,五月。《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傅偉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九,七月。《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傅偉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三月。《空性與現代性》,林鎮國,台北:立緒文化公司,民八八,三月。《絕對與圓融》,霍韜晦,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五,四月。《龍樹與中觀哲學》,楊惠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七,十月。《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吳汝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八六,二月。《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吳汝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八八,四月。《湛然》,賴永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二,三月。《知禮》,釋慧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十月。《諦閑大師遺著語錄》,諦閑大師,台北:佛教出版社,民六三,十一月。《倓虛大師精華錄》,倓虛大師,台北:原泉出版社,民七二,一月。《顯明大師法集》,顯明大師,台北:觀宗別院,民七○,九月。《太虛大師全書》,太虛大師,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法尊法師論文集》,法尊法師,台北:大千出版社,民八六,五月。《曲肱齋全集》(冊一││二○),陳健民瑜伽士,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八一,二月││民八四,四月。《海潮音文庫》(第二編),慈忍室主人編,冊一二,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七四,九月,台版。《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藍吉富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二,十二月。《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 。《國際佛學譯粹》(第一輯),國際佛學研究中心編譯,台北:靈鷲山出版社,民八○,六月。《佛教史料學》,藍吉富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六,七月。《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蔡運辰編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七二,十二月。《中國文獻學》,張舜徽,台北:木鐸出版社,民七二,七月。《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梁啟超,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六七,十二月,台六版。《古籍辨偽學》,鄭良樹,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七五,八月。《圖書板本學要略》,屈萬里、昌彼得合著,台北:華岡出版公司,民六七,四月,五版。《斠讎學》,王叔岷,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民六一,三月,重刊。《校勘學釋例》,陳垣,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六○,四月。《史學方法論文選集》,杜維運、黃俊傑編,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六九,十月,增訂版。《哲學概論(上、下)》,唐君毅,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一,九月,全集校訂版。《宗教哲學》,曾仰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七五,三月。《佛家邏輯》,沈劍英著,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民八三,二月。《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八二,四月,增訂台版。《中國哲學史》,勞思光,台北:三民書局,民七○,一、二月。《中國哲學史大綱》,蔡仁厚,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七,八月。《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四冊),馮友蘭,台北:藍燈文化公司,民八○,十二月。《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唐君毅,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三,二月,全集校訂版。《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唐君毅,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三,一月,修訂五版(台四版)。《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牟宗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二,十月。《中國哲學家與哲學專題》,王邦雄、曾昭旭等,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七九,九月,再版。《中國心性論》,蒙培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九,四月。《中國人性論》,臺大哲學系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九,三月。《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馮耀明,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七八,九月。《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袁保新,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八○,九月。《現代哲學論衡》,沈清松,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七四,八月。《圓善論》,牟宗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七四,七月。六、 現代單篇論文〈法華經大意〉,細井日達編,印海譯,《海潮音》,第六七卷二號,民七五,二月。〈法華經之開會思想與權實論〉,本幸男著,釋慧岳譯,收在:《妙法蓮華經文句記》,上冊,台北:中華文 獻編撰社,民八二,七月,校訂合刊版。〈法華至上思想之展開〉,本幸男著,釋慧岳譯,收在:《妙法蓮華經文句記》,上冊,台北:中華文獻編撰 社,民八二,七月,校訂合刊版。〈法華思想史研究││特以﹃法華經﹄「十如是」為焦點〉,本幸男著,釋慧岳譯,收在:《妙法蓮華經文句 記》,上冊,台北:中華文獻編撰社,民八二,七月,校訂合刊版。〈龔自珍對《法華經》的理解〉,蔣義斌,《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東大 圖書公司,民八二,十二月。〈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釋聖嚴,《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民八三,七月。〈大乘經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華》為主軸〉,李志夫,《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 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論所謂的「喀什本梵文《法華經》寫卷〉,楊富學,《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民八三,七月。〈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方廣錩,《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民八六,七月。〈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顏尚文,《佛學研究中心 學報》,第一期,民八五。〈由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傅偉勳,《中華佛學 學報》,第十期,民八六,七月。〈有關天台五時判的一個哲學反省〉,林久絡,《法光雜誌》,一○五期,民八七,六月。〈智者與法藏教相判釋略論(上、下)〉,郭朝順,《鵝湖月刊》,第一六卷第十二期(總號一九二)、第一七 卷第二期(總號一九四),民八○,六月、八月。〈佛祖統紀中的本觀〉,蔣義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民八五。〈由「相互主體性」的立場論天台宗幾個基本概念以及山家與山外之爭〉,任博克,《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 ,民八六,七月。〈《中論》空無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與現代的關係││兼述中論辯證法的研究〉,李昌頤,《華岡佛學學 報》,第七期,民七三,九月。〈龍樹中觀學與比較宗教哲學││以象徵詮釋學為比較模型的考察〉,林鎮國,《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 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二,十二月。〈宗教對談﹝二﹞:善與惡〉,恆清法師主持,《法光雜誌》,二六期,民八○,十一月。〈《觀音玄義》性惡問題之探討〉,陳英善,《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民八一,七月。〈從「法性無明」到「性惡」〉,楊惠南,《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民八五。〈評〈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陳英善,《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民八六,七月。〈由「一心開二門」之思想架構看天台宗「一念無明法性心」之特殊涵義〉,尤惠貞,《中華佛學學報》,第十 期,民八六,七月。〈後秦僧肇的「法華三昧」禪法與隴東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賴鵬舉,《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民 八六,七月。〈早期天台禪法的修持〉,釋慧開,《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 司,民八二,十二月。〈法華三昧與般若禪〉,曉雲導師主講,華梵月刊編輯室紀錄整理,《華梵月刊》,十一期,民七八,十二月。〈天台教觀與止觀禪││「支林」二善分之菩薩禪〉,曉雲導師,《華梵佛學學報》,一○期,民八五,七月。〈天台法華懺法的內涵與特質〉,釋大睿,《一九九七年台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 ,民八六,七月。〈天台禪法的特質││兼論《法華三昧懺儀》之修持〉,釋法藏,《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八 七,十月。〈天台覺意三昧的特色〉,智軍,《法光雜誌》,六八期,民八四,五月。〈由《大乘止觀法門》論慧思思想有否與前期相違〉,陳英善,《諦觀》,第八十五期,民八五,四月。〈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朱文光,《中華佛學研究》,第一期 ,民八六,三月。〈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陳英善,《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民八七,七月。〈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陳英善,《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民八七,七月。〈天台智者大師的如來性惡說之探究〉,張瑞良,《臺大哲學評論》,第九期,民七五,一月。〈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之研究〉,張瑞良,《臺大哲學評論》,第十一期,民七七,十一月。〈智者的圓頓思想〉,郭朝順,《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民八一,七月。〈智者天台教觀中之心的涵義〉,鄧克銘,《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民八七,七月。〈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吳汝鈞,《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民八六,七月。〈智者之哲學方法〉,張瑞良,《臺大哲學評論》,第十四期,民八○,一月。〈智顗對秦譯《法華經》的判釋〉,楊惠南,《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民八六,七月。〈略論《摩訶止觀》中的電光三昧〉,莊崑木,《法光雜誌》,六八期,民八四,五月。〈從修止觀到說止觀││天台智者大師創建止觀學說的過程〉,王雷泉,《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民八七,十月。〈智顗佛教哲學的歷史貢獻〉,潘桂明,《中國佛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八七,十月。〈略論灌頂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歷史地位〉,李富華,《中國佛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八七,十月。〈傳燈大師對智者大師的繼承││有門性學思想框架的討論〉,黃夏年,《中國佛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八 七,十月。〈論佛的三身〉,鈴木大拙著,孫富支譯,《國際佛學譯粹》,第一輯,台北:靈鷲山出版社,民八○,六月。〈漢藏的佛性論〉,林崇安,《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八四,四月。〈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古正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民八七,七月。〈真諦的「三性」思想││以《轉識論》為中心〉,陳一標,《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民八三,十月。〈從戒律所見的佛教真理觀〉,平川彰著,趙淑華譯,《法光學壇》,創刊號,民八五,六月。〈結戒原委與制戒原理〉,釋昭慧,《法光學壇》,第一期,民八六。〈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游祥洲,《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 大圖書公司,民七九,十月。〈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釋大睿,《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民八七,三月。〈「梁皇懺」初探〉,徐立強,《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民八七,三月。〈世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林崇安,《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民八六,七月。〈定中作觀與出定作觀二說之比較〉,釋大航,《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八七,十月。〈《深密》止觀與《瑜伽》止觀之比較〉,釋宗麟,《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八七,十月。〈由世間定到出世間定之修習〉,釋如吉,《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八七,十月。〈試析數息法中的「六妙門」〉,林昭益,《法光學壇》,第一期,民八六。〈關河的禪法││中國大乘禪法的肇始〉,賴鵬舉,《東方宗教研究》,新五期,民八五,十月。〈鳩摩羅什所傳「數息觀」禪法之剖析〉,釋惠敏,《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張曼濤,《華岡佛學學報》,第二期,民六一,八月。〈《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釋厚觀,《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鳩摩羅什譯《大品經》《妙法蓮華經》中的「深心」〉,蔣義斌,《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 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大乘涅槃思想之展開〉,張曼濤,《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民六九,十月。〈唯識學說的根本義理〉,吳汝鈞,《獅子吼》,三二卷七期,民八二,七月。〈窺基的判教思想〉,廖明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民八七,七月。〈羅什入關以前中國的淨土思想〉,賴鵬舉,《法光學壇》,第一期,民八六。〈關河的三世學與河西的千佛思想〉,賴鵬舉,《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民八三,十月。〈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釋恆清,《臺大哲學評論》,第十四期,民八○, 一月。。〈蓮華││即聖潔而世俗〉,楊惠南,《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 圖書公司,民八四,四月。〈出家道與在家道中真理觀的差異〉,舟橋一哉著,許洋主譯,《法光學壇》,創刊號,民八五,六月。〈早期佛教東傳及其思想史的意義〉,葛兆光,《中國佛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八七,十月。〈中國佛教心本源說的創立與發展〉,方立天,《中國佛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八七,十月。〈理性與方法〉,陳文團,《臺大哲學評論》,第十三期,民七九,一月。〈中國哲學中的方法詮釋學││非方法論的方法論〉,成中英,《臺大哲學評論》,第十四期,民八○,一月。 。〈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林鎮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民八六,七月。〈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杜正民,《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民八七,七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