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住宅區土地混合使用業種相容性分析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區與萬華區為例-
作者:許戎聰
作者(外文):Jung-Tsong Hsu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地政學系
指導教授:黃健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相容性混合使用分析階層程序法德爾斐專家問卷混合使用評估指標評估指標評點值行業別相容性混合使用環境意願Compatible Mixed-Use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DelphiMixed-use Evaluation IndicatorEvaluation Indicator ValueBusiness CompatibilityWillingness of Environmental Mixed-U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摘要
台北市自民國72年起,公佈實施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以來,至今已十幾年,但對於住宅區之環境品質並無明顯改善,反而突顯實施土地使用分區之分組及允許使用組別的問題,究其原因,是法規制定太偏於混合使用及允許使用組別太多。尤其附條件允許組別更為嚴重,幾乎與商業區差不多,而其中產生一些行業別與住宅不相容的情形。
有鑑於此,本研究乃期望透過混合使用相關研究回顧遴選出適當之評估指標項目,再收集專家學者對評估指標之意見,進行修正所遴選之評估指標,作為混合使用環境品質之評估基礎。在其中發現混合使用評估指標相對權重以「守望相助與警衛」權重最大、其次是「購物方便性」、第三為「餐飲方便性」。而「垃圾收集」與「污水排放問題」之小指標相對權重較小。由此不難理解,在專家的觀念裡混合使用之居住環境需以居住安全性之「守望相助與警衛」為第一考量,然後才能考慮混合使用生活之便利性。
由以上所建構之評估指標,經收集居民的意見與專家之賦予權重之後,經整理計算後,所得到評估指數正負得知,混合使用環境品質評估指標中以「寧便居住環境」、「公共安全」之指數呈現正值,而「環境污染公害」為負值,將其大指標之指數加總,發現總值為正數,得知混合使用之居住環境可能是好處多於壞處。
得知評估指標之指數大小之後,筆者再建立相容性行業別操作方式,進行計算行業別之評估指數大小,並建立數學模式,發現行業別之指數總和越大,代表居民與專家愈能接受該行業。負面值越大表示排斥性越大。同時可理解相容性越高之行業對環境影響越少,且對生活機能幫助越大。進而可透過行業別之排序,依混合使用環境品質需求,再訂定不同混合標準,以塑造不同等級之居住環境。
另在新、舊地區之實證過程中得知;混合使用的行業會因道路寬度、區位而有不同混合比例,其中立體混合也與平面混合成正相關。而從實際新、舊地區之業種調查發現,在大安區之業種是屬於都市型,而在萬華區之業種是屬於鄰里型。
綜合言之;本研究透過相關理論回顧與分析,所建立住宅區土地混合使用之評估指標,作為相容性之行業別判斷依據。在其中發現行業別之相容性,可依本研究所擬之評估指標判斷業別對居住環境的影響情形,同時可透指數分析再訂定業種相容性標準,而進行衡量評估指標與行業別之相關性計算。尤其在行業別設立時,將可能對住宅使用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情形,以指標的方式表達;如行業別是否產生噪音振動、垃圾處理方式、停車問題、空氣污染..等等問題,儘可能再設有評估標準。待相容性行業別執行一段時間後,依執行情形來修正評估標準,以利後續土地混合使用業種相容性之參考。
Abstract
Since the announcement and execution of the Zoning Act of Taipei Metropolitan in 1983, there is no obvious improvement on the living quality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 Conversely, there are some issues on the usage classification and permitted usage categories. After further research, it’s found that the Zoning Act biased on the mixed-use, which permitted too much usage in one category. The most serious one was the permitted usage in its appendix, which made the usage of residential area almost the same as the commercial area.
After researching on the related documents on mixed-use, the study emerged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n collecting the experts’ comments, the study modified evaluation indicators accordingly, which formed the bases of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mixed-use. In betwee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op three indicators was ranked as “residents’ mutual help and guard”, “shopping convenience” and “dinning convenience”. Both “trash collection” and “waste water manipulation” were less concerned. It understandable that in experts’ concepts, the residential safety wa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then the living convenience.
Based on the abo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collected comments from the residents and experts, the study came ou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quiescence and convenience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ublic safety” were positive value b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 negative value. Summing up the big indicators, the value was positive which meant people possibly evaluated highly on the mixed-use in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indicators, the study rebuilt the operation model for compatible businesses, which calculated the values of business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built mathematical model. Then the study found out that the greater positive values of summed up indicators, the more representative residents and experts accepted the business. The greater the negative value, the more exclusivity represented. More compatible businesses would less impact the environment but enhance the living functionality. Ranking the business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mixed-use, we could build up different grades of living environments by setting up different mixed-use standards.
It was proven from the study on the new and old residential areas that the mixed-use ratio of businesses would be differed by the width of road and location in whic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ixed-use are positively related. From the field study, the businesses in Ta-An district belonged to the metropolitan type but those in Wan-Hua district belonged to the tithing type.
In summary, the study went through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thesis then buil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mixed-use in residential area, which in turn were the bases to identify the businesses compatibility. Utilizing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 could identify the business compati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Simultaneously, through indicator analysis, new business compatibility could be redefined and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business relativity. Especially for the business category, which would heavily impact the environment, the indicators could be identified as, e.g., voice and vibration pollution, trash manipulation, parking issue, air pollution...which needed more evaluation standards. After some time of execution, the results could be used to modify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which would b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ucceeding study of land mixed-use.
中文部份
1. 日本建築學會(1999),「建築企劃論」,台北:中威技術顧問。
2. 內政部消防署(1997),「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作業基準」。
3. 台北市政府(1999),「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附條件允許使用之核准基準表」,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4. 台北市政府(1999),「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5.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86),「住宅及居住品質評定標準之研究」。
6.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89),「都市住宅環境品質改善及社區設施規劃之研究」。
7.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86),「實施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對都市景觀、都市發展、居住密度、市民心理之影響」。
8.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88),「臺灣地區住宅政策之研究」。
9. 沈中仁(1975),「環境學」,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10.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78),「臺灣地區都市土地混合使用與建築容積管制之研究」。
11. 李永展(1983),「相容的土地混合使用管制辦法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宋良政(1986),「住商混合使用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何明錦(1997),「都市防災規劃作業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4. 何明錦(1998),「複合用途建築物避難逃生設施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5. 肖篤寧(1993),「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及應用」,台北:地景企業。
16. 東京都建築行政協會(2000),「建築基準法關係法令」,日本:株式會社光和堂。
17. 周宜強(1998),「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修正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18. 林美玲(1999),「冶安問題與警力運用」,台北:業強出版社。
19. 林惠美(1986),「居住觀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林惠玲、陳正倉(2000),「應用統計」,台北:雙華書局出版。
21. 明德基金會(1984),「生活素質論叢」,台北:明德基金會出版部。
22. 近藤次郎(1995),「環境科學導論」,劉小賓譯,台北:科技圖書公司。
23. 范俊輝(1997),「海外直接投資環境評估模式」,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紀健民(1985),「從土地使用強度探討居民環境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洪堯駿(1990),「台北市住宅使用管制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恰賓、開賽(1982),「都市土地使用規劃」,李瑞麟譯,台北:茂榮書局。
27. 施鴻志(1996),「社區實質環境品質評估作業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8. 施鴻志(1997),「都市規劃」,新竹;建都文化公司。new window
29. 施鴻志(1998),「社區安全空間規劃與管理之研究」,內政部建研。
30. 高勇成(1978),「都市中心環境規劃之研究-土地混合使用概念及規劃方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徐瑞梅(1985),「台北市土地混合使用之研究--以民生社區為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翁慶鈞(1990),「台灣都市中心區混合使用開發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郭光文(1990),「台北市商業區住宅使用形式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陳芳珍(1990),「土地混合使用與居住環境關係之探討─以台北市東湖地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陳亮全(1989),「台北市土地混合使用適宜尺度之研究」,台北市都市計畫處。
36. 陳建忠(1999),「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有關防火規劃作業程序及設計準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7. 陳淨修(1994),「環境規劃及管理」,台北:千華圖書公司。
38. 陳惠珠(1988),「居住環境與土地使用現況關係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陳漢雲(1995),「台北市建築物樓層別使用與都市機能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40. 陳顯明(1984),「台北市路線商業街之特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曹奮平(1986),「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研究」,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42. 許戎聰(1999),相容性土地混合使用評估指標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技術學會二十屆論文集」,第522頁∼第540頁。
43. 許戎聰、趙振瑛(2000),住宅區混合使用課題與策略之研究,「景文技學院學報」第十期,第211頁∼第222頁。new window
44. 張世典(1979),「都市活動體系與相關設施研究報告」,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與環境研究室。
45. 張金鶚(1990),「台北市住宅發展與住宅品質之研究」,台北市都市計畫處。
46. 黃世孟(1985),「都市解析」,台北:大佳出版社。
47. 黃秀蓮、張大年、何燧源(1996),「環境分析與監測」,台北:科技圖書公司。
48. 黃秋月(1990),「台北市西門商業中心區土地使用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黃玲珠(1986),「台北縣居住環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黃南淵(1997),「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專業人員講義」,內政部營建署。
51. 黃書禮(1996),「台北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52. 黃健二(1991),「都市住宅區可相容使用用途與分類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53. 黃進雄(1981),「由都市活動系統研擬土地使用管制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4. 游靜秋(1997),「台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55. 楊立仁(1979),「本省店舖住宅存在價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楊國樞(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57. 楊賢智、李景錕、廖延梅(1994),「環境管理學」,台北:科技圖書。
58. 葉俊榮(1999),「全球環境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59. 廖慧燕(1996),「整合建築物用途分類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60. 鄭先祐(1992),「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61. 蔡添璧(1996),「公寓大廈公共安全檢查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研所。
62. 賴春綢(1990),「住商工混合地區生活環境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同區大同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63. 錢學陶、周家鵬、李威儀(1996),「混合使用開發建築規劃規則之研究」,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64. 韓 乾(1994),「土地開發對鄰近地區社會經濟影響評估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65. 警官學校(1995),「公共場所火災避難現場調查分析之研究」,消防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