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的困境---日據時期臺灣新佛教運動得頓挫與轉型
作者:江燦騰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永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殖民統治宗教同化新僧臺灣佛教馬丁路德日華親善四大法派從軍佈教使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本文處理的研究主題,主要是針對日據時期﹝1895-1945﹞出現在臺灣島上的新佛教運動之頓挫與轉型。而此一頓挫與轉型,主要又是透過日本在臺殖民統治體制下關於宗教同化所出現的困境來觀察的。全文總字數達六十餘萬字之多,幾近一般臺灣史博士論文的兩倍篇幅。之所以如此,是史料來源及搜集皆不易、現有研究成果極為缺乏、涉及知識領域太廣非一般治臺灣史學者所常觸及者,故儘量窮竭各式各樣的相關史料、儘量以「全面性」的深度和廣度來詮釋和建構此一完整的史實風貌。雖然如此,由於撰稿之際,已是重疾殘軀,故本文原計畫中的一百五十萬字的大結構及相關內容,事實上只被濃縮成一半的篇幅而已,並非全貌。
本文在研究上,不套用其他學科的現有解釋體系,因此有關「近代化」、「東方主義」、「後殖民主義」、「結構主義」等時下流行的分析概念,本文都儘量排除不用。因本文是歷史學的研究,重視史料的原有意義和相關的歷史發展脈絡,所以儘量以「歸納法」來詮釋和建構此一史事,而「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特別是關於臺灣本土佛教教派發展及新佛教觀念的融攝與衝突﹞正是當時官私雙方不斷面臨的共同問題,本文亦如實將其呈現罷了。
本文以「妥協同化」與「強制同化」來界定主題中的「轉型」與「頓挫」問題。而「新僧」──佛教僧侶「馬丁路德化」──的出現及其引發的宗教批判與儒釋知識社群的激烈衝突,事實上也涵概了二十世紀前期亞洲受西方現代思想﹝特別是社會主義﹞深刻影響的各種面相。因此,在「日華親善」的大架構之下,本文的討論觸角,是多元、廣泛和交錯進行的。從官方到民間、從知識份子到普羅大眾、從傳統到現代、從臺灣到日本及中國大陸等等,都成有機體的呈現。而為風暴人物「新僧」──臺灣佛教馬丁路德──林德林的去汙名化,以及臺灣傳統教派的變格與轉型,正是本文特為臺灣佛教文化主體性尋根和找新出路的一大嘗試。
參 考 書 目
. 專 書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卷1(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大橋捨三郎主編,《真宗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臺北:芝原玄超,1935)。
中村元、笠原一男、金岡秀友合編,《亞洲佛教史‧中國編Ⅳ:東アヂア諸地域の佛教》(東京:佼成出版社,1977)。此書第2章〈臺灣の佛教〉,執筆者為張曼濤。
內政部統計處編,《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度臺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統計處,1992)。
王見川,《臺南德化堂的歷史》(臺南:德化堂管理委員會,1995)。王國璠主修、謝浩續修,《臺北市志》,卷4,〈社會志宗教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4)。
世佛雜誌社,《超峰寺傳承史》(阿蓮:大崗山超峰寺,1993)。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編,《臺灣社寺宗教要覽(臺北州の卷)》(臺北: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1933)。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卷(東京:刀江書院,1928;南天書局影印,1994)。中譯本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91年由同委員會在南投出版。
朱其昌編,《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大樹:佛光出版社,1977初版)。
朱其麟主編,《臺灣佛教寺院總錄》(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臺灣佛教名剎》,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江燦騰,《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new window
───,《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20世紀臺灣佛教的轉型與發展》 (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1995)。
江燦騰、王見川,《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書中計有相關論文8篇和附錄2篇,即:
 王見川,〈略論日治時期「齋教」的全島性聯合組織:臺灣佛教龍華會〉,頁149─90。
 王見川,〈略論現存的二種《九蓮經》寶卷〉,頁309─17。
 王見川,〈關於「金幢教淵源的史實辨證」〉,頁275─308。
 江燦騰,〈戰後臺灣齋教發展的困境問題〉,頁255─74。
 林美容、祖運輝,〈在家佛教:臺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派齋教現況〉,頁191─254。
 林萬傳,〈臺灣齋教:先天道源流考〉,頁113─48。
 武內房司,〈臺灣齋教龍華派的源流問題〉,頁5─16。
 馬西沙,〈臺灣齋教:金幢教淵源史實辨正〉,頁47─86。
 淺井紀,〈臺灣齋教的《龍華科儀》與靈山正派的教義演變〉,頁27─46。
 韓秉方,〈羅教的教派發展及其演變─兼答王見川先生的質疑〉,頁87─112。
江燦騰、龔鵬程編,《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臺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4)。書中共計9篇論文:
 丁敏,〈臺灣當代僧侶自傳研究〉,頁163─208。
 尹章義,〈佛教在臺灣的展開(1661─1895A.D.)〉,頁15─48。
 江燦騰,〈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新佛教道場的崛起──基隆月眉山靈泉寺與臺北觀音山凌雲寺〉,頁49─90。new window
 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自覺與佛教藝術的創新──黃土水創作龍山寺釋迦像的背景探索〉,頁91─130。
 姚麗香,〈臺灣光復後佛教出版刊物的內容分析──佛教文化思想變遷初探〉,頁209─42。
 陳清香,〈現代佛教藝術──戰後臺灣佛教藝術的創作類型及其代表性的人物〉,頁243─60。
 楊惠南,〈臺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頁279─92。
 溫金柯,〈臺灣居士佛教的展望〉,頁131─62。
 鄭水萍,〈臺灣佛教藝術之反思與前瞻〉,頁261─79。
西岡英夫,《觀音信仰と菜食人生活》,此資料係上下兩篇連載合成,共24頁,寄贈時間是在1936年5月,但出處不明。
佛教タイムス社編《明治百年紀念佛教大年鑑》(東京:佛教タイムス社,1969)。
吳堯峰,《宗教法規十講》(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
宋光字,《天道鉤沈》(臺北:元祐出版社,1984再版)。
李政隆,《臺南縣白河大仙寺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李政隆建築師事務所,1994)。
李添春,《臺灣省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6)。
李添春原修、王世慶整修,《臺灣省通志》,卷2,《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李筱峰編著,《革命的和尚──抗日社會運動者林秋梧》(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89)。
───,《臺灣革命僧林秋梧》(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邢福泉,《臺灣的佛教與佛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初版)。
林普易(學周),《臺灣宗教沿革誌》(臺北:臺灣佛教月刊社,1950)。
林萬傳編著,《先天道研究》(臺南:青氣巨書局,1985初版)。
施德昌,《紀元二千年紀念臺灣佛教名蹟寶鑑》 (臺中:民德寫真館,1941)。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
徐壽編著,《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臺南:國清寫真館,1932)。
祝賀恩師八秩嵩慶禮贊會編,《白公上人光壽錄》(臺北:十普寺,1983)。
康樂、簡惠美,《信仰與社會:北臺灣的佛教團體》(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張文進編,《臺灣佛教大觀》(豐原:正覺出版社,1957)。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臺灣佛教篇》,收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8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內收論文19篇:
 匡宇,〈臺灣佛教史〉,頁11─18。
 李添春,〈明末清初的臺灣佛教〉,頁57─74。
 東初,〈了解臺灣佛教的線索〉,頁105─14。
 林子青,〈臺灣佛教漫談〉,頁1─10。
 林德林,〈東臺灣宗教視察紀要〉,頁19─56。
 林德林,〈臺灣佛教新運動之先驅〉,頁75─96。
 約瑟‧M‧北川,〈今日的臺灣佛教〉,頁135─44。
 庭嘉,〈臺灣的齋教由來〉,頁363─72。
 張玄達,〈回顧臺灣佛教〉,頁97─104。
 曾景來,〈日產寺院之變遷〉,頁145─50。
 聖嚴,〈今日的臺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頁151─76。
 道安,〈1950年代臺灣佛教〉,頁115─34。
 劉枝萬,〈清代臺灣之佛教寺廟〉,頁187─232。
 盧嘉興,〈臺南古剎彌陀寺〉,頁255─68。
───、〈臺灣的第一座寺院──竹溪寺〉,頁233─54。
───、〈臺灣最高興建的寺廟〉,頁177─86。
───、〈蔣允焄擴建法華寺〉,頁329─62。
───、〈夢蝶園改稱法華寺年代考〉,頁321─28。
(19)───、〈北園別館與開元寺〉,頁269─320。
張慈田訪問記錄,《善知識參訪記》(臺北:圓明出版社;1992)。
曹洞宗宗務廳編,《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東京:1980)。
梁湘潤、黃宏介合編,《臺灣佛教史初稿》(臺北:行卯出版社,1993)。
淨心編,《現行寺廟法令的適法性與功能》 (中國佛教會臺灣省分會,1987)。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new window
陳國政編、李添春著,《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楊運登、李弘生,1984)。
陳瑞堂,《臺灣寺廟法律關係之研究》(臺北:司法行政部,1974)。
鹿山豐主編,《教報》,第1號(臺北:大日本臺灣佛教會,1896年11月),共50頁。
曾景來,《臺灣宗教と迷信陋習》(臺北:臺灣宗教研究會,1939;南天書局影印,1995)。
飯塚俊夫,《臺灣開教の步み──舊臺灣日本寺院等調查(考察)委員會報告書》(東京:日華佛教文化交流協會,1989)。
楊國連、李秋豐主編,《臺灣佛寺導遊(2)──大臺北地區下》(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0)。
楊國連,《臺灣佛寺導遊(3)──桃竹苗地區(上)》(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1再版)。
楊國連、李秋豐主編,《臺灣佛寺導遊(1)──大臺北地區上》(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1年3版)。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和本文關係較大者,計有3篇: 〈臺灣佛教的「出世」性格與派系之爭〉,頁1─44。new window
 〈臺灣革命僧──證峰法師(林秋梧)的「一佛」思想略探〉,頁45─74。
 〈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頁173─220。
劉克明編,《艋舺龍山寺全志》(臺北:龍山寺,1951)。
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1)。
增田福太郎,《東亞法秩序序說》(東京:ダイヤモンド,1943)。
───,《臺灣の宗教》(東京:養賢堂,1939;臺北:古亭書屋影印,1975)。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禪慧,《覺力禪師年譜》(永和:覺苑,1981)。內附同作者論文兩篇及宗平輯資料一篇:
〈覺力禪師傳承源流考〉,頁169─82。
〈追慕臺灣佛教教育之先覺者─覺力禪師百齡誕辰紀念感言〉,頁183─89。宗平輯述,〈覺力禪師逸聞〉,頁191─9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二回報告書》,卷2(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7;南天書局影印,198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卷1下(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南天書局影印,198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報告書──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卷2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南天書局影印,198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卷2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南天書局影印,198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卷1〈附錄參考書〉,下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南天書局影印,1983)。
瞿海源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3,《住民志宗教篇》第1‧2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藍吉富,《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和本文較有直接關係的,計有3篇:
 〈二十世紀的中國佛教〉,頁21─58。
 〈臺灣地區佛學教育所面臨的若干難局〉,頁111─20。
 〈臺灣佛教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頁59─78。
藍吉富編,《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和本文有關的是〈緒論〉、〈人物篇:臺灣地區〉、〈資料篇:臺灣地區〉。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冊10(永康: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羅光、黃金鋒、蔣偉群,《臺北縣的佛寺建築》(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釋見重,《臺灣佛學院志(壹)福嚴佛學院志》(嘉義:財團法人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1994)。
───,《臺灣佛教院志(貳)圓光佛學院志》(嘉義:財團法人安慧學范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1995)。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編,《兩岸宗教現況與展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書中直接和本文有關的,計3篇:
 林保堯,〈從兩岸宗教研究展望臺灣佛教藝術研究的未來〉,頁117─42。
 游祥洲,〈論兩岸佛教互動及其定位定向〉,頁143─62。
 釋慧嚴,〈從佛學研究的角度考察兩岸佛教發展之現況〉,頁105─16。
鎌田茂雄,《中國の佛教儀禮》(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報告,1986)。
闞正宗,《臺灣佛寺導遊(4)──桃竹苗地區(下)》(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3再版)。
───,《臺灣佛寺導遊(5)──中部地區(上)》(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3)。
───,《臺灣佛寺導遊(6)──中部地區(下)》(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5)。
───,《臺灣佛寺導遊(7)──雲嘉地區》(臺北:菩提長青雜誌社,1994)。
論 文
丸井圭治郎,〈臺灣佛教〉,載《臺法月報》,卷12號3(1918年3月),頁35─39。
───,〈臺灣佛教〉,載《臺法月報》,卷12號4(1918年4月),頁51─60。
───,〈「臺灣宗教」に就て──柴田氏に答ふ〉,載《臺法月報》,卷12號7(1918年7月),頁127─34。
方豪,〈臺灣「僧」「寺」入詩〉,原載《臺灣文獻》,卷15期4(1964年12月),復收入《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作者自印,1969),頁1023─28。
───,〈臺北寺廟與地方之發展〉,原載《現代學苑》,卷2期2(1965年5月),後收入《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作者自印,1969),頁783─808。
王見川,〈略談安平的第一間齋堂──化善堂〉,收在鄭水萍主編,《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5年),頁68─85。(本論文附有江燦騰的評論)。
王俊秀、江燦騰,〈環境保護之範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臺灣地區的佛教實踐模式為例〉,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20頁。new window
王淳隆,〈當代臺灣寺院建築之困局與轉機初探〉,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7頁。
王進瑞,〈在家佛教思想開展に關する小考〉,載《臺佛教教》,卷20號12(1942年12月),頁19─34。
王順民,〈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研究──以慈慈濟功德會、基督教長老教會為例〉(東海大學社研所碩士論文,1991),共99頁。new window
───,〈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載《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頁315─43。
北辰,〈評《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載《世界宗教研究》,期6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95年9月),頁140─42
臺北廳編,陳榮 譯,〈臺北廳志大正八年(三)──第七章神社及宗教〉,載《臺北文獻》,直字第107期(1994年3月),頁83─98。
江燦騰,〈為臺灣佛教高等教育把脈〉,載《當代》,期37(1989年5月),頁100─06。new window
───,〈站在臺灣佛教變遷點的慈航法師(一)〉,載《當代》,期59(1990年3月),頁46─57。
───,〈站在臺灣佛教變遷點上的慈航法師(二)〉,載《當代》,期60(1990年4月),頁95─109。
───,〈近五年來臺灣地區重要佛學典籍簡介(一)〉,載《漢學研究通訊》,卷10期3(1991年9月),頁117─79。
───,〈近五年來臺灣地區重要佛學典籍簡介(二)〉,載《漢學研究通訊》,卷10期4(1991年10月),頁285─88。
───,〈臺灣佛教史的回顧與展望(1─7)〉,刊載《新雨佛教文化》,期51(1991年11月),頁19─22;期52(1991年12月) ,頁24─26;期53(1992年1月),頁18─21;期56(1992年6月),頁18─21;期57(1992年7月),頁14─18;期58(1992年7月),頁15─17;期59(1992年8月),頁17─21。
───,〈當代人間佛教思想的領航者──釋印順法師〉,載《新雨佛教文化》,期54(1992年3月),頁21─24。
───,〈臺灣:佛教蓬勃發展〉,載《中國時報週刊》,期98(1993年11月),頁66─68。
───,〈解嚴後的臺灣佛教與政治〉,中華民國文化復興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主辦「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1994年7月),共18頁。
───,〈胡適禪學研究公案(一)〉,載《當代》,期101(1994年9月),頁112─23。
───,〈胡適禪學研究公案(二)〉,載《當代》,期102(1994年10月),頁110─19。
───,〈高雄縣超峰寺與大崗山派〉,收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3月),頁149─70。
───,〈政治威權陰影下的臺灣佛教〉,載《當代》,期101(臺北:1995年6月),頁118─25。
───,〈《教報第一號》──日治初期臺灣佛教新史料的出土〉,載《臺灣史料研究》,號6(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8月),頁153─56。
───,〈臺灣佛教五十年來發展史的回顧與展望〉,載《歷史月刊》,期92(臺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95年9月),頁90─95。
───,〈對臺灣佛教界如何開拓21世紀新貌的若干建言〉,淨覺佛教研究所第8次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阿蓮鄉:光德寺,1995年10月),頁2─7。
───,〈從佛教「法界觀」的歷史性格看現代臺灣佛教的實踐模式〉,收在《「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1995年11月),共13頁。
何淑華,〈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志工服務隊之組織文化及其表達形式〉(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共106頁。
呂理政,〈宗教團體與社會回饋──以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博物館事業為例〉,收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3月),頁751─66。
宋光宇,〈四十年來臺灣的宗教發展情形〉,收在《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5月),頁165─220。new window
李添春,〈臺灣に於る齋教の活動〉,載《臺灣時報》,號24(1930年3月)。
───〈齋教概說〉,載《南瀛佛教》,卷9號1(1931年1月),頁61─71。
───,〈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一)〉,載《南瀛佛教》,卷12號1(1934年1月),頁6─9。
───,〈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二)〉,載《南瀛佛教》,卷12號2(1934年2月),頁7─11。
───,〈寺廟管理人制度批判(三)〉,載《南瀛佛教》,卷12號3(1934年3月),頁2─5。
───,〈臺灣佛教の特質(上)〉,載《南瀛佛教》,卷18號8(1940年8月);頁8─17。
───,〈臺灣佛教の特質(下)〉,載《南瀛佛教》,卷18號9(1940年9月),頁13─21。
───,〈臺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載《臺北文獻》,期1(1962年6月),頁67─76。
───,〈臺灣佛教史料──上篇曹洞宗史〉,載《臺灣佛教》,卷25期1(1971年11月),頁5─29。
李豐楙,〈序《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載《臺灣史料研究》,號6(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會,1995年,8月),頁186─90。
林美容,〈臺灣本土佛教的傳統與變遷:巖仔的調查研究〉,收在臺灣師範大學主編,《第一屆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1995年4月),頁701─22。
───,〈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臺灣的民間佛教〉,載《思與言》,卷33期2(臺北:1995年6月),頁1─40。
───,〈臺灣齋堂總表〉,載《臺灣史料研究》,號6(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8月),頁26─41。
林朝成,〈從宗教生態學看臺灣佛教界的環保觀及其實踐之道〉,載《白聖長老圓寂之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能仁家商董事會,1992年),頁298─314。
───,〈心淨則國土淨──關於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9頁。
林德林,〈讀「閩人と禪宗史」質疑〉,載《南瀛佛教》,卷12號2(1934年2月),頁14─16。
姚麗香,〈臺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臺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載《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期20(新莊:輔仁大學,1988),頁229─49。
洪啟嵩,〈器官捐贈與佛教的生命關懷〉,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15頁。
柴田廉,〈丸井氏の「臺灣佛教」を讀む〉,載《臺法月報》,卷12號6(1918年6月),頁89─96。
張新鷹,〈臺灣宗教勢力的「政治關懷──從萬佛會」說起〉,載《臺灣研究》,總期30(北京:臺灣研究會,1995年6月),頁14─22。
張維安,〈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23頁。
張珣,〈妙果法師在臺灣佛教教育史上之地位:現代社會科學主流理論中人性論的反省個例〉,載《思與言》,卷24,期4(1986年11月),頁378─90。new window
盛成,〈荷蘭據臺時代的齋教〉,載《臺灣風土文物》(臺北:民間知識半月刊社,1956),頁40─50。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共383頁。new window
郭祐孟,〈臺灣地區的彌勒圖像及其背景再探──以天王殿群像為中心的探討〉,載《獅子吼》,卷32期4(臺北:松山寺,1993年4月),頁36─43。
───,〈臺南法華寺的佛教藝術及其源流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共407頁。
陳永生,〈海峽兩岸宗教政策之比較〉,淡江大學主辦「第一屆中國近代政治與宗教關係學術研討會」(淡水:淡江大學,1986年12月),共21頁。
陳玉峰,〈臺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15頁。new window
陳清香,〈臺灣早期觀音像造形源流考〉,收在《中華民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1992),頁763─81。
───,〈佛教藝術在臺灣──四十年來的推展與研討〉(上),載《普門》,期185(1995年2月),頁22─26。
───,〈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與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8頁。
───,〈佛教藝術在臺灣──四十年來的推展與研討〉(下),載《普門》,期186(1995年3月),頁36─38。
───,〈臺灣寺廟十八羅漢像探討〉,收在《羅漢圖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頁349─92。
陸揚,〈大乘佛理‧環保與社會改造關聯性之再思考〉,載《當代》,期107(臺北:1995年3月),頁130─41。
曾田福太郎,〈本島に於ける佛教の地位〉,載《南瀛佛教》,卷8號2‧3 (1930),頁23─27;頁30─33。
馮文饒,〈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共135頁。
黃駿,〈慈濟功德會的組織、領導與理性化〉,收在《「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1995年11月),共9頁。
楊惠南,〈星雲立了個「壞」榜樣﹖〉載《聯合月刊》,期51(1985年10月),頁38─41。
───,〈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載《當代》,期104(臺北:1994年12月),頁32─55。
───,〈從境解脫到心解脫〉,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12頁。
───,〈沒有經驗的世間,哪來超驗的世界﹖──敬答陸揚先生〉,載《當代》,期108(臺北:1995年4月),頁128─37。
楊惠南、林美容、董芳苑,〈臺灣宗教的多元性與再生〉,臺灣教授協會主辦「臺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1991年9月),共17頁。new window
翟本瑞,〈人間佛教與現代化〉,收在《「佛教文化與現代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1995年11月),共15頁。
蔡錦堂,〈臺灣分館館藏宗教史料及其利用〉,收在《慶祝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建館七十八週年暨改隸中央二十週年紀念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頁235─54。
鄭志明,〈臺灣齋教的淵源及流變〉,收入《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頁35─61。
───,〈日據時代蘇澤養的新約龍華教〉,收在《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頁211─28。
───,〈臺灣先天道的基本教義〉,收在《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頁229─60。
───,〈從臺灣萬佛會談佛教的社會參與〉,中華文化復興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主辦「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與術會議」論文(1994年7月),共24頁。
───,〈盧勝彥與靈仙真佛宗〉,收在周宗賢主編,《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新店:國史館,1995年8月),頁265─92。
鄭喜夫,〈清代在臺僧人錄〉,載《臺灣文獻》,卷41期2(1990年6月),頁111─53。new window
鄧孔昭,《臺灣通史辨誤‧宗教志》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頁267─87。
曉雲,〈現代佛教在臺灣的使命〉,淡江大學主辦「第一屆中國近代政治與宗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水:淡江大學,1986年12月),共16頁。
盧月玲,〈臺灣佛寺的現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共119頁。
盧惠馨,〈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兩性與空間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空間、家與社會」研討會論文(1994年2月),共29頁。
───,〈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收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3月),頁725─50。
鍾秋玉,〈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瞿海源、姚麗香,〈臺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臺北‧南港:1984年9月),共20頁。new window
簡秀治,〈成人教育與宗教課程的動機及其影響──以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共286頁。
藍吉富,〈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佛學典籍簡介〉,載《漢學研究通訊》,卷3期1(1984年4月),頁77─81。new window
釋如悟,〈光復前後佛教之比較〉,收在鄭樑生主編,《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淡水:淡江大學歷史學系,1990年12月),頁153─78。(本論文附有尹章義的評論)。
釋依仁,〈僧團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國及現行臺灣三階段之比較〉(中華學術院印度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共246頁。
釋傳道,〈菩薩社會關懷的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現代佛教學會主辦「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高雄:宏法寺。1995年2月),共7頁。
釋聖嚴,〈現代臺灣佛教的學術研究〉,收在酒井忠夫編,《臺灣の宗教と中國文化》(東京:風響社,1992),頁123─44。new window
釋慧嚴,〈臺灣佛教史前期〉,載《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頁273─314。new window
龔鵬程,〈佛學與企業管理〉,收在《「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1995年11月),共9頁。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