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玄學言意之辨及其對後代詩學理論之影響
作者:黃金榔
作者(外文):HUANG CHIN-LA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言意之辨約言簡至妙象盡意信口雌黃滋味得意忘言興象言盡意詩學意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言意之辨」為魏晉玄學的表達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論,更是構築玄學體系的主幹,玄學言意之辨又是玄學論辨的重要主題之一,分為言不盡意論、言象不盡意論、妙象盡意論、忘言忘象得意論、約言簡至、信口雌黃、言盡意論、寄言出意、言意兩忘、有意無意之間、不用舌論、妙象見形論、蓍龜為影跡論等,以言盡意論來辨名析理,是為名理學,以忘言忘象得意為方法來窮理盡性,示人探尋玄遠幽微之門徑,建立玄學本體論的高度,是為玄學,在思想上,在人生上各方面都發揮的影響力,言意之辨除了最先成為清談場論辨議題外,表現上除有名理玄思的意義,也有佛學的意義,佛學的意義從格義之粗疏比附的理解而趨於義理的精純掌握;更有詩學的意義,詩學的意義則加速完成意象論、形神論、意境論的在中國詩學藝術特點上的形成與發展。
本論文結構有三部分,探討重心分別為,其一:遠溯初始文字語言創設及功能,近溯先秦兩漢之言意觀,考察道家老、莊,儒家孔、孟、荀、〈易傳〉、並擴及墨、名、雜家等各家言意觀,其中以道家的言意觀「正言若反」「得意忘言」「三言」及〈易傳〉「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更富開創性,對玄學家深遠之影響,是玄學「言不盡意論」玄理論的直接源頭;兩漢則對經學家、楊雄、王充、王符等人重要思想家言意觀之考察,兩漢言意觀以「言盡意論」為主流,原因在於經學獨尊,經書文字,神聖不可侵犯,縱有獨立思考的思想家疑傳疑經,也未能憾動這股潮流。其二:為魏晉玄學言意之辨部分,依時代先後為序,探討言意之辨論爭的重要人物代表及主張,包括蔣濟、荀粲、王弼、嵇康、王衍、歐陽建、郭象、張韓(翰)、庾敱、王導、殷浩、孫盛、庾闡等為主,並廣泛擴及其他各家;其中雖有言象不盡意、妙象盡意之爭,以及「言盡意論」對「言不盡意論」者的矯弊攻擊,但持「言盡意論」與「言象不盡意論」與「妙象盡形」與言不盡意論等,並非絕然對立,其異僅在立論層面不同,實可調和互補。往下探及魏晉玄學「得意忘言」對東晉玄佛融通的作用,因言意方法的運用,促使佛學從格義之粗疏比附的理解而趨於義理的精純掌握,方便接引佛學進入中國。其三:為言意之辨對詩學影響部分,經玄學深入辨析言意象之間的關係,詩學要妙之特點,言、象、意三要素底蘊充分被揭示出來,言、象傳達意的局限充分被認知,詩論家吸收玄學意之辨成果,運用以探討詩學的重要課題,即如何超越語言的不足,如何克服象不盡意,努力克服言象的局限,進而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無限寬闊之空間;將深情遠意隱於語言形象之下,這就促成傳統詩學理論中意象、意境論、形神論等之流行;本文先考六朝、唐代詩論,次考及宋明清詩論,六朝考察重心以《典論.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品》重要詩論觀點,唐代考察重心以王昌齡、殷璠、皎然、劉禹錫與晚唐司空圖詩論為主,宋明清考察重心則選嚴羽興趣說,王漁洋神韻說,王國維意境論為主,探討魏晉以來各家詩論,受玄學言意之辨影響之情形,採宏觀考察角度,探索源流,期以整體掌握。
一 重要參考文獻書目(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古代典籍部分

丁福保 輯 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9月
王士禎 著 池北偶談(上 下冊) 臺灣商務印書舘社 1974年7月初版
王符 著 汪繼培 箋 潛夫論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2月
王國維 著 人間詞話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9月1版1刷
王國維 著 觀堂集林(外二種 )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11月1版
王漁洋 著 惠棟 金榮 注漁洋精華錄集注 濟南齊魯書社 1999年1月
王弼等 注疏 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舘1982年8月9版
玄奘 譯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精六百卷第五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未著年月
朱彝尊 撰 經義考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11月
朱熹 撰 四書集注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7年10月
永瑢等 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辛文房 撰 周本淳 校正 唐才子傳校正 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
皮錫瑞 著 經學歷史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5月1版
司馬遷 著 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2月12版
何文煥 輯 歷代詩話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4版
李昉 等 太平御覽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2月
李善 注 文選(附考異)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年3月9版
徐陵 撰 玉臺新詠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6年3月
陸機 著 陸機文集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0年7月
胡正亨 著 唐音癸籤 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7月
林希逸 著 周啟成 校注 莊子口義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1版
房玄齡 魏徵等 晉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0月5版
法顯 譯 佛說大般泥洹經六卷大藏經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未著出版年月
班固 著 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7版
范曄 撰 後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3月6版
陳壽 撰 三國志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11版
郭象注 成玄英疏 南華真經注疏 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7月
郭慶藩 輯 莊子集釋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9月
郭紹虞 編選 清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12月1版
嵇康 撰 嵇中散集 臺灣商務印書舘 1972年3月1版
曹寅等人 全唐詩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3月
國學整理社輯 老子注 (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老子本義( 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莊子集釋(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呂氏春秋(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法言(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荀子集解(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淮南子(諸子集成 )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楊子(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國學整理社輯 論衡(諸子集成)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張溥 漢魏百三名家集 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8月版
楊勇 著 世說新語校箋 臺北正文書局1992年10月
鍾嶸 著 徐達 譯 詩品全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6刷
殷璠 著 河嶽英靈集 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未著出版年月
僧祐 撰 出三藏記集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10月2刷
趙翼撰 杜維運 考證 二十二史劄記 臺北華世書局 1977年9月1版
樓宇烈 校釋 王弼集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 1992年12月
歐陽修等撰 新唐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4刷
歐陽詢 著 藝文類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5月
遍照金剛 撰 文鏡秘府論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3月
遍照金剛 撰 文鏡秘府論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9月
劉咰等 撰 舊唐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4刷
劉熙載 著 藝概 臺北華正書局 1988年9月
劉勰 著 范文瀾 註 文心雕龍註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劉勰 著 周振甫 注 文心雕龍注釋 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顏之推撰 王利器注 顏氏家訓集解 臺北漢京出版社 1983年9月1版
釋皎然撰 五卷本皎然詩式 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8月初版
釋慧皎 撰湯用彤校注 高僧傳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3刷
賾藏主 編集 古尊宿語錄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3
嚴可均 校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9月2版
嚴羽 著 郭紹虞 校釋滄浪詩話校釋 臺北里仁書局 1987年4月
蕭子顯 撰 南齊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5版
魏慶之 撰 詩人玉屑 臺灣商務印書舘 1983年9月4版
魏徵等 撰 隋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2版
謝榛 著 李慶立 校箋 謝榛全集校箋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1版
蘇輿 撰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2版

二、近人著作部分

于迎春 著 秦漢士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1刷
王一川 著 語言烏托邦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3刷
王力 著 中國語言學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8月
王小舒 著 神韻詩史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王仲犖 著 魏晉南北朝史上下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
王明居 著 叩寂默而求音-周易符號美學 安徽大學出版社 1999年12月1版
王岳川 著 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刷
王岳川 著 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刷
王葆玹 著 玄學通論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4月
王葆玹 著 正始玄學 濟南齊魯書社 1987年9月
王曉毅 著 王弼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2月1版
王曉毅 著 儒釋道與魏晉玄學之形成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9月1版
王夢鷗 著 古典文學探索 臺北正中書局 1984年2月
王夢鷗 著 傳統文學論衡 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1987年6月
王夢鷗 著 初唐詩學著述考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1月1版
王瑤 著 中古文學史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1月
王國瓔 著 中國山水詩研究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6年10月
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 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下冊)臺北光美書局1984年9月初版
古風 著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州洲文藝出版社 2001年12月
成大 主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8月
朱伯崑 著 易經哲學史(四卷)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5年1月
朱自清 著 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 臺北源流出版社 1982年5月1版
吉川幸次郎 著 鄭清茂 譯 宋詩概說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83年3刷
申自強 著 中國古代詩詞鑒賞美學聚訟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1月版
余英時 著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1年11月1版
余治平 著 唯天為大.建基于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年12月1版
余嘉錫 著 世說新語箋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12月
余嘉錫 著 余嘉錫文史論集 長沙岳麓書社 1997年5月
呂玉華 著 唐人選唐詩述論 臺北文津出版社社 2004年8月1日new window
任繼愈 主編 中國哲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19刷
牟宗三 著 才性與玄理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8月
沈清松 主編 跨世紀的中國哲學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1年6月1版
李文初 著 漢魏六朝文學研究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0年6月1版
李健 著 比興思維研究 安徽教育出版社社2003年8月
李辰冬 著 陶淵明評論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4年9月再版
李澤厚 劉剛紀 著 中國美學史 魏晉南北朝篇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9年5月
金元浦 著 接受反應文論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刷
徐復觀 著 兩漢思想史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2月
吳國學 著 境界與言詮.唯識存有論向語言層面的轉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1版
尚學鋒 過常寶 郭英德等 著 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0年9月
林文月 著 古文學論叢 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6月
林麗眞 著 王弼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8年7月
吳禮權 著 中國語言哲學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月1版
周裕鍇 著 文字禪與宋代詩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
周裕鍇 著 宋代詩學通論 成都巴蜀書社 1997年1月
周勛初 著 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1版
佛雛 著 王國維詩學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2版
徐復觀 著 中國藝術精神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10月8new window
姜劍雲 著 太康文學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6月1版
高晨陽 著 阮籍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3月2版
袁行霈 著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增訂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3版
柯慶明 曾永義等 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成文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唐長孺 著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
唐翼明 著 魏晉文學與玄學.唐翼明學術論文集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1版
唐翼明 著 魏晉清談 臺北東大圖書1992年10月new window
康中乾 著 有无之辨魏晉玄學思想再解讀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1版
景蜀慧 著 魏晉詩人與政治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初版
許清雲 著 皎然詩式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月
許抗生 著 僧肇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1版
許抗生 著 魏晉玄學史 陜西西安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9年
孫以楷 陳廣忠 著 道家文化尋根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敏澤 著 中國美學思想史三卷 山東齊魯書社1998年8月1版
喬惟德 尚永亮 著 唐代詩學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1刷
張少康 著 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11月
張少康 劉三富 著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1月6刷new window
張伯偉 撰 全唐五代詩格彙考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4月1版1刷
張伯偉 著 鍾嶸詩品研究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2刷
張伯偉 著 禪與詩學 臺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張可禮 著 東晉文藝綜合研究 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3刷
張善文 著 象數與義理 臺北洪業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
張健 著 宋金四家文學批評研究 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5月2刷
黃朴民 著 董仲舒與新儒學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黃景進 著 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new window
黃維樑 著 中國詩學縱橫談 臺北洪範書局1977年12月
逯欽立校注 陶淵明集 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
湯一介 著 郭象與魏晉玄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7月
湯用彤 著 湯用彤全集三 理學佛學印度學 臺北 佛光文化事業公司 2001年4月
馮友蘭 著 中國哲學史 未著撰年
勞思光 著 中國哲學史 香港友聯出版社1980年6月初版
郭沂 著 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2刷
郭紹虞 羅根澤 主編 中國歷代文論選(上中下)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7月
郭紹虞 撰 中國文學批評史 臺北明倫書局 未著撰年
郭紹虞 編選 清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12月
曾昭旭 著 在說與不說之間 臺北漢光出版社 1992年2月1版
梁啟雄 著 荀子簡釋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8月
傅雲龍 柴尚金 著 易學的思維 臺北大展出版社 2002年6月初版
賀昌群 等 魏晉思想甲編五種 臺北里仁書局 1984年1月20日
葉朗 著 中國美學史大綱 臺北滄浪岀版社 1986年9月
葉嘉瑩 著 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臺北源流出版社 1983年10月3版new window
陳伯海 著 唐詩學引論 上海東方學出版中心 1996年2月3刷
陳良運 著 周易與中國文學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9年11月1版2刷
陳良運 著 中國詩學體系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9月2刷
陳光磊 王俊衡 著 中國修辭學通論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
陳昌明 著 緣情文學觀 臺灣書店印行 1999年11月初版
陳冠學 著 莊子新注 東大圖書公司出版社 1989年9月再版
陳寅恪 萬繩南整理 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臺北黃山書局 2000年12月3刷
陳順智 著 魏晉南北朝詩學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1刷
陳道貴 著 東晉詩歌論稿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1日
陳國球 著 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1980年9月1版
陳鼓應 著 老子註譯及評介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 4月9版
陳嘉映 著 語言哲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2刷
曹旭 選評 中日韓(詩品)論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2月
曹道衡 沈玉成 著 中古文學史料叢考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7月1刷
曹慶順等 著 中國古代文論話語 成都巴蜀書社 2001年7月
鄭樹森 編 現象學與文學批評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7月初版
蔣永青 著 王國維境界說研究境界之真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7月1刷
蔣濟永 著 過程詩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9月
葛榮晉 著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 臺北萬卷樓 1993年4月
葛曉音 著 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2刷
潘知常 著 中國美學精神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1版
蕭艾 著 王國維評傳 臺北駱駝出版社 1987年7月
蕭榮華 著 中國詩學思想史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4月1版
廖蔚卿 著 六朝文論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85年9月
蔡英俊 著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大安出版社1980年8月1版2刷
蔡鎮楚 著 中國詩話史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1年1月1版
盧盛江 著 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2年4月
劉大杰 著 中國文學發展史 臺北華正書局 1991年8月
劉大杰 著 魏晉思想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2版
劉大鈞 主編 象數易學研究(三) 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月1版
劉文英 著 王符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2版
劉福增 著 老子哲學新論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3月new window
劉運好 著 魏晉哲學與詩學 安徽大學岀版社 2003年4月
劉夢溪 主編 湯用彤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8月1版
劉懷榮 著 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1版
錢志熙 著 魏晉詩歌藝術本原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1月
錢冠連 著 語言為人類最後的家園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年4月1刷
錢偉量 著 語言與實踐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6月1刷
錢鍾書 著 管錐編(上中下) 香港太平圖書公司 1980年2月1版
嚴敏 著 老子辨析及啟示 成都巴蜀書社 2003年6月1版
鍾肇鵬 周桂佃 著 桓譚 王充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3月2版
寧稼雨 著 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6年12月2版
韓強 著李宗桂主編 王弼與中國文化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10月1版
戴建業 著 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6月1刷
戴璉璋 著 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年3月new window
蘇紹興 著 兩晉南朝的士族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87年3月1版

三、博碩士論文

江建俊 撰 魏晉玄理與玄風研究 文化中研所博士論文 1987年6月new window
林聰舜 撰 向郭莊學研究 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1981年6月
吳曉青 撰 魏晉有無之辯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年6月
吳曉青 撰 王弼言意之辨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6月
黃錦煌 撰 老子思想研究 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1977年6月
顏承繁 撰 人物志在人性學之價值 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1977年6月
顏國明 撰 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 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1987年6月
謝大寧 撰 從災異到玄學 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 1981年6月new window

四、期刊.學報

王力堅 著 言意之辨與隱秀之象-論正始詩歌的意象表現特徵 齊魯學刊 1998年第5期
王國健 著 言意之辨與劉勰的語言藝術論 學術研究 1994年第4期
王曉毅 撰 佛教與何晏玄學關係之探討 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 1993 年07月new window
朱立言 著 先秦儒家的言意觀初探 復旦學報 1994年第4期
李茂增蔡幼鵬 著 言意之辯與維特根斯坦難題-兼論言意之辯的美學意義 解放軍外國與語學報第二十二卷第二期 1999年3月
李貴 周裕锴 著 語言筌蹄與家園-莊子言意之辨的現代觀照 四川師大學報 1997年1月
李耀南 王文娟 著 荀粲與言意之辨 青海社會科學 1995年5月
沈順福 著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學意義 香港人文哲學網頁
江建俊 著 論四玄 成大學報 第八期 2000年6月new window
吳曉青 著 王弼言意觀初探 中華學苑 第四十三期 1993年3月1日new window
和清 撰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形象的發展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2期
孟慶麗 著 莊子的言意觀辨析 社會科學輯刊 2002年第5期
孟慶麗 著 名定而實辨--荀子言意論 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9月
徐陽春 著 魏晉言意之辨新析 紹興師範專學報 1994年第2期
胡建次 邱美瓊 著 莊子的言意論與符號學的能所觀 撫州師專學報 1999年第4期
郎寶如 著 言意之辨從哲學到文學多層面考察 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1卷第2期 1999年3月
袁國聖 著 言意關係的闡釋與命運 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 1996年1期
陳躍紅 著 語言的激活-言意之爭的比較詩學分析 文藝理論 1994年4月
詹七一 羅曉非 著 從莊子的言意之辯看文藝審美活動的特徵 1998年第4期
康義勇 著 正言若反--走出符號的迷宮 國立高雄師大國文系第五屆先秦學術研討會2004年12月
曹慶彰 著 妙悟的美學歷程 廣西大學學報 哲社版 1998年6期
黃金榔 撰 試論鍾嶸詩品對司空圖詩論之影響 嘉南學報第二十四期 1998年11月new window
黃金榔 撰 儒學玄學化-王弼易學初探 問學第四期 高雄師大出版社2002年3月new window
黃金榔 撰 從漢末人物品鑑至魏正始玄學之轉向 嘉南學報 第二十七期 2001年11月
黃金榔 撰 莊子虛靜心及其在藝文創作之意義試探 嘉南學報 第二十八期 2002年11月new window
黃念然 撰 中國言意理論與解構哲學的文本觀 晉陽學報 1995年第2期
彭雅玲 著 皎然意境論的內涵與意義-從唯識學的觀點分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new window
楊乃喬 著 經與道兩種詩學本體論的悖立與沖突 魏晉言意之辯前期學術語境的描述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1996年第四期
楊保春 撰 從哲學上的言意之辯到文學上的言不盡意論的轉換 青大師院學報 第12卷3期1995年9月
趙保東 著 試論先秦的名實魏晉的言意之辯 唐都學刊第十卷 1994年第6期
趙泰靖 著 言意之辯與文賦 河南電大 1994年第1期
賈奮然 著 文心雕龍言意之辨論 中國文學研究 2000年第1期
劉貴傑 著 玄學思想與般若思想之交融 國立編譯館館刊 第九卷 第一期
劉歡 撰 劉禹錫意境理論新探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4期
顏曉峰 撰 中國哲學史上的言意之辨 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2期
歸青 著 試論玄言詩對陶詩的影響 中國詩學第八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
謝豐泰 著 言意之辨及其語言哲學的意義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一期
蕭麗華 著 從儒佛交涉的角度看嚴羽滄浪詩話的詩學觀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2000年07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