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
作者:鳳氣至純平
作者(外文):JUMPEIFUGESHI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培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歷史像類似差異在地化灣生historysimilaritiesdifferenceslocalizationWans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對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在台日人而言,台灣是什麼?本論文是從這個問題出發,希望從他們所敘述的台灣「歷史像」,來觀察這群在此生活半世紀的「殖民者」的台灣觀。近代日本的述史以文明進步史觀和皇國史觀為基礎,擁護擬血緣國家體制的「國體」為最大原則,不過1895年日本獲得第一個殖民地台灣後,面臨了「國體」內存在無血緣、歷史關係異民族的矛盾,為了順利將原隸屬於清朝即日本的文化母國的「中國」之下的台灣納入帝國,當局必須設法將台灣人在「原則」上納入日本大家族範圍內,殖民者除了在台進行「同化」政策之外,試圖透過台日之間的「類似」(儒教、漢文),來修補國體論在台殖民統治的破綻將兩者加以一體化,同時區隔台日之間的「差異」(文明)維持兩者的殖民地差等關係,進而重新調整日本、台灣以及中國的關係。
運用「類似」的部份,本文以統治初期便來台從事台灣調查、研究的伊能嘉矩為觀察對象,他兼備近代知識和當時知識人普遍擁有的漢文素養,因此其認識台灣時清代的漢文文獻是最佳路徑,本文觀察伊能利用這些「類似」如何認識、敘述並且畫出一個台灣「歷史像」,而「差異」的部份,著眼於「始政紀念日」,分析當局如何運用文明史觀,定位日、台、中的等級關係,強調日本統治後,為台灣人帶來文明進步與幸福。不過,這些政治宣傳式的「台灣殖民史」開始遭到台灣人知識分子的撻伐,因此日本必須尋找更有「公信力」的台灣史,此嘗試孕育出了尾崎秀真的台灣史研究,這位在台灣居住十幾年的日本人,對於安身立命之地台灣的歷史敘述,提出新論有助於重整「類似」與「差異」的關係,他撰寫「台灣四千年史」,將台灣的歷史時間延長為四千年甚至更久,並顛覆台灣、日本與中國之間的位階關係,台灣成為「東亞六千年前文化的發祥地」,讓台灣長期在文化歷史上的附屬地位,浮現出相對於日本及中國的主體,當然這種「台灣中心」的史觀與1930年代逐漸出現的台灣人「台灣中心」的述史作業不同。
  1930年代,對長期居台或「灣生」的「在地化」日人而言,台灣史已不全然是他者的歷史,而是自己的生命也參與其中,逐漸具有中心意義的自我歷史,這時期台灣人及日本人的台灣史觀,是以「台灣中心」與「共有的時間」作為「類似」,但兩方有不同內涵,台灣人在民族運動的脈絡下談「台灣中心」,具有「脫中排日」的特徵;而日本人則是出於一種「住久了就成為中心」的情感,該時期的台灣史敘述的特徵可概括以下三點:1、中國因素淡化;2、由官到民(庶民化、多元化);3、反官方史觀的出現。然而,1940年代進入戰爭時期之後,這種言論空間急速縮減,「台灣中心」及庶民史被收編到第國史與南方建設史。但從西川滿的台灣鐵道史、濱田隼雄的台灣農業史,以及《民俗台灣》雜誌的台灣庶民生活史的比較,可以發現30年代比較活躍多元的思想化為伏流,表現在「國民」統合底下向心於「國」或向心於「民」的差異。
  由於民族的不同、歷史上的關係很薄弱,台日過去的歷史關係主要建立在於各自與中國的文化關係,在這點上台日有了同文的連結,而不是直接的歷史連結(雖然也設法尋找一些共通的歷史人物、神話等)。即使經過幾十年的統治時間,終於累積出共有的時間與空間,但是歷史畢竟不是時間與空間的累積而已,包含人以及社會活動,而日本的殖民統治其實是一開始就沒有要台日一體化的打算,統治者只是運用類似、差異將台灣定位於日本帝國的內部但是又在日本本國外圍的位置,因此這種差異的維持,導致台日人之間儘管擁有共通的時間與空間,但其實是互不相涉或交集很少的兩個群體,因此在共有的時空中也只會產生出不一樣的歷史。儘管統治時間累積了50年的內容,但是在台日人的台灣史最多也只是發展到跟其他台灣住民擁有共通的時間與空間,「台灣人的台灣史」與「在台日人的台灣史」,還沒有到交織成一體的階段,1920、30年的教育程度、言論空間、政治活動空間如果持續發展下去,不知道是否有可能出現台灣住民更大幅度及範圍的融合及休戚與共的意識及情感,雖然在《民俗台灣》裡似乎可以看到一點跡象,但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歷史時間裡,事實上是各成系統的歷史敘述。如果要說在台日人對台灣歷史敘述的變化,簡單來說,是從將他者的歷史「納入帝國」,到將其視為自己的歷史而「有感情地納入帝國」。
SUMMARY
What was Taiwan in the eyes of the Japanese who lived on the islan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is thesis aim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 accounts made by the colonial Japanese people who resided in Taiwan for half of a century.
  What was Taiwan in the eyes of the Japanese who lived on the islan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is thesis aim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 accounts made by the colonial Japanese people who resided in Taiwan for half of a century. The writing of history in early modern Japan was based on the progressive view of history and “Kokoku Shikan”, in which supporting the government form “Kokutai” of the Japanese blood pedigree was the utmost purpose of history writing. A paradox was created when Japan acquired its first colony, Taiwan in 1895, that there were foreign ethnic groups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 that share no direct kinship with Japan. To successfully incorporating Taiwan into the Empire of Japan, the government must accept the Taiwanese people as Japanese, at least in principle. To do this, the colonists promoted assimilation policies, and used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such as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kanbun”) as means of bringing Taiwan into the Empire.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ultures were hierarchized to distinguish the colony from the Japanese motherlan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Japanese superiority.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similariti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work by Ino Kanori who visited Taiwan for research purposes in the early colonization period. As an intellectual, he was knowledgeable about modern science and the Chinese literacy; therefore, his investigations of Taiwan were mostly done through studying the Chinese document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ocess of how Ino got to understand and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aiwa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we began from “Shiseikinenbi” to analyze how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used the civilization hierarchy to define the ranks of Japan, Taiwan, and China. It was clear that the government propagated to promote the idea that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brought civilization advancement and prosperity to Taiwan. However, such obvious political propaganda was soon heavily criticized by the intellects in Taiwan. And because of thi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needed to seek for a more believable version of the Taiwanese history. This w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Ozaki Hotsuma’s studies on Taiwanese history. Lived in Taiwan - his adopted homeland - for more than a decade, Ozaki’s works described Taiwanese history in a novel perspective. And these works actually help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redefin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dditionally, his work “The Four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of Taiwan” extended the lineage of the Taiwanes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revolutioniz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iwan, Japan, and China. Taiwan being viewed as the birthplace of culture in the far east Asia truly changed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Taiwan as a vassal state of China. However, this Taiwan-centric view of historic perspectiv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angle taken by the Taiwanese scholars in the 1930s.
  During the 1930s, for the localized Japanese who lived in Taiwan for a long time and those who were born in Taiwan (Wansei), the history of Taiwan became more than that of a colonial land but also part of their own liv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aiwanese and the Japanese historians shared the ideas of “Taiwan-centric” and “joint era”, but the contents were not identical. The Taiwanese discussed the idea of “Taiwan-centric” under the premise of separating themselves from China and Japan; while the Japanese derived the idea from their extended time living in Taiwan. The writing of Taiwanese history during this time exhibited the following features: 1) dilution of the Chinese genealogy, 2) transition of the duties history writing from government to the people, and 3) opposition to views of official history. However, the freedom of expressing such views was soon suppressed when the war broke out in the 1940s; as a result, the Taiwan-centric history written by the residents of Taiwan were lumped into the historic accounts of Japanese Empire and its southward expansion. From works such as History of Taiwanese Railways by Nishikawa Mitsuru, Taiwa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by Hamada Hayao, and the magazine articles on Minzoku Taiwan, we can observe such subtle shifts in writing focus. The demand of complete unification during the war in fact created polarizing styles of writing, one focused on the nationalism, the other on liv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average people.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ethnicity and history, the link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was made via their separate connections to the Chinese culture. Because of this connection, Japan and Taiwan shared an indirect historic bond through the shared language (even though some researchers tried to identify the common historic figures and legends shared by the two cultures, those contents were not well-known by the average people). Even after five decades of colonization and shared space, time, and lives, the Japanese and the Taiwanese people were still two cultural groups with few things in common. This also reflected the fact that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government never intended to absorb Taiwan into Japan. The colonial rulers just used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loosely integrate Taiwan as a part of the Empire, separated from their sacred motherland. Because of this, the Taiwanese historic accounts written by the Taiwanese and the Japanese in Taiwan were never fully assimilated. It is possible that higher degrees of assimilation c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reedoms of expression in the 1920s and 30s were allowed to flourish. We seemed to observe a glimpse of this trend in some of the magazine articles in Minzoku Taiwan. But overall, the activities of history writing were still segregated. To put it simply,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Japanese in Taiwan shifted from regarding Taiwanese history as “foreign and now part of the Empire” to “part of our times and lives that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Empire”
一、文獻史料
‧《台灣新報》,1896年~1898年
‧《台灣日日新報》,1898年~1945年
‧《台灣時報》,1898年~1945年
‧《台灣青年》,台灣雜誌社,1920年7月~1922年2月
‧《台灣》,台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
‧《台灣民報》,台灣雜誌社、台灣民報社,1923年4月~1924年5月
‧《台灣新民報》(週刊),台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
‧《台南新報》,1921年~1937年
‧《台灣日報》,1937年4月~1944年2月
‧《台灣大眾時報》,1928年5月~7月
‧《新台灣大眾時報》,1930年~1931年
‧《新學叢誌》,1910年8月、12月
‧《台灣教育會雜誌》,1901年7月~1911年12月
‧《台灣教育》,1912年~1943年(主要參考1912年~1914年)
‧《三六九小報》,1930年9月~1935年9月
‧《南音》,1932年1月~1932年10月
‧《先發部隊》,1934年7月
‧《第一線》,1935年1月
‧《台灣文藝》(台灣文藝聯盟),1934年11月~1936年8月
‧《台灣新文學》,1935年12月~1937年6月
‧《文藝台灣》,1940年1月~1944年1月
‧《台灣文學》,1941年5月~1943年12月
‧《民俗台灣》,1941年7月~1945年2月
‧《台灣文藝》(台灣文學奉公會),1944年5月~1945年1月
‧《台灣慣習記事》,1901年~1907年
‧《台灣出版警察報》,1930年1月~1932年6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上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7)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7)

二、資料集
‧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10)
‧《復刻台灣史料綱文下卷》(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9.3)
‧中島利郎、河原功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日本人作家作品集1-5》(東京:綠蔭書房,1998.7)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1-5》(東京:綠蔭書房,2001.4)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
‧許雪姬總策劃,《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5)
‧星名宏修、中島利郎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集成6 台灣純文學集》(東京:綠蔭書房,2002.11)

三、作家全集、選集
‧許雪姬主編,《楊雲萍全集──歷史之部(二)台灣人物評論2》(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2)
‧葉榮鐘著、葉云云總策劃,《葉榮鐘全集6──葉榮鐘日記》,(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3)
‧林獻堂著、許雪姬、何義麟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12)
‧連橫,《連雅堂先生全集──台灣通史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3)
‧張恆豪主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1991.2)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6(1942)》(台南:台灣文學館,2008.6)

四、中文專書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組編,《慶祝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建館七十八週年暨改隸中央二十週年紀念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4)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3.2)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3)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2)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文學創作於台灣(1940-1945)》(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12)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城邦,2009.8)
‧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2007.3)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79.7)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10)
‧陳培豐,《想像與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2013.7)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11)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3)
‧林豪著、顧敏耀校釋,《東瀛紀事校注》(新北:台灣書房,2011.10)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台北:稻鄉,2007.2)
‧廖瑾媛,《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雄獅,2005.10)
‧王詩琅譯、張炎憲、翁佳音編校,《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稻鄉,1988.5)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4.12)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台灣解殖文學》(台北:群學,2012.4)
‧王嘉宏,《如此江山──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12)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期刊史導論(1910-1949)》(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12)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10)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1)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1996.3)
‧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2008.12)
‧吳佩珍,《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台北,聯經,2013.9)

五、日文專書
‧尾崎秀真,《台灣史話第一卷 蓬萊山》(台北:皇國教育會,1936.4)
‧尾崎秀真,《台灣‧南支‧南洋パンフレット(23)家康とバンチヤア國》(東京:拓殖通信社,1926.9)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一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台北:台灣通俗歷史全集刊行會,1930.8)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二卷鄭成功》(台北:台灣通俗歷史全集刊行會,1930.10)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三卷義人吳鳳》(台北:台灣通俗歷史全集刊行會,1930.12)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四卷明石大將》(台北:台灣通俗歷史全集刊行會,1931.2)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五卷深堀大尉》(無版權頁)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六卷濱田彌兵衛》(無版權頁)
‧尾崎秀真編,《通俗台灣歷史全集 第七卷芝山巖》(無版權頁)
‧伊能嘉矩,《傳說に顯はれたる日台の連鎖》(台北:新高堂,1918.6)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9)
‧伊能嘉矩、小林里平,《台灣年表》(東京:琳琅書屋,1902.1)
‧伊能嘉矩,《台灣志》(東京:文學社,1902.11)
‧伊能嘉矩,《領台始末》(台北:台灣日日新報,1904.5)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4.3)
‧伊能嘉矩,《領台十年史》(台北:新高堂書店,1905.6)
‧《台灣憲兵隊史》,(台北:台灣憲兵隊,1932.1,非賣品)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十年間之進步》(台北:台灣總督府,1905)
‧《兒童と常識二百五十日》,頁40(無版權頁,不過從文章內容推測,大概是1930年代初期出版)
‧《公學校用漢文讀本卷四》(台北:台灣總督府,1919.8)
‧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編,《台灣兒童文集 天の卷》(台北:新高堂書店,1918.2)
‧茂庭鐵太郎,《公學校兒童を中心としたる講話實演集》(台中:台灣新聞,1930.3)
‧唐澤信夫,《明日の台灣》(台北:新高新報社,1929.10)
‧唐澤信夫,《台灣島民に訴ふ》,(台北:新高新報社,1935.8)
‧《台灣史料集成》(台南:台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1931.12)
‧《續台灣文化史說》(台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1931.3)
‧《台灣文化史說》(台南州共榮會台南支會,1935.10)。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志》(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7.2)
‧謝汝銓,《奎府樓詩草(下卷)》(1931.11)
‧劉克明《台灣今古談》(台北:新高堂書店,1930.11)
‧平山勳,《台灣社會經濟史全集 第九冊》(台北:台灣經濟史學會,1935.6)
‧平山勳,《台灣社會經濟史全集 第二冊》(台北:台灣經濟史學會,1935.10)
‧李獻璋編著,《台灣民間文學集》(台中:台灣新文學社,1936.6)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誌》(台北: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1939.1,非賣品)
‧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施政四十年の台灣》(台北:台灣時報,1935.8)
‧大園市藏,《台灣始政四十年史》(台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5.9)
‧佐藤政藏編,《改隸四十年の台灣》(台北:台灣刊行會,1935.7)
‧林進發,《台灣統治史》(台北:民眾公論,1935.8)
‧林進發,《台灣發達史》(台北:民眾公論,1936.2)
‧內藤龍平,《台灣四十年回顧》(非賣品,1936.2)
‧《東洋始政四十年「台灣特輯號」》(東京:東洋協會,1935.9)
‧庄司總一,《陳夫人》(東京:通文閣,1940.11)
‧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東京:海洋文化社,1942.7)
‧岩上順一,《歷史文學論》(東京:文化評論社,1947.12)
‧西川滿編,《台灣文學集》(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42.8)
‧西川滿、池田敏雄,《華麗島民話集》(台北:日孝山房,1942.5)
‧《西川滿自傳》(東京:人間の社,1981.3)
‧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東京:人間の社,1979.2)
‧緒方武歲,《始政五十年台灣草創史》,(台北:新高堂,1944.12)
‧御厨貴,《後藤新平大全 正傳後藤新平別卷》(東京:藤原書店,2007.6)
‧加藤徹,《漢文の素養─誰が日本文化をつくったのか?─》(東京:光文社,2006.2)
‧五井直宏,《近代日本と東洋史學》(東京:青木書店,1976.10)
‧胎中千鶴《植民地台灣を語るということ─八田與一の「物語」を讀み解く─》(東京:風響社,2007.11)
‧東アジア文史哲ネットワーク編,《小林よしのりの『台灣論』を超えて─台灣への新しい視座─》(東京:作品社,2001.4)
‧テッサ・モーリス・鈴木著、田代泰子譯,《過去は死なない─メディア・記憶・歴史─》(東京:岩波書店,2004.8)
‧テッサ・モーリス・鈴木著、大川正彥譯,《邊境から眺める─アイヌが經驗する近代─》(東京:みすず書房,2000.7)
‧甚野尚志編,《東大駒場連續講義─歷史をどう書くか─》(東京:講談社,2006.4)
‧大久保利謙,《大久保利謙歷史著作集7 日本近代史學の成立》(東京:吉川弘文館,1988.10)
‧前田愛,《近代日本の文學空間─歷史‧ことば‧狀況─》(東京:平凡社,2004.5)
‧小路田泰直,《日本史の思想─アジア主義と日本主義の相克─》(東京:柏書房,1997.10)
‧長谷川亮一,《「皇國史觀」という問題─十五年戰爭期における文部省の修史事業と思想統制政策─》(東京:白澤社,2008.1)
‧萩野馨,《伊能嘉矩─年譜‧資料‧書誌》(岩手:遠野物語研究所,1998.11)
‧齋藤希史〈漢文脈と近代日本─もう一つのことばの世界─〉(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7.2)
‧大岡昇平《歷史小說の問題》(東京:文藝春秋,1974.8)
‧成田龍一,《〈歷史〉はいかに語られるか─1930年代「國民の物語」批判─》 (東京:日本出版放送協會,2001.4)
‧成田龍一,《歷史學のポジショナリティ》(東京:校倉書房,2006.10)
‧成田龍一,《近現代日本史と歷史學─書き替えられてきた過去─》(東京:中央公論,2012.2)
‧成田龍一,《歷史學のスタイル》(東京:校倉書房,2001.4)
‧川村湊,《「大東亞民俗學」の虛實》(東京:講談社,1996年)
‧磯田一雄,《「皇國の姿」を追って─教科書に見る植民地教育文化史─》(東京:皓星社,1999.3)
‧橋本恭子,《『華麗島文學志』とその時代─比較文學者島田謹二の台灣體驗─》(東京:三元社,2012.2)
‧尾崎秀樹,《歷史文學論─變革期の視座─》(東京:勁草書房,1976.8)
‧尾崎秀樹,《大眾文學論》(東京:勁草書房,1965.6)
‧尾崎秀樹,《舊植民地文學の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71.6)
‧尾崎秀樹,《近代文學の傷痕─舊植民地文學論─》(東京:岩波書店,1991.6)
‧藤井省三,《台灣文學この百年》(東京:東方書店,1998.5)
‧伊藤潔,《台灣─四百年の歷史と展望─》(東京:中央公論,1993.8)
‧陳培豐,《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灣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東京:三元社,2012.8)。
‧林初梅,《「鄉土」としての台灣─鄉土教育の展開にみ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變容─》(東京:東信堂,2009.2)
‧坂野徹,《帝國日本と人類學者─1884-1952年─》(東京:勁草書房,2005.4)
‧鶴見祐輔著,一海知義校訂《(決定版)正傳‧後藤新3 台灣時代 1898-1906》(東京:藤原書店,2005.2)
‧森口雄稔編著,《伊能嘉矩の台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物,1992.7)
‧鈴木貞美,《日本の「文學」概念》(東京:作品社,1998.10)
‧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近代日本のオリエンタリズム─》(東京:藤原書店,2003.4)
‧子安宣邦,《日本近代思想批判─一國知の成立─》(東京:岩波書店,2003.11)
‧子安宣邦,日本ナショナリズムの解讀》(東京:白澤社,2007.3)
‧子安宣邦,《日本人は中國をどう語ってきたか》(東京:青土社,2012.12)
‧家永三郎,《家永三郎集第三卷》(東京:岩波書店,1998.1)
‧梅溪昇,《教育敕語成立史─天皇制國家觀の成立─》(東京:青史出版,2000.8)
‧鹿野政直,《日本近代思想案內》(東京:岩波書店,1999.5)
‧小熊英二,《單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畫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1995.7)
‧佐谷真木人,《日清戰爭─「國民」の誕生─》(東京:講談社,2009.3)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繩‧アイヌ・台灣‧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歸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7)
‧佐藤卓己,《八月十五日の神話》(東京:筑摩書房,2005.7)
‧佐藤卓己,《『キング』の時代─國民大眾雜誌の公共性─》(東京:岩波書店,2002.9)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7.4)
‧高橋哲哉,《靖國問題》(東京:筑摩書房,2005.10)
‧高橋哲哉,《歷史/修正主義》(東京:岩波書店,2001.1)
‧波形昭一編,《民間總督三好德三郎と辻力茶舖》(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2002.8)
‧尾崎秀樹,《回想の尾崎秀實》(東京:勁草書房,1979.9)
‧小尾俊人編,《現代史資料2ゾルゲ事件》(東京:みすず書房,2004.2)
‧御廚貴編,《後藤新平大全 正傳後藤新平別卷》(東京:藤原書店,2007.6)
‧尾崎秀實著、今井清一編,《新編愛情はふる星のごとく》(東京:岩波書店,2003.4)
‧伊波普猷,《古琉球》(1911年初版,本文參考東京:岩波書店,2000.12)
‧村井紀,《南島イデオロギーの發生─柳田國男と植民地主義─》(東京:岩波書店,2004.5)
‧直木孝次郎,《神話と歷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06.5)
‧矢野暢,《「南進」の系譜》(東京:中央公論,1975.10)
‧下村作次郎,《文學で讀む台灣─支配者‧言語‧作家たち─》(東京:田畑書店,1994.1)
‧金關丈夫,《長屋大學》(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80.4)
‧Benedetto Croce著、羽仁五郎譯,《歷史の理論と歷史》(東京:岩波書店,1952.2)。
‧E.H.Carr著、清水幾太郎譯,《歷史とは何か》(東京:岩波書店,1962.3)
‧山路勝彥,《近代日本の殖民地博覽會》(東京:風響社,2008.1)
‧蜂矢宣朗,《灣生の記》(私家版,1980)
‧近藤正己,《總力戰と台灣─日本植民地崩壞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1996.2)
‧安田武,《定本戰爭文學論》(東京:朝文社,1994.5)
‧垂水千惠,《呂赫若研究》(東京:風間書房,2002.2)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研究 日本人作家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13.3)
‧河西英通,《東北─つくられた異境─》(東京:中央公論,2001.4)
‧河西英通,《續‧東北─異境と原境のあいだ─》(東京:中央公論,2007.3)
‧河原功,〈作家濱田隼雄の軌跡〉,《翻弄された台灣文學─檢閱と抵抗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09.6)
‧若林正丈編,《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台灣〉精讀》(東京:岩波書店,2001.8)
‧阮斐娜著、林ゆう子譯,《大日本帝國のクレオール─植民地期台灣の日本語文學─》(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7.11)
‧米谷匡史,《アジア/日本 = Asia/Japan》(東京:岩波書店,2006.11)
‧安丸良夫,《〈方法〉としての思想史》(東京:校倉書房,1996.4)
‧竹內好,《日本とアジア》(東京:筑摩書房,1993.11)
‧趙寬子,《植民地朝鮮/帝國日本の文化連環─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反復する植民地主義─》(東京:有志社,2007.6)
‧複數文化研究會編,《〈複數文化〉のために─ポストコロニアリズムとクレオール性の現在─》(東京:人文書院,1998.11)
‧田中悟,《會津という神話─〈二つの戰後をめぐる〈死者の政治學〉─》(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0.3)
‧大原祐治,《文學的記憶‧1940年前後─昭和期文學と戰爭の記憶─》(東京:翰林書房,2006.11)
‧Carol Gluck著、梅崎透譯,《歷史で考える》(東京:岩波書店,2007.3)
‧色川大吉,《明治の文化》(東京:岩波書店,2007.1)
‧堀米庸三,《歷史をみる眼》(東京:日本出版放送協會,1964.10)
‧岡田英弘,《歷史とはなにか》(東京:文藝春秋,2001.2)

六、單篇論文、文章
‧岩井忠熊,〈日本近代史学の形成〉,《岩波講座 日本歷史別卷1》(東京:岩波書店、1963.4)
‧李成市,〈コロニアリズムと近代歷史學─植民地統治下の朝鮮史編修と古蹟調查を中心に─〉,《植民地主義と歷史學─そのまなざしが殘したもの─》(東京:刀水書房,2004.3)
‧黃美娥,〈跨界傳播、同文交混、民族想像──賴山陽在台灣的接受史(1895-1945)〉,收於陳芳明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7.7)
‧國分直一,〈『民俗台灣』の運動は何であったか─川村氏の所見をめぐって─〉,《しにか》第8巻2号(1997年)
‧張隆志,〈跨國主義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日治初期台灣殖民文化史的再思考〉,王宏仁、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9.4)
‧張隆志〈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台灣近代史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2006.12。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台灣的文化政治〉,《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11)
‧張隆志,〈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台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8)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台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在思考〉,國史館主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
‧張隆志,〈當代台灣史學史論綱〉,《台灣史研究》,第16巻期(2009.12)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第16卷3期(2009.9)
‧吳叡人,〈「日本」とは何か──試論《佳人之奇遇》中重層的國/族想像〉,黃自進主編,《近現代日本社會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12)
‧吳密察,〈《民俗台灣》發刊の時代背景とその性質〉,藤井省三、黃英哲、垂水千惠編,《台灣の大東亞戰争》(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2002年)
‧吳密察,〈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台灣史研究的巨峰伊能嘉矩〉,《當代》第135期(1998.11)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12)
‧吳密察,〈導讀《攻台見聞》的時代性與史料價值〉,《攻台見聞──風俗畫報‧台灣征討圖繪》(台北:遠流,1995.12)
‧吳密察〈國家史料的編纂〉,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10)
‧吳密察,〈台灣總督府修史事業與台灣分館館藏〉,《館藏與台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4)
‧吳密察,〈劉銘傳與台灣〉,《國文天地》,第5卷11期(1990.4)
‧松田京子,〈植民地主義と歷史の表象─伊能嘉矩の「台灣史」をめぐって─〉,《日本史研究》,第462號(2001.2)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内台灣、朝鮮和滿州的『國史』教育〉,《台灣史研究》,第10卷1期(2003.6)
‧若林正丈,〈葉榮鐘的「述史」之志──晚年書寫活動試論〉,《台灣史研究》,第17卷4期(2010.12)
‧陳培豐,〈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台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台灣史研究》,第18卷4期(2011.12)
‧張文薰,〈歷史小說與在地化認同──「國姓爺」故事系譜中的西川滿〈赤崁記〉,《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4)
‧陳允元,〈帝國與土著之間的反覆調校──論戰前西川滿文學中的異國情調視線與敗者史觀〉,《我的華麗島──西川滿學術論文發表暨座談會論文集》(台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6)
‧楊永彬,〈日本領台初期日台官紳詩文唱和〉,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2000.8)
‧吳文星,〈日治初期日人對台灣史研究之展開〉,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8.12)
‧荻野馨著,林詩庭譯,〈在日本內地的伊能嘉矩〉,夏麗月主編,《伊能嘉矩與台灣研究特展專刊》(台北:台灣大學圖書館,1998.11)
‧後藤總一郎,〈伊能嘉矩の人と學問─柳田國男が敬慕した理想の鄉土史家─〉,《伊能嘉矩─鄉土と台灣研究の生涯─》(日本岩手:遠野市立博物館,1995.8)
‧後藤總一郎,〈伊能嘉矩と台灣研究─教育家、伊能嘉矩の行動─〉,《伊能嘉矩─鄉土と台灣研究の生涯─》(日本岩手:遠野市立博物館,1995.8)
‧宮本延人,《伊能嘉矩氏と台灣研究》(日本岩手:遠野市教育委員會,非賣品)
‧戴寶村,〈伊能嘉矩與近代台灣歷史學〉,《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2)
‧笠原政治,〈解說伊能嘉矩と《台灣蕃人事情》〉,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台灣蕃人事情(復刻版)》(東京:草風館,2000.6)
‧目野有希,〈明治「史談」その讀者〉,《日本研究》,第37集(2008.3)
‧陳文添,〈殺子抗日的道士吳得福〉,《台灣文獻》,別冊19(2006.12)
‧陳芳明,〈『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解題〉,復刻版《台灣大眾時報》(台北:南天書局,1995.8)
‧若林正丈,〈『台灣大眾時報』〉,復刻版《台灣大眾時報》(台北:南天書局,1995.8)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支配下台灣の政治經驗〉,《アジア遊学》第48號(2003.5)
‧黃琪惠,〈再現與改造歷史──1935年博覽會中的「台灣歷史畫」〉,《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0期(2006.3)
‧檜山幸夫,〈解說〉,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台灣史料研究會校訂,《復刻台灣史料綱文(下卷)》(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9.3)
‧Wei-chi Chen(陳偉智) Ozaki Hotsuma, Colonial Archaism,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比較殖民主義與文化國際學術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2008.9.5)
‧移川子之藏,〈台灣東部阿眉族の稱呼パンツァー(Pangzah)に關する二三の考察〉,《民俗學》,第2卷3號(1930.3)
‧鳳氣至純平,〈在台日人的反同化論述──以今村義夫為考察對象〉,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一)》(台北:稻鄉,2008.12)
‧貴司山治,〈歷史小說について〉,《プロレタリア文學》,第1卷14號(1932.12)
‧德永直,〈文學に關する最近の感想〉,《文藝》,1935.3
‧〈戲曲創作と小說道について山本有三氏と語る〉,《文學案內》,第2卷1號(1936.1)
‧陳鏡波,〈軟派文學與拙作〉,《台北文物》,第3卷3期(1954)
‧速河正夫(濱田隼雄),〈台灣に於ける小作制度〉,《經濟評論》,第2卷1號(1935.1)
‧速河正夫(濱田隼雄),〈台灣に於ける農家負債〉,《經濟評論》,第2卷3號(1935.3)
‧速河正夫(濱田隼雄),〈台灣に於ける蔗農の狀態〉,《經濟評論》,第3卷2號(1936.2)
‧黃振源,〈台灣時代の濱田隼雄─その人と作品─〉,《文學と教育》,第32號(1996.12)
‧田村志津枝,〈台灣大眾の藝能のありさま〉,《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 7》(東京:岩波書店,1993.1)
‧赤澤史朗,〈戰中、戰後文化論〉,《岩波講座 日本通史19 近代4》(東京:岩波書店,1995.3)
‧野田康男,〈台灣二世の文學〉,《台灣新聞》,1942.3.16
‧中村忠行,〈書かでもの記〉,《山邊道:國文學研究誌》,第20卷(1976.3)
‧西川滿,〈松平容保と西鄉賴母〉,《アンドロメダ》,1978.3
‧朱惠足,〈混淆的帝國、歧義的民族─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氏著,《「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2009.8)
‧濱田隼雄,〈若い頃の文學〉,《日曜隨筆》,1959.4
‧濱田隼雄,〈文藝十話(4)〉,《河北新報》1971.2.3
‧若松伸哉,〈「滿洲」に移される「故鄉」─昭和十年代‧大陸(開拓)文學と國內文壇にあらわれた「故鄉」をめぐって─〉,《國語と國文學》,第84卷4號(2007.4)
‧楊雲萍,〈池田敏雄先生追悼辭〉,《台灣風物》,第31卷2期(1981.6)
‧小熊英二,〈金關丈夫と『民俗台灣』──民俗調查と優生政策〉,篠原徹編,《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畫像》(東京:柏書房,2001.5)
‧三尾裕子,〈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台灣》為例〉,《台灣文獻》,第55卷3期(2004.9)
‧黃得時,〈『台灣文藝書誌』和『民俗台灣』──光復前兩項極有意義的合作〉,《台灣風物》,第31卷2期(1981.6)
‧池田敏雄,〈植民地下台灣の民俗雜誌〉,《台灣近現代史研究》,第4號(1982.10)
‧池田麻奈,〈「植民地下台灣の民俗雜誌」解題〉,《民俗台灣第5卷》(台北:南天書局,1998.2)
‧〈台灣民俗研究的回顧──金關丈夫博士歡迎座談會〉,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一)》(台北:武陵出版,1995.11)
‧子安宣邦,〈歷史表象の要求─『二千五百年史』と『二千六百年史』との間〉,《江戶の思想》,第8號(1998.6)
‧桂島宣弘,〈歷史と神話の間─考證史學の陥穽─〉,《江戶の思想》,第8號(1998.6)
‧吳佩珍,〈日人作家的「文學史觀」疑義〉,《聯合文學》,328期(2012.2)
‧伊能嘉矩,〈台北の大陰謀─樺山總督暗殺の企、陰謀の巨魁吳得福─〉,《東洋》,第282號(1922.3)
‧新鷄隆庄 彭阿秀,〈始政紀念日〉,《學友》第1卷6號(1919.6)

七、博碩士論文
‧蔡蕙光,〈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歴史教科書之分析〉(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分及其文化活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薛建蓉,〈日治時期歷史小說研究──以台灣報章雜誌漢文小說為考察對象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室屋麻梨子,〈《台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邱雅芳,〈南方作為帝國欲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
‧岩口敬子,〈國家儀典與國民統合─日治時期台灣官方節日與儀式之研究〉(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變容─〉(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9)
‧李承機,〈台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4.5)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鄭政誠,〈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1896-1922)〉(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吳鈺瑾,〈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台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戴文峰,〈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日本統治期台灣1940年代的濱田文學〉(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石婉舜,〈一九四三年台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八、數位資料庫
‧日本《法庫》,http://www.houko.com/00/05/M33/1122.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er.lib.ncku.edu.tw:2048/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er.lib.ncku.edu.tw:2048/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台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1895-1945)
‧http://p8080-tbmc.ncl.edu.tw.er.lib.ncku.edu.tw:2048/whos2app/start.htm
‧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
http://cdnetd.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ddnc/ttswebx.exe?@0^0^1^ttsddn@@0.2781539802730356#JUMPOINT
‧台灣日日新報(ゆまに清晰版)
‧http://p8001-cdnete.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
‧日治時期台灣時報資料庫(1895-1945合集)
http://p8080-cdnetf.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twjihoapp/start.htm
‧李承機主編,《日刊台灣新民報創始初期1932.4.15-5.31》(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8.7,電子書)
‧李承機主編,《日刊台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1935》(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9.12,電子書)
‧《1933年台灣新民報》(台南:國立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2001,光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