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概念演變
作者:許倍榕
作者(外文):Pei-JungHs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文學審美文學史文學性藝術教育LiteratureAestheticLiterary historyLiterarinessArtistic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論文探討的,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45)台灣社會的「文學」概念變化。由「概念」角度切入,是希望在分析特定文人及著作的文學論、文學觀念之外,也觸及更廣的範圍,即一般而言「文學」是什麼?為什麼?因此將觀察對象擴及言論界與學校教育,探討其中存在哪些概念型塑的要素與過程,曾產生哪些規範或顛覆,而這些關於「文學」的認識,其生成的歷史、政治因素為何。希望由此尋求一個描述文學近代化過程的方法,再思考西歐語言藝術影響下的「近代文學」論述及史觀,分析台灣特有的歷史與文化思想特徵。並且留意統治階層的政治運作,探討寫作與審美的兩面性──作為一種解放力量,同時也是到達主體深層的有效統治。
從英語、漢語、日語裡,我們看到現代意涵「文學」的形成過程,與人的解放、民族獨立、國家獨立、近代國家體制的整備等緊密相繫。19世紀末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亦無法脫離這樣的進程,但有其獨自衍生的問題與呈現的活力。日治初期媒體很早就出現西方語言藝術的「文學」概念,約莫1907年台灣漢人知識階層所談的「文學」,開始在傳統的「學問、文章」意涵上產生擴增與變形,形成一種廣狹義並存與調和的概念。但受制殖民地的統治政策,新式學術內含的人本思想與公理世界觀,尚無法生根茁壯並動搖既有秩序。直到1920年前後,新的政治想像才匯聚成帶有挑戰體制意義的文化行動,此思想動態也引燃了新舊文學之爭。
1920年代這種言論環境的出現,除了由下而上的變革衝動,也與日本在台約三十年的統治策略變化有關。考察當時殖民地的統治階層,1910年代,作為「藝術」領域的「文學」被放入體制教育內,其實與殖民者開始思索更細緻的德育有關。從培養「高尚情操、品味」及灌輸式的鑑賞觀點,到配合時代風潮納入「自由表現」的教育,台灣人學童逐步接受在日本本土被作為培育「忠君愛國的臣民+文明國的自主之民」的「文學」教育,被期許成為一個「自發」認同與配合國家的「自由個體」。觀察1920年代已降的公學校教育,可以看到官方「文學」是一個具有高度包容力與調節性的概念,其關注所有人類課題,鼓勵一種「超越」的觀點與處世態度。這種教育試圖培育「無害」的自由個體,通過審美活動,養成人的自發性道德約束,引導學生成為現行秩序最堅定的維護者。
從這個強調「自由個體」、「自由表現」的「文學」裡,我們可以看到「文學」作為一種到達主體深層的有效統治,但也看到其蘊含解放能量的另一面。從當時在台日人的「文學界」形成,我們看到文人對「近代」矛盾的懷疑與批判。進而在自由主義、民本主義興起的時代,部分知識人開始試圖修補「文學」與現實社會漸行漸遠的藝術觀。1920年代後半左翼運動潮流裡,更能看到對既有美學標準、優劣階序的批判言論。然而在台日人這種激進的政治思想與脫逸官方意識型態的「文學」,約莫1930年代中期就被壓抑下來。相對於此,仍有基本權利問題未克服的台灣人,無法那麼快遁離到「純粹」或「輕快」的藝術路線。
在台灣漢人社會裡,以對抗傳統秩序與殖民體制之姿躍起的「新文學」,從一開始就是兼及作者課題(個體的表現自由)與讀者課題(實現人人都能自由表現的公平社會)的概念。但不能忽略的是,台灣人對於「文學」近代化的認識與經驗,最日常的影響,是來自殖民者的語言、教育及言論機關。因此在這個具解放理想的運動裡,始終存在通過審美,被自然而然內化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這種兩面性,明顯呈現在1930年代台灣人對於「文學」、「文學性」的思索與辯論裡。
不過,這種公開的「文學」概念競爭,到戰爭期不復存在。除了言論壓抑,此時期國家通過大規模「審美化」的操作,試圖喚起民眾自發支持戰爭。文學也作為精神動員工具,被國家納入一元組織。但面對「國家(日本)中心」的官方期待,部分台灣人作家時而出現「聚焦錯誤」的傾向,以不犯規的言語,強調文學的普遍通則。此舉引來的撻伐與中傷,顯示某種與國家政策產生衝突與拉扯的力量,存在於這些文學論的事實,同時也看到在戰爭期,作家的「表現自由」之最後防線所在。由此來看,戰爭期驗示了所謂文學自律說的多面性,亦即相對於民間反對運動,或相對於國家操作,兩種性質迥異的立場,這是我們今天談論「文學」概念與文學自主性時,不能忽略的重要對照。
本研究除了具體呈現「文學」概念的歷史可變性,也希望重新思考圍繞「文學」、「文學性」等用語的規範,及其內含的主流與非主流的價值觀。並對幾個既有的文學史敘述模式提出商榷,例如廣義文學(寫作)與狹義文學(語言藝術)實非對立、「舊→新」的關係,在承載新的世界觀、反抗體制力量上(例如要求言論自由、表現自由),它們都曾扮演激進或反動的角色。由此重新思考「文學」近代化過程,「語言藝術」的出現,並非這個過程的全部,而它也不是一個可以被單面視為解放、進步的象徵。此外,「形式╱內容」、「技巧╱思想」、「文學性╱社會性」、「文學性╱ 政治性」這類對立結構也應該被解放。而重新思考各種文化行動、文字表現,其實際服務的對象是誰?是否曾在什麼環節上,突破了「陳規」,抵制統治階層的干涉與壓抑,提出新的價值。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45) in Taiwan. We approached this topic 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concept with the intention to broaden our discussion from the works of specific authors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during the time?” Our subjects of observation included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education, and how such process regulated and revolutionized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ve period was also analyzed. We seek to describe and identify the unique historic and cultural traits underly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n Taiwan by contrasting with the established perspectives of 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 arts. Additionally, we emphasized on how the ruling class tried to blend political agenda in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and sense of aesthetics; to the people, this is at the same time liberating but also an effective tool to strengthen their rule of the land.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s, one can observed the inseparable bonds among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the drive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the reform of the modern societal orders. Taiwa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the island became a Japanese colony, could not help but going through a similar process. Derived from the unique circumstances of the time, Taiwan faced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 exhibited remarkable energy.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lonial Period, the media have already developed the consensus of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 arts. The educated class of the Chinese Taiwanese started to expand and transform from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literary texts” into a blended and encompassing concept. However, due to the colonial rules, the people-centric and a justice-based world views could not take root for the concern of shaking the existing order. It was only until around 1920 that the new visions of Taiwanese politics amalgamated to form a cultural movement that challenged the Japanese ruling order. This movement also ignited the debate of the new vs.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public’s revolt to the upper classes, the emergence of the cultural movement was also related to Japan’s change of colonial policies. Examining the colonial rule in the 1910s, incorporating arts and literary into structured education was a subtle attempt to development a “virtue system”. From imposing moral righteousness and etiquette to assimilating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to education, the Taiwanese children gradually began to accept the form of literary education which embedded the messages of becoming loyal, patriotic, and self-regulated people of the civilized empire. This form of education was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in mainland Japan. With high regards, children were expected to become autonomous individuals who cooperate wit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Investigating the common school curriculum, we can see that the official literature taught in school was very comprehensive covering all topics of interests in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ncouraged a dissociating attitude that promoted objective observation and subdued engagement. This form of education aimed to develop individuals who can be “harmless” to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appreciation of art and beauty. The goal was to indoctrinate the students a sense of self-imposed regulation, and to become the unyielding defenders of the existing ruling system.
In the environment that stressed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e teaching of the literature became a tool to deepen the colonial rule, however, it also carried the energy of liberation.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literary circles among the Japanese in Taiwan, we can observe that the literati began to question the paradox within this form of modernization. As the studies of liberalism and democracy emerged, some intellectuals began to men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literary art and the society. During the leftwing activism of the latter half of 1920s, we observed criticisms to the existing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hierarchy of literature. The progressive ideologies toward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were soon suppressed in mid 1930s. However, the Taiwanese people who were still burdened with the issues of basic civil rights could not as easily return to the pure forms of literary art.
In the Han society of Taiwan, the “new literature” was rooted in challenging the colonial governing system and express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authors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the readers (freedom of expression). But it is also undeniable that the Taiwanese appreci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arose from th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 related infrastructures. Therefore, the ingrained sense of aesthetics and the ideals of the ruling class have ironically always been a part of the cultural movement toward liberation of the colony. Such contrast was clearly presented in the rhetoric regarding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ry concept during the 1930s in Taiwan.
Such debate regarding the concepts of literature ceased during the War. In addition to the suppression of free speech, the government promoted political aestheticization in order to garner civilian support for the war effort. Literature became a tool for motivating the people and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scheme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ome Taiwanese writers would derail to resume discuss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iterature. The criticism and condemnation befell these acts demonstrate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olonial policy and the freedom of literary discussion. It also revealed the bottom line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during wartim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War tested the boundaries of the literature’s self-regulating property on multiple fronts; specifically the strong contrast between the Taiwanese resistance movement and the Japanese Nationalism. This view is important when discussing the concept and in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udy identified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We re-examined the use of the terms “literature” and “literariness”, and the orthodox and unconventional societal values contained within these concepts. We also questioned and reconsidered a number of the existing models of literary history. For example, the general (writing) and the specific (language arts) concepts of literature were not antagonistic to each other as if in a simple “old vs. new” context. Both concepts played to the tunes of progressivism and conservatism at different times to express the changes of the worldview. And they bot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truggle against institutional oppression (e.g. movements for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By reconsider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we realized that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arts”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the totality of this process or simply a symbol of liberation and progression. Additionally, we may need to think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raditionally opposing constructs such as “form vs. content”, “skills vs. thoughts”, “literariness vs. pragmatism”, and “literariness vs. politics”, and to reconsider the purpose of each cultural movement. We particularly should examine how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s of literature helped resisting the oppression from the ruling class and shaping the new societal values.
一、報刊雜誌:

‧《THE FORMOSA》,台北:仲下書店。(參考年份:1928年12月)
‧《UTOPIA》,台北:UTOPIA社,1938年8月~1939年4月。共發行七號。
‧《あらたま》,台北:あらたま發行所。(參考年份:1926年1月~1940年12月)
‧《あぢさい》,花蓮:あぢさい社。(參考年份:1934年4月~1939年10月)
‧《あぢさい》,台北:あぢさい社。(參考年份:1934年3~4月)
‧《がじゅまる》,台北。(參考年份:1934年8月、1935年3月)
‧《にひたか》,台北:にひたか社,1899年10月~1900年3月。
‧《フオルモサ》,東京:台灣藝術研究會,1933~1934。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ベニヒ》,嘉義:ベニヒ社。(參考年份:1917年12月~1920年3月)
‧《ポタビン》(POTABIN),台北:ポタビン社。(參考年份:1928年7月)
‧《みなと吟》,基隆:みなと會。(參考年份:1936年2月~4月)
‧《ネスパ》,台北:ネスパ會。(參考年份:1935年7、8、11月)
‧《ねむの木》,台北:ねむの木社。(參考年份:創刊號,1938年12月)
‧《ゆうかり》,台北:ゆうかり社。(參考年份:1926年1月~1942年12月)
‧《人形》,台北:人形詩社。(參考年份:1919年1月~1919年6月)
‧《人人》,台北:人人雜誌社,1925年。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大タロコ》,花蓮:大タロコ社,1936年2月。
‧《三六九小報》,台南:三六九小報社,1930年10月~1935年10月(1933.8.13~1934.2曾休刊)。
‧《木瓜》,台北:文藝雜誌「木瓜」社。(參考年份:1918年12月~1919年2月)
‧《反普特刊》,台南:興文齋書店,1930年9月4日。
‧《月來香》,台北:昇仙莊(台北高校宿舍內)。(參考年份1939年2~5月)
‧《文藝櫻草》,台北:櫻草社。(參考年份:1925年1月)
‧《文藝台灣》,台北:台灣文藝家協會,1940年1月~1944年1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文學評論》,東京:ナウカ社,1934年3月~1936年8月。
‧《文學案內》,東京:文學案內社,1935年7月~1937年4月。
‧《文學時代》,東京:新潮社,1929~1931年。
‧《民俗台灣》,台北:東京書籍台北支店。(參考年份:1941年7月~1945年1月)
‧《台大文學》,台北:台大文學會。(參考年份:1936年1月~1943年4月)。
‧《台南新報》,台南:台南新報社,(參考年份:1921年~1937年)。
‧《台高》,台北:台北高等學校新聞部,1937~1940年。(復刻版,台北:南天,2012年10月)
‧《台灣》,東京:台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
‧《台灣大眾時報》1~10,東京:大眾時報社,1928年5月~7月。new window
‧《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898年~1945年。
‧《台灣文苑》,嘉義:台灣文苑社,1938年2月。
‧《台灣文藝叢誌》,台中:台灣文社,1919~1924。
‧《台灣文藝》,台北:台灣文藝社,1902年4月~9月。
‧《台灣文藝》,台中:台灣文藝聯盟,1934年11月~1935年6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台灣文藝》,台北:台灣文學奉公會。1944年5月~1945年1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台灣文藝》,台北。(參考期數:72號,1981年)
‧《台灣文學》,台北: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參考年份:1931年10、11月,1932年2、6月)
‧《台灣文學》,台北:啟文社。1941年5月~1943年12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台灣文物》,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參考期數:3:2,1954年8月;3:3,1954年12月)
‧《台灣民報》,東京:台灣雜誌社(1925年9月改為台灣民報社,1928年8月起,改為在台發行),1923年4月~1930年3月。
‧《台灣社會經濟》,台北:台灣社會經濟調查所。(參考年份:1932年2月)
‧《台灣青年》,東京:台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7月~1922年2月。
‧《台灣時報》,台北:台灣總督府內台灣時報社,1919~1943。
‧《台灣教育會雜誌》,台北:台灣教育會。1901~1911。
‧《台灣教育》,台北:台灣教育會。1912~1943。
‧《台南府城教會報》,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參考年份1896~1901),收於《台灣教會公報全覽》,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04年。
‧《台灣新民報》(週刊),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復刻版,台北:東方文化書局。
‧《台灣新聞》,台中:台灣新聞社。(參考年份:1935年2月)
‧《台灣新文學》,台灣新文學社,1935年12月~1937年6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台灣詩薈》,台北:台灣詩薈發行所,1924年2月~1925年10月。復刻版,台北:成文,1977年11月。
‧《台灣詩報》,台北。(參考年份:1924年2~7月)
‧《台灣藝術》,台北:台灣藝術社。(參考年份:1940年3~7月)
‧《台灣藝術新報》,台北:台灣藝術新報社。(參考年份:1936年1月~1939年12月)
‧《台灣慣習記事》,台北:台灣總督府台灣慣習研究會,1901~1907。
‧《先發部隊》,台灣藝術協會,1934年7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自立晚報》,台北:自立晚報社。(微捲,參考年份:1980、1989年)
‧《旬刊台新》,台北:台灣新報社,1939年7月~1940年4月。復刻版,東京:綠蔭書房,1999年11月。
‧《行人》,台北。(參考年份:1925年3月,1931年6、9、12月)
‧《竹雞》,台中:竹雞吟社。(參考年份:1935年2、4、6月)
‧《朱轎》,台北:朱轎社。(參考年份:1934民3月~1935年7月)
‧《色ある風》,台北:色ある風社。(參考年份:1938年4月~7月)
‧《言語と文學》,台北:台北國語文學會。1931年1~7月。
‧《赤道》,台南:赤道報社。(參考年份:第二號,1930年11月15日;第四號,12月19日)
‧《明日》,台北:明日雜誌社。(參考年份:1:1~1:3,1930年8~9月)new window
‧《若草》,台北:若草會。(參考年份:1932年11月~1934年2月)
‧《兒童街》,台北:台北兒童藝術聯盟,1935年2~4月。
‧《泥火山》,高雄:南方青年社。(參考年份:創刊號,1938年6月)
‧《革新》,:大溪革新會。1934年10月27日。(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收藏)
‧《南音》,台北:南音社,1932年1月~9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南文學》,台北:南文學社。(參考年份:1936年11月~1937年2月)
‧《南國文藝》,台北:南國文藝社。1941年12月。(吳三連史料基金會收藏)
‧《紅塵》,台北:台灣文藝同志會,1915年6~11月。
‧《紅樹》,台北:紅樹社。(參考年份:1939年4~12月)
‧《荊棘の座》,台南:荊棘の座社。(參考年份:1920年5月)
‧《風景》,台北:風景詩社。(參考年份:1930年1、3、6月)
‧《相思樹》,台北:相思樹社。(參考年份:1933年12月~1938年10月)
‧《風月》,台北:風月俱樂部。1935年5月~1936年2月。復刻版,收於《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台北:南天書局,2001年6月。
‧《風車》,台南:風車詩社。(參考年份:第3號,1934年3月)
‧《高山國》,台北:高山國社。(參考年份:1898年11月,1899年1、2、4、7、9、10、12月)
‧《海響》,高雄:海響社。(參考年份:1931年1月、1934年1月)
‧《原生林》,台北:原生林社。(參考年份:1935年6月~1942年5月)
‧《華麗島》,台北:台灣詩人協會。1939年12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第一線》,台灣藝術協會,1935年1月。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無影樹》,台北:無影樹吟社。(參考年份:1930年1、8月)
‧《船室》,台北:船室社。(參考年份:1935年9月)
‧《野葡萄》,台北:野葡萄詩社。1939年8月。
‧《國姓爺》,台北:台灣川柳社。(參考年份:1940年1月~1942年12月)
‧《翔風》,台北:台北高等學校新聞部,1926~1945。(復刻版,台北:南天,2012年10月)
‧《無軌道時代》,台北:無軌道時代社。(參考年份:1929年9~12月)
‧《殘夢》,台北:殘夢發行所。(參考年份:1932年11月~1943年1月)
‧《棕梠竹》,南投:棕梠竹寺。(參考年份:1938年9月~1939年11月)
‧《新建設》,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2年10月~1945年4月。復刻版,東京:總和社,2005年2月。
‧《新高新報》,台北:新高新報社,1929年5月~1938年2月。
‧《新台灣大眾時報》,東京:新台灣大眾時報社,1930年12月~1931年7月。
‧《新學叢誌》,台北:新學研究會。(參考年份:1910年8月、12月)
‧《詩報》,桃園:吟稿合刊會。(參考年份:創刊號,1930年10月)
‧《詩歌陣》,台北:詩歌陣發行所。(參考年份:1931年8月)
‧《愛書》,台北:台灣愛書會。(參考年份:1933年6月~1942年8月)
‧《媽祖》,台北:媽祖書房。(參考年份:1934年10月~1938年3月)
‧《童心》,台北:台北兒童藝術聯盟,1935年2月7日~4月8日,共三期。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5~1911年。
‧《綠珊瑚》,台北:綠珊瑚會。(參考年份:1910年1月~10月)
‧《鳳聲》,鳳山:鳳山文具店。(參考年份:1933年4~7月)
‧《銀鈴》,台南:銀鈴俱樂部。(參考年份:創刊號,1938年6月)
‧《熱》,台北:熱吟社。(參考年份:1918年1月~1919年1月)
‧《熱帶詩人》,台中:バベル詩社。(參考年份:1923年2月~1923年3月)
‧《寫生》,台北:碧榕吟社。(參考年份:1933年8、9月)
‧《蕃ざくろ》,台北:蕃柘榴社。(參考年份:1935年1月~1937年10月)
‧《諸羅城趾》,嘉義:諸羅城趾社。(參考年份:1936年4月~1937年4月)
‧《曉鐘》創刊號,虎尾:曉鐘社,1931年12月。(參考年份:1931年12月)
‧《擲彈兵》,台南:擲彈兵社。(參考年份:1931年2月)
‧《藻香文藝》,台北:藻香文藝社。(參考年份:1931年11、12月)
‧《霸王樹》,台北:幸榮俱樂部。(參考年份:1933年1~12月)
‧《櫻草》,台北:櫻草社,(參考年份:1926年9月)

二、資料集: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東京:綠蔭書房,2001年4月。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3月。
‧吳文星、周婉窈、許佩賢、蔡錦堂、中田敏夫、富田哲編,《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黃哲永、吳福助編,《全台文》,台中:文昕閣,2007年。

三、作家全集、選集:

‧王詩琅,《王詩琅選集第五卷‧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5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高雄:德馨室,1979年10月。
‧王敏川著,台灣史研究會編,《王敏川選集》,台北:海峽學術,2002年初版。
‧林芳年(林精鏐)著,葉笛譯,《曠野裡看得見煙囪:林芳年日文作品選譯集》,台南縣政府,2006年11月。
‧郭水潭著,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文化局,1994年12月初版。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初版。
‧呂赫若著,鐘瑞芳譯,《呂赫若日記》,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初版。
‧吳新榮著,呂興昌編,《吳新榮選集》,台南縣文化局,1997年。
‧吳燕和、陳淑容編,《吳坤煌詩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4月。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日記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6月。
‧巫永福著,沈萌華編,《巫永福全集》,台北:傳神福音,1996年5月初版。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1927-1935)》,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近史所,2000~2004年。
‧柯旗化,《台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第一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吳三連著,張炎憲編,《吳三連全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
‧張我軍著,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中:台中縣文化局,2002年11月。
‧張深切著,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編,《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1998年1月初版。
‧翁鬧著,陳藻香、許俊雅編譯,《翁鬧作品選集》,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7年初版。
‧張文環著,陳萬益編,《張文環全集》,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2002年3月。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弘文館,1986年11月初版。
‧楊逵著,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年6月初版。
‧葉榮鐘著,《葉榮鐘早年文集》,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
‧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初版。
‧楊雲萍著,許雪姬編,《楊雲萍全集》,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2月。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初版。

四、中文專書:

‧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2000年。
‧王惠珍,《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6月。new window
‧王錦雀,《日治時期台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台北:台灣古籍,2005年。new window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年12月。
‧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2008年。
‧李獻璋編,《台灣民間文學集》,台灣新文學社,1936年6月。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2009年。
‧汪知亭,《台灣教育史新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4月初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new window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2000年8月。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4月。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台北:稻鄉,2008年。new window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考察》,台北:允晨,1996年7月。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2003年2月。
‧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6月。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
‧林莊生,《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南:真理大學,2009年9月。
‧林傳甲、朱喜祖、吳梅著,陳平原輯,《早期北大文學史講義三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林豪,《澎湖廳志》,原刊於1893年,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台北:群學,2003年3月初版。
‧胡萬川、呂興昌、陳萬益總編輯,《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
‧段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8月。new window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年6月。
‧施懿琳,《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高雄:春暉,2000年6月。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年6月初版。
‧徐聖凱,《日治時期台北高等學校與菁英養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0月。new window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許佩賢審訂,《台灣小學世紀風華》,台北:柿子文化,2004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7年1月。new window
‧袁進,《中國近代文學史》,台北:人間,2010年9月。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new window
‧孫歌,《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炎憲編,《王添燈紀念輯》,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2月。
‧梅家玲編,《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12年1月。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年3月初版。new window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之古典詩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初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10月初版。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9年9月初版。new window
‧許俊雅,《黑暗中的追尋──櫟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台北:萬卷樓,2004年)。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2008年8月。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new window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台北:麥田,1998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200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new window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11月。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1990年5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new window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市立圖書館出版,2004年12月初版。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年。new window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2004年8月。
‧陳映真等著,《呂赫若作品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初版。
‧陳映真主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爪痕與文學》,台北:人間,2004年10月。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年。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2013年7月。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6月。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2013年9月。new window
‧賀昌盛,《晚清民初文學學科的學術譜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4月。
‧賀昌盛,《現代性與國學思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1980年8月初版。
‧黃武忠編,《美人心事》,台北:號角,1887年8月初版。
‧黃美玲,《連雅堂文學研究》,台北:文津,2000年。new window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年。new window
‧黃美娥,《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企畫編輯,《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
‧黃子平,《害怕寫作》,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9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葉碧苓,《學術先鋒:台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台北:稻鄉,2010年6月。new window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年初版。new window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年。new window
‧游勝冠,《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及其研究》,南投:普羅文化出版,2011年3月。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台灣解殖文學》,台北:群學,2012年4月。new window
‧彭小研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12月。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一版八刷。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台北:時報,1994年。new window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2010年。new window
‧瘂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縱論》,台北:文建會,1997年。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3月。
‧劉捷,《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1998年初版。
‧劉震,《左翼文學運動的興起與上海新書業(1928─1930)》,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6月。
‧蔣純焦,《一個階層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師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8月。
‧鄭炯明編,《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2年2月。
‧鄭樑生編,《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1993年。
‧魯迅,《且介亭雜文》(1937年上海三閒書屋初版),台北:風雲時代,1990年。
‧鄧慧恩,《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9年12月。new window
‧薛紹元,《台灣通志》,原刊於1894年,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10月。
‧謝雲聲,《台灣情歌集》,原著出版於1928年。東方文化供應社復刻板,1970年。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鐘少華,《中文概念史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2年7月。

五、外文專書(含譯本):

‧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初版。
‧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1年初版。
‧E‧Patricia Tsurumi(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
‧Herbert Marcuse(赫伯特‧馬爾庫塞)著,黃勇、薛民譯,《愛欲與文明:對佛洛伊德的哲學探討》,上海:上海譯文文版社,2005年7月初版。
‧Iain Hampsher-Monk 著,周保巍譯,《比較視野中的概念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Matei Calinescu 著,周憲、許鈞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Pankaj Mishra(潘卡吉‧米什拉)著,黃中憲譯,《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台北:聯經,2013年8月。
‧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辭彙》,台北:巨流,2003年。
‧Raymond Williams著,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台北:聯經,1985年。
‧Raymond Williams著,閻嘉譯,《現代主義的政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Terry Eagleton, “ Literar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8。
‧Terry Eagleton著,王杰、傅德根、麥永雄譯,《美學意識型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1991),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9年五刷。
‧川合康三,《中国の文学史観》,東京:創文社,2002年2月。
‧山本武利,《新聞記者の誕生:日本のメディアをつくった人びと》,東京:新曜社,1990年12月。
‧工藤好美,《文學論》,東京:朝日新聞社,1947年12月。
‧久保天隨,《支那文學史》,東京:人文社,1903年11月。
‧久保得二,《支那文學史》,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04年。
‧久保得二,《支那文學史》,東京:平民書房,1907年3月1日。
‧久保義三,《天皇制国家の教育政策:その形成過程と枢密院》,東京:勁草書房,1979年9月。
‧上田萬年、芳賀矢一、立花銑三郎,《國文學讀本》,東京:富山房,1890年。
‧小森陽一著,陳多友譯,《日本近代國語批判》(原書名《日本語の近代》,2000年出版),長春:吉林人民初版社,2004年1月。
‧小熊英二,《單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畫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1995年7月。
‧大貫惠美子著,堯嘉寧譯,《被扭曲の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台北:聯經,2014年8月。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中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7月。
‧子安宣邦,《日本近代思想批判:一国知の成立》,東京:岩波書店,2003年。
‧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近代日本のオリエンタリズム》,東京:藤原書店,2005年3月初版五刷。
‧戶坂潤,《日本イデオロギー論》,日本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9月。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研究:日本人作家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13年3月。
‧中島利郎著:《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研究序說》,東京:綠蔭書房,2004年3月。
‧中島利郎編,《台湾通俗文学集(一)》,東京:綠蔭書房,2002年11月30日。
‧中村孝志編,《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天理: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王學新,〈南進政策下的籍民教育(1895~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日本文部省,《學制百年史》,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81年9月。
‧王乃信等人翻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創造社,1989年6月第一版。
‧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香,1988年。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1996年9月,二版四刷。
‧台北帝國大學,《台北帝國大學一覽》,台北:台北帝國大學,1930年8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保安課,《台灣出版警察報》,(以目前所見史料推算,可能刊於1929年8月~1932年6月),復刻版,東京:不二出版,2001年2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1933年),復刻版,東京:綠蔭書房,1986年。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台灣教育會,1939年。
‧台北廳,《台灣勸業共進會出品紀念:教育參考資料》,1917年1月22日。
‧台灣總督府,《台灣公學校教科書編纂趣意書(第二篇)》,1914年9月26日發行。
‧台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自卷五至卷八)編纂趣意書》,出版年不詳。
‧台灣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研究部,《話し方教授に関する研究》,台北:台灣子供世界社,1926年6月。
‧尼ヶ崎彬,《近代詩の誕生:軍歌と恋歌》,東京:大修館書店,2011年12月。
‧古城貞吉,《支那文學史》,東京:富山房,1897年5月初版,1902年12月再版。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平野謙等編,《現代日本文學論爭史‧中卷》,日本:未來社,1957年。
‧田中宏幸,《中等作文教育におけるインベンション指導の研究―発想・着想・構想指導の理論と実践-》,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博士論文,2006年。
‧伊藤整,《文学入門》,東京:講談社,2004年12月。
‧竹內好著,李冬木、趙京華、孫歌譯,《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竹村民郎著,林邦由譯,《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原著出版於2004年),台北:玉山社,2010年12月。
‧竹內清,《事變と台灣人》復刻版(台灣新民報社出版,1940年)。台北:成文,2010年6月。
‧安田敏朗,《かれらの日本語:台湾「残留」日本語論》,京都:人文書院,2011年11月。
‧吉田裕久等,《国語教科書研究の方法―国語教材の変遷を考える-》,全国大学国語教育学会,2012年2月。
‧伊藤整,《改訂 文學入門》,東京:講談社,2004年12月(以1979年光文社《改訂 文學入門》為底本)。
‧芳賀矢一,《中等教科書明治讀本參考書》卷八、卷十,東京:富山房,1906年。
‧芳賀矢一,《國民性十論》,東京:富山房,1908年(初版1907年)。
‧尾崎秀樹,《大眾文學》,日本東京:紀伊國書店,1994年1月。
‧尾崎秀樹:《大眾文學論》,東京:勁草書房,1965年初版,1979年第五刷。
‧尾崎秀樹,《舊殖民地文學の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71年6月。
‧佐藤卓己,《『キング』の時代》,東京:岩波書店,2002年11月。
‧兒島獻吉郎,《支那文學史》,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刊行年不詳。
‧長谷川泉,《近代日本文學思潮史》,東京:至文堂, 1978年4月(初版1961年5月)。
‧松永正義,《台湾文学のおもしろさ》,東京:研文,2006年。
‧松永正義,《台湾を考えるむずかしさ》,東京:研文,2008年。
‧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2007年。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2004年初版。
‧河原功,《翻弄された台湾文学:検閲と抵抗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09年6月。
‧河泉司,《日本統治期台湾と帝国の〈文壇〉:〈文学懸賞〉がつくる〈日本語文学〉》,東京:ひつじ書房,2012年。
‧波形昭一、木村健二、須永徳武等監修,《台湾日日三十年史──附台湾の言論界》(社史でみる日本経済史 植民地編 第34巻)東京:ゆまに書房,2004年9月。
‧垂水千惠:《1930年代台湾文学における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影響》研究成果報告書,2005年3月。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與文學》,台北:前衛,1998年。
‧春山明哲編,《台湾島內情報・本島人動向》,東京:不二出版,1990年2月。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2006年1月。
‧前田愛,《近代讀者の成立》,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2月。
‧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年~1937年的中國知識份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原著英文版1985年出版)。
‧翁鬧著,杉森藍譯,《有港口的街市》,台中:晨星,2009年5月。
‧宮川次郎,《台灣の農民運動》,拓殖通信社支社,1928年12月初版。(復刻本)台北:成文,1999年6月。
‧柄谷行人,《柄谷行人集第1卷: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岩波書店,2004年9月。
‧高見順,《昭和文學盛衰史》,東京:角川文庫,1967年8月。
‧笹沼俊暁,《「国文学」の思想:その繁栄と終焉》,東京:學術出版會,2006年。
‧笹川種郎(笹川臨風),《支那文學史》,東京:博文館,1898年8月2日。
‧鹿野政直著,許佩賢譯,《日本近代思想》,台中:五南,2008年。
‧陸梅林選編,《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文選》,中國:漓江出版社,1988年。
‧郭軍、曹雷雨編,《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台灣之國語教育史再考》,日本東京:三元社,2001年2月。
‧陳培豐,《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東京:三元社,2012年8月。
‧鈴木清一郎,《台灣出版關係法令釋義》,台北:杉田書局,1937年5月22日。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定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原著《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1934年初版),台北:眾文,1994年一版二刷。
‧鈴木貞美著,王成譯,《「文學」的概念》,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8月。
‧鈴木貞美,《日本の「文学」概念》,東京:作品社,1998年。
‧鈴木貞美,《日本の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東京:平凡社,2005年12月。
‧鈴木貞美,《「日本文学」の成立》,東京:作品社,2009。
‧鈴木貞美編,《大正生命主義と現代》,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5年3月。
‧新垣宏一著,張良澤編譯:《華麗島歲月》,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8月。
‧趙寬子,《植民地朝鮮/帝國日本の文化連環―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反復する植民地主義》,東京:有志社,2007年6月。
‧劉捷,《台灣文化の展望》,台中:中央書局,1936年2月。
‧劉捷著,林曙光譯註,《台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1994年1月31日初版。
‧劉建芝,許兆麟選編,《庶民研究》,中國北京:中央編譯,2005年5月。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幣原坦,《南方文化の建設へ》,東京:富山房,1938年11月。
‧蕉葉會,《台北高等學校(一九二二~一九四六)》,東京:蕉葉會,1970年12月。
‧橋本恭子,《『華麗島文学志』とその時代― 比較文学者島田謹二の台湾体験》,東京:三元社,2012 年。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10月。
‧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齋藤希史,《漢文脈と近代日本》,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7年2月。
‧齋藤希史,《漢文脈の近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5年2月。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2004年初版。
‧藤井省三、黃英哲、垂水千惠編,《台湾の「大東亜戦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藤村和男等,《初等中等教育の国語科の教科書及び補助教材の内容構成に関する綜合的、比較教育的研究―学力の基礎をなす言語能力の形成を中心として-》(研究成果報告書),東京:財団法人教科書研究センター,2008年3月。
‧豐田英雄編,《台灣新聞總覽》,台北:國勢新聞社台灣支社,1937年7月28日發行。
‧羅剛,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鶴見俊輔著,李永熾譯,《日本精神史(1931-1945)》,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35》,台北:行人,2008年1月。
‧鶴見祐輔,《正傳後藤新平:3 台灣時代》,東京:藤原書店,2005年2月。
‧權藤震二,《台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1896年。

六、博碩士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台灣文化統合與台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王美惠,〈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8年1月。new window
‧王惠玲,〈丘逢甲「詩界革命」及其與日治時期臺灣傳統詩界的關係〉,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
‧林銘章,〈朱點人小說及其文學活動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12月。
‧李承機,〈台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殖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4年5月。
‧李敏忠,〈殖民地風景的書寫:1930年代臺灣白話小說文體風格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new window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8年7月。new window
‧吳宗曄,〈《台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吳鈺瑾,〈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台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8月。
‧吳東晟,〈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日本統治時期台灣1940年代的濱田文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邱雅萍,〈從日刊報紙「漢文欄廢止」探究「台灣式白話文」的面貌〉,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周華斌,〈從敷島到華麗島的受容與變異:探討日據時期從日本到台灣的短歌與俳句文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室屋麻梨子,〈《台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柳書琴,〈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作家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new window
‧徐千邦,〈日據時期檢閱制度下的台灣左翼文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2月。
‧高野史惠,〈日據時期日台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留啟華,〈從台灣文學少女到帝國文學少女:日治時期國語「綴方」教育與「作家」黃氏鳳姿的誕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張志相,〈張深切及其著作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家嘉,〈呂赫若戰爭期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台灣文學組碩士論文,2012年7月。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台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4年。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棋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4年7月。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葉品言,〈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陳修齊,〈研究台灣文學的史觀探討:以「寫實主義史觀」為中心的檢討〉,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淑容,〈戰爭前期台灣文學場域的形成與發展:以報紙文藝欄為中心(1937-40)〉,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7月。new window
‧陳虹文,〈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之研究: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崔末順,〈現代性與台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1月。new window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new window
‧曾巧雲,〈未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皇民化論爭/述〉,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曾巧雲,〈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中日移動經驗與夾縫地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8月。new window
‧溫惠玉,〈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漢文的應世與革新:以崇文社與台灣文社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鄒易儒,〈無政府主義與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王詩琅之思想前景與文藝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分及其文化活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2月。
‧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8月。new window
‧廖佩婷,〈《台灣新民報》文藝欄研究:以週刊至日刊形式的發展與轉變為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2月。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與角力〉,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蔡依伶,〈從解纏足到自由戀愛:日治時期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的性別話語〉,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美俐,〈未竟的志業:日治世代的台灣文學史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蔡佳潾,〈1930年代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文藝大眾化」論述探討〉,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文所,2009年1月。
‧蔡蕙如,〈日治時期台灣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7月。new window
‧蔡佩玲,〈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賴松輝,〈日據時期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研究:以「外地文學論」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薛建蓉,〈日治時期歷史小說研究:以台灣報章雜誌漢文小說為考察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8月。new window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藤岡玲子,〈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詩人研究:以依良子清白、多田南溟漱人、西川滿、黑木謳子為範圍〉,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七、單篇論文、文章:

‧下村作次郎,〈台灣詩人吳坤煌的東京時代(1929-1938):針對朝鮮戲劇活動家金斗鎔和日本戲劇作家秋田雨雀之間的交流〉,沈軒婷譯。
‧王學新,〈南進政策下的籍民教育(1895~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の「大衆文学」〉,收於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監修,《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集成》7,東京:綠蔭書房,2002年11月。
‧中島利郎,〈日據時代台灣文學:關於台灣的「大眾文學」〉,「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中正大學中文系主辦,2003年11月。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於林家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2001年。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16:3,2009年9月。new window
‧吳浪波,〈互助論在清末的傳播與影響〉,《中州學刊》,河南:河南省社會科學院,2005年3月。
‧周建剛,〈談談理學的是非功過〉,《北京日報》,2010年10月18日(19)。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雜誌》17期,1987年9月1日。
‧松永正義著,葉笛譯,〈關於鄉土文學論爭(1930~32)〉,《台灣學術研究會誌》4,東京:台灣學術研究會,1989年12月。
‧松永正義,〈鹽分地帶的詩人們──台灣文學與地域社會〉,《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學術論文集》,台北:稻鄉,2012年。new window
‧河原功,〈不見天日十二年的〈送報伕〉──力搏台灣總督府言論統制之楊逵〉,《台灣文學學報》第七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河原功,〈解題 『旬刊台新』について〉,收於《旬刊台新》復刻版別冊,東京:綠蔭書房,1999年11月。
‧河原功,〈『新建設』解題〉,收於《新建設》復刻版別冊,東京:總和社,2005年2月。
‧林載爵,〈黑色的太陽:張深切的里程〉,《夏潮》3:3,1977年。
‧林巾力,〈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34:7,2005年12月。new window
‧林巾力,〈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中外文學》第39卷第4期,台北:台灣大學,2010年12月。new window
‧林巾力,〈向「民間」靠近:台灣三○年代民間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10月。new window
‧邱仕杰,〈從〈黎明期的台灣〉走向「中國改造論──由許乃昌的思想經歷看兩岸變革運動輿論爭(1923-1927)」〉,《批判與再造》20、21。2005年,台北。
‧胡衍南,〈左翼:在「階級」和「民族」之間:談1930年代中國左翼文壇的幾場論爭〉,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03年6月。new window
‧施懿琳,〈周定山對民間文學的采錄及素材之運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年11月。
‧施懿琳,〈從《臺灣府志》〈藝文志〉看清領前期臺灣散文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學報》第四期,2003年8月。
‧施懿琳,〈從《采詩集》看台日漢詩人的互動模式與書寫話語〉,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2003年。
‧施懿琳,〈台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的《台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收於《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台中:台中縣文化局,2001年12月。
‧垂水千惠〈台灣新文學中日本普羅文學理論受容:從藝術大眾化到社會主義Realism〉,楊智景譯,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哥倫比亞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及制度史研究中心主辦的「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7月15、16日。
‧垂水千惠著,王俊文譯,〈為了台灣普羅大眾文學的確立──楊逵的一個嘗試〉,發表於「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文學館主辯,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承辦。2005年11月19-20日。
‧垂水千惠,〈楊逵所受之左翼思想及其主體性──自社會主義realism至普羅大眾文學的回溯〉,發表於「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思想與台灣主體性」。
‧柯喬文,〈文學成史:殖民視域中的久保天隨與其支那文學史〉,《中極學刊》第六輯,2007年12月。new window
‧莊永清,〈以文學介入社會:「台南藝術俱樂部」作家群初探〉,《文史彙刊》復刊第10輯,2009年12月。
‧桂島宣弘,〈對日本國學的關注與傳統的「創造」〉,《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2期。
‧崔末順,〈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期,2011年10月。new window
‧從宜生,〈「台北帝國大學」與「東洋文學講座」〉,《台大校友雙月刊》第18期,2001年。
‧陳萬益,〈論1930年代初期的新詩運動:以《台灣新民報》「曙光」欄為主的討論〉,收於《彰化文學大論述》,台北:五南,2007年11月。
‧陳芳明,〈台灣文壇向左轉:楊逵與三○年代的文學批評〉,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哥倫比亞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及制度史研究中心主辦的「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7月15、16日。new window
‧陳培豐,〈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行政院文建會、國家台灣文學館、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2004年6月20日。
‧陳培豐,植民地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九期,2009年10月。new window
‧陳培豐,〈日治時期台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台灣史研究》15:4。2008年12月。new window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台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台灣史研究》15:2。2008年6月。new window
‧陳培豐,〈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第3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4月。
‧陳建忠,〈都市現代性與文學新感覺:三○年代兩岸都市文學中的殖民/半殖民現代性〉,「重寫台灣文學史/反思女性小說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暨南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台文所主辦,2005年5月27日~28日。
‧陳廣宏,〈泰納的文學史觀與早期中國文學史敘述模式的構建〉,《中國文學》第40輯,2003年11月。
‧許俊雅,〈少潮、觀潮、儀、耐儂、拾遺是誰?:《台灣日日新報》作者考證〉,《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許俊雅,〈《洪水報》、《赤道》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轉載:兼論創造社在日治台灣文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new window
‧許俊雅,〈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台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探〉,《台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許俊雅,〈從舊學到新學:知識份子的啟蒙與藝文活動〉,《文訊》第341期,2014年3月。
‧許時嘉,〈揚文策略下「文」與「文明」的交錯:以1900民揚文會為例〉,收於梅家玲編,《台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台北:麥田,2012年。new window
‧張文薰,〈1930 年代台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台灣文學研究集刊》1,2006年。new window
‧張文薰,〈帝国アカデミーの「知」と1940年代台湾文学の成立――『台大文学』と「東洋学」を中心に〉,《日本台灣學會報》14,2012年。
‧張毓如,〈東洋鏡下的中國文學史:《台南新報》漢文欄〈支那文學史一班〉初探〉,2006年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6年12月2、3日。
‧葉瓊霞,〈文化人的面影:王詩琅的台灣史工作〉,《文史彙刊》復刊第10輯,2009年12月。
‧黃得時,〈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台北文物》3:2、3:3、4:2,1954年8月、12月,1955年8月。
‧黃國書,〈日據時代台灣左翼劇場運動的發展〉,《當代雜誌》28期,1988年8月1日。
‧黃霖,〈談談1900年前後的三部中國文學史著作〉,《古典文學知識》118期,2005年。
‧游勝冠,〈民族主義與階級意識之外的台灣農民運動史觀:台灣農民運動後期的左傾探源〉,《歷史月刊》196期,2004年5月。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作為日本性的漢學: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接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8期,2009年4月。
‧游勝冠,〈消閒、豔情與漢學道統:論《三六九小報》的文化政治位置〉,《台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2號,2009年12月。new window
‧游勝冠,「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台灣文藝聯盟路線之爭〉,《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new window
‧溫慶新,〈黃人《小說小話》與其詩論之關係──兼及晚清「小說界革命」與「詩界革命」之關係〉,《國文天地》27:12,2012年5月。new window
‧蔡蕙如,〈日治時期台灣民間文學采錄工作之探究〉,《文史薈刊》復刊第9輯,台南市文史協會,2008年12月。
‧謝崇耀,〈論日治時期新學會之發展與時代意義〉,《台灣風物》57:2,2007年6月。new window
‧藤井康子,〈一九二○年代台灣夜間中學校簡介──從「設立申請書」看夜間中學校的概況〉,《台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六期,台灣教育史研究會,1999年9月。
‧簡素琤,〈被殖民情境中的啟蒙辯證:張深切的自由思想在日據時代台灣文化啟蒙運動中的指標意義〉,《中外文學》,2003年10月。new window
‧豐田周子,〈『台湾民間文学集』故事篇にみる1930年代台湾知識人の文化創造〉《日本台湾学会報》第13號,2011年5月31日。

八、數位資料:

‧《1933年台灣新民報》光碟版,台南:國立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2001年。
‧日治時期台灣時報資料庫(1988-1945合集)(台北:漢珍數位圖書):http://elib.infolinker.com.tw/login_twjiho.htm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國立台灣圖書館):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428477257432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國立台灣圖書館):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42847732175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數位資料庫:http://www.mh.sinica.edu.tw/PGDigitalDB_Detail.aspx?htmContentID=417
‧台灣日記資料庫(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台北:大鐸資訊)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台灣人物誌資料庫(上中下合集1895-1945)(台北:漢珍數位圖書):http://tbmc.ncl.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
‧李承機主編,《日刊台灣新民報創始初期(1932年4月15日~5月31日)》電子書,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7月。
‧李承機主編,《日刊台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電子書,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9年12月。
‧青空文庫:http://www.aozora.gr.jp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台北:漢珍數位圖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